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北洋 > 北洋第40部分阅读

北洋第40部分阅读

,日本肯坐下来和谈一方面是因为在朝鲜战局上的进展不顺利,清廷在海外购买战舰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日本也不是没有想过破坏清廷的战舰交易,并且做出了努力——驻英公使青木周藏展开积极斡旋,并且和中国竞争购买战舰,在财大气粗的李鸿章面前照样抢到了额士默拉达、康德尔和林则三艘战舰。这三艘战舰交易额达到了日本目前所能够承受的极限——三十五万英镑折合白银二百四十万两,不过日本人这三艘战舰明显和李鸿章的四艘战舰有着巨大的差距,但这已经是日本人白银加破坏联合产生的最佳效果了。

    陆奥宗光等人心中非常清楚,一旦这些战舰在数十天抵达上海正式加入到北洋水师序列,那么已经垂死的北洋水师将会立刻复活,当然形成真正的战斗力还有待考量,不可否认的是即便其实力打个对折照样比现在同样损失惨重的日本联合舰队要强悍的多——这些战舰都属于新锐战舰,高航速、高射速,大口径速射炮装备极多,尤其是白朗古战舰,其航速已经达到了骇人的23节。

    一旦这些战舰被中国人所接手,而战争没有结束的话,北洋水师完全可以和幸存战舰集结成新舰队,杀向日本本岛,这样一来以前所有到手的战果都会成为煮熟的鸭子飞掉。唯一让日本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急于结束战争,尽管李鸿章有过这等心思,谭延闿也出言建议过,不过这一切加起来却还不如老佛爷过寿重要。

    谭延闿在这个问题上和谭钟麟谈论过,谭氏父子两人在激烈的讨论过后,都非常明智的选择了后退,当然该说的话还是要说,这也就是谭延闿分别向恭王奕訢和李鸿章建言攻击日本的由来。李鸿章虽然有意于此,希望能够凭此挽回自己的政治前途,但是他和恭王奕訢一样从心底都服从了宿命的安排,同时也是有一个人马上就要成为他们的榜样——慈禧太后是绝对不愿意自己的寿辰在战火中渡过的,为此她还专门发给李鸿章密电,要求李鸿章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和谈,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谭延闿此时没有像上次一样为了起复刘铭传而苦求谭钟麟,一方面他对这个时代的中国早已经死心了,另外也是出于李鸿章的北洋不能再死灰复燃,北洋属于李鸿章的时代必须过去了——若是李鸿章真的组建新的北洋水师舰队进攻日本,即便真的得罪了慈禧太后,但是在政治上将会获得无上的荣光,以此为根本三年两载他的直隶总督位子是绝对无法动摇的。

    李鸿章和恭王奕訢也不是铁板一块,也许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缘故,恭王奕訢在出任军机领班之后,只与李鸿章进行过一次会面,而且谭延闿也注意到恭王奕訢似乎刻意的保持他和李鸿章之间的距离。这一手也不知道是做给慈禧看得,还是真的如此,反正这种游戏也算是继承曾国藩的老套路,就算李鸿章和奕訢拾起来玩苦肉计也不算稀奇。

    日本的停战条件究竟如何?这不仅是中国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西方列强至为关心的问题。各国“皆在飞耳张目,百方探索,甚至间或发出揣摩臆测之说”。清政府的代表李鸿章更是想急于知道日本的条件,伊藤博文与陆奥宗光经过洋细讨论和周密策划,早就拟好了媾和条件的条款,但在是否公布条款的问题上,二人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陆奥主张:“公开发表或暗示对中国的要求条件,以便使欧美各国预先予以默认,防止日后发生误解。”伊藤却认为:“一旦把中日媾和条件向外发表,则难免遭受外国的一些干涉,这一点必须认识;同时,我国先向各强国公开发表对中国要求的条件,本为取其默认,但却反有诱发他们事先干涉的机会。”

    日本大本营和议院原本更加倾向于伊藤博文的意见,不过就是日本方面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朝鲜陆战上遇到这么大的阻力,原本两个月后就要展开的第二陆上作战计划也不得不终止,更因为李鸿章的大手笔军舰采购成功而被迫同意休战展开谈判。这样一来无论是伊藤博文还是陆奥宗光原先设想的基础,到现在都已经并不存在了。

