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血荐中华 > 血荐中华第21部分阅读

血荐中华第21部分阅读

多官员的吃喝拉撒,士兵的军饷粮草,朝廷的大小政务,哪个不要他费心?一旦蒙古人打了进来,他可是首当其冲,鞑子对于这些汉人的大官,可从来不会心慈手软。

    杨太后重新请文天祥坐下,文天祥把头转向王竞尧,说道:“竞尧老弟,青芝山一战,你擒获张弘范,大败四万敌军,已然名动天下。我知道天卫军也受损甚重,但朝廷还有近二十万可用之兵,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引雄兵趁胜追击?借着蒙古人军心未稳之机,多收复一些江山?你本是朝廷的天下兵马都元帅,这个时候万万不可偷懒!”

    王竞尧心中叹息,文天祥忠是够忠了,不过毕竟对于军事是个门外汉。他说道:“文大人有所不知,非是王竞尧夸口,天卫军乃朝廷最精锐之师,若是那二十万士卒人人都如天卫军一般,不用朝廷发命,王竞尧当自告奋勇,一鼓作气荡平鞑子!可惜的是,这些军队的战斗力,不堪一击,否则咱们也不会一败再败。当今之事,应先稳固福建,休养生息,而后徐徐图之。若心过于着急,反而会起到相反作用。太后、陆大人、文大人,你们尽管放心,只要能给王竞尧五年时间,王竞尧必能有所作为!”

    “五年!”文天祥怔怔地说道:“可是鞑子灭我大宋之心不死,忽必烈会给咱们这么长的时间吗?万一他们再次进攻,我们又以何抵挡?”

    王竞尧微笑着说道:“勿忧,我判断鞑子四五年之内只怕不会进犯。”

    他这么说的这么自信,是因为历史书上的这个朝廷,要到四年后才会灭亡,不过现在历史的轨迹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究竟会不会顺着自己的意思,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第一百十七章 回家的感觉

    闲聊了会,看看时间已经不早,王竞尧正想告辞,邀请文天祥去自己家中,忽然听到陆秀夫问了一句:“陈霞现在何处?”

    文天祥面色暗淡,说道:“我自被鞑子扣留,家人音讯全无,陈霞和内子住在一起,临安城破后,便没了消息。”

    陆秀夫面色大变,变得既紧张又不安:“难道她落到了鞑子手中?”

    “两位卿家说的这个陈霞是谁?”杨太后看他们如此,好奇地问道:“莫非这个陈霞对你们非常重要不成?若真是如此,我可以帮你们请王大人多派得力手下寻找。”

    陆秀夫才想说什么,文天祥咳嗽了声,陆秀夫说道:“这是常州通判陈昭之女,陈大人为国尽忠,就留下这么点骨血,我们总想着保全了她,谁知道,哎……”

    杨太后点了点头,劝慰了几句,也不再说话。但陆秀夫和文天祥的举动可没有瞒过王竞尧的眼睛,他们明显是在隐瞒着什么。王竞尧此时想到自常州准备突围开始的种种奇怪事情,不禁满腹疑问。

    常州通判陈昭何等人也?他为了抗元大业,甘愿舍尽家财,在常州城破后,在明明有突围可能的情况下,放弃了生的希望,与常州城共亡。当王竞尧等人为求援兵,准备突围之前,陈昭竟然把自己十来岁的女儿托付给王竞尧,丝毫也不怕拖累了突围部队,这根本就不是陈昭的性格。

    而且从今天陆秀夫和文天祥那么紧张的神色来看,这个陈霞身上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这个秘密隐藏之深,甚至一贯以忠义之名著称的两个人,连太后都要隐瞒过去。

    “好了,几位大人想必也累了,早些回去歇息吧。”杨太后微笑着说道:“明日早朝我就会宣布任命文大人为右丞相之事。”

    三人从杨太后处告辞,陆秀夫显得忧心忡忡,匆匆告了个罪,就和王竞尧和文天祥分手。

    王竞尧和文天祥久别重逢,心中欣喜,说道:“兄长,我们那么长时间没有见了,不如到小弟家中用些便饭,咱们来个彻夜长谈。”

