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血荐中华 > 血荐中华第117部分阅读

血荐中华第117部分阅读

实在太过于奇怪了。

    王葆去泉州充当人质看押但王钱氏却留在了高丽,而且是和王愖一同治理朝政,这是什么意思?而且王钱氏从辈分上来说,还是王愖的晚辈,现在居然封了仁德孝贤太后,这样地辈分看起来简直不伦不类的。

    汉人皇帝之所以会这么做,是一时的疏忽,还是别有所图?洪福源本来以为汉人皇帝年纪轻轻的,又远在千里之外,符海波等汉军将领又都只是军人,对政治那是外行只要自己苦心经营,默默等待,总有一天,自己在高丽地权势,会让汉人也不得不依仗着自己但此时看来,也许自己是太过于自大了一点。

    “好了,就这样吧,你们先回去准备下洪将军,陛下已经同意任命你为高丽诚信公,高丽军民大总管,总督高丽兵马”符海波淡淡地说道。

    自己的梦想突然成真,让洪福源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好半天他才大喜过望什么样地想法都暂时抛到了脑后跪下来恭恭敬敬的谢了恩,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出去。

    “高大人,李大人,你们留步”符海波叫住了如丧考妣地李光仁和高乾元,拉着他们坐了下来:“你们看洪将军为人如何啊?”

    “狗屁不是,小人得志!”这二人可不敢把气撒在汉人身上只能将满腔怒火发泄到了洪福源那:“这个高丽的第一j臣,我们早晚和他把这条命拼了。”

    “我也是这么认为地啊”符海波忽然说道看李光仁和高乾元怔在了那里,他站起来走了几步说道:“可现在高丽的局面,让我们地皇帝陛下不得不用他但是两位也不用灰心丧气,等到高丽的局势稳定了,他究竟是个什么下场,现在还难说的很两位只管放宽了心耐心等待机会,总有出头地那一天的。”

    李光仁和高乾元对看了眼,张了张嘴猛然,他们明白了汉人将军的意思,欢喜地神色浮上了他们地脸洪福源,洪福源现在尽管让你得意,早晚都有让你哭地时候,等到了那会,再看看谁能在谁面前耀武扬威。

    符海波看着他们的样子,微微笑了一下:“李光仁李大人陪伴王葆回到泉州,耐心教导王荏至于高乾元大人,就留在高丽,好好辅助着那个国王吧,那天很快就会来的!”

    第三百五十九章 逼迫

    第二日一清早,洪福源带着卫队登上汉军远征舰队,逼迫大高丽王国国王王葆退位,让位于老王国王愖,有很多汉人无法出面的事,洪福源倒都可以代劳了。

    可怜那王葆和王钱氏本来就是汉军一手扶植起来的,国王的位置还没有坐上几天就要灰溜溜的下台好在王葆年少无知,王钱氏对这位置也不如何热衷,也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快,只是王钱氏对那洪福源却多了几分反感。

    最让王钱氏痛心的,就是要和儿子分别王太后的位置她可以不要,可是失去儿子她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的不过还好,她曾经对秦海说过有个关于蒙古人的秘密要禀告给汉人皇帝,因此这位“仁德孝贤太后”也暂时不用和儿子生离死别,得以与王葆暂时在一起回到泉州但至于到了泉州之后,汉人皇帝会如何处置她,也就不得而知了。

    本来自从成为了俘虏,一门心思只想着如何保全性命的王愖,突然之间不光不用死了还从天上掉下来了个国王的位置王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地耳朵思来想去,智力有限的他,认为是他送给汉人皇帝地美女和金银珠宝起了作用美滋滋地王愖,可不会去考虑这其中究竟有什么政治阴谋,重新登上王位的他,再也不去管什么蒙古人了。