    当初叶志超贪生怕死,使得日军在朝鲜战场上如同势如破竹,王文昭等人赴日谈判未果,就是因为日本想要最大限度的摄取战果——他们押上的是一国的国运,在陆奥宗光和伊藤博文等人看来,就是从清朝身上割下再大的利益都是理所当然的。可惜日本的算盘在开始的顺利之后变得异常艰难起来,尤其是北洋水师在数十天之后有可以进攻日本本土的能力的时候,陆奥宗光和伊藤博文果断的放下先前的争执,统一口径联手压下了议院的反对声音,立刻选派人选制订谈判计划。

    李鸿章和陆奥宗光心中都明白对方手中握的是什么底牌,相对而言此种情况对日本是极为不利的,偏偏两人之中李鸿章的压力最大,最急于完成谈判——慈禧太后最急于完成谈判,当然想要在几天之内完成谈判显然是不可能的。

    李鸿章和陆奥宗光在上海的交锋,谭延闿是不会注意到了,恭王奕訢已经准其休长假,在明年会试之前可以不用回来,当然前提必须是恭王奕訢还在总领军机,不过恭王复出后也不会这么快便下台。谭延闿最后接到的一个消息便是——日本陆奥宗光提出朝鲜独立,中国必须撤出所有部署在朝鲜的兵力;赔款六千万两白银……没有谭延闿印相中割让中国台湾领土的条款,赔款数额当然可以讨论,最后未必是六千万两,所以最终赔款数额也绝对不会达到历史上的两亿两之多。

    不过即便如此,在谭延闿的眼中,李鸿章很难将赔款的价码打压到四千万两以下,除非他肯撕破脸皮继续打下去。这一场战争应该说中日两国都是输家,中国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输家,而日本亦不好过——日本明治维新的标志成果日本联合舰队几乎精英丧尽,而且战争开始后发行了巨额债券,并且也向英国等列强借债,不过就是没有中国这么多罢了。

    由于战争结束的时间要比日本大本营计划的早上了许多,战争经费并没有达到一个不可以承受的地步,日本的目标争取在五千万两达成协议,这样一来所有的损失都可以得到弥补,并且还有些赚头。应该说在赔款上日本并没有有太过分的要求,这也是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等人讨论过后定下来的基本政策——他们不希望过分的激怒李鸿章,一旦那四艘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战舰到达中国,联系到离谱的战争代价,也许李鸿章会破釜沉舟再次和日本开战也说不定,所以稳住李鸿章便是稳住日本目前所获得的所有利益。

    十月十四,谭延闿奉父命携妻南下,途中路过上海恰逢李鸿章病重前往拜访,而中日会谈则由李经方全权代理——慈禧太后已经有意让谭钟麟接替李鸿章成为新的直隶总督,谭延闿此次南下便是代其父交代好两广事务。按照体例,直隶总督必然要兼任北洋大臣,也就是说属于李鸿章时代的北洋已经过去,下面迎来的便是谭钟麟的北洋时代,作为实际主持谭钟麟工作的谭延闿来说,他将会获得一个更加强悍的平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

    李鸿章虽然在病中,依旧接见了谭延闿,两人密谈近两个小时后,才结束见面。不过在随后的中日谈判当中,李经方在老道的陆奥宗光面前表现的极为强硬——朝鲜可以独立,中国将会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不过因为战争完全是由日本联合舰队在牙山伏击北洋水师所挑起,中国付出的战争赔款必须控制在三千万两以下。

    三千万两是绝对不能满足日本的胃口的,这比日本在这次战争中付出的还略低一些,陆奥宗光表示绝不接受,并且还极力游说英、俄、美三国公使。因为这次日本率先挑起战争,并且在作战中并不是非常出彩,甚至到了后期还有种岌岌可危的形势,所以英国政府已经终止了与驻英国公使青木周藏关于英日关税的谈判,而且英国也不希望日本过于强势,驻华英国公使欧格纳更加倾向于平衡政策。