    谁知道文天祥有些心不在焉:“兄弟,多谢好意,只是我今天还有些事情,改天我一定到府上拜访,现在你身为开国县公,天下兵马都元帅,做兄长的不怕找不到你的家门。”

    王竞尧“哈哈”笑了声,也不强留,就此和文天祥分别。

    才一回到家中,原本以为自己光棍一个,虽然当上了大元帅,可寒碜得连个管家也没有,家里必定冷冷清清。正想着是不是找上几位兄弟好好喝上一顿,谁知道还没有踏进家门,已经看到姚家姐妹和安小惠三女在门口等候已久。

    王竞尧一见三女,不知道为什么心情大好,笑着从马上跳了下。才走到他们面前,这才发现不对,这三个女子竟然都是泪眼婆娑,象是受了极大的委屈一般。

    未等王竞尧追问,安小惠已经带着哭声说道:“王大哥,你,你终于回来了,你一走多时音讯全无,泉州城里都在传说你已经战死了。一直前几天青芝山大捷的消息传来,我们,我们才知道你还活着……”

    说到这,安小惠竟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王竞尧大笑起来:“想不到我王竞尧还有点魅力,竟惹得三位美女牵肠挂肚,罪过,罪过!”

    安小惠这才发现自己失态,脸刷的一下变得通红,骂也不是,说话也不是,怔怔呆了半晌,狠狠地跺了跺脚,一扭头就跑进了屋中。

    姚楚明抱打不平,恶狠狠地说道:“你当我们是为了你难过?告诉你,我们怕你死了后那些难民没有人管,你不要有一死了之,把这些责任推到我们姐妹身上!”

    嬉笑了几句,王竞尧走进家中,看到安小惠气犹未消,陪了几句罪,看到屋子正当中摆放着一桌丰盛的酒菜,心中大是温馨,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立刻大吃大嚼起来。三姐妹在他身边坐下,只看着王竞尧一口酒一口菜吃得不亦乐乎,自己却只偶然动下筷子。

    吃到酒足饭饱,王竞尧拍拍肚子,惬意地说道:“好久没吃到那么可口的饭菜了,将来谁要是娶到你们,真正是人生一大快事!”

    本以为这话立刻会惹来口诛笔伐,谁想到三姐妹象是满腹心事,尤其是姚楚明几次想要说话,却都被她姐姐暗暗拉住。

    王竞尧心下奇怪,问道:“是不是我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尽管说来,万事由我做主!”

    “没事,没事,只是看你的吃相,可真象几天没有吃过饭了。”姚楚菲勉强一笑,掩饰着说道。

    这话哪里能够瞒得过王竞尧,他舒服地伸了个懒腰说道:“连鞑子的诡计都瞒不过我,你们想隐瞒我吗?有什么事情爽爽快快的说出来吧。”

    姚楚菲性子最急,大声说道:“说就说,反正你早晚也会知道。咱们的难民营不是在你走之前搬到了泉州?自你走后,有个叫易施行的人,成天带着几十个手下到难民营来寻衅闹事。开头因为有李天正大人在,行为倒还收敛点,后来李大人组织乡兵赶赴战场,这些人没了约束,愈发猖狂。我带人和他们争斗了几次,但每次只要一有打斗,总有上百人前来帮他,我们实在打不过他。原来他们每日都来,昨日可能听到你即将回来,这才没有再来难民营寻事,但却让人放出话来,说王竞尧能保你们一时,难道还能保你们一世吗?”

    看到有人竟然在自己的大本营滋事,王竞尧不怒反笑:“嘿嘿,这些人好狗胆,欺负到我的头上来了,都是一些什么来路?我不把他们的狗腿都一个个打折了,我就爬出出泉州!”

    见瞒不过去了,姚楚菲叹口气道:“你千万不可小看他们,这些都是‘白莲教’的教众,那易施行更是教中一个长老,泉州最近有很多人入了这个教派,势力颇为庞大。”

    第一百十八章 白莲教

    王竞尧正端起一个杯子刚喝上口水,一听“白莲教”这三个字,满嘴的水差点喷了出来。白莲教?有没有白莲圣母?

