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将明 > 将明第43部分阅读

将明第43部分阅读



    等他们远去之后,几个躲在树木乱石后面的高句丽士兵悄悄露出了头,看着王启年等人消失在视线中,这几个高句丽士兵低声交谈了几句,随即留下两个人继续监视,其他人掉头跑了出去。

    ……

    ……

    李闲知道薛万彻是什么意思,将左屯卫这三个折冲营留在南岸,看起来是对李闲不错将没有危险的任务交给了他,事实上,这正是薛万彻对李闲不信任的体现。不得不说,薛万彻确实算不上是个聪明人,比起他弟弟薛万均来说差得太多了。李闲相信,若是换做薛万均来指挥的话,一定不会将左屯卫和左御卫之间的原本不存在的矛盾挑出来,他搞出这么一个局面,是个明眼人就能看得出来,左御卫的人根本不拿左屯卫的兵当自己人。

    骆傅等人都被李闲派出去安排士兵们扎营,李闲特意将刘满留了下来。

    “刘校尉,我初领兵马,对营中事物都不熟悉,所以留下刘校尉只是想请教一下,还请你不吝赐教。”

    李闲面容诚恳的说道。

    刘满是个三十几岁的汉子,博陵人士,也是寒门子弟出身。虽然家中有个姐姐嫁到了博陵崔氏,但嫁给的那崔家子弟也不过是个崔氏远枝,也沾不上什么光。真说起来,那人家的家境尚且还不如他们刘家。只是博陵崔家实在名气太大,女子就算嫁过去给一个偏枝子弟做妾,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算是光耀门楣的好事。

    不过这刘满却是个温厚的汉子,并不善于投机钻营,在士兵们中人缘极好,倒是与当初的顶头上司张别将关系处得不大融洽。那张别将是个收钱从不手软的家伙,几次跟刘满暗示,让他孝敬一些,但一来刘满确实拿不出许多钱财,二来他也不愿意花这个钱,他的饷银每三个月就会派亲兵送回博陵家中孝敬老母,这样一个以孝为先的人多多少少也看不起那张别将的嘴脸。

    正是因为这样,那张别将对刘满没什么好感。历次上阵厮杀都将其派在最前面,奈何也不知道是运气还是老天爷看眼,刘满活得还好好的,倒是那张别将在隋军攻打那座不知名的大城时候被流矢射死。

    “将军,您还是称呼我善为吧。”

    对李闲,刘满也颇有好感,觉得这个年纪轻轻就升为别将的少年不似张别将那样,丝毫也不骄纵,反而对自己这样不是他亲信的人也礼遇有加。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刘校尉这表字取得好。”

    李闲笑了笑说道。

    刘满道:“这是县学李教授所赠,卑职其实受之有愧。”

    李闲摆了摆手道:“足见县学那位长者对你的赞赏,老人家的眼光不错。”

    刘满微微弯腰致谢,随即问道:“将军有什么要问的?卑职在这军中待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将军如果有什么疑问,卑职知无不言。”

    李闲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听说……临出发之际,辛将军特意将你叫了去,可有此事?”

    刘满脸色一变,垂头道:“确有此事。辛将军那日将我叫了去,只是吩咐卑职,多多协助将军领兵,不可欺将军年少。辛将军说,将军受陛下赏识,他日必成大器,所以让我尽量帮助将军您稳定军心。”

    李闲点了点头笑道:“辛将军倒是客气了,自从进了左屯卫之后,燕某多受辛将军照顾,心中也是感激不尽啊。”

    刘满低着头道:“将军年少有为……”

    李闲看着刘满的脸,随即自嘲的笑了笑道:“什么年少有为,若不是有贵人相助,只怕我早已经变作平壤城下一具枯骨了。”

    刘满脸色大变,竟似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李闲也不再说,只是叮咛了几句军务上的事,便让刘满回去。刘满垂着头向外走,到了军帐门口忽然停住脚步,回身对李闲道:“将军,咱们这次携带的粮草勉强只够十日,还请将军多多在意。”

    这话似乎没有什么深意,但李闲却站起来郑重一礼道:“多谢。”

    刘满连忙回礼,随即叹了口气,快步走出了军帐。

    刘满离开之后,骆傅等人从外面走了进来。铁獠狼对李闲点了点头道:“清点过了,辛世雄拨给咱们的粮草,袋子里装得大部分是土石,能吃的东西不多,绝对坚持不了两日。”

