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傲笑八部天龙 > 傲笑八部天龙第24部分阅读

傲笑八部天龙第24部分阅读

大师姐”,对其他同门行使生死予夺之权的地方,如今更是乌烟瘴气,群魔乱舞。

    因此,星宿派弟子各自秘密练功,个个学得阴险歹毒,内部权力斗争,惨烈无比。这一切,都是丁春秋所造成的。丁春秋对门人只是简单的传几手功夫之后,基本便不闻不问。而每次丁春秋出现之时,门人必须为他制造威风,又是丝竹、又是钟鼓,吹吹打打地开路,齐声呼喝:“星宿老仙法驾降临,快快上来跪接!”还有人齐声“恭请星宿老仙弘施大法,降服么妖小丑!”

    第二个事情更是劲爆的不得了。

    江湖传闻,一月之前,有人在大辽皇宫看见了素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扬名武林的慕容氏当代家主慕容复。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江湖哗然。“南慕容”出现在大辽皇宫,这是意味着慕容氏是要背叛大宋,转投大辽了吗?有义愤填膺之士谴责慕容复的做法,认为他是狼子野心,养不熟的白眼狼,数典忘祖;有反驳之人认为慕容氏原本就是大燕后裔,此时大宋四海升平,没有复国希望。便弃了大宋,投奔大辽,妄图复国也无可非议;更有幸灾乐祸之人天天叫嚣要去大辽生擒慕容复,然后将他大卸八块,快哉乐哉。

    更多的人则是冷眼旁观惋惜“北乔峰、南慕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而慕容复的大批铁杆江湖粉丝则是希望慕容复能出面解释一番,为何他在大宋待得好好的,却突然去了大辽。只是慕容复自从被人在大辽皇宫撞见之后,如空气随风飘散一般,就此消失不见。再也没有人看见过他。

    在前两个事情对武林造成强大的轰动效果之下,第三个事情就显得有些无所谓了。

    雪山大轮寺的主持婆娑罗伤重不治,圆寂归西。临死之时,将毕生功力以醍醐灌顶大法传给了亲传弟子鸠摩智,并将大轮寺主持之位也一并传了给他。

    鸠摩智号称雪山大轮寺几百年来第一天才,聪颖非凡,悟性惊人。不只在武学方面一点就通,就连佛法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胜过了他师父婆娑罗不知凡几。

    接任大轮寺主持之位后,鸠摩智在吐蕃国都城和其个几个大的地区、部落,进行巡回讲演佛法。等到最后回到吐蕃国都城的时候,鸠摩智声望大涨,信徒数量直线上升,整个吐蕃国将近三分之一的人都成了鸠摩智的信徒。包括吐蕃国王也天天嘴里念叨着“鸠摩智大师说……”“鸠摩智大师认为……”之类的话,整个人仿佛入魔一样。

    鸠摩智前脚踏入都城,吐蕃国王的传令兵就到了鸠摩智面前,说道:“奉国王旨意,邀请鸠摩智大师到王宫一叙。”

    应吐蕃国王邀请,鸠摩智在王宫待了半个月。半个月之后,吐蕃国王正式宣布,封鸠摩智为吐蕃国师,封号“大轮明王”。鸠摩智一轮佛法演讲,奠定了他吐蕃国佛法第一人的无可撼动地位。

    有小道消息称,鸠摩智不仅佛法、武功堪称吐蕃国第一,就连风度、气质、长相在吐蕃国也是无人可及,信徒当中一多半都是女子。甚至有女子为了见鸠摩智一面,不惜一步一磕头的登上了雪山,来到大轮寺门前一跪就是三、五天。但是让众多女子失望的是,“大轮明王”鸠摩智将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佛法和武功,对于男女之事兴趣缺缺,让不少女子暗自神伤,夜夜以泪洗面。

    等到这三件事情在江湖上传的沸沸扬扬之时,段兴已经出发前往定南府了。

    听完拓拔枫的叙述,段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丁春秋和鸠摩智还好些,没有脱离原著太多。只是慕容复竟然跑去大辽,实在是让自己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就因为我把他家武学都拿走了,他就不想在中原混了吗?没道理啊……”