    又听姚楚菲说道:“这白莲教原本就在福建有些势力,只是当初有吕中和在,势力未曾进入泉州。自吕中和死后,开始逐渐向泉州等地渗透。你在泉州,他们尚不敢妄动,但等你出兵后,他们以各种手段,或利诱、或强迫民众入教。我们的难民营因大多数人不肯入他白莲教,因此成了它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叫李天正和任晓晟来!”王竞尧稍稍思考了下,叫进门口亲兵吩咐道。

    不多时,李天正和任晓晟匆匆赶到,王竞尧把白莲教之事大概说了下,语带责怪地说道:“在我们自己的大本营里出现这样的事,你们身为地方官和情报人员,为什么没有人向我汇报,对其听之任之?”

    和任晓晟相互看了眼,李天正很是为难地说道:“这白莲教原是个小小的民间组织,自北宋绍兴三年,由江苏吴郡沙门弟子茅子元创立。崇奉阿弥陀佛,该教信徒因谨葱|乳|,不杀不饮酒,又被称为白莲菜。因创立之初即为视为‘事魔邪党’,它本没有什么影响。直到最近十年,出了个白莲教主刘谨坤,才略略有了些模样。它们进入泉州之事,我和任兄早已知道,因忙于战事,它们又无甚出格举动,也就随它去了。谁想到还没有多少时候,就闹出了这档子事情出来!”

    “这个我也知道。”任晓晟接口说道:“白莲教在泉州的负责人就是易施行,他是刘谨坤的二徒弟,据说很有些本事,能练铁为金,撒豆成兵,又和左丞相陈宜中,中书侍郎杨亮节交好,以我和天正兄的身份,很难对它们有什么举动。”

    王竞尧也慢慢想了起来,这白莲教正是从宋末元初开始兴盛起来的。那白莲教在元初开始分为两个教派,一派和蒙古鞑子密切合作,成为元朝统治者利用的工具;另一派却走上了反抗异族统治的道路,多次举行大规模的武装起义。甚至连以后的朱元璋也取白莲教举行武装起义时的口号“弥勒下生,明王出世”,自称为“大明王”。

    从元朝开始,一直到其后的近千年,白莲教在各朝各代的起义、暴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最让统治者头疼,但又没有好的办法根绝。

    邪教,绝对的邪教!王竞尧已经在心里给白莲教下了定义。什么练铁成金,撒豆成兵,纯粹是在那蒙蔽无知百姓。在自己的地盘上,绝对不允许出现这样的邪教,这不光影响到当地官员的治理,甚至有可能动摇到反元大业的根本。

    “给我全部监视起来,等我命令,一举铲除!”王竞尧冷然说道:“晚饭后调司徒平一、陶亮、顾斌等人来我这,老子这就要去砸他的场子!对了,不要告诉铁残阳,这小子伤得厉害,知道了又非去不可!”

    李天正和任晓晟点头应了,正想告辞,忽然门口亲兵进来说道:“大人,门外有个汉子带着两个孩子求见!”

    “你们先去准备。”王竞尧吩咐后对亲兵说道:“让他进来,妈的,本来想好好休息一下,哪想到又出了这么多的事情。”

    不一会,走进一个二十三、四岁的青年汉子,后面跟着一对男女少年,那男孩子倒也罢了,右面那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才一看到王竞尧,“哇”的一声大哭出来,冲上去一头就栽进王竞尧怀抱中,凄凉地叫了声:“王大哥!”就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

    王竞尧看到这女孩子,也是又悲又喜,呆呆地抱着她甚至想不出一句劝慰的话来。原来这女孩子正是曾经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陈霞。

    姚家姐妹、安小惠和陈霞相熟,安慰了好半天,这才让陈霞止住哭声,却还是抽泣着说不出话来。

    后面那十一、二岁的男孩子一步走上,象个大人般对王竞尧施了一礼,说道:“王大人,你还记得我吗?”

    王竞尧瞧着面熟,可想不起来在哪曾经见过。男孩子提醒他道:“当初在平江,你让我将来长大了,来福建找你,你带着我一起杀鞑子!可现在平江破了,我家里人全死光了,大人,我来找你了,请你收留下我,我杀起鞑子来决不手软!”

    这孩子年纪虽小,可说话时咬牙切齿,每句话都透着对鞑子的仇恨,完全和他的年纪不相符合。

    王竞尧恍然大悟,才想起这孩子是平江那个在做游戏时也甚有谋略庄剑。

    看来平江破后,这孩子吃了不少的苦,却不知怎的竟和陈霞一起寻到了福建,王竞尧拍了拍他的脑袋,说道:“好,你就留在我这里,以后别叫我什么大人,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亲弟弟!”

