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天眼人生 > 天眼人生第506部分阅读

天眼人生第506部分阅读

织了一支小分队对他们侧翼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反击。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一下子就把苏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丢下了几十具尸体仓皇后撤。

    说实话苏军的训练水平确实要比华夏的军队要强多了,指挥官收缩了防线之后,就开始利用重武器对华夏军队的阵地展开了猛烈的轰击,原来他们的计划是伏击一下华夏军队占了便宜就走,却没想到战斗打成了胶着状,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个时候,华夏的大部队也赶来了,苏军见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就仓皇后撤了。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非常复杂,增援的部队接到的命令是,击退敌人的挑衅,但不能深入到对方国境,在这种情况下,增援部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跑掉,而没有一点办法。

    正在这个时候,担任后撤掩护任务的苏军,发现了钟卫国这个战场最高指挥官,狙击手射出的一颗子弹,夺去了钟卫国年轻的生命。

    跟随大部队赶来增援的姜维超,看到好兄弟倒下了,就像发了疯似地,端起一挺机枪冲了上去,亲手把那个阻击手打成了马蜂窝,他自己也身负重伤被手下的战士拼死抢了回来。

    伤好后的姜维超心里深深的愧疚,他很清楚要不是钟卫国的话,死在战场上的肯定是他自己,他的命是老战友的命换来的。后来姜维超认了钟灵为干女儿,穆国兴在基层任职的时候,也得到了姜维超很大的帮助,只不过当时穆国兴不知道罢了。

    出身于将帅之家的钟卫国,从认字那天开始就非常喜欢军事类的书籍,上初中的时候就在就在钟老的指点下通读了孙子兵法,钟老看到儿子如此喜欢军事,就在钟卫国初中毕业那年,把他放到自己的老部队去锻炼了。

    那个年代部队里的战士文化水平都比较低,初中毕业的人在部队里已经是高学历了,什么高中啊,大学呀,更是凤毛麟角。钟卫国长的一表人才,人又聪明,又有一股能钻研的劲头,再加上部队领导对老首长的孩子又特别关照,服役期刚满钟卫国就被提干了。

    孩子大了就要成家立业,钟卫国的婚事自然就成了钟老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了,经过钟老的一些老战友撮合,钟江山和白文辉将军就结为了儿女亲家,那个时候,钟江山和白将军都靠边站了,自然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再加上钟卫国和白将军的女儿白素雅又是初中的同学,两个人非常熟悉,老人一说和,自然也是同意的。

    那一年钟卫国刚满二十六岁,就成为最年轻的副团级干部,娶了当年的校花,自然是非常高兴的,真可谓是双喜临门。

    婚假过后,钟卫国告辞了新婚的妻子,去牛棚里看望了父亲和他的岳父,就又回到了西北的边防前线,如果说钟卫国能够晚回部队十天,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情了。

    钟卫国牺牲的噩耗传到了京城,独生儿子的牺牲给了钟老和老伴一个沉重打击,没过多久,钟老的老伴就因为悲伤过度去世了。当时白素雅已经怀有身孕,两家的老人严密的封锁了钟卫国牺牲的消息,担心白素雅会经受不住这个打击,这也是为了给钟卫国留下一个后代。

    白素雅生下钟灵后,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知道了丈夫去世的消息,其悲痛就可想而知了。此时的钟老也在深深的自责,认为自己没有照顾好儿子,对儿媳妇和孙女就更加疼爱了,对白素雅要求也是有求必应,生怕惹得她不高兴。

    随着时间的推移,钟灵一天天长大了,这个时候那场政治大运动已经告一段落,再加上开国老总理的力保,钟老和白将军都被从牛棚里放了出来,虽然没有官复原职,但也恢复了一切待遇,他们在军队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为了给白素雅一个很好的安排,钟老就通过关系让白素雅去军医学校进修了一年,毕业后,又把她安排到军委老干部局,担任了保健护士。