    至于俄国因为日本发动战争原打算可以得到朝鲜的出海口的,结果中国败的太快,居然将朝鲜给弄丢了,为此俄国人还要想办法从头开始在日本的嘴里将朝鲜再掏出来。对此,陆奥宗光非常明确的拒绝了俄国关于在朝鲜谋求出海口的要求,俄国由此转而支持李经方关于战争赔款的提议。

    说起来弱国无外交,作为这次战争的两个主角中国和日本根本没有办法来主导这次和谈的进程,日本的野心和中国即将到来的现实威胁,再加上陆奥宗光最不愿意看到的第三国干涉,使得日本有些举步维艰。无奈之下陆奥宗光在战争赔款问题上采取了一定的让步,开始降低赔款数额,经过与伊藤博文的紧密联系商谈后,决定以四千万两白银为底线,争取五千万两的赔款,这样可以保证日本发动这次战争在短期内不会因为财政赤字而陷入困境。有了四千万两便可以弥补所有的战争开支和损失,并且还有近一千万两的盈余,而在这次战争中所获得的最大好处便是收获了朝鲜,这样一来这个结果还是可以被日本所接受的。

    第九十四章 恶魔

    谭延闿明白中日两国在上海的谈判毫无疑问将会受到西方列强的干扰,但就中日两国的意愿来说,这次谈判不会拖得太长,这也就是说李鸿章的直隶总督加北洋大臣的日子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谭延闿在广州必须在这段日子中主持谭钟麟所遗留下来的权力,并且准备做好交接工作,最重要的还是处理谭氏家族在广州的产业——抵羊纺织厂。

    李鸿章在上海的织布官局被焚毁后,盛宣怀接手重建成为华盛纺织总厂,已经在一个月前便投产运营了,不过与抵羊纺织厂相比,华盛的规模和产品的丰富程度远不如抵羊。现在的抵羊纺织厂已经从高端布匹生产一路蔓延,纺纱、缫丝、制呢……甚至还生产拉链专供出口,只要和纺织有关系的产业链,抵羊纺织厂都在经营,抵羊的股东们甚至还想着向棉花的种植等方面深入渗透,以便将整个产业链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抵羊纺织厂的出现已经成为耀眼的国货明星,两广的相关市场几乎完全处于它的占领之下,江南各省纺织品的供应亦占有相当份额,再加上成功收购了湖北纺织官局,可以预见用不了多长时间,抵羊也会对长江中下游市场占据绝对优势。抵羊现在已经基本停止了扩张的脚步,只是加强自己的实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就质量而言已经和国外进口的纺织品不相上下,双方在高端纺织品上的竞争已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随着扩张脚步的放缓,抵羊纺织厂每个月都可以产生近三十万两的利润,这让当初投资的广东富商和谭氏家族都受益匪浅。

    虽然谭延闿在抵羊纺织厂中占据了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但一直以来他却很少关心抵羊纺织厂的事务,一般事务都是由陈飞、沈静向方榕卿来请示,只有遇到官面上的事情方榕卿衡量过后才会找到谭延闿这里来做最后决断。

    “不能不说有个会算账的老婆就是好啊!”谭延闿看着蜷缩在自己怀中熟睡的方榕卿,嘴角微微一笑,想到前生之时和朋友开玩笑,说娶老婆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娶了个会计回家,那样自己会被管得死死的。

    先前所见到方榕卿的第一天,她的理财能力就已经给谭延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难想象一个受到传统教育的女子居然在理财这方面比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男人都要强得多,眼光也挺深远的。谭延闿将自己的一部分产业交给方榕卿来打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方榕卿通过投资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华盛纺织总厂等项目,居然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原本资产实现翻番是一点都没有问题。休要小看这翻一番——谭延闿结婚时所收到的贺礼总价值可以达到百万两之多,翻上一番就等于半个汉阳钢铁厂回来了,他毫不怀疑如果将方榕卿放到后世的话,一定是一个叱咤金融市场的白领丽人。

