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三国好孩子 > 三国好孩子第64部分阅读

三国好孩子第64部分阅读

事。

    至于张辽,虽然陶应暗中找到了曹老大,表示愿意在遵守承诺交出襄阳炮草图的基础上,再拿出一些钱粮赎回张辽,但是曹老大说什么都不肯答应了,同时张辽本人也表示愿意归降曹老大,所以陶应也只能无比惋惜的眼睁睁看着张辽投入曹老大怀抱,之前承诺给曹老大的襄阳炮草图,也只换回了六百多名吕布军普通俘虏——虽然陶副主任这一次很想食言反悔,但是考虑到还需要曹军与袁绍军互相牵制,与袁绍军交易马匹必须从兖州土地穿过,也考虑到襄阳炮的重力杠杆技术含量不高,就算不给也很难做到保密,所以陶应只能是咬牙兑现诺言,把做过些许手脚的襄阳炮草图交给了曹老大,换来与曹老大的短暂和平相处,还有战马贸易的道路畅通。

    兴平二年十一月底,当兖州土地上降下第一场冬雪的时候,陶应辞别了三舅子袁尚,也辞别了早就巴不得徐州军队滚蛋的曹老大,率领徐州大军启程南下,返回自己目前的大本营徐州彭城,出发时的一万徐州军队,也已经变成了一万四千余人。而同时被陶应带回徐州的,则还有吕布的家眷与吕布本人的灵柩——陶应想收买人心,曹老大也不想背上亵渎敌人遗体的骂名,各有所需之下,曹老大也就做了顺水人情,同意了陶应把吕布尸体带回徐州安葬的要求。

    当然了,为了恶心陶应和间接牵制徐州军队,在给徐州军队送行时,曹老大又故意拿出了陶应亲笔签名的陶曹盟约,要求陶应履行陶曹盟约上的最后一条,将徐州军队在小沛的驻军削减为一千人,陶应则连眼皮都不眨不一下,拍着胸口向曹老大保证道:“请叔父大人放心,小侄或许没有别的长处,但是在信誉方面一向都还拿得出手,小沛绝对只驻扎一千军队,一兵一卒都不会多!”

    “希望贤侄言而有信。”曹老大冷笑,又道:“如果贤侄不介意的话,老夫想派满宠满伯宁为使,到小沛监督贤侄削减驻军。当然了,贤侄也可以派出使者到湖陆去,监督清点老夫在湖陆的驻军。”

    “这个就不必了,小侄信得过叔父大人。”陶应很是大度的挥手,曹老大连连冷笑,一边与陶应拱手告别,一边派曹洪和满宠率领一千精兵南下,监督徐州军队南下和削减小沛驻军,也准备让这支精兵驻扎到已经在战火中废弃的湖陆县城,把湖陆建设成攻打徐州的桥头堡,同时曹老大又决定在山阳留驻上万正规军,间接牵制徐州军队,让徐州军队无法安心向南发展。

    罗嗦一遍曹老大一再要求徐州军队削减小沛驻军的原因,徐州五郡位居华北平原,境内虽然到处都是可供开垦种植的平地,却没有什么象样的山脉险要可守,除了一座三面环水的小沛城可以当做北线屏障外,其他城池都是无险可守,四面环敌,小沛城一旦落入了曹军之手,徐州的彭城和东海两大重镇也就立即暴露在了曹军的刀锋之下,所以对曹老大来说,徐州军队在小沛的驻军自然是越少越好,将来曹军突然翻脸动手,只要一个突袭拿下小沛城,徐州的腹地也就得处处告急了。

    与此同时,徐州军队如果大量削减小沛驻军,为了加强北方防线,就势必得在东海和彭城两郡的其他城池增加驻军,既分散了徐州兵力,也增加了钱粮负担,无法把主要力量投入南线战场。

    曹老大的如意算盘打得虽好,可惜曹老大却严重低估了陶副主任的脸皮厚度,当陶应遣使湖陆曹军,告知小沛驻军已经削减完毕,曹军使者满宠也满心欢喜的走了六十里路到小沛城清点徐州驻军时,首先映入满伯宁眼帘的,虽然确实只有一千徐州正规军,却还有着数量超过三千的小沛县衙役!