    这个时候白素雅也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又恢复了往日那活泼开朗的性格,本来白素雅就是一个千娇百媚的大美人,生了孩子之后,越发出落的丰满美丽了。

    渐渐的钟老发现,白素雅非常喜欢回娘家,一开始他以为白素雅是因为寂寞的原因喜欢回家和母亲聊天,也没有太在意,但是没过多久,就有一股风声传到了钟老的耳朵里,白素雅和他父亲的警卫参谋刘大柱好上了。

    对于这件事情,钟老认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儿子已经牺牲将近三年了,总不能耽误儿媳妇一辈子,白素雅也有权利追求她以后的幸福,钟老甚至还打算就像嫁女儿似的把白素雅嫁出去。

    华夏有一句古话叫做灯下黑,军委大院的老干部几乎全都知道白素雅和刘大柱的事情,但惟独就是白将军和他老伴不知道,有一天,钟老来到了白将军的家,想和他商量一下白素雅的事情,却没想到白将军一听到这件事情,立刻暴跳如雷,大骂白素雅伤风败俗,侮辱了烈士,对不起老钟家。

    到了这个时候,钟老才知道白将军对这件事情一无所知,他感到自己太鲁莽了,事先没有了解清楚,就来找人家商量,白将军如果理解的话还好说一点,如果不理解的话这岂不是在打人的脸吗?

    从战争年代摸爬滚打出来的人,哪一个都是性如烈火,而白将军又是军中当年有名的拼命三郎,听到女儿做出这种有辱家门的事情,而她喜欢的那个人又是自己最信任的警卫参谋,一时间气愤使他失去了理智。

    白将军把警卫参谋叫了过来,刘大柱看到老首长的脸色铁青也意识到坏事了,没等白将军问,就主动的交代了他和白素雅的恋情。

    白将军更是火冒三丈,回到卧室拿出了自己的配枪,对着刘大柱就狠狠额的扣动了扳机。

    两千六百六十七章人妖不分

    更新时间:2011-10-20 9:52:19 本章字数:2694

    幸亏钟老眼疾手快,抢前一步托起了白将军的手臂,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声,子弹打到了天花板的吊灯,随之发出嘭的一声巨响,顿时惊呆了房间里所有的人。钟老趁这个机会夺下了白将军手里的枪,否则的话,盛怒之下的白将军第二枪一定会毙了刘大柱的。

    恰巧这个时候,白素雅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这个阵势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白素雅挡在刘大柱的前面,噗通一声跪在了父亲的脚下,痛哭流涕的承认她已经和刘大柱好上了,并表示一切责任由她一人承担,与刘大柱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不能和刘大柱在一起的话,她宁愿现在就去死。

    钟老和白将军夫妇,目瞪口呆的看着平日里非常柔顺的白素雅,今天竟然会有这种勇气,谁也没有想到白素雅对刘大柱竟然爱到如此地步。

    白素雅虽然出生于将军之家,又嫁入了高干家庭,从小就受到家里严格的传统教育,但丝毫也不能阻挡这个年轻女子追求个人幸福的理想,丈夫的牺牲虽然让她痛不欲生,但是生活却依然要进行下去。随着钟灵的一天天长大,她也要考虑个人今后的生活了。

    这个时候年轻英俊的刘大柱就走进了她的心里,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日久生情一来二去的两个人就好上了。虽然白素雅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但毕竟才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女子,人又长得非常漂亮,再加上她的家庭又是那样的显赫,自然让刘大柱这个农村出身的穷孩子受宠若惊,对白素雅是曲意奉承,百般呵护。

    自从两个人好上之后,白素雅就经常回娘家,后来索性把钟灵抱回了娘家让母亲照顾,名义上是为了让钟灵得到更好的照顾,其实白素雅就是想找机会多和刘大柱接触。

    一个干柴一个烈火,一个有情一个有意,现在白素雅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了。白将军夫妇听到这里是直叹家门不幸,竟然出了这等丑事。