    其实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汉人只要谁能够让他过上富贵地日子,谁就是王愖的主子。更加让他高兴的是,那个泼辣的王后,蒙古女人忽者鲁揭里迷失也被废除了,而且将被一齐带回到汉人的地盘自己从此后可以再也不用看这女人的面色做事了。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自己的儿子王璋还在平壤,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很快从平壤传来地消息,让王愖对儿子的思念,变成了对王璋的愤怒在他重新复位之前,在大都的忽必烈,已经下令废除了王愖的国王,指派由王璋接替高丽国王的位置随后当蒙古人知道王愖复位,立刻由王璋亲自起草了一份斥责王愖地诏书。大意是王愖忘恩负义,不思报答大元朝对他的恩情,却甘愿投靠汉人等等之类。

    大怒之下的王愖,这次倒很快就开了窍,不用汉军将领交代,也同样起草了一分诏书,痛骂王璋不忠不孝,父亲尚在,为妄自夺权甘愿充当鞑子走狗云云……

    父子两人两位国王,互相对骂不休今天你起草份斥责书明天你要他赶快退位,一时间闹得不可开交大有视对方为仇人要把彼此抽筋剥皮之意……

    而随着王愖复位的消息在高丽传开,高丽僵持的局面一下就打开了当王愖的圣意传抵后,那些原本紧闭着的城门接二连三地打开了,高丽人纷纷出城欢迎汉军将士就这么短短几天的功夫,汉军远征大军很快成为了高丽人眼里地救世主,成为了帮助他们赶走鞑子的大英雄这样地变化,也让已经有所心理准备地符海波等将领“大开眼界”

    得到了高丽人地帮助加上对高丽地形了如指掌的洪福源地带路,符海波和魏元钊两路大军进展神速很快光烈城、管川等城池相继收复而后,大高丽王国的“朝廷,”也再次从远征舰队上搬到了光烈城,继续以光烈城为临时帝都。

    蒙古人对于汉军和大高丽王国的联军军事行动,似乎并没有阻止的意思伯颜一边在甘兴里集结重兵,一边分兵镇压自己领地里高丽人的起事这时候的伯颜甚至有一些感激汉军,如果不是他们的军事行动,也无法除掉死对头源唐古。

    他自从来到了高丽就对高丽监国这个位置非常感兴趣但源唐古在高丽日久,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不是他伯颜能够相比的而随着源唐古落入到汉人之手生死不知这给了伯颜一个天赐地绝好机会。

    果然,大都来了命令,由伯颜暂时代理高丽监国一职,其任务是务必在甘兴里一线阻截出“叛军”的强大攻势稳定住从甘兴里到平壤城地局势。

    为了去掉头上“代理”二字,伯颜是尽心竭力他对自己辖区内的起事的高丽人,大加屠杀,在他的屠刀下,鲜血在高丽汇成了一条条的河流尸体堆积如山,在这样血腥高压的政策下,高丽人的起义暂时消沉了下去。

    对于即将到达甘兴里的“叛军,”伯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以重兵囤积,言明有在自己防区内敢后退一步者,从指挥官到士兵皆斩!

    重新祭起成吉思汗时代军令的这一条,还是在军中很有震撼力的那些蒙古将官士兵,高丽人的军队,一个个谁都不敢怠慢,红着眼睛守在自己的防区内,不管形势多么危急,居然真的都没有一个胆敢后退半步的。

    而当到达甘兴里一线地联军,看到这样的情况,也组织了几次攻势但由于汉军兵力不足,加上高丽士兵的战斗力低下所以一连几次攻击都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为了避免出现重大伤亡,加上新近征服的高丽领地还不是如何太平在和魏元钊商议之后,符海波决定暂时停止在高丽境内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开始将重点转移到对大高丽王国领地的治理之中。

    就如同彼此有默契一般,汉蒙两军就在甘兴里一带对峙谁也不肯主动出击如同在中原的战局一样,汉人和蒙古人各自占领了高丽的半壁江山,都在默默等待着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来临的决战爆发!

    这样的局面让身在大都地忽必烈暴跳如雷,在中原他丢了一半的江山,现在高丽的一般领土竟然也没有能够保住但接连地受挫,让蒙古军队已经失去了大举反攻的机会而凭着绝大毅力,成功戒除了“福寿膏”之瘾的忽必烈,开始重新接管朝政他发誓要励精图治,终有一天要恢复大元朝全盛的局面。

    可是在泉州的汉人皇帝王竞尧,会给他这样的机会吗?

