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血荐中华 > 血荐中华第68部分阅读

血荐中华第68部分阅读

天正冷冷地说道。

    虽然早就有这样地心理准备,但当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杨太后却还是愣愣地坐在那里,一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大宋的江山啊,大宋的江山就这么完了吗?

    顾斌上前一步厉声道:“天子无道,请禅位于汉王!”

    赵昺几时见过这样的场面,竟吓得“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哪里还有半分皇帝的样子!

    这时,得到了消息的魏元征急匆匆走了进来,因为走得太过于匆忙,到了这里的时候不小心跌了一跤魏元征从地上爬起,他竟然带来了一把宝剑,魏元征一下把宝剑拔出,站到了赵昺面前,颤抖着声音说道:“反贼,你们这帮反贼!有我魏元征在此谁敢逼迫陛下!”

    典霸天顿时大怒:“魏元征,若非汉王阻拦,你早就被砍成肉泥,此刻竟然违抗天命,阻饶汉王登基,莫非当我真不敢杀你吗?”

    李天正冷冰冰地说道:“持凶器立于皇上身前,魏元征,你这做的是哪门子的忠臣!”

    魏元征一怔,很快也发现了自己不妥的地方眼看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再也无法阻拦面前即将发生的事情,他悲呼了一声:“先皇,臣魏元征无能,这就去了!”

    他说着横手一剑,就往自己脖子上抹去顾斌眼疾手快,将他手中宝剑打落,又将他拎了起来,向后一扔,说道:“这人汉王还留着有用,看管起来!”

    典霸天已经失去了耐心,跨上一步,对赵昺厉声说道:“退与不退,只在一言之间!”

    杨太后牵着赵昺的手慢慢站了起来,凄然一笑说道:“日月交替,朝代更迭,既然汉王愿意来坐这个位置,那这江山就交给汉王吧,我与皇上去了!”

    一场朝代交替地兵变,就这样划上了句号。

    大宋由赵匡胤建国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亡于祥兴四年,公元1279年,前后经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代,历经三百余年,在这一天终于结束了自己地历史使命这次兵变各地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波动,除了一些腐儒寻死觅活破口大骂王竞尧以外,各地都是静悄悄的,似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天早晚都会到来。

    关于新朝国号的问题,在文武官员中引起了一场争论,有人认为应该以王竞尧起兵之地常州,取国号为“常”;又有人认为应该以王竞尧发家之地泉州,取国号为“泉”两派都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争执不下。

    当两套方案报到王竞尧那里的时候,王竞尧想了下,说道:“我看既不用叫常,也不用叫泉,就叫‘汉’,大汉帝国!”

    李天正摇头说道:“这有些不太妥当吧,前已有东汉、西汉本朝新朝,臣以为当另取国号以区分之!”

    王竞尧不以为然地说道:“这没有什么关系,咱们这个民族之所以叫‘汉族’,即从汉朝而来况且叫什么并没有关系,这只是一个朝代的代号而已,我看就叫大汉帝国吧!”

    皇上一言既出下面群臣再无反对意见当下定国名为“大汉帝国”改元“兴汉”今年即兴汉元年,暂时定都于泉州,兴汉元年七月初一,王竞尧登基称帝立姚楚菲为皇后参与这次兵变的各级官员都受到了封赏,司徒平一、铁残阳、陶亮、顾斌、符海波、黎师被封为“帝国六英”晋子爵;其余各部将官具升一级,士兵饷银翻倍。

    赵昺被封为宋侯,与杨太后一起被送到兴化;赵昰贬为平民,终身看押,不经允许,不得踏出宅门半步。

    大汉帝国设左右丞相,左丞相李天正主管政事,右丞相李襄阳管经济;设六部一寺部下设司合称三十六司,各有各的明确分工撤三省,各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增设监察部,主要监督各官员有无舞弊徇私情况;从原刑部的职责中将量罪定刑地权利划给同级机构大理寺,刑部管抓不管判。

    皇帝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一切兵权统归皇上,包括军队系统高级官员的任免,另增设参谋、后勤、军情等各级机构大汉帝国军队陆军分为七个军团,水军两个舰队,分别由符海波和何翰掌管:设两个特种大队,独立于各军团之外……

    另外,王竞尧特别封文天祥为侯爵,云贵总督,原以为文天祥不会接受但没有想到当圣旨到达文天祥手里后,他一声不响地谢了恩接过了圣旨,这也让王竞尧大是放心,而被册封为子爵地陆秀夫,表现则要激烈的多他拒绝接受新朝的一切封号和官职,搬到了兴化侍奉那位宋侯赵昺,并且居然还在自己的门口立了一块牌子:“大汉帝国官员勿入内!”当有人把这事报告给王竞尧,请求对陆秀夫进行惩罚的时候,王竞尧却淡淡笑了下,说道:“人各有志随他去吧!”