    钟老此时也在极力劝说着白将军和他的老伴,还将伟人劝说儿媳改嫁的例子拿出来,终于说服白将军不再追究这个事情了。虽然白将军口头上答应了钟老,但是,心里的怒气却没有完全灭掉,不顾老伴的反对,坚决把刘大柱和白素雅赶出了白家,并说这辈子再不想再见到他们两人了。

    还是钟老在这个时刻帮助了白素雅夫妇。当他知道刘大柱家里已经没有什么人的时候,就把他们两人安排到了北山省的清泉疗养院。钟老当时的用意也很明确,白将军每年都要去清泉疗养一个月,只要是白素雅夫妇在那里,父女就有相认的机会。

    这一场风波算是暂时平息了,钟灵被钟老接了回去,白将军感觉到对不起钟江山,也没有说什么。但从那个时候开始,白将军老两口就隔三差五的去钟老家里看望外孙女,就这样,钟、白两家的关系不仅没有因为白素雅的事情而疏远,反而走动的更加频繁了。

    好景不长,在一次军内高级干部会议上,白将军公开顶撞了一个姓张的大人物,当时就把那个大人物搞的很是下不来台。那个姓张的大人物当时灸手可热,自然是不会善罢甘休。过了没有多久白将军就又一次被关进了牛棚,姓张的给他罗列了一大串的罪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置白将军于死地。

    白将军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他岂能承认姓张的给他栽的这些莫须有的罪名?那个时候白将军在牛棚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一米八几的魁梧大汉,最后竟然被折磨的只剩下了一把骨头。

    后来姓张的看到白将军不肯交代,就又想出了一条毒计:从白将军身边的人下手,而这个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被白将军刚赶出去不久的警卫参谋刘大柱了。姓张的以为,刘大柱是被白将军赶出去的,又差一点被他枪毙了,一定对白将军怀有彻骨仇恨,他只要肯站出来揭发,就一切都好办了。

    自己最信任的警卫参谋,又是自己家里的姑爷出来揭发,白将军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首先就会从精神上垮掉,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容易多了。

    姓张的是太不了解军人了,在他以为很容易办到的事请,却没想到竟然会那么难。姓张的派出几个人到北山清泉疗养院待了近一个月,就愣是没有达到目的,不论他们如何严刑拷打、威利诱,刘大柱就是不肯诬陷老首长。

    这个姓张的大人物是骑虎难下了,他也很清楚,这些年被他整下去的将军们实在是太多了,这些带兵打仗的将军在军队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千丝万缕的,如果这一次不能把白将军整死,有朝一日让他缓过来,是绝对没有他的好下场,要想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唯一要做的就是赶尽杀绝不留后患。

    但是,要想整死一个提着脑袋打下这座江山的开国将军,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白将军宁折不弯,不仅不肯自杀,还扬言要好好活着,看看姓张的会有什么下场姓张的也很清楚,没有证据是无法给白将军定罪,要想达到目的,就必须尽快取得证据,哪怕是乱编的也行,反正负责审查白将军的人,都是姓张的他们一伙的,到时报告交上去,难道太祖还能亲自来审问不成?

    就在姓张的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他手下的一个狗头军师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利用白素雅即将临产这件事情做做文章。刘大柱自己能够豁出去,他总要想一想那个深爱着他,情愿跟他到小山沟受苦的老婆吧,更何况老婆的肚子里还有一个即将要问世的孩子。

    就这样,这个卑鄙无耻的阴谋被得到了执行,姓张的派到疗养院的人利用这个办法,没费多大的劲就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喜滋滋的回京交差了。

    姓张的看到刘大柱的揭发材料,大喜过望,当天晚上就亲自提审了白将军,正如姓张的所预料到的那样,白将军看到刘大柱亲笔写的揭发材料,里面的语言又极为恶毒,当场就气昏了过去,整整三天不吃不喝,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在牛棚里上吊自尽了。

