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惊宋 > 惊宋第76部分阅读

惊宋第76部分阅读

,随后却是转念一想,自己又不真和杨月打海战,怕什么啊?明州水师要马上形成战斗力也的确不可能,只能慢慢来了。

    李宝见岳云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心知自己刚才的话的确有点打击这位堂妹夫的信心。于是便低声道:“应祥,其实也不必过于忧心,只要给我三年时间,我一定能帮你训练出一支可纵横东海的水师!”

    “三年?貌似有点长。”岳云心中暗道。不过仔细一想,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用三年时间就打造出一只可和杨月那批在水上有十余年战斗经验的海盗抗衡,已算是相当不错了。

    他于是叹了一口气道:“这事急不得,咱们慢慢来吧,昨日我已得到文龙派来的信使通知,他已上报家父同意,从鄂州调了一批人马过来。都是经历过六年前平杨幺水贼的精壮士兵,水战经验丰富。他们可能明后日便能到达。如此一来,我们成军应该会快点了吧!”

    李宝听后一阵惊喜道:“如果水师新兵之前就有丰富水战经验,那训练起来就事半功倍了。属下有把握在一年内就能建成一支强大的水师!”

    他见岳云点头赞同,便又小心翼翼道:“至于建设水师所需银钱一事!应祥不妨和雨柔商量一下,我虽然是李家旁系子弟,但却素知伯父一直为海盗劫掠我李家商船而忧虑。如果应祥能在这方面有所表示,说不定能通过雨柔借出一部分钱暂时周转。”

    “这个嘛……倒也可以考虑……”岳云心中暗想,难道自己也要去吹吹枕头风,求下雨柔?咋有一种后世粑耳朵的感觉。

    这时,陈规好不容易有了插话的机会,他连说道:“岳将军,属下已经去清点了军械库及水师船只的装备。感觉问题很大啊!”

    “哦?什么问题?元则只管一一道来!”岳云倒是处变不惊了,在经过第一天上任时,领略了明州水师营房内的“震憾场面”之后,就算有人说明州水师战舰连渔船都打不过,他都会相信了。

    陈规叹了一口气道:“属下其实之前也未在水师呆过,除了干过几年顺昌知府外,其余时间皆在工部研究军械。我发现水师用的弩炮威力不行啊,它们只能通过绞盘弹射出一些实心铁弹。在颠簸的海上,不但很难命中敌船,就算命中了,对敌船,尤其是大型敌船杀伤力甚微。倒不如用属下月前在工部研究出的一种火器,恐怕杀伤力更大一些!”

    “火器?”岳云一听,眼睛顿时一亮,他第一个反应就是:现在就有火枪了吗?第一只突火枪不是公元1262年时,南宋在抗击蒙古时才研制出来的?怎么会提前了一百二十年呢?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世上第一门火炮

    ~日期:~09月28日~

    ,lwen2

    ( 请牢记

    ( 请牢记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世上第一门火炮

    “元则,你快把你刚才说的什么火枪拿出来让我看看!”岳云一脸惊喜地说道。

    陈规听后却是一愣,片刻之后他方澄清道:“大人,我说的是火器,不是火枪啊!这喷火的竹筒如何能与长枪扯上关系呢?”

    岳云这才想起火枪还未问世,目前只有火器的叫法。不过听陈规说叫这火器仅是“喷火的竹筒”,料来只是一种火焰喷射器而已,他听闻之后,心中不免微微有些失望。

    倒是李宝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说道:“陈大人,那喷火的竹筒在哪里?可否给末将演示一下!”

    李宝是水军将领,而水上作战,用火攻焚烧对方船只,杀伤对方士卒就是最重要的进攻手段。所以他听闻这种新式的火器,自然大感兴趣。

    “那便请岳将军和李指挥使到演武场来观看吧!”陈规见岳云和李宝对自己研制的火器均如此感兴趣,亦是十分兴奋地说道。

    在陈规的带领下,岳云和李宝等人便在一大群亲兵的簇拥下,大踏步走到了才刚刚推平的明州水师演武场。

    只见在这演武场的中央空地上,摆放着一垛木头,在一旁还有几名工匠在那摆弄。让众人不禁有些疑惑,不知道这木头是干什么用的。

    这时,那些工匠见来了这么多高级军官,均连忙过来见礼。

    陈规便对其中一名工匠道:“赵大,你速度从军械库取两根火器来,我要跟统制大人和李指挥使演示一番!”