    当有人提出新皇登基,应该大赦天下的时候,王竞尧很不耐烦地说道:“为什么皇家一有什么好事就得释放犯人?那些人犯了罪,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倔强地魏元征,几乎是被用刀架着送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上,王竞尧又哪管他答应不答应!

    此时六部尚书为:兵部尚书黎师,刑部尚书杜狱,户部尚书魏元征,工部尚书丁铭,吏部尚书赖德敏,礼部尚书许桐。

    王竞尧正式登基后的意义件事情,即命令大汉帝国上下动员起来,随时准备北伐新朝新气象,这时帝国上下已经拧成了一股绳,剑指北方!

    大汉帝国就在这突然之间成立了当上了皇帝的王竞尧却并没有多少高兴的样子,这是一个责任,也是一个使命,北伐是必须要进行的,自己又能够带领帝国臣民走多远呢?

    第二百五十五章 北伐前奏

    “八月十五月儿圆,端出月饼供月亮。月亮妈妈心肠好,来年家家粮满仓……”小柱子唱完了这场歌,终于忍不住了,把头埋到了妈妈地衣襟下,抽泣着悄悄地问道:

    “妈妈,到明年,能给我做个月饼吗?”

    妈妈低头对小柱子的耳朵说道:“明年,一定给你做,别让爷爷奶奶听见,他们年纪大了,知道小柱子没有月饼吃,一定会伤心的!”

    正在这个时候,邻居的顾大嫂进来了,住顾大嫂是半年前才搬到这里来的,平时最是热心,总是会周济些左邻右舍米啊面的。

    “哎呀你们怎么还没有点灯,月亮还没有上来呢,”

    听说是顾大嫂来了,儿子冯大铁和媳妇兰兰急忙迎了出来,点上了平时不舍得点地油灯,把顾大嫂让进了屋子中,顾大嫂手中提着一叮,竹篮,里面有慢慢的一篮月饼,这让冯家眼睛都亮了,小柱子悄悄的咽下了一大口口水。

    “这,这是?”冯大铁地父亲冯大爹吃惊地问道“我给你们家送月饼来了你们家是五口人吧,”说着,顾大嫂就把月饼放到了空荡荡的桌子上的碗里还没有等冯家人感谢,她就风风火火地走了。

    冯家没从惊喜中回过神来,小柱子可等不及了,他抓起一个就塞进了嘴里吃了几口忽然发现月饼中夹着一个纸卷“,这是什么东西啊,爷爷?”

    冯大爹把纸卷摊开,发现上面写满了字,冯大爹不识字,以为上面写地是什么吉利的话就让读过书几天书地儿子帮着念出来冯大铁才看了几眼,面色大变急忙把房门关上,这才低声哆哆嗦嗦地念了起来:

    “今夜子时齐动手,宰了鞑子祭月神谁家若是不出丁,穷死饿死无人问大家要是齐了心,黄土也能变成金,大家要是齐了心;老天也要让三分!”

    冯大爹忽然站了起来,把其余的月饼全部掰开,里面都有这么样地一张纸条。

    “好啊,好啊!”冯大爹搓着手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终于盼到这一天啦,终于盼到这一天啦!”

    冯大爹曾经当过大宋的兵,是刘师勇将军的部下,后来刘师勇兵败他又转投到了李庭芝大人麾下效命,虽然李庭芝大人也败了,但侥」幸得了条性命地冯大爹一点也不认输,更加不服蒙古士兵,他常常说:“咱们汉人还是不齐心啊,要是多几个象刘师勇、李庭芝这样地好汉就能把大紫全部赶回到大草原上去!”

    后来他和同乡们辗转回到了家f一直到了解州地界他才把用了几年的朴刀扔掉。

    “你这是在做什么!”同乡中一个当过军头的马大正说道:“你难道以为那把刀没有用了吗?给我把它拣回来,咱们将来还要拿着它打仗,杀鞑子!”