    也许是出于前生后世自己的成就,谭延闿对于“女强人”并不感冒,相反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性格独立的女人来当伴侣。毕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一个贤内助可以帮上自己的大忙,自己注定要成为一个政治人物,谭延闿不指望方榕卿能够成为晚清版的宋美龄,但现在方榕卿所为他做的这些事已经超出他的想象之外了。

    不过无论是方榕卿的理财能力和交际能力,这都不能够打动谭延闿,有过前世记忆他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出色女子并不看重,方榕卿最让他看重的便是那种古典糅合解放萌芽的美感。这个小女孩给他的感觉非常有意思,她受过良好的传统家庭教育,但是又受到谭延闿的影响主动的接受现代西方教育,每天谭延闿闲暇之余最有意思的便是和方榕卿一人一杯茶闲话聊天。也许是正处在这个中国大变革时期,方榕卿的问题对于谭延闿来说看起来很幼稚,但细细思量之下却又很值得深思,如果这些要是出现在受过教育又很开明的男人身上还倒没什么,可是方榕卿能够说出来这就很难得了。

    谭延闿没有想到,当他回到广州进入两广总督府的时候,所接见的并不是陈飞、沈静等自己的核心幕僚,而是在此等候了两天的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约瑟夫·亚历山大,陪同他的还有一个“重量级人物”——美国驻天津副领事托尼。

    这两个人都是先去上海拜访过李鸿章后,才坐船来广州见谭延闿,因为谭延闿为了照顾方榕卿,并没有急着赶路,在先走一步的情况下,这两个外国人居然还能够先他两天到达广州。经过简单的寒暄之后,谭延闿才知道这个美国驻天津副领事托尼居然还是李鸿章小儿子李经述的英语老师,而李鸿章对于国外的事情非常上心,托尼领事给李经述上课的时候,李鸿章尽可能的抽出时间一同听课,所以双方关系非常融洽。

    这一次约瑟夫来华首先通过托尼的引荐见到了正在病中的李鸿章,不过李鸿章在与其交谈过后,强烈推荐约瑟夫能够去见见谭延闿——谭延闿所研制出来的戒毒丸经过数万人的服用之后,有力的证明了戒毒丸对于戒除鸦片毒瘾的有效性,如果在中国谈论鸦片问题,那是绝对不可以不谈谭延闿的。

    “谭先生,我和托尼领事是在上海拜访过贵国李总督后,经过他的推荐来拜访你的。请恕我冒昧,来之前李总督极力推崇你,我还以为你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年轻官吏,今天见到你之后却没有想到你这么年轻……哦,你的妻子非常美丽,是我见到的最美丽的中国女人……”这个快五十岁的英国老头微微笑着说到。

    谭延闿看看旁边微微有些脸红方榕卿,这次会谈的翻译是由托尼来当的,托尼将约瑟夫的话用中文说出来后,还添上了一句:“我本人是非常赞同约瑟夫先生的话的,尤其是你的夫人不仅是他所见过的最美丽的中国女人,我在中国已经快十二年了,同样认为你的夫人是最美丽的……”

    “谢谢两位先生的夸奖,按照中国的礼仪我是不能将自己的妻子带出来会见客人的,不过两位远道而来,并不会因为我带着妻子会见你们而不快吧?我的太太正在学习英语,但是还远未达到熟练使用如同母语一般,请见谅……”谭延闿微笑着用熟练的英语回答道,接着用中文说到:“谢谢你们的夸奖,相信我的妻子现在心中一定很高兴,不过你们也看到了,我的夫人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国女性,你们这样夸奖她她会很不好意思的!”

    约瑟夫和托尼听后相互看了一眼,相互笑了笑,他们没有想到面前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居然这么有意思。约瑟夫说道:“谭先生,这次我来拜访中国要逗留三个月的时间,先前已经在北京和上海会见过很多中国官员,在他们之中只有贵国的张萌恒、李总督和你说话最为风趣,恕我直言,贵国的官员都很僵化。说到官员,李总督最近被中国政府褫去他引以为豪的黄马褂,不知道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谭延闿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看着这个英国佬心中琢磨着这个老家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