    气急败坏之下,满宠赶紧又找到徐州军小沛守将孙观交涉,孙观则指着满城的‘衙役’振振有辞的说道:“满先生,你请看清楚了,他们不是军队,是衙役!是维持小沛治安的衙役!贵我两军的盟约上,有那条规定不许小沛县衙拥有衙役?”

    看看那些拿着正规军武器的小沛‘衙役’,满宠傻眼之余,自然是又大吼了起来,“小沛城里总共只有八千多的百姓,县衙倒有三千多衙役,不到三个百姓就有一个衙役维持治安,天下还有这样的怪事?”

    “衙役可能是多了一点,不过没关系,衙役多了治安才好。”孙观嬉皮笑脸的答道:“再说了,养这些衙役的钱粮又不要贵军承担,满先生不用替我们担心钱粮开支过大。”

    “我算服了,陶使君的脸皮可真是不只一般的厚啊。”满宠无奈的叹息道。而消息传回昌邑后,正在昌邑城里笑眯眯等消息的曹老大傻眼之余,难免也是叹道:“吾也算是服了,这陶应小贼的脸皮,简直比小沛的城墙还厚啊!”

    曹老大发出如此无奈感叹的时候,陶应也已经领着队伍回到了徐州城中,开始大肆封赏吕布军降兵降将,把吕布军的精兵老兵打散,重新编制到徐州军队的各支队伍中,让这些老兵精兵承担起练兵任务,帮助徐州军队里的少爷兵提高战斗力。唯一没有被重新整编的仅有陷阵营这支队伍,而且陶应还采纳了高顺的建议,让高顺从吕布军的降兵中挑选出了一些精兵,给陷阵营补足了八百之数,使之成为徐州军队的步战王牌。

    好不容易把军队整编的事做完,时间已经进入了腊月中旬,眼看就要过年,陶应打算再一次犒劳三军,找来陈登与鲁肃商量赏赐额度时,陈登却苦笑着说道:“主公,你花钱还真是没数啊?你知道我们州库里还剩下多少金银铜钱吗?不要说犒赏七万多军队将士了,就是来年头三个月的俸禄军饷都危险。”

    “我们没钱了?”陶应楞了一楞,惊讶说道:“不能吧,我记得上次清点州库,我们还有三千多斤黄金、两千多斤白银和六千多万钱,怎么就没有了?”

    “主公,你说的是五月的州库了。”陈登一边拿出开支清单,一边苦笑着说道:“这半年来,我军先是打了竹邑大战,又大量赏赐有功将士,笼络吕温侯麾下的精兵强将,再加上兖州大战、支援吕温侯、向袁绍求和、扩编军队、打造战船和主公准备迎娶袁本初千金这些大笔开支,老主公给你留下的金银铜钱,早就被折腾得差不多了。”

    看完自己挥霍的金银铜钱清单,徐州头号败家子陶应抿着嘴不说话了,陈登则又说道:“当然了,如果主公只是想要金银珠宝,这点倒是不难,只要我们放开粮食和布匹贸易,徐州周边的诸侯倒有的是想向我们买粮的,价格还可以卖出高价。”

    “不能放开。”陶应果断摇头,沉声说道:“在这个乱世中,粮食和布匹才是硬通货,也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金银铜钱只是死物,不能吃不能穿,手里拿得再多花不出去也没用,不能干拿战略物资换金银铜钱的蠢事。再说我们的粮食布匹也只是稍有盈余,如果放开了卖,再有战事,我们就要捉襟见肘了。”

    “那么今年过年,我们就只能拿粮食和布帛犒劳三军了。”陈登无奈的说道。

    陶应又抿起了嘴,陶应倒不是舍不得拿粮食和布匹犒劳三军,关键是这些粮食布匹一旦赏赐出去,很可能就会被不缺吃穿的士兵变卖成现钱或者金银,这些粮食布匹再流落到市场上,接着就又有可能被走私出境,换来曹老大从坟墓里挖来的那些金银珠宝,而这些金银珠宝流入徐州后就只能徐州五郡的内部流通,根本向周边买不到什么象样的玩意,这样的金银珠宝拿来又有什么意义?