    那工匠连忙转身向军械库奔去。

    片刻之后,他便抗着两根一通到底,碗口粗的竹筒架在铁架上,筒口对准了那垛木头。

    陈规命那叫做赵大的工匠在其中一根竹筒筒口内倒入了一大堆火药,然后用一个铁盖子封住了筒底。

    随即,岳云和李宝便见那赵大往那根竹筒筒口放进了一个封好的瓦罐。

    然后他从怀中取出一根火捻,插入了竹筒后部的那个小洞中。

    陈规这时亲自拿起火把点头着了捻线,只见它立刻便“兹、兹”的燃烧了起来。

    片刻之后,那捻线便烧完了,只听竹筒内发出“轰隆”一声震天的巨响。

    众人捂住耳朵,举目望去,只见先前装入竹筒筒口的瓦罐已经疾飞而出,一下撞在那垛木头上,摔得粉碎。从罐中流出了大量火油,一时之间覆盖了那垛木头的表面。

    这时,陈规亲自从一旁取过一只火箭,然后张弓搭箭射向那垛木头。

    只见“轰”的一下,鲜红的火焰立刻腾空而起,熊熊燃烧,将那垛木头完全烧了起来。

    李宝见状,不禁称赞道:“这火器的确厉害啊!海上作战,因船只皆是木头做成,挂在桅杆上的船帆和固定帆架的绳索也都是容易着火之物。陈大人的这火器,的确堪称攻击利器。”

    陈规脸上也一片喜色,这火器的发明,是他心中最为得意之事,甚至超过了顺昌大胜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只不过这时的他还不知道,正是由于他设计出了这样一只能喷火的竹筒,被后世称为世界火器之父。

    不过他这时却见岳云望着那竹筒,虽然一脸惊异之色,眉头却是微皱。

    陈规忙问道:“岳将军,对下官设计的这火器可有不满?”

    岳云摇了摇头,叹服道:“陈大人手艺卓越,匠心独具,如此火炮,的确让岳某佩服不已。

    “火炮?”陈规听见这个名词,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便喜道:“我这火器还未正式命名,岳将军称为火炮,的确倒是很贴切!那就叫它火炮好了!那发射的瓦罐,干脆也称为炮弹吧!”

    岳云万料不到世界上第一门火炮和炮弹就是这样被命名出来了。虽然眼前的这火炮其实只能叫火焰喷射器,但却有了一些真正火炮的雏形。

    历史上第一门火炮是元朝时产生的,但第一枝火器却是陈规发明的。而岳云现在想的就是,如何用后世的火器知识开导陈规,让他能提前造出真正的火枪和火炮。使大宋能够提前从冷兵器时代进入到热兵器时代。

    这样,一向积弱的大宋说不定就可以在和女真、党项、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作战时,来个咸鱼翻身了。他可太清楚火枪和火炮的出现,对战争的结果有着怎样的颠覆性意义。

    岳云这时微微叹了一口气道:“陈大人这火炮和炮弹设计得虽然巧妙,但岳某却觉得,如果在几个方面再做下改进,则火炮的攻击效果将会更佳!”

    “哦?岳将军竟然还知道这火炮的改进方法,还请快快道来!属下洗耳恭听!”陈规听后,心中却是微微有些生气。

    他暗忖岳云统兵打仗或许能力出众,反应机敏。岳云的急智他也是见识过了,知道的确堪称一绝。不过他却不信岳云在军械方面还能有什么改进措施,因为据他了解,岳云似乎对于工艺制造是一窍不通的,从来没听说他有什么发明。

    岳云见陈规脸色,知他有些不服,于是便微微一笑道:“我看陈大人往竹筒底部装入的火药虽然不少,但这瓦罐飞出的距离却只有二十余丈,这样威力便大打折扣,对于距离远一些的敌船,就无能为力了。”

