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纪录 >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纪录第21部分阅读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纪录第21部分阅读

    ,分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可以自由出入宫禁,势倾朝野。时人号为五杨。还有再从兄杨钊也逐渐显贵,杨钊,即后来的权焰炙手的杨国忠,他本是武则天的嬖幸张易之的儿子,张易之伏诛后,妻子改嫁杨家,他随母亲过去,后来就姓杨了。五杨的宅邸并峙在宣阳里,甲第洞开,豪华程度不输于皇宫,四方的赂遗从日出直到日落都不曾断绝。官吏有所请求,只要得到五杨的援引,没有不如愿以偿的。“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杨氏家族的荣显,甚至改变了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当时京都有歌谣说:“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可壮门楣。”  杨玉环有艺术方面的特长,她善歌舞,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而玄宗也非常爱好音乐。《霓裳羽衣曲》系玄宗所做,关于此曲还有一段传闻是杨玉环所做:过去玄宗宠爱的梅妃曾做惊鸿舞,玄宗十分欣赏,直到移情于杨玉环后还时时不忘,于是杨妃暗地里害怕梅妃重回到玄宗身边,将自己抛弃,时时向上天祷告,她的苦心感动了月亮中的嫦娥,便传给她这首曲子,盖过了梅妃的惊鸿舞。至于曲子是谁做的已不得而知,传说的故事大概是间接说明《霓裳羽衣曲》的美妙非人间所有罢。杨妃阅过此曲,立刻心领神会,依曲度腔,字字清楚,声声宛转,又依曲而舞,如回风流雪。玄宗看后,都不知自己是在天上还是人间了。

    杨贵妃“乐极生悲”被赐死之谜(2)