    段兴又如何能够知晓,慕容复成天背负着复国的大任,心中没有一天放松过。一个是这么些年,他虽然闯出了“南慕容”的称号,但是对于复国的事情一直也没有什么成绩,着实让他心中着急。第二个则完全就是因为段兴的缘故,段兴将慕容氏收藏的顶级武学,包括慕容氏家传绝学都给拿跑了,让慕容复觉得自己丢尽了人。虽然段兴将这事情藏的严严实实,但慕容复却怕消息一旦走漏,自己名声扫地,再无颜面在江湖之上立足,更不要谈复国的大业。

    思来想去,慕容复变换了身份,以李延宗的名字加入了西夏“一品堂”,同时又以自己“南慕容”的江湖名气加入了大辽国。慕容复打的好算盘,无论是西夏也好,还是大辽也罢,只要有一个能够将大宋打败,自己的身份就会随之水涨船高。届时,利用自己武功,和在西夏、大辽的声望组织人手再图复国大业,当是胜算多多。

    第一百章 黄裳的消息

    段兴毕竟没有身在慕容复的角度上,想的了一,想不到二。只是心中不断感叹自己强大的“蝴蝶效应”。“看来弄一个强硬的势力后台,是每个高手必经之路啊……”段兴如是想到。

    想到高手,段兴对着拓拔枫问道:“有柳如烟祖父两个徒弟的消息吗?”

    “萧远山的事情涉及很广,暂时还没探到有效的消息。黄裳的踪迹倒是发现了一点端倪,只是我刚来得及派出杀手去确认,就应尊主召见来到了这里,等过阵子应该就能得到消息了。”拓拔枫回道。

    听到有黄裳的消息,段兴精神一下就亢奋了起来,忙问道:“跟我说说黄裳的情况。”

    就在一个月前,“烟雨楼”接到一个暗杀任务,目标是暗杀一个大内文官。而发布这个任务的人竟然是武林名门大派之人,虽然限于职业道德,拓拔枫没有去深查对方身份,但是只看对方一副道貌岸然,却又颐指气使的模样。步履行间又是龙行虎步,显然修炼的是正宗高级武功。

    以拓拔枫多年的经验,一眼就看出对方必是武林名门正派之人。只是让拓拔枫不解的是,武林正道人士怎会去暗杀宫廷的一个大内文官,此事必有蹊跷。出于小心谨慎的行事风格,拓拔枫接了任务之后,没有直接派人去执行任务,而是通过多方打听,将对方的身份探察了出来。

    黄裳,大内文官,专管文卷刻板、校对。徽宗皇帝喜欢道教,遍搜普天下道家之书,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为。徽宗皇帝将的雕版印行任务交给了黄裳,因黄裳用心,逐字逐句极为细心的校读。徽宗皇帝对黄裳大为喜爱,令其原地官职连升三品,成为二品大臣。

    此时波斯明教传入中土,先是小股小股的教众潜入,跟中原魔教打了几场小规模战斗。魔教不知因何原因,退走。接着波斯明教大举侵入,惊动了朝廷。

    徽宗皇帝因只信奉道教,便下旨要黄裳派兵去剿灭明教。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着实有不少武功高手,众教徒打起仗来更是人人拼命,不似朝廷官兵那般贪生怕死,打了几仗,一众官兵接连吃了败仗。黄裳心下不忿,便亲自下场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战。谁也没想到一个身形瘦弱,看似毫无力气的文官,武功出人意料的高强,只是数十个回合就当场打死了明教的几个法王、使者。

    更令朝廷官兵吃惊的是,被黄裳所杀的明教高手中,有几个是竟然武林中名门大派的弟子。波斯明教因为死了几大高手,入侵中原武林的步伐暂时停止不前。但是黄裳却开始被各大门派寻仇,在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吃饭还是入恭皆有人来暗杀之时,黄裳终是双拳难敌四手,寡不敌众,被人打的受了重伤,拚命突围才逃过一劫,之后不知道逃到了哪里,让仇家找寻不到。而这些仇家为了泄愤,随后将他家里的父母妻儿杀了个乾乾净净。

    故事发生到这里,接着就是拓跋枫接到暗杀任务了。名门大派不能大张旗鼓的去找一个朝廷命官,只得将心思放在了托人寻找的方法上。当拓跋枫听到暗杀对象名叫黄裳之时,立时想起来了段兴曾经交待自己要找的人,就有一个名叫黄裳的人。因此,留了个心眼,先派人去核实一下此黄裳是否就是彼黄裳。