    说完,对带两个孩子来的青年抱了下拳,说道:“未曾请教壮士姓名。”

    “小人姓陈,原来叫陈正,后来眼见鞑子猖獗,蹂躏我大宋江山,小人心下愤怒,又素来仰慕岳爷爷,因此自己改名叫陈河山,取的是岳爷爷还我河山之意!”青年不卑不亢地说道。

    让姚家姐妹和安小惠先行安排两个孩子沐浴休息,请了陈河山坐下,王竞尧问道:“不知这两个小孩子如何会与陈兄弟在一起?”

    陈河山回答道:“小人也是平江人,自幼爱好弓箭,也练得有些像样。鞑子攻陷临安那天,小人不忿,和鞑子厮杀,杀了十几个鞑子后,终于势单力孤,被迫逃出平江。路上就遇到被鞑子困住的庄剑和陈霞,那庄剑年纪虽小,却甚是了得,被几个鞑子围住,却一点也不害怕,只是用身子护着陈霞,破口大骂鞑子。我看到于暗中放箭杀了那几个鞑子,带着庄剑和陈霞一路跑出了平江。这两个孩子都说要来找你,小人想想也没有地方可去,因此一路带着他们找到了这里。还请大人收留我在军中,必定努力杀敌,不敢怠慢!”

    王竞尧听后大是感激,又看到他杀了那么多蒙古人,就象没事一般,身手非常了得,说道:“好,你就先去锋铁营报到,权且先委屈你做个小小的军头。”

    第一百十九章 法术

    天还没有黑下来,得到命令的司徒平一几人已迫不及待的来到王竞尧家中,这几人个个都是好事之徒,一听王竞尧吩咐,个个都是摩拳擦掌。

    王竞尧嘱咐他们道:“咱们今天是先去探探路的,大家都换上便装,一会打起架来,咱们一个个都是朝廷命官,看着可不太雅观!”

    司徒平一笑道:“这个兄弟们自然领会得到,我在家乡那时候也常和别人争勇斗狠,做这事最是车轻路熟!”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已经还俗的司马南轩还是宣了声佛号,说道:“这白莲教也是佛门分支,不过堕落如此,希望和尚去了,能够感化他们。”

    顾斌笑了出来:“只怕和尚一去,不是念经感化,而是用拳头来感化了。这和尚可一点和尚的样子都没有,喝酒吃肉,杀人殴斗,做哪样事情不比我们快?”

    大笑声中,这些堂堂的朝廷官员,竟然真的穿上了便装,带着王竞尧早就为他们准备好的家伙,也不骑马坐轿,嬉笑着向白莲教泉州总部所在地走去。

    白莲教泉州总部占地极大,甚是气派辉煌,里面一个大院子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王竞尧一行走进去,也没有人阻拦。一进去就看到起码有数百人拥在里面,都是些泉州当地民众。院子中有一高台,供奉着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三尊佛像。王竞尧不声不响,带着一众兄弟混在人群里,静观事情发展。

    不多会,一群穿着怪异的白莲教徒走出,场中立刻安静下来。

    “白莲圣教,不生不灭!”随着这莫名其妙的叫声,一个穿着一身白衣,披散着头发,三十岁左右的汉子走了出来。

    立刻,场中几百人齐刷刷跪了下来,王竞尧这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肯对这人下跪?一个个抱着双臂,斜眼看着那人。

    “大胆,你等何人,此乃白莲圣主座下嫡传弟子易施行大法师,遮没不怕圣主之怒吗!”一名白莲教众怒喝道。

    王竞尧笑着说道:“我等都是外乡来的客人,看到这里热闹,心中好奇,因此走了进来看看,我们可不信什么白莲教!”

    那白莲教众大怒,正待发作,易施行却阻止了他,对王竞尧说道:“既然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你且听我宣扬教义,等我施展了无上神通之后,自然会入我教。”

    说着,易施行开始喋喋不休的宣扬起白莲教教义来。大意就是什么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互相斗争的势力,叫做明暗两宗。明就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