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北洋 > 北洋第77部分阅读

北洋第77部分阅读

  在想通这一环节之后,谭延闿又将目光转向了各国列强在华办的中英文报刊——列强在华所办的报纸有很多内容都是通过电报从外国传到报社来刊登的,这样远比等着“原版”运抵中国要快得多。果然谭延闿没有费多大功夫,便从《北华捷报》上的一个角落中找到了一则关于美国《纽约时报》的转载消息——西班牙政府的报纸上对美国现任总统麦金利有不良言论,看看日期正好是两天前的转载消息。

    看到这则消息后,谭延闿意识到美西战争估计已经是不可避免了——美国人现在就已经开始在《纽约时报》这样非常有影响力的报纸上开始做舆论宣传准备。依据谭延闿前生记忆中美国佬的一向作风,估计这不过是个开头,后面就要轮到美国国内大小报刊齐上阵来宣传西班牙的负面消息,正式开始为美西战争做充分的舆论准备,到时候一旦美国人抓住借口就直接获得国会授权发动战争。

    想到这里,谭延闿头上冒出了一层冷汗——美国人虽然没有后世的霸气,但是这些美国佬一直延续了谨慎小心的风格,从来都不干没有把握的事情,也就是说无论到时候西班牙惹没惹美国,为了现实利益美国佬到了自己原计划的“钟点”自然会制造出发动战争的借口。

    美国对西班牙这么做也就罢了,反正是西方列强中一个新兴列强对一个没落列强发动战争,对中国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真的对中国有影响也是美国得到菲律宾,借此机会成为跳板来对中国这块大蛋糕下手更方便一些,在朝鲜北部“国际化”之后,美国人通过朝鲜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关键是美国佬可以这么做,那德国佬也可以照猫画虎给自己上一堂“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的外交课!

    一想到这里,谭延闿的冷汗就更多了——德国佬的运兵船绝对不是来中国观光的,很有可能一旦运兵船到达中国修整几天之后,便是德国佬按照“钟点”来制造战争借口的时候,而这个借口可能会发生在别的地方,但更多的可能是在山东的地头上!

    “我日!你该不会想着在胶州湾弄沉一艘战舰或是客船一类的,给我找事吧?!”谭延闿在心中暗自骂到——现在山东地界上的德国人都被谭延闿“请到”济南城中严密监视起来了,他们将会得到新建陆军最好的“保护”,因为新建陆军的兵营就选在了德国教堂的不远的地方,按照济南城巡警局的要求,几乎每隔半个小时都会有一队巡警从新建陆军兵营出发,第一个路过的便是德国教堂。在这种情况下,当地人就算有深仇大恨想要宰德国传教士也要考虑一下,可以说“保护”措施已经是非常好了。

    谭延闿前生不是学历史的,跟军事也不搭边,但是后世各种五花八门的发动战争借口他也是听过不少。现在的各国列强还没有无耻到凭一个猜想便要发动战争的地步,但是若真的搞出什么沉船事件来也算是一大“创新”了。眼下在谭延闿的心中,这个“创新”马上就要用到自己的头上,这真是让他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发财,速到威海卫会合!”伍轩仁手中捏着这封莫名其妙的电报在宽大的大班桌后面沉思了片刻,最终想不出最近有什么可以发财的生意,而且在石油交易之后,他更是想不出有什么生意能够比在墨西哥做油田更刺激。

    因为此时天津在中国商业版图上还算不得全国的中心,只能算是北方的经济中心,所以工商银行的大本营明面上是摆在天津,但实际主事的头脑人物都在上海工商银行分行里。在这里有独立的电报设施,可以非常快捷的接通与天津和济南的电报联系,准确的说是和谭延闿之间建立最及时的通信联系,而且方榕卿还掌握着谭延闿巨额的私房钱,工商银行也由此为基础展开了市场金融投机交易,直接接受方榕卿的指挥,这也算是谭延闿在工商银行的存在象征。