    李闲点了点头道:“刘满这个人,确实是个君子,他不会说谎。”

    朝求歌笑道:“幸好少将军早就猜到了辛世雄那脏心思,咱们自己偷了不少粮草出来,不然这次真的要饿肚子了。”

    陈雀儿道:“那是,咱们好歹是护粮兵出身,若是不能弄些粮草出来,岂不让人笑话。”

    李闲笑了笑道:“安排咱们的人将那粮草都换掉,若是辛世雄发现少了粮草难免会以此为把柄追究,到时候他派人来查,粮草在数量上只要对得上,他就找不到借口。总不能,他承认自己拨给咱们的粮草都是土石吧。另外,多出来的粮草装在袋子里混在搭建壁垒的土石中,谨慎一些。”

    铁獠狼道:“我已经安排人手去做了,放心吧,保证不让辛世雄抓到把柄。”

    骆傅笑道:“这还得多谢谢王启年才对,若不是他暗中帮忙,这偷出来那么多粮草倒也不是个简单容易的事。”

    李闲道:“对了,说到王启年,我使他带游骑巡视萨水上游去了,让他回来之后见我。”

    正说着,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声道:“卑职游骑队正王启年,求见将军!”

    ……

    ……

    平壤城

    高元指着手下几个臣子破口大骂,骂得那几人垂着头唯唯诺诺不敢说话。也难怪高元生气,从今日一早,隋军就开始再次攻城。城墙上几次传来险些被隋军攻破的消息,吓得高元一整天都不得安宁了。他骂自己手下臣子无能,骂乙支文德阴险,骂隋人不讲信义。总之,将所有人骂的狗血淋头。只是骂归骂,他现在却不敢得罪了乙支文德。如果隋军攻势一直这么持续下去,难保哪天就会破城,到时候还得指望着乙支文德手中的十万大军来救他。所以一听说乙支文德出隋军大营的时候“不慎坠马”,他立刻派了亲信臣子出城去慰问了一下。

    另外,高元让人试探着问乙支文德,这平壤城如今也不安稳,自己打算搬到军中去住怎么样。结果臣子带回来的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乙支文德不同意高元出城!理由很简单,他说就算平壤城中再危险,也比无险可守的野外安全的多。乙支文德对那臣子说道,辽东城能挡得住隋人百万大军围攻数月,隋人兵强马壮还不是束手无策?平壤城远比辽东城要高大坚固,所以请陛下安心,隋军是攻不破平壤城的。

    高元气得脸色惨白,却对乙支文德没有办法。他只好再派人去求乙支文德,问问是不是再去一次隋军大营求和。如果隋军愿意退兵,称臣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乙支文德的回答很简单,若是陛下愿意求和,臣愿意派人护送陛下亲自去隋军大营和宇文述详谈。

    高元这次真的没办法了,将手下亲信臣子们召集起来商议,结果平日里那些夸夸其谈的臣子们没一个能说的出什么,只是垂着头表示无奈。

    宝山王高金见高元气得脸色都变了,又见高元热切的眼神一直在自己脸上飘啊飘的,再装傻也说不过去了,只得硬着头皮道:“若是没有其他办法,要不……臣弟去隋军大营走一趟,对那宇文述大将军说明,陛下愿意对大隋称臣?”

    高元就好像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拉着高金的手痛哭流涕道:“关键时刻,还是自家兄弟对我好啊。”

    于是,高句丽宝山王高金,作为高句丽王高元的全权代表,出城求和去了。

    这次出城求和,高元给了高金极大的权利,授予他临济专断之权,甚至以和自己同样的仪仗将高金送出了平壤城,他对高金说道,若是此次能让隋军撤退,这天下便是咱们兄弟俩的。

    出了城的仪仗队伍中,一辆看起来还算奢华的马车走在队伍最中间。坐在马车里,一脸悲愤的宝山王高金忽然狠狠的抽了自己两个嘴巴。

    “叫你嘴贱!叫你嘴贱!”