    冯大爹把刀又拣了回来,和那些同乡一样,把刀带回了家中,小心地藏好,后来忽必烈下令没收民间武器,他和他地同伴们谁也没把刀交出去,因为他们始终明白一个道理,鞑子越想要这东西,那就越说明它有用!

    “这种在人家裤裆下过日子的生活终于可以结束了!”冯大爹兴奋地说道:“听说汉王在泉州登基为帝了,大汉帝国,嘿,这名字就听着觉得响亮,我老觉得天要变了乌云要散了,天就快要晴了!”

    “睡觉睡觉!你们全部给我回去睡觉!”冯大爹把家人全部赶回了里屋。

    他看了看屋子里再也没有旁人了,找了张梯子从屋顶的横梁上取下了那把朴刀,那刀从刀鞘里抽了出来他是涂了油后才收藏起来地,所以到今天,这刀依旧没有生锈!

    这是谁编的歌词?顾大嫂吗,她一个娘们可没这本事会是汉王派来的人吗?冯大爹心里可一点底也没有不过冯大爹可不再管这些了趁着汉魂还在大家伙的骨子里,怎么着总得要干出些惊天动地的事情出来!

    值了,就这么死了也值得了!冯大爹用力擦着朴刀,嘴里不断地念叨着那几句话:今夜子时齐动手,宰了鞑子祭月神……

    这些年可让那些鞑子作践得活不下去了,汉人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猪狗还要不如,他的儿媳妇兰兰才和自己的儿子拜完天地,就被什么达鲁花赤拉走了,老爷子一夜都没有睡咬得牙齿咯吱作响,他在街上等着,一直等到天亮的时候,兰兰才从达鲁花赤家出来,她没有回家去,却直接向水井走去在他刚要投井自尽的时候,老爷子拉住了他。

    “兰兰,活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报仇地!”

    这时,月上中天,四下里都是亮堂堂的,月到中秋分外明,从老辈那开始就这么说了,可今天夜里地月亮,就象太阳那么明亮炙热,它要瞪大了眼睛看解州人干出这样一桩大事出来!

    八月十五杀鞑子!子孙们永远都会记住,咱们汉人是不会这么被长久欺负下去的!

    忽然,远处传来了沙沙地声音,冯大爹仔细分辨了一下,那是磨搭刀声对,就是磨刀地声音!这刀得磨一磨了其实用条木棍也能打那些蒙古鞑子打死,可是刀必须要磨,这就象杀一只鸡或者杀一条狗,快倒杀起来会从中得到复仇的快感!

    磨刀的声音越来越多了,好像全村都在那里磨刀,但冯大爹分辨出这里只有很少的朴刀,大部分都是在磨菜刀的声音,蒙古人只许几家人共用一把菜刀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冯大爹也端出了一盆水,把磨刀石找了出来,他用力地磨着,让自己的磨刀声音也加入到了复仇的大合唱里面。

    “爹我也要杀人!”他地儿子冯大铁从屋子里走了出来,面色铁青地说道。

    冯大爹疑惑地看了眼儿子:“你有这胆量吗?”

    “有!”向来懦弱地儿子,此时毫不犹豫地说道:“我想了很久很久,那些达鲁花赤玷污了兰兰,我一定要报仇,我杀他们就好像杀一只鸡,连眼睛也不会眨一下地!”

    冯大爹笑了起来:“咱家还有一把菜刀!”

    子时一到,街上就响起了铜锣的声音。

    冯大爹和儿子快步出了家门,朗朗的月光下只见街上人头攒动,人人都里都拿着家伙,有些人家全家老小都来了,因为没有足够的武器,许多人手里拿着顶门棍、鞭子甚至是石头女人手里拿着剪刀或者纳鞋底的家伙事,带着朴刀带领他们的,大多是那些老兵!

    关公庙前一快高高的石头上,站着一个眉清目秀地年轻人,冯大爹认识他这人就是那个顾大嫂的儿子名字叫做刘戒风的!

    刘戒风扯着嗓门说道:“老乡们,父老们,今夜是中秋夜,解州老百姓要干一件大事情了,那就是痛痛快快地杀鞑子,咱们的子孙后代一定会记着这一夜地,明天……”

    他刚说到这里,下面就有人嚷道:“就图个今夜痛快!”