    杨玉环机敏的目光往往在玄宗心念一动的时候就能承迎他的心意,而且性格机敏,婉变千端,每每想出新鲜的点子,使玄宗沉溺不可自拔。比如:玄宗领小太监百余人,杨玉环领着宫女百余人,排为两阵,将锦绣缚在竿头做旗帜。另有一些小黄门,在台阶下击鼓鸣金,做两阵进退的号令。击鼓时,小太监和宫女扭打在一处。凡打败的罚饮酒一大杯。太监与宫女堕冠横钗的狼狈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再如:当时长安的妇女,一至春日,多相约女伴数人去野外郊游。遇有合适的地点,便在草坪上摆出美酒佳肴,笑谑对饮。为了防止有外人干扰,便解下各自的红裙,连接成帏幕来遮蔽,称作宴幄。后来演变成男女放荡风流的娱乐,其始作俑者就是杨玉环跟唐玄宗。  玄宗对杨玉环越发嬖幸,他们常去华清宫,洗浴温泉。温泉在骊山下,旁边的宫室环山建造,规模宏敞,气象万千。杨氏兄妹一并从幸。车马仆从,数里不绝,身上穿的锦绣及佩戴的珠玉,璀璨夺目。而且杨氏五家,每一家的衣服颜色都不一样,各为一色,共有五色。遗失在路旁的钗钿以及掉的鞋子,数都数不清。妇女脂粉的香气弥漫数十里。在华清宫摆开盛宴,到了酒酣面热,贵妃肌体丰硕,不知不觉香汗淋漓。宫中有华清池,是温泉汇聚的地方,每当贵妃沐浴后,便临风站着,露胸取凉,别人这时都自觉回避,只有玄宗每日司空见惯。  杨玉环爱吃鲜荔枝,但南方才有荔枝,而且荔枝一过七日就不再新鲜,玄宗为讨贵妃的欢心,不惜千里专程派人去岭南一带飞驿传送荔枝。沿途以快骑传递,每到达一个驿站就换上新的马匹,许多快骑常常为了赶路而累死。杜牧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的:“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从前,每至春天时,黄昏在宫中欢宴,玄宗让诸嫔妃鬓上插花。玄宗亲自放出蝴蝶,蝴蝶停在哪个妃子发上,玄宗就在夜里幸那个妃子。如今因为杨玉环得宠,再也没有这种游戏了。  唐玄宗的英明睿智渐渐消磨。在他在位的后期,任用j相李林甫、杨国忠,终于酿成天宝安史之乱。  安禄山是营州柳城地方的胡人,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原来与杨国忠相互勾结,后因为屡立奇功受皇帝赏识,被杨国忠嫉妒。杨国忠常加以诋毁,但杨玉环想到自己与玄宗年龄悬殊,万一玄宗死去,太子早对杨家不满,那时有实力的安禄山就是一个依靠。因此杨玉环极力保持与安禄山的关系。安禄山也极尽所能讨好杨玉环。洗完澡后让人裹进襁褓里,拜杨玉环为母。安禄山时时进宫朝见杨玉环,杨玉环赐安禄山在华清池洗浴,浴罢用色锦结成一个小儿摇篮,令安禄山装作婴孩儿模样,卧在摇篮中。数十个宫女,抬着摇篮来到杨玉环跟前,安禄山口中唤着妈妈。嬉闹中慢慢产生了私情,毕竟安禄山强壮有力,动作野蛮,刺激了杨玉环的情欲。玄宗不在时两人偷偷幽会,一次安禄山用力过猛,竟然在她的酥胸上抓出一道道伤痕。杨玉环无法向玄宗交代,只好以锦锻遮在胸前,称为“诃子”,这便是后世“||乳|罩”的起源,“禄山之爪”成了典故。事后安禄山私下对人说:“贵妃人||乳|,滑腻如塞上酥!”安禄山肚腹肥大,但跳起胡旋舞却灵巧无比,一次玄宗问:“吾儿腹中何物,却如此庞大?”安禄山应声道:“臣腹中更无他物,唯赤心耳!”玄宗无比高兴,赏赐无数。  安禄山进助情花,此花大小如粳米而色红。每当玄宗与杨玉环同床时,含一粒助情花,可以助情发兴,筋力不倦。玄宗高兴地说:“此花可比汉之慎恤胶。”(慎恤胶是汉代的蝽药)  杨国忠时时在玄宗面前讲安禄山的坏话,安禄山辗转不安,渐起反意。天宝十四年在范阳起兵,以诛杨国忠的名义兵锋直指长安。杨国忠扰乱朝政,将士指挥无方,二十万大军顷刻崩溃。潼关很快失陷,长安震动。在一个细雨迷蒙的清晨,唐玄宗、太子、丞相韦见素、杨国忠、杨玉环姐妹及大将陈玄礼率领的少数卫军,奔出延秋门西逃。  傍晚至马嵬坡,军士持戟鼓噪,乱兵诛杀了杨国忠。围住驿站,鼓噪久久不止。陈玄礼奏称:“国忠既诛,贵妃不宜再侍候陛下,请赐其死以塞天下怨。”玄宗不忍,高力士劝玄宗:“贵妃原是无罪,但将士已杀国忠,贵妃尚侍左右,终未能安众心。愿陛下俯从所请,将士安,陛下亦安了。”玄宗还在迟疑,外面哗声更烈,乱兵几乎要拥进门来。杨玉环听到情状,含泪辞别玄宗:“愿陛下保重!妾诚负国恩,死无所恨,惟乞容礼佛而死。”玄宗已是泣不能语:“愿妃子投生在一个好地方。”杨玉环以白绫一束挂在驿馆院中的梨树枝上,北向拜道:“今与圣上永诀了。”接着自缢而亡,一道幽魂渺渺无迹。  然而,对于杨贵妃的最后归宿,却有许多疑团。流传最广的是杨玉环自缢。陈鸿《长恨歌传》记载:唐玄宗知她难免一死,但不忍见,使人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死于尺组之下”。  第二种说法是杨玉环死于乱军之中。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李益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诗句,说明杨玉环死于乱刃。杜甫《哀江头》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血污”二字暗示非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有血的。张佑《华清宫和杜舍人》的“血埋妃子艳”;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温庭筠《马嵬驿》的“返魂无验表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也都说明了这一问题。以诗证史,也是研究历史的一个可靠方法。

    杨贵妃“乐极生悲”被赐死之谜(3)

    然而刘禹锡《马嵬行》一诗却有如下诗句:“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天晖。贵人饮金屑……”说是吞金而死的。  第三种看法是杨玉环流落于民间。白居易《长恨歌》的“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是说唐玄宗找杨玉环的尸骨,结果什么都找不到,证实贵妃未死于马嵬驿。陈鸿的《长恨歌传》有句“使人牵之而去”,又特为指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而“世所不闻”者,今传有《长恨歌》,这分明暗示杨贵妃并未死,被使者牵去藏匿远地了。  第四种说法来自日本民间和学术界,认为杨玉环逃亡日本,且说在马嵬驿被缢死的,仅是一个侍女。杨玉环被安排护送南逃,扬帆出海,飘至日本久谷町久津,至今日本还保存着许多杨贵妃的庙宇、坟墓、传说、器物。传说她在日本的政坛上又活跃了三十年,到六十八岁才死去。  另据台湾学者魏聚贤在《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声称,他考证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而是被人带往遥远的美洲。这种说法更加离奇。