    陈规听了忍不住说道:“如果火药装得太多,点着爆炸之后,极有可能便将竹筒炸裂了;所以这火炮发射距离近,乃是无可奈何之事。下官亦曾试过多装火药时的状况。除了将竹筒炸裂之外,那瓦罐并未多飞几丈。”

    岳云微微一笑道:“其实这个难题并不难解决,只需要将竹筒换成铜管即可解决易炸裂的问题。此外,飞得太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瓦罐外形不规则,火药爆炸时形成的冲击气浪有不少从边缘漏过,未能全部击在瓦罐上……所以这瓦罐自然也就飞不了多远。”

    陈规听后,立刻便醒悟道:“那我将瓦罐的侧面改成圆柱形,和铜管壁能够吻合,这样想必就能飞得更远吧!”

    岳云笑呵呵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陈大人,改变瓦罐侧面的外形只是一个方面,除了侧面改成圆柱形,我建议再将底部改为平面,这样可使火药爆炸的气浪受力均匀,避免飞偏。此外,瓦罐头部也最好改为圆锥形,这样可以在飞出管口时减少空气阻力。”

    陈规眼睛顿时一亮。他对于军械研究的经验远非岳云可比,只是吃亏在没有岳云来自后世的见识。但经岳云一提醒,自然很快就醒悟过来。

    不过他却有些为难地说道:“如果全部用铜管或者铁管制炮身,这费用只怕……”

    岳云一摆手道:“元则你放心好了!研究火炮的费用,你要多少我就批多少!不够就找拙荆要吧!我会跟雨柔打招呼的!”

    陈规一听,顿时喜出望外。

    这时,岳云又笑眯眯地说道:“岳某再提几个建议,请陈大人到时参详试验一下,看是否可行!”

    “属下洗耳恭听!”陈规一脸恭敬地说道。他现在对岳云可是心悦诚服了。

    “第一个建议,陈大人可以在铸造炮管时,在管口安上一个瞄准器,便于施放者对着准星瞄准,以提高命中率。”岳云说道。

    “瞄准器?准星?”陈规听得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

    岳云无奈,只得在纸上给他画了一个瞄准器的大致图

    并用手比划了好

    才让陈规明白过来。

    “第二个建议,就是那射出去的炮弹,就不要用瓦罐了。那东西太碎,不便于在船上搬运,万一在甲板上摔碎了,反而祸及自己。我建议用青铜或者锡铁都行,里面也不要装什么火油了,直接也装火药算了。它们飞过去在敌舰上爆炸,不但可以将命中部分炸开一个大洞,炮弹的金属碎片四溅开来也可以伤人,杀伤力巨大。”岳云接着说道。

    “用金属制成炮弹外壳倒是容易办到,火药要装进去也不是难事,只是却如何让炮弹在敌舰上爆炸呢?”陈规皱着眉头问道。

    岳云耐心解释道:“这就涉及到引信的问题了。你现在用火把去点的在竹筒上的捻线叫点燃式引信,是用来发射炮弹的。但在炮弹上的引信,应该是用触发式引信,或者延时性引信……”

    他其实对这个问题也是一知半解,倒懂不懂。反正按照自己的理解给陈规说了一通,至于陈规能不能搞得出来那种触地就会爆炸的炮弹,就只有听天由命了。毕竟按照历史上科技的正常发展,应该是在一百多年后的元朝才出现第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火炮的。

    原本岳云还想提第三个建议,就是让陈规尝试着将铜管内壁刻上螺旋形的线槽,使之成为一门线膛炮,这样炮弹飞出去时就会沿中轴旋转,可以大幅度提高命中率。但后来想了一下还是算了,光是前两个建议,就不知道陈规要搞多久才能研究得出来。还是别再给他增加负邓,等真能研究出成果了,再给他加料不迟。

    就在三人如火如荼地讨论这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火炮时,王童却急匆匆地跑来道:“岳将军,夫人发现有一本帐簿颇有几分古怪!”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 或

    ,lwen2

    第二百八十七章 帐薄的问题

    第二百八十七章  帐薄的问题

    在明州水师大营旁边的山崖上,新建了一处别院。这里地势较高,背后临海,侧面就可将大营内的动静一览无遗。岳云将此处作为自己和一干亲兵幕僚的临时住处,也是隐有监视之意。

    而在别院的厅堂内,李雨柔正带着十几名掌柜和师爷,一本本仔细地翻看着帐册。

    不多时,一名师爷便拿起一本帐簿道:“大小姐,这本帐册上记载:二月时,左营有士卒一千人,需发饷钱五十贯。可先前记载左营伙食情况的帐册上却记录:二月时司库发给左营的口粮却只有三百人的,难道左营有七百人在那个月都不吃饭吗?”