    第137章 自己玩出来的祸端

    安排好了轮值的士兵,李闲很惬意的在萨水中游了个泳,这个时候的天气已经带着些寒冷,尤其是晚上,比白天的温度最少低一倍。不过从小就日日不间断洗冷水澡的妖孽自然不惧怕什么,痛痛快快的在水里折腾了一阵心里的烦闷感也驱除了不少。

    擦干净身子,穿上衣服后李闲就在岸边的石头上坐下来,仔细回想着之前王启年的汇报,李闲的心里又紧了一下。

    从上游发现了高句丽的斥候,这不是什么好现象。李闲依稀记得隋军萨水之战失败的原因,他不是什么历史学者,大概只记得乙支文德在萨水上游堵塞河道,等隋军过河的时候再掘开,在隋军半渡的时候放水直冲下来,然后高句丽军趁势掩杀才有隋军的惨败。虽然自己在隋军大营外重伤了乙支文德,已经改变了历史,但李闲不确定乙支文德因伤就想不出这一招。

    所以他才会派王启年带着斥候巡查上游,而王启年下令将那几个高句丽斥候击杀这件事做的很漂亮,李闲很赞赏王启年有这个心思。

    这是打草惊蛇,王启年知道那附近绝对不止有那么几个高句丽斥候,他下令杀人,就是为了警告隐藏在暗处的高句丽人,大隋的人马已经在注意萨水上游了。

    王启年做的很好,换做其他人领队的话,未见得就能想到这一层,由此可见李闲对王启年的推崇绝对不是因为这个人的马屁拍的极好,起心思之细,绝对不是伏虎奴和陈雀儿他们这样的人能比的。

    或许正是因为王启年胆子小,所以想的就多些。正如李闲一样,因为要好好的活下去所以难免生活的态度与别人不太一样。

    要不要提醒薛万彻兄弟?

    李闲想,若是将上游有高句丽斥候出现的消息告诉薛万彻兄弟话,他们兄弟二人是否会将这个消息告诉薛世雄,进而引起宇文述的重视?如果宇文述能再派一支人马在上游一段来回巡视的话,高句丽人就是想截断萨水也没机会。

    李闲知道自己如果派人将这个消息告诉辛世雄的话,绝对不会有下文。

    思来想去,似乎只有告诉薛氏兄弟这一个办法了。

    他站起来,将亲兵叫过来说道:“连夜过河去,禀报薛万彻将军,就说上游二十里处发现有高句丽士兵的踪迹,可能会对大军不利,请薛将军下令该如何应对。”

    正说着,忽然李闲感觉到一丝异样。他下意识的转过头去,只见河对岸薛氏兄弟的营地中竟然隐隐有火光闪现,隔着河,隐隐能听到人的喊声。

    敌袭?

    李闲的脸色微微一变,立刻吩咐道:“吹角集合!”

    他快速的跑回自己的营帐,在亲兵的帮助下将黑甲披挂整齐,带齐了硬弓箭壶,将黑刀拿在手里,快步走向外面。军帐外,已经有亲兵将大黑马牵了过来,李闲上马后往营外赶去,半路上骆傅等人相继赶来。李闲命令铁獠狼带着他手下的一个折冲营守护营地,骆傅刘满则集合士兵跟着他渡河去北岸救援薛氏兄弟。

    这一刻,大隋府兵的训练有素充分体现了出来。前后也就是二十分钟左右,各营兵马就已经集结完毕。

    “所有骑兵,跟我先渡河,骆傅你跟我一起,善为,你带着步卒渡河,不必寻找敌人交战,维持营地只需,但凡有乱兵趁机作乱,无论是谁的手下,杀无赦!”

    李闲下令道。

    刘满抱拳道:“卑职明白!”

    李闲点了点头,一挥手,带着五百余名骑兵率先奔了出去。萨水这一段河水很浅,骑兵过河基本上不受影响。就在李闲集结人马的时候,萨水北面薛氏兄弟的营地中火光已经越发的明亮了起来。

    ……

    ……

    “告诉士兵们,喊的声音再响亮些!”