    梅妃被杨贵妃逼入冷宫之谜(1)

    梅妃(姓江,名采苹),敏慧能文,颇见宠于唐玄宗,但为杨贵妃所忌而失宠,最后死于安史之乱。  梅妃江采苹,莆田人,其父江仲逊世代为医。江采苹聪明过人,九岁时就能诵读《诗经》中《周南》、《召南》等诗篇,并对父亲云:“我虽女子,当以此诗为志。”江仲逊便以《诗经·召南》里《采苹》一诗的题目为女儿名字,表示对女儿的期望。年将及笄,更出落得丰神楚楚,秀骨姗姗。唐玄宗开元中,太监高力士自湖广历两粤为玄宗选美,见到江采苹,就将她选入宫中。一入宫中,大见宠幸,数千后宫佳丽均不及采苹秀媚。江采苹常自比南朝谢道韫,不喜铅华,淡装雅服,却自有一番风韵。  江采苹天生爱好梅花,所居阑槛,种有许多梅树。每当梅花盛开时,赏花恋花,留连忘返。玄宗为其亭署名梅亭,又戏称她为“梅精”,号为“梅妃”。唐玄宗自得江采苹,视宫中粉黛如俗世尘土。梅妃能诗善赋,曾撰有萧兰、梨园、梅亭、丛桂、凤笛、玻杯、剪刀、绮窗八赋,写得流畅清妙。玄宗对江采苹说:“朕日为朝政所困,今见梅花盛开,清芬拂面,玉宇生凉,襟期顿觉开爽;嫔色花容,令人顾恋,纵世外佳人,怎如你淡妆飞燕乎?”梅妃道:“只恐落梅残月,他时冷落凄其。”玄宗誓语道:“朕有此心,花神鉴之。”  一天,玄宗召集诸王,设宴梅亭。命梨园子弟丝竹迭奏,当时梅妃亦侍坐一侧,饮至数巡,玄宗令梅妃吹白玉笛,笛音宛转绕雕梁。诸王齐声喝彩。玄宗又命梅妃起身表演惊鸿舞,罗衣长袖交横,轻盈弱质,轻飘如仙,戛翠鸣珠,鬓发如云。乍回雪色,依依不语,仿佛是越国西施,依稀是汉宫飞燕。诸王目眩神迷,赞不绝口。玄宗笑语诸王道:“朕妃子乃是梅精,吹白玉笛,做《惊鸿舞》,一座光辉。”玄宗又道:“既观妙舞,不可不快饮。今有嘉州进到美酒,名瑞露珍,其味甚佳,当共饮之。”随命梅妃为诸王斟酒。当时宁王已有醉意,起身接酒,不觉一脚踢着了梅妃的绣鞋。梅妃认为是宁王故意调戏自己,不由地大怒,顿时回宫。玄宗未知情由,问内侍道:“梅妃为何不辞而去?”待久不至,便遣内侍宣召,内侍回奏道:“娘娘珠履脱缀,换了就来。”待至酒阑席散,梅妃始终不至。玄宗亲往视梅妃,妃正睡着,闻御驾还视,急忙起床,拽衣相迎,梅妃道:“一时胸腹不适,不能起身应召。”玄宗道:“既如此罢了。”宁王因梅妃退回,惊得魂不附体,恐她转白玄宗,必至加谴,密地差人请杨回来商议。杨回授以密计,宁王甚喜,次日即入宫请罪,肉袒膝行,请罪道:“蒙皇上赐宴,力不胜酒,失措触了妃履。臣出无心,罪该万死。”玄宗道:“此事若计论起来,天下都道我重色,而轻天伦了。你既无心,朕亦付之不较。”宁王叩头谢恩而起。从此事可见梅妃的为人厚道。  然而,梅妃的好景不长,自杨玉环入宫后,梅妃成了杨贵妃的情敌,梅妃性柔缓,后竟为杨妃所谮,迁于上阳东宫。一日,玄宗至翠华西阁,偶见梅枝枯萎,想起梅妃,便命高力士至上阳宫宣召梅妃。梅妃入见,玄宗见她面庞清瘦,腰围减损,早已心下恻然,待至梅妃下拜,忙亲自扶住,意欲好言温存,偏一时相对无言。  还是梅妃先开口道:“贱妾负罪,将谓永捐,不期今日又得睹天颜。”  玄宗双手捧着她面庞细看道:“妃子花容,略觉消瘦了些。”  梅妃道:“如此情怀,怎免消瘦?”  玄宗道:“瘦便瘦,却越觉清雅了。”  梅妃笑道:“只怕还是肥的好哩!”此语讽刺杨妃。  玄宗也笑道:“各有好处。”随命宫女进酒,与梅妃同饮。两下里追叙旧情,不知不觉的已是入夜。酒意已酣,便同梅妃进房。