    得到高丽情况的王竞尧,在深思熟虑了很久之后,给符海波发去了密令:“尽快稳定高丽,把大高丽王国内一切不安定的因素全部清理掉。”

    接到密令的符海波,将自己独自关了起来,对皇帝陛下的密令思考了很久,渐渐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想法这个不安定地因素,除了那些对汉人不满地高丽人外,还有那个诚信公高丽军民大总管洪福源。

    也许是被压抑得太久了,掌握大权的洪福源,在高丽局势暂时平稳之后,他的嘴脸终于全部暴露了出来在大高丽王国的朝廷里,他大肆排除异己安插自己的亲信,有地时候甚至还不征求汉人将领的意见在军队里,他不断地向汉军索要武器装备,有几次甚至头昏到问符海波要火炮这种汉军中绝对保密的武器。

    他可能自恃自己为汉人立下了天大的功劳,而且现在在整个大高丽王国除了那些汉军将领,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发展到了后来他对符海波指派下的一些事情也都是阳奉阴违,极其的不配合。

    对于这种情况,符海波出人意料地保持了沉默要让一个人彻底毁灭就让他疯狂到极至;要让一个人跌落到深渊,就先要让他站上权利的巅峰,魏元钊也像是看出了符海波地意思他严令各军戒备,随时应付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

    但是符海波的想法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的,留在高丽的高乾元就已经愤怒到了无法控制的地位虽然有些了解汉人对待洪福源的真实态度,但这个时候的他,已经被嚣张跋扈地洪福源逼到了绝境,自己在朝廷里地亲信,几乎无一能够卒免全部被洪福源以各种借口铲除,降级的降级,罢免的罢免有几个人甚至还掉了脑袋。

    而更加过分的是,洪福源还把手伸到了高乾元直接控制的军队之中。

    大高丽王国地军队成分比较复杂有洪福源控制的有高乾元和李光仁掌握的,还有汉人一手组建起来地高乾元的军队虽然没有洪福源地那么大,但也有万余人,这是高乾元的命根子,无论如何他也是不会交出的。

    但洪福源的借口却非常有力,他是汉人皇帝亲口任命,高丽的军民大总管,所有高丽士兵必须由他来统一调配,高乾元身为高丽人自然也不能违反命令。

    “救命,大将军大将军!”被逼得走投无路地高乾元,只能再次找到了他唯一值得依赖地强大靠江,汉军远征军团地主帅符海波一见到符海波的面,高乾元跪倒在地上大声哭泣着那样子有几分让人可怜!

    “起来,起来,高大人这只怎么了”早知道高乾元来此目地地符海波,扶起了哭得不成丨人样地高乾元,宽慰着说道:“有什么事只管对本将说,本将军一定为你做主。”

    高乾元收住哭声愤愤不平地说道:“那洪福源一朝小人得志就想把我们这些朝廷地老臣子赶尽杀绝啊现在他又要让我把军队的指挥权上交大将军小臣从当初朝廷初立之时就一直跟随着您,浴血疆场,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有苦劳啊那洪福源是个什么东西?先是鞑子的走狗,等大将军不念旧恶,收留了他之后,他却像条疯狗一样对待我们这些老人这样下去岂不是让我们心寒啊”

    符海波微微叹息着说道:“洪福源的所作所为,我也早就有所耳闻我和你说句心里话,其实我早就想收拾他了,可是你也得体谅的我难处那洪福源立有大功,深得我们陛下喜爱,洪福源依仗着这个,现在连我也有些不看在眼里了哎,我虽然想帮你,可是……”

    一看连汉人地大将军居然也拿洪福源没有办法,高乾元心里凉了个透他本来是指望符海波为自己出头地,谁想到现在大将军却反而向自己诉起苦水来,难道这个大个高丽,就真地没有人能制得住洪福源了吗?