    “不,我要说明天!”刘戒风打断了那人的话:“明天,如果鞑子派兵来进剿,刘戒风帮你们顶着,你们只管把所有的一切都往我身上推好了!”

    “只有你是好汉,我们全都是孬种吗?”

    “鞑子要是来了咱们就个他们拼了!”

    “解州几十万人,就让那忽必烈拿上百万鞑子的性命来换吧!”

    冯大爹看到自己地老兄弟马大正一步跳上巨石,摇着刀对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喊道:“羊走得靠羊头,雁飞得靠头雁,这样乱哄哄的什么也做不成刘先生别看他年轻,可人家有见识,有胆识,咱们就选他当总头领吧,大家都能听他的号令,谁要是不服从的话“”

    “杀!”底下一起说道。刘戒风也不客气,他眼睛向下面一扫,看到了冯大爹,说道:,冯大爹,你带一彪人去收拾村北的达鲁花赤,他叫胡答贴!马大正你带人去村南!”

    “谁跟我走来呀!”冯大爹没有半分犹豫,向人群里打着招呼说道。

    冯大爹大步向北走去,几十个人跟在他的身后,但其中没有他的儿子糟蹋兰兰地是村南的赤力阔别真,他一定要去村南才能为媳妇报仇!

    到了蒙古人的达鲁花赤胡答贴的大门口里面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都没有今夜村子里闹了个天翻地覆难道他听不见?还是他早得到了信息,吓得已经逃跑了?

    冯大爹叫几个小伙子找来一块大石头撞开了大门,第一个领头冲了进去他终究是在军队里做过的,办起事情来井井有条,他派人把院子团团围住,又在东西厢,后门,旁门,甚至是马厩那都站满了岗哨大概雷鸣般地撞门声惊醒了院子里的人房里点起了蜡烛。

    正房的房门没有上锁,冯大爹推门进去,冲进了卧室中,闻到屋子里酒气冲天,胡答贴象只死猪一样的正搂着个女人在睡觉,床下站着个侍女,大概是她点上的蜡烛,这些个蒙古鞑子,以为天下稳如泰山,汉人绝对不敢造反,所以竟然一点防备也都没有。

    “胡答贴,你给老子站起来!”冯大爹声如洪钟的暴喝了一声胡答贴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发现屋子里已经站满了人不知是谁实在等不及了向面前的侍女刺了一刀,侍女尖叫着倒在了地上鲜血沾了胡答贴满脸都是,这才让胡答贴清醒了过来“你们,想要做什么!”胡答贴尖着嗓子嚎道“八月十五月儿圆,宰了鞑子祭月神!”冯大爹厉声说道“你们敢!你们就不怕王法,不怕州县的军队来杀你们吗!你们就不怕我们的蒙古大汗,知道了以后会怎么样收拾你们吗!”胡答贴声色俱厉地叫道这些年来这个汉人老百姓,只要听到蒙古大汗这几个字就会被吓得双腿发软,这是比毒蛇猛兽还要可怕地东西!

    “我们连死都不怕了,还怕你们的忽必烈吗?”冯大爹笑了出来胡答贴慌张了,伸手就要去拿挂在墙上地佩刀,但他的脑袋立刻就被冯大爹劈开,热人地脑浆落到已经被吓得呆若木鸡的女人脸上这才让这蒙古女人吓得尖叫起来,但她也很快就被冯大爹身边地人用乱倒砍死……

    院子里的东西厢都传来了孩子和女人撕心裂肺的号哭声,不久就慢慢平息了下来,杀了胡答贴的全家后,乡民们并没有马上离开,他们抢夺着胡答贴家的牲口、粮食还有财产。冯大爹自己什么也没有拿,但他也不想阻止他们他重新走回了街上,看到刘戒风正在那等着他,这年轻人指挥了次那么大的行动,可却脸色平静,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这让冯大爹佩服不已。

    “干完了?”刘戒风静静地问道。

    冯大爹点了点头,接着他看到自己地儿子冯大铁兴冲冲地拎着一颗人头向自己跑来,嘴里还大声叫道:“爹,我杀了赤力阔别真了我杀了赤力阔别真!”

    “这种肮脏的东西你还拿着做什么!”冯大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