两人重叙旧情,不觉已经天亮。  正在酣寝的时候,忽听外面有声响,常侍飞报杨妃已到阁前。玄宗披衣,抱梅妃藏在夹幕间。外面已娇声答道:“天光早明,皇上为何尚未视朝?”  玄宗支吾道:“还是妃子来得早。”杨妃诘问道:“陛下恋着何人,至此时尚未临朝?”玄宗道:“朕……朕稍有不适,未能御殿,特在此静睡养神。”  贵妃冷笑道:“陛下何必戏妾,贱妾闻梅精在此,特此相望。”  玄宗道:“她已废置东楼。”  贵妃道:“藕断丝连,人情皆是,如陛下未曾同梦,妾请今日召至,与妾同浴温泉。”  玄宗道:“此女久已放弃,怎容复召?”  玄宗只是看着左右,无语可答。杨妃见床下有凤舄一双,玄宗一急又从怀中掉下翠钿一朵,杨妃怒道:“御榻下有妇人珠舄,枕边有金钗翠钿,夜来何人侍陛下寝,欢睡至日出,还不视朝,满朝大臣,待朝已久,到了红日高升,尚未见陛下出朝,总道为妾所迷,妾实担当不起。”玄宗脸红道:“今日有疾,不能视朝。”杨妃怒甚,将金钗翠钿掷于地,一怒之下,出宫回了娘家。玄宗见贵妃已去,又欲呼出梅妃,再叙情愫,不意屡呼不应,起身至夹幕中亲视,已悄无一人,原来小黄门见杨妃势急,恐生余事,步送梅妃回宫。玄宗大怒,竟拔出壁上宝剑,把小黄门杀死。从此,这位风流天子再也不敢和梅妃接近了。  梅妃自此西阁一幸,好几年不见玄宗。荒苔凝碧,垂帘寂寂,再也没有宦官奔走传讯,再也没有宫娥把盏侍宴,深宫孤单凄凉,梅妃整日藉花消愁。忽听到岭南驰到驿使,还以为是赍送梅花给她,芳心窃喜,经询问宫人,才知是进鲜荔枝与杨妃,越发唏嘘难过。默思宫中侍监,只有高力士权势最大,很得玄宗亲信,若欲再邀主宠,除非此人出力不可。梅妃思来想去,便命宫人请来了高力士,梅妃问道:“将军曾侍奉皇上,可知皇上还记得有江采苹么?”高力士道:“皇上自然是惦念南宫,只因碍着贵妃,不便宣召。”梅妃道:“我记得汉武帝时,陈皇后被废,曾出千金赂司马相如,做《长门赋》上献,今日岂无才人?还乞将军代为嘱托,替我拟《长门赋》一篇,以求圣上能再重顾于我。”高力士恐怕得罪杨妃,不敢应承,只推说无人解赋。又说娘娘善诗赋,何不自撰。梅妃长叹数声,援笔蘸墨,立写数行,折起来,并从箧中凑集千金,赠与高力士,托他进呈。力士不便推却,只好持去,待杨妃不在时悄悄地呈与玄宗。玄宗展开一看,题目是《楼东赋》。赋写得凄婉无比,令人读之黯然。

    梅妃被杨贵妃逼入冷宫之谜(2)

    玄宗反复看过,想起梅妃的种种好处,心里很是怅然,但又不敢去见梅妃,便令力士密赐梅妃珍珠一斛。梅妃拒绝了珍珠,并又写了七绝一首《谢一斛珠》,托力士带回,再呈玄宗。玄宗又复展览,但见上面写着:  柳叶双眉久不描,  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  何必珍珠慰寂寥。  唐玄宗读后怅然不乐,令乐府为诗谱上新曲,曲名叫《一斛珠》。(这首诗曾由歌德从英译本译为德文、发表在《艺术与古代》杂志上,是中国古诗最早译为德文的一首。)玄宗正在吟玩,忽然杨妃进来将诗句从玄宗手中夺去,杨妃看完掷还玄宗,又见案上有一薛涛笺,笺上写着《楼东赋》一篇,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不禁大愤道:“梅精庸贱,竟敢做此怨词,毁妾倒情有可原,谤讪圣上,该当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