    段兴不知该说些什么。一直以来只知道黄裳是的创始人,武功牛的没有边。未想到中间还有这样的故事,想来黄裳创出应该是再次重出江湖之时。是现在就去找他,然后将他藏在“烟雨楼”好呢?还是等他创出之后,再去找他好呢?段兴一时之间拿不定注意。

    谁都知道“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来的更好些,可一旦黄裳在“烟雨楼”的事情泄露了出去,刚刚有个雏形的烟雨楼肯定就会被黄裳的仇家群起而攻,一夕之间就会覆灭,连个残渣都不剩。

    若是“烟雨楼”以失败结局收尾,段兴的很多计划就要被打乱,只是为了一个先天高手,就要打乱所有的计划,实在有些得不偿失。可若是成功的救出黄裳,消息又没有走漏,等黄裳创立出无敌于天下之时,那段兴可就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段兴皱着眉头不说话,不断的在计算利弊得失。

    拓拔枫也算出了其中的风险,一个不慎,自己付诸心血的“烟雨楼”就会烟消云散。拓拔枫不想为一个不认识的人搭上自己的“家底”,只不过段兴是尊主,一切还应以他的意思为主。自己既然跟了他,除了让自己做决定以外,其他事情就应该听令于他。只要不是让自己无缘无故、刻意的去送死就行。这是拓跋枫家族几代祖训的深刻影响。

    “不知大成的黄裳能否跟扫地神僧有的一拼?可是就算能打过扫地神僧又能做什么呢,我又不是要去灭少林,我是要称霸天龙,然后想办法干掉所谓的‘神’……‘神’……‘神选之人’……”想起“神选之人”段兴神色阴晴不定,这个沉寂了多时,一直也没个动静的“八部天龙之力”,自己到现在也没研究明白,也不知道其他的“神选之人”有什么特殊的能力,都在酝酿什么。一旦遇见,跟自己友好的喝茶聊天是绝对不会有的。

    “拓跋兄!”段兴眼神变得坚定,对着拓拔枫说道。

    似是感受到了段兴的决心,拓拔枫铿将有力的回道:“属下在!”

    段兴从怀里掏出柳如烟当初给自己的信物,放到了拓拔枫的手里说道:“‘烟雨楼’除了新培养的、还不成型杀手继续训练以外,所有人分成两批。一批去控制一个三流小帮会,另外一批出动去寻找黄裳。找到之后,将此物交给他看。此物是柳如烟祖父所用,黄裳必定认识。”

    段兴起身从书案的一个暗格里拿出一本书,交给拓拔枫继续说道:“此书记载着南蛮之地的‘易容术’,极为玄妙,不比江湖之上的‘易容术’差上多少。你拿去将它学会,等把黄裳救出之后,带到新控住的三流帮会去。然后找个人易容成黄裳的模样,你当着别人的面将他杀了。然后再给黄裳易容,带到我这里来。”

    段兴语气不容置疑的对着拓拔枫说道:“一定要抢在其他人找到他之前,将他安全的带到这里。”

    “属下定当全力以赴!”拓跋峰铿锵有力的回道。

    段兴交代完任务,拓跋峰也不休息,直接起身就走。临出发前,拓跋峰问了一句:“尊主是怕万一事将来事发,所以准备提前找个垫背的帮会是吗?”

    段兴笑着回道:“然也。”

    拓跋峰竖起一个大拇指,不再说话,头也不回的消失了。

    “既然目标定的如此高远,又怎能前怕狼后怕虎,优柔寡断如何成的了大事。不算黄裳的,只凭借他对武学的悟性和见解就足够为他冒一次险了。”望着拓跋峰远去的背影,段兴眼神深邃的见不到底,喃喃自语道。

    第一百零一章 一夜七次郎

    南荒的天气说变就变,只是一转眼的功夫,便乌云密布,雷鸣滚滚。不多时,就下起了漂泊大雨。

    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段兴回转屋内,继续深入研究《纯阳至尊功》,早一ri捉摸出自己的“武意”,早一ri正式晋升先天境界。