    不过谭延闿在油田巨额交易之后,手头非常阔绰,一时间钱多的不知道该怎么花,其中有相当一笔资金就由方榕卿直接控制投在了上海的金融市场当中。本来方榕卿掌握的资产就已经非常雄厚,再加上庞大数额的美元支持,小女孩在上海金融市场上尽显“金融女王”的风采,上海滩的巨贾富商当中都知道工商银行的投资部门就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谭钟麟的儿媳私人工具,无论在财力还是政治背景可谓“滔天”。

    方榕卿在上海市场上的强势崛起也引动了列强设在上海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注意,上海金融市场的高端原本是为他们所控制,突然出现一个中国人跟他们来分蛋糕,这自然让他们非常不爽。几次大规模交手下来,才知道这朵玫瑰可是带刺的,手段异常凌厉,最终以实力奠定了谭家在这个圈子中的地位。

    伍轩仁在办公室中来回走了两圈,在助手的再三肯定中确认了最近市场运作一切正常,而且方夫人的账户交易一切正常之后,他有些烦躁的将助手打发出去。在通盘考虑和他有关的谭氏资产没有出任何问题之后,他才匆匆收拾行装,直接登上了下午从上海开往天津的海轮——有了谭延闿的电报,盛宣怀哪里敢说个不字,就算这段航程中没有威海卫这一站,盛宣怀也必须在这里停船。

    第一百八十一章 顺风船

    搭载伍轩仁的客轮半途经过威海卫附近海面之时,被北洋水师的龙威舰截住,伍轩仁就此登上龙威舰前往威海卫海军基地。以前只是听说过旅顺造船所新建造的三艘战舰如何如何优良,但伍轩仁在登上这艘战舰之后才从内心中深刻体会到它的强大。这不是说伍轩仁对军事有多了解,而是看到所有的水兵在甲板上有序的忙碌,站在船头可以看到身后八寸双连装大炮的威武,这是从内心中感受到的一种强大。

    旅顺造船所的三艘巡洋舰分别为“龙威”、“龙天”、“龙地”,三艘巡洋舰中数据最好的那一艘就是“龙威”。此时大清帝国对海军战舰命名还没有和西方接轨,名字上不会让人判断出是哪个级别的战舰,就像甲午战争之前的北洋海军“八大远”一样,明白点的都知道定镇两大巨舰,不明白的还以为所有的战舰都差不多,是一个级别。

    “龙威”这艘舰名本来是“八大远”中平远舰在福建船政局的称呼,被李鸿章编入北洋之后便用了平远的名字。不过这艘战舰之所以能够建造,背后是离不开慈禧太后的支持,所以谭延闿在旅顺造船所内修建的这三艘战舰下水之日开始便上书慈禧太后,希望能够采用平远舰旧名,一方面舰名颇有气势,另外也是怀念“八大远”之意。这份上书被慈禧太后所恩准,光绪皇帝传唤海军衙门最终定名这三艘战舰。

    当龙威驶进威海卫军港范围内的时候,伍轩仁这才意识到威海卫海军基地似乎笼罩在一片战争气氛当中一般,军港内停泊着至少五六艘大型战舰,其中明显可以看出有两艘和他所乘坐的龙威舰是相同款式的战舰。军港内不时的有鱼雷快船快速通过,而停靠在码头上的战舰也可以看到正在向战舰上装运弹药。

    伍轩仁对军事并不熟悉,认为现在的威海卫军港的状态才是海军军事基地的常态,便也没有多起疑心。只是在看到这份景象之后,心中对谭延闿更是佩服了三分,他没有想到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的北洋海军在经过了不到三年的修整之后,又恢复到了如此规模,看这样式用不了几年肯定能够成为远东第一大舰队。

    伍轩仁在下船后前往海军公所看到谭延闿便笑着问道:“组安,怎么这么着急叫我过来?有什么发财的机会么?!”

    谭延闿听后笑了笑没有回答,只是让侍卫推出去将门关好后,从书桌上拿出一份《北华捷报》递给伍轩仁笑着说道:“你看看这条新闻,有什么感想?!”