    虽然李雨柔已经出嫁,但他还是习惯按以前的称呼,称她为大小姐。

    李雨柔秀眉微蹙道:“刚才我看的中营伙食帐册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很明显,他们是在吃空饷。这些老弱残兵都是最近半个月内才从浙东各城七拼八凑起来的,眼下虽然是满编了,可在二月份时,肯定是没满的。张恒和徐林如此虚报兵员名额,摆明了就是想吃空饷中饱私囊。”

    “嗯!”另一名掌柜模样的中年人也点了点头道:“我有一外侄在韩世忠将军帐下任队长,听他说,那些都指挥使、统领、统制等军官无不一级级吃空饷。这在咱大宋军中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虽然表面上咱大宋有八九十万兵力,但实实在在的士兵恐怕还不足一半。而且就算那些还在的士兵,只怕其中有不少还象姑爷统领的这支明州水师那样,全是老弱病残……这样一只军队,又谈何剿灭海盗,保海防安全嘛……”

    说到这里,他亦是连连摇头,显是极为不满。

    众人听后,皆是默然,他们对于沿海这些水师的糜烂程度,早已心知肚明。

    就在这时,门外却是一阵惊喜声传来:“雨柔,你说有本帐簿有古怪?”

    李雨柔立刻便听出是岳云的声音,芳心暗喜,连忙起身。

    只见岳云和王童、李宝、陈规等人一起走了进来。

    她连忙拿起放在身旁的一本白色封面的帐簿,迎了上去。

    “相公,妾身发现这本帐簿记载的内容十分古怪,所以便请王大人叫夫君过来一起研究,看究竟其中有什么蹊跷。”

    从明净的窗缝里正好射出一丝金黄|色的阳光,照在李雨柔那玉葱般白嫩的手指上,她纤手的肌肤在阳光下更显得温润透明,如同美玉。

    岳云望向她那精致绝伦的容貌,只觉她不但肌肤白腻如玉,那正全神贯注看着帐簿的专注神情,更透着一股书卷般幽雅的气息。让她更显得清丽脱俗,如同仙子谪凡。

    他不禁心中暗自感概,自己这两个老婆,正好一文一武,在事业上都是自己的贤内助。

    巩月漓现在帮自己掌管情报部门,在她的努力下,情报网络已经初见成效,并逐渐向全国辅开。

    而李雨柔擅长经商理财,之前就在自己安置流民上立下了汗马功劳,眼下更是为自己掌控整编明州水师尽心尽力。

    这样温柔体贴,能力出众的优秀女子,能娶到一个就是自己莫大的福气了,可现在居然娶了两个。自己何德何能,居然享有齐人之福啊。

    李雨柔见岳云半天没回答自己的话,不禁抬头一看,只见岳云呆呆地望着自己,不禁“噗哧”一笑,媚眼如丝道:“相公,怎么了?我有这么好看吗?”

    岳云这才连忙回过神来,笑着说道:“雨柔,能天天看着你,我就心满意足了。”

    李雨柔芳心暗喜,但在这么多人面前,却是仍然微微有些害羞,她俏目一转,方指着那帐册说道:“相公,妾身发现,这本帐簿的封面是白色,和其他帐册的土黄|色封面皆不一样,于是便留心特意看了一下。这一看,还真发现有些古怪!”

    “哦?有何古怪?”岳云眨了一下眼睛问道。

    李雨柔翻开一页道:“你们看,这帐上记着:二月十五日,购进荔枝五斤,用钱十五吊;然后,二月二十日,又购进西瓜三十斤,用钱六十吊……这就奇怪了,二月正是冬天,西瓜怎么会出现在市面上?而且荔枝也只有岭南才产,他们在明州如何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