    “既然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辞官,回到家乡种田了省得在这里死得不明不白”高乾元又哭出了声,站了起来抽抽泣泣地说道。

    “高大人不要着急”符海波重新将他拉着坐下,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道:,虽然我不能拿他怎么样,可是高大人您有办法啊”

    高乾元没有明白过来,怔怔地看着面前的汉人大将军。

    “对待疯狗,最后的办法就是将它杀死。”符海波微笑着说道:

    “高大人说下可还有万名军队,我就不相信里面挑选不出忠于高大人忠于朝廷的人……”

    说到这里符海波打住不说,又端起了茶碗,仔细品茗,抬头看了眼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着他话里意思的高乾元微微笑了一下。

    忽然,高乾元眉头舒展开来,他终于明白汉人大将军的话了是啊洪福源依仗的无非就是他的军队而已,自己一样也有手下一样也有武器现在高丽朝廷的局面就是你死我活,看谁下手得快,看谁下手得狠。

    “我明白你地意思了大将军”高乾元站了起来深深作了一揖:“我这就回去准备,为了高丽朝廷,为了天朝上邦,为了能在皇帝陛下面前揭穿洪福源的嘴脸,高乾元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把他除去。”

    “我可什么都没有说过”符海波笑了笑,站起身走了两步说道:

    “一切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我想,高大人你自己要有心理准备啊。”

    看着高乾元唯唯诺诺的样子,符海波随即又说道:“不过,有谁敢破坏高丽的局面,谁想毁了我和你的心血,我身后地汉军将士也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第三百六十章 造反?

    光烈城的高丽人,对汉军地驻扎还是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的,在光烈城第一次被定为大高丽王国的临时国都时,这些居民曾经亲眼目睹过汉人神秘的武器,还有强大的战斗力。

    在某些方面,高丽人还是显得比较聪明地当你真正把他们打疼打痛,让他们见识到你强大的威力,高丽人就会像羊一样趴伏在你的脚跟,哪怕只是表面上的。

    不过不是每个高丽人,都会像光烈城的高丽军民一样,深刻领会过汉人强大的战斗力他们总是心存幻想认为汉人地军队,和蒙古人的军队比起来,总是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汉人讲究地是以德报怨,以德服人,哪怕你杀了汉人,只要事后服软,说上几句好话,爱面子地汉人是不会和你计较的,相反还会“赏赐”给你一批东西,以显示天朝上邦的浩瀚之威自从当年秦朝的“乐浪郡,”高丽反叛,从中原独立出来历次高丽之叛,汉人朝廷对叛乱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态度。

    而在抱着这样心态的人中以管,郡的高丽人郑相户的态度最为明显。

    郑相户始终认为,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汉人,都必须从高丽地土地上回到自己的地方高丽只能由高丽人来管理他仇视蒙古人,但出于自卑的心理他更加仇视汉人他不愿意看到大量的汉军队伍驻扎在高丽地土地上总是梦想着要将汉人全部驱逐出去他始终不愿意去直面一个问题,高丽在秦朝时尚是中国的领土,只是趁着中原动乱,这才叛乱出来。

    中原汉魏之际趁着中原战乱,中央政府无暇东顾之际,辽东军阀高宫带领汉族、鲜卑、肃慎等一部分流民在我国东北部叛离中原朝廷,占领了属于玄茧郡的高句丽县建立政权,称高句丽,后建都于丸都城到南北朝时期,北魏朝廷第一次举兵讨伐高句丽,为避免战争锋芒,高句丽长寿王十五年高句丽迁都平壤,并向北魏政府上表自称臣属,北魏朝廷于是顺水推舟的册封长寿王为“长寿郡公,”由此,高句丽成为当时覆盖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

    这是铁一般的事实,现在的高丽人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是谁的臣民,他们也天真地以为汉人不会再对高丽怎么样了但以郑相户为首地高丽人,却一直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地汉人皇帝王竞尧,已经不再是过去地汉人皇帝在王竞尧的心里,永远只是一个任何人、任何事情也都无法改变的信念:——高丽中国之乐浪郡,永远都是中国无法分割地领土!任何企图分割中国领土的人、政权都将遭到汉人大军无情铁拳的打击!

    王竞尧在高丽土地上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有朝一日收复失土而?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