    谭延闿让伍轩仁所看的正是上面刊登的关于美国报纸上的反西班牙言论,不过伍轩仁却没有这方面的政治洞察力,在看完这段简短的报道后,反过来疑惑地看着谭延闿:“这就是你所说的发财机会?!”

    伍轩仁虽然没有说出来,但眼神中却有些不以为然。谭延闿见后笑着说道:“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美国和西班牙之间若是发生了战争,中间可有什么机会?!”

    伍轩仁摇摇头说道:“发生战争?!还不至于吧?只不过是两国之间的一点小矛盾而已,就算真的发生战争,能够发财的也不过是军火交易商……”

    谭延闿和坐在一旁的方榕卿听后相视一笑都微微摇摇头,方榕卿说道:“就算两国发生战争,外国军火商要从中获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国工业发达,军火生产对他们来说不是件难事,而西班牙在古巴和菲律宾经营上百年,这两个地方现在都有当地人鼓动的起义,所以军备上也不会有松懈的地方……况且就算能够卖给两国军火,说服朝廷出口军火是不难,关键在于我们的规模实在是太小了,而这两个国家都是列强国家,尽管西班牙已经没落,但是我们无论站在哪一边都不会有好果子吃,朝廷也未必会冒险……”

    “那我们还有什么发财的机会?!”伍轩仁心中也早就想到这些了,列强国家之间相互开战,对大清帝国而言就像一个小孩子站在两个正在厮打的大人身前一样,就算那个大人再虚弱,当孩子面对一个大人的时候,心中的恐惧总是有的,更何况是前几年被还不是列强的日本给打败的大清帝国?

    “美国自从南北独立战争之后到现在已经有数十年都没有发生过战争了,而世界范围内的军火市场,重点都在战舰交易上,这个市场也多半集中在英德法三国……可以说美国的经济和工业是很发达,但其军火产业到现在因为订货的原因应该是处于不景气状态,一旦发生战争军火需求量会突然猛增……”方榕卿笑着解释道。

    “你说我们在美国开军火生产厂?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其中的风险不小,如果美国和西班牙势均力敌,发生战争之后要是一打打上几年还好办,这军火生意是一本万利。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美国和西班牙虽然是两个列强国家,但是美国实力雄厚,还没等我们的军火生产厂建起来,战争恐怕早就结束了……”伍轩仁摇头说道。

    谭延闿听后笑了笑说道:“陆羽兄,在美国建军火生产厂对于我们来说难度太高了,而且也不划算,时间上正如你所说的那样也是来不及,所以我们根本没有想着要在美国建军火厂……我和榕卿商量过,现在两国之间不过是口水仗,距离真正战争应该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们要趁着这仗没有打起来的时候,在美国的股票市场上捞一笔!”

    “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一旦发生战争,其股票市场也会发生剧烈的波动,对手是西班牙这样的末流列强,美国的胜算应当说是非常高的,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战胜西班牙不过是时间问题……美国作为新兴列强国家,缺少的便是像英法等老牌殖民列强所拥有的广阔殖民地,换句话也就是缺少市场,美国在中国近十几年的作为也是以开拓市场为核心的……美西战争的结局肯定是西班牙丢掉海外殖民地为结局,古巴很小算不上什么,但是菲律宾地处南洋,物产丰富对美国而言就非常重要了……”方榕卿补充道。

    伍轩仁听后恍然大悟说道:“你们想要在美国股票市场上搭顺风船?不过关键还是要看这仗能不能打得起来才行,如果真的能够料敌先机,凭借这个推断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大捞一票是非常容易的,要知道西方金融巨头罗斯柴尔德家族最终奠定今天的地位就是靠比别人先知道滑铁卢战役的结果。美西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力虽然比不上滑铁卢战役,但操作得当翻上一番还是非常容易的……”

    谭延闿笑着说道:“陆羽兄,小弟的想法正是如此,所以在看到这则消息之后便拍发电报。这桩生意风险小,美西战争发生的可能性非常高,就算不发生对我们而言损失也是非常有限,一旦赌对了以你我现今的身家做个锦上添花也是颇为可观……怎么样?要不要连手做上这一票?!”