    薛万彻站在营地的南面,一边观察着河对岸李闲的营地一边笑着大声吩咐道。站在他身后的薛万均撇了撇嘴,似乎对兄长这般有些小人的样子颇为不屑。一开始薛万彻让他带着几百人装作高句丽兵做做样子,看看李闲是否会带兵来救援。若是李闲来了,只说是高句丽人夜袭,已经被赶跑了。顺势留下李闲一道驻守北岸,以此来试探一下李闲是不是真心的对薛家有报答之心。

    只是薛万均说什么也不肯去做,并且苦劝薛万彻也不要用这种小人的手段来检验李闲。薛万彻不听,派了自己的亲信将领带了几百人在营地一侧放了把火,然后使劲吼几嗓子装作有高丽人来袭的样子。薛万均气得不行,索性在一边冷冷站着看笑话一般看着他兄长白痴的表现。

    或许是觉得自己这办法想的很妙,薛万彻竟然嫌士兵们的喊杀声不够响亮,已经连续两次下令士兵们将嗓门再放大一点。他自己玩的不亦乐乎,倒是吧薛万均气得白了脸。

    “喊吧,喊吧,一会儿燕将军带人过来我看你怎么交代!”

    “喊吧,喊吧,一会儿真把高句丽人引来我看你怎么收场!”

    他等着薛万彻,嘴里嘀嘀咕咕的说道。

    薛万彻白了他一眼,转过身子一本正经的问道:“你是我弟弟吗?怎么嘴里嘀嘀咕咕的尽是些不吉利的话。我不是说过了吗,燕云若是带兵来救,我就告诉他高丽人已经被我击退,若是真要是高句丽人不开眼前来偷营,我便杀他一个片甲不留!”

    薛万均撇了撇嘴道:“你以为那燕云和你一样白痴?”

    薛万彻怒道:“你再说我白痴,信不信我揍你!”

    说到打架,两个薛万均也不是薛万彻的对手,每次两个人拌嘴,薛万彻一怒准备动手的时候,薛万均总是会退避三舍。

    这次也不例外,见薛万彻挽了袖口就要动手,薛万均立刻闭嘴,转身往远处走去,一边走一边嘟囔着小人才会说不过就打之类的话。走了几步,他忽然站住,脸色骤然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哥……好像不对。”

    薛万均叫道。

    “少叫我,你做你的好人去!”

    薛万彻没好气的说道。

    薛万均也不回头,看着远处火光起处忽然大声喊道:“快!真的有高句丽人夜袭!”

    他大喊一声,快步往火光闪烁的地方冲去。只是他身材太肥胖了些,跑起来一身肥肉上下乱跳,就是速度上并没有快上几分。薛万彻听他语气不对,转身往远处看侧耳听了听,立刻脸色也变了。

    远处的喊声中,明显夹杂着高句丽人的蛮语!

    不好!

    薛万彻大惊失色,竟然真的有高句丽人前来劫营!他不敢耽搁,一边大声下令吹角集合,一边顺手从亲兵手里夺了自己的长槊,快步向前冲了过去。薛万均先跑,却没几步就被薛万彻从后面追了上来。薛万均一边跑一边埋怨道:“都怪你,非得想出这么个馊主意!这下倒好,肯定是高句丽人见到咱们营中火起,还以为有人来夜袭所以才有胆子冲过来,本来他们是不敢贸然来进攻的,都被你这一把火给引了来!”

    薛万彻从他身边经过,只回答了两个字:“闭嘴!”

    薛万均跑得一身是汗,却终究还是因为太胖了,速度上远不是薛万彻的对手,索性他也不再跑,而是一边走一边约束士兵不要惊慌。另外派亲兵将自己那身大号的铠甲取来,同时派人速速过河到燕云将军处求援。

    事实上,正如薛万均刚才预计的那样。高句丽人正是看到了隋军营地中起了火,还以为是哪支友军去攻打隋军营地了才会蜂拥而来。高句丽的军队构成很复杂,并不仅仅是高句丽朝廷的人马,其中还包括重金收买过来的外族武士,比如靺鞨人和契丹人等等,另外,高句丽看起来是个完整的国家,实则各城城主都是占地一方的诸侯,并不完全遵从高句丽王高元的命令。倒是这次大隋东征,让这些势力团结起来。

    但即便如此,在指挥上高句丽的军队也是极为混乱的。有的部族不敢光明正大的跟大隋军队交战,只是远远的跟着,有机会下手便如狼群一样扑上来撕咬一阵,一旦受挫,立刻蜂拥而逃。各城城主也是各自为战,就算乙支文德靠着武力取得了军事上的领导权,但依然很难做到?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