    在那个是非颠倒人妖不分的年代,还是有一些正直的人在同姓张的一伙进行着斗争。白将军被死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京城又是一片哗然,老总理再一次找到太祖,制止了姓张的一伙对部队将领的迫害,但是,白将军却永远也不能复生了。

    白将军专案组有一个人,偷偷的告诉钟老,姓张的当时已经拿白将军没有办法了,正是刘大柱亲笔写的那份揭发材料,才把白将军上了死路。

    钟老把自己关进房间,整整两天两夜没吃没喝,幸亏钟灵有老保姆的精心照顾,否则的话,她那时说不定也就饿死了。

    从那以后,钟老就认定白将军就是被那个忘恩负义的刘大柱给害死了,原来还想看在白素雅的面子上好好照顾照顾他,能让他有一个不错的前程,现在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了,一个卖主求荣忘恩负义的东西,不枪毙了他就算是便宜了。

    钟老也想过,刘大柱有可能是被的,但是,一个软骨头也同样是钟老非常厌恶的,在他的内心里,无论有什么样的原因都不能向敌人屈服,从古至今有那么多杀身成仁的典例,难道刘大柱就不知道吗?

    两千六百六十八章突发事件

    更新时间:2011-10-20 9:52:40 本章字数:2657

    太祖死后,那场政治浩劫很快就结束了,姓张的那一伙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被永远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刘大柱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也被提到了总后政治部的议事日程,在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发生了非常大的分歧。

    有的人说刘大柱是在被无奈的情况下,不得已揭发了白将军,应该原谅给以平凡并恢复正营职待遇。还有一种意见是,正是由于刘大柱的立场不坚定,才造成了白将军含冤去世,不仅不能平凡,还要追究他的责任。

    白将军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是钟江山依然在世,恢复工作之后还担任了总参谋长一职。在这种情况下,总后政治部的领导自然要尊重钟江山的意见。但是,像这种事情又不能郑重其事的写一个报告给钟江山,而只能通过侧面了解一下钟江山的态度,因为这件事情还牵扯到了他的前儿媳妇,毕竟白素雅还是钟灵的亲生母亲。

    想要了解首长的意图,最好的办法就通过他的秘书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后来总后政治部的领导听到是这么一种情况,钟江山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沉默了好久,最后说了一句话:“刘大柱的问题就不要再翻腾了,过去的就过去吧。”

    俗话说给钱的时候可能会给少了,但传话的时候却总能传多的,钟江山的原话是刘大柱的问题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追究他的责任了,谁知道传来传去竟然变成了这个意思。所以无论清泉疗养院政治部如何给上级写报告,刘大柱又给上级写过多少申诉材料,他的事情从此就再也没有一个人愿意过问的了。首长都已经讲话了,谁还敢违背首长的意思呢。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也是在那种年代下所独有的一种特色,法制不健全,首长的意思就代表了一切,下面的人唯恐执行首长的指示不坚决,又有谁敢违背首长的意图呢?可怜刘大柱夫妻二人,就这样背着诬陷首长至死的名声,以一个排级干部的身份随着大裁军转业到了地方,最后从食堂管理员的岗位上退休了。

    穆老讲完后,祖孙二人谁也没有讲话,小院里的气氛有些压抑。老太太说道:“白素雅是个好孩子,那个刘大柱我也见过几次,很正派的一个人,要不是这当中产生了这么多的误会,和那场该死的政治大运动,他们现在也许就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年不光是老钟和老白,好多的老干部都被关进了牛棚,就是你爷爷不也是被下放到河西农村劳动改造了吗?唉,那个年月现在想来真像是做了一场噩梦。”

    老爷子摆了摆手:“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他了,关键是国兴现在是什么想法?”

    “爷爷,这件事情还是要听听你和钟爷爷的意见,毕竟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你们老一代人也应该有一个了解了。”

    穆老沉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是不是想让我为你充当说客啊?看来你已经想好了。”

    “爷爷,您曾经教导我,一个社?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