    伍轩仁轻轻拍着沙发扶手笑着说道:“组安,你的眼光一向很准,这笔买卖也算上我一个,要不要将和我们有关系的几个富商一起叫进来做一局?”

    方榕卿笑着答道:“这种事情虽然把握比较高,但能够真正下手肯干的人还是非常少,一旦消息扩散出去就不好办了,所以这笔买卖就你我两家连手做下来就足够了……”

    谭延闿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这战争到底打不打还是两回说,你我身家丰厚,就算亏了也有巨额的石油收益做后盾用不着担心,但是别人可没有这个后盾,若是中间为此产生间隙就不好了……况且这次操作也和以往不同,家父将会从直隶和北洋的府库中抽调资金,李鸿章去职之后在汇丰银行中曾经存有一千万两银子,后来这笔银子中除去花销之外还有八百多万两分别存在了工商银行和汇丰银行。我打算调用这笔资金和我在美国花旗银行的存款来做这笔生意,亏损我会补上,盈利则算到府库当中,以后这笔盈利将会用来疏通河道等民生和兴建各式学堂之用……”

    “怎么朝廷也想要插上一手?!”伍轩仁有些惊异地问道。

    “朝廷自然是不会想得这么远,朝堂上的诸公想银子都快想疯了,可是他们想得是如何从百姓的身上拨下层皮来好充实自己的腰包……”谭延闿有些不屑地说道:“这件事是我私下决定的,李鸿章暗地里存下的这笔银子知道的人很少,当时他也是为北洋留条后路,不过没有想到甲午战争会败的那么惨而已……我想这次生意的盈利除了改善民生要用掉一部分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天津、济南等这直隶总督辖下三个省中最重要的几个城市中推广义务教育!”

    发展教育是谭延闿最想做的事情,历史上辛亥革命之后便实施的所谓“民主”在他眼中最大的失败之处便是国民的思想还停留在“皇帝老子”的层次上,他们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做民主参政,更不知道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来保护自己,归根结底就是“民智未开”。

    民智未开的情况下便大肆使用民主,妄图一夜之间就建立起一个新型国家体制来,这想想都不可能——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怎能经得住大潮的冲刷?!没有个几十年的教育建设,在根本上来改变国人的教育水平是无法建立新型的国家体制的。

    谭延闿在《变法九要》奏章中并没有加入旗帜鲜明的废除科举制度,而是改为发展西方教育体制,朝廷能够在科举制度之外开放其他取士途径,开经济特科、西学特科等科目。一方面为的是避免将自己送到全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上去;另外一方面也是认为骤然取消现行教育体制,而新的教育体制连影都没有,这中间的断层该怎么来弥补?!

    现在谭延闿要做的便是调动直隶府库的密银到国际市场上做一些有把握的投机生意,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多的利润,除去改善民生之外,重点便是为推广义务制教育奠定物质基础。只要有了充足的资金,在几个大城市中建立义务制教育,不出十年中国的新型知识分子队伍将会大为扩大,在这十年之内这科举制度的墙脚也会被各路诸侯给挖空,停办科举之后新型人才可以立刻顶上去,不至于使国家元气在这上面受到太大的损伤。

    “难道我们捐助教育的资金还不够么?”

    “不是不够,咱们通过各种渠道捐资助学的资金可以说是已经非常庞大了,但是中国也有句古话叫‘财不露白’,我们这么大手笔的捐银子很可能换来的是朝廷的贪婪,所以要想个正规法子来办这件事。况且我们能够帮助的一时,能够帮助一世么?基础教育的普及才是真正的教育发展,我们所能够做的不过是建几所类似西方大学的高等学校,这基础教育还是要靠朝廷来完成的。只要这笔生意做的顺当,赚上几百万两银子,就足够我在直隶辖下的三省大城市,甚至是州府一级的城市来推广基础义务教育,加上我们在这几年多建几所大学,整个教育体系也就差?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