    ……

    大理国,竺越府。

    “下官拜见高将军。”竺越府现任太守杨喜羽恭敬的对着身穿黑袍,脸型菱角分明的一青年说道。

    青年不是别人,正是相国高升泰的长子高泰明。高泰明身后跟了五个人,跟高泰明一样,俱是身穿黑袍。只不过这几人不是满脸傲气,就是浑身杀气四溢。端的让人不敢直视。

    高泰明语气冷淡无比的说道:“杨大人不必客气,我父亲应该已经派人给你传过消息了,具体要做什么,不用本将军再告诉你一遍吧。”

    高泰明当了多年的将军,身上自然而然的培养出了一股上位者的气质,加上手下有兵,心里有底。不复当年为了一个侍女就跟高相国顶撞的少年心xg了。

    高泰明没有刻意的散发出什么气势,但是身后五人却将自己的气势散发出来笼罩到杨喜宇的身上。

    杨喜宇只感觉自己置身在水深火热之中,脚下如履薄冰,说话都要深思熟虑,不然哪句话不小心说错了,恐怕立刻就是血溅当场。

    头上冒出冷汗,杨喜宇小心翼翼的回道:“下官已收到恩师的命令,提前做好了一应准备,只等将军了。”

    高泰明满意的点了一下头,只是语气依然冰冷,说道:“今晚休息一夜,明ri按计划行事。”

    “好的,将军。这边请!”

    杨喜宇领着高泰明等人进了太守府,将府里最好的几个客房都让了他们。至于自己的屋子则是让给了高泰明。竺越府由于银子多多,每年往来的商贾富人也多,拜访杨喜宇杨太守的人自然就更多了。

    为了安排好这些财神爷,杨喜宇是花了大价钱修缮了太守府。至于为什么不弄个类似官家客栈之类的,按照杨喜宇太守大人的话说:“在太守府里住下多好,有什么事半夜敲下门就可以。去了外面住,那不是不方便我们亲密接触嘛……”

    抱着一些不能暴露在阳光底下的目的,竺越府的太守府里一间客房都比定南府太守卧房装修的还要豪华不少。古sè古香的檀木,高档华贵的丝绸,景德出产的瓷器,还有别具异国特sè的饰品,佛像。让人身在其中,恍如梦幻一般。

    虽然赶不上定南府“异国飘香楼”顶楼的那种,如至尊帝王般的享受。却也足以赶上一般侯爷家的水平了。

    高泰明和身后的几个人非常满意杨喜宇安排的房间。高泰明还好些,偶尔回相国府住上一段ri子。他身后几人可就没有那个待遇,就算去大理城放松之时,也总要有人留守军营,一年能出去玩上两三次就算不错了。

    此时来到如此环境优雅、装修高档的客房,几人的脸sè好了许多,似乎连一路行来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少,纷纷散了自己的气势,不再为难杨喜宇。只是这几人也都跟高泰明学的一个脾气,心里满意,脸上仍是冷冰冰的。

    “若是没有其他吩咐,下官这就去安排晚宴,为将军接风洗尘。”杨喜宇依旧小心的说道,

    谁知高泰明一伸手拦住了他,说道:“不用大张旗鼓,本将军这次是秘密前来,弄些好吃、好喝的拿到屋里来就好。事一办完,我就离开,莫要让他人知晓了我来的事情。”

    杨喜宇似乎早已知晓此事,只是象征xg的询问了一番。见高泰明拒绝,便继续问道:“是否需要下官去安排几个女子为将军送送筋骨、解解乏?”

    高泰明神sè不动,嘴上却说道:“如此甚好,记得给我那几个弟兄也安排一下。”

    “下官遵命。”杨喜宇弓着身子退了出去。

    夜晚降临,竺越府的行人从府衙门口路过之时,会惊讶的发现,往ri里一到夜晚就会变得非常安静的府衙,今ri格外吵闹,莺莺燕燕的声音自府衙后院传了出来。女子的娇喘声、嬉闹声,隔着半条街都能听得到。很是有些“怡红楼”的感觉。

    “杨太守战斗力突然爆发,化身‘一夜七次郎’,夫人、小妾俱都承受不住。太守大人不得已之下从外面找来了几个姑娘……”八卦的jg神无论哪个年代总会有的。只是一个晚上的时间,关于杨太守在外找了姑娘上府里呵乐呵的消息,就如风一般传遍了竺越府的大街小巷。

    谣言越传越邪乎,“杨太守吃了‘天竺神丹’,胯下金枪可以鏖战三个时辰不倒……”,?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