    “走私?”想起这个词,陶应自然也就想起了另一件事,忙叫了一声,“曹宏。”

    屏风后不声不响的走出了陶谦留给陶应的陶家老走狗、徐州现在最大的特务头子曹宏,走到陶应面前抱拳行礼,鲁肃和陈登则连眼皮都没眨一下,他们早就知道陶应身边有着两套卫士班子,明面上有帐前校尉许褚率领的亲兵卫队,暗底里则有曹宏率领的内卫,全部由丹阳老兵组成,除非陶应开口召唤,否则绝不主动露面。

    “糜竺的生意方面,有什么新动静?”陶应问道。

    “自刘备在兖州战场上失踪后,糜竺就停止了向北走私,南北九条走私密道已经全部关闭。”曹宏有条不紊的答道:“九江袁术与曲阿刘繇方面,糜竺给出的借口是我军盘查甚紧,不敢再输出粮食布匹。北面公孙瓒和田楷,是他们的价格太低,糜竺想要抬价。兖州方面情况不明,估计是因为刘备失踪,没有人居中与曹贼联络,糜竺被迫暂时停止。”

    “全部关闭?”陶应哼了一声,道:“怕是闻出危险的味道了吧?我军与曹贼暂时和解,又和袁绍结盟联手,他再敢卖粮给公孙瓒,随时可能被袁绍军发现,把状告到我这里。袁术和刘繇,我军北线危机已经缓解,主力逐渐南倾,生面孔到了南线,他再不收敛就是找死。”

    曹宏点头,并不说话,陶应又问道:“有没有发现,刘备已经和糜竺恢复了联系?”

    “没有。”曹宏恭敬答道:“末将安插在糜府里的四个眼线都没有发现这个情况,之前与糜竺联系的两个刘备密使,也都没有在徐州城里露过面。”

    “很好,继续盯着。”陶应满意点头,又吩咐道:“这一次如果发现刘备密使,不能让他们与糜竺见面,立即暗中逮捕。”

    曹宏唱诺,又不声不响的走回屏风背后侯命,也是到了这个时候,鲁肃才小心翼翼的问道:“主公,莫非你想杀羊割肉了?”

    “知我者,子敬也。”陶应笑道:“糜竺原来就身家亿万,这两年兖州粮荒,公孙瓒和袁绍打得死去活来,糜竺靠着粮食走私,估计又挣到了一大笔钱,是时候收回来当军费了,也是时候彻底消弭这个隐患了。”

    鲁肃点头,旁边的陈登则警告道:“主公,虽然现在我军北线危机已经基本缓解,向糜竺下手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是糜家在徐州毕竟是根深蒂固,又和徐州各大士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罪名不够充足就对糜竺下手,不仅有损主公英名,也有可能带来无法估计的后果。”

    “这个我当然知道,所以我才让曹宏将军切断与刘备的联系。”陶应眨巴着j诈的三角眼笑道:“子敬,元龙,依你们之见,糜别驾现在是否很着急了?急着恢复与玄德公的联系了?”

    陈登肚子里的坏水可比鲁肃多得太多了,刚听陶应说完,立即就眉毛一扬,试探着问道:“主公莫非是想派人冒充玄德公密使,代替玄德公与糜别驾取得联系,拿到足以把糜别驾抄家灭门的罪行铁证?”

    “知我者,元龙也。”陶应笑着又给陈登戴了一顶高帽子,然后微笑说道:“商量一下吧,怎么行事,究竟什么样的证据,才可以让我们理直气壮的向糜别驾借点钱来解决财政问题。”

    第一百二十八章 陶应吃瘪

    好不容易结束了一天的政事,实际上胸无点墨的陶副主任当然不会象曹老大一样,去做一些诗词歌赋玩一些琴棋书画陶冶情操,理所当然的回到了自家后院,去找侍妾丫鬟们做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活动一下被公文军务泡僵了的筋骨,也顺便履行一下身为人子的孝顺义务,为老陶家多造几个子孙,毕竟不孝有三,无后最大嘛。

    考虑到吕布军投降将士的感情,吕蝶目前还没有住进陶应家中,与吕布遗孀严氏和貂蝉住在徐州城里的另一处宅院中,何时正式圆房还是个未知数,所以陶应也只能先到曹灵房中去报个告,然后再去找小妾阿离或者其她质量不是很高的丫鬟发泄兽欲。然而让陶应喜出望外的是,到得了曹灵房中后,自打回到徐州就再没有见过面的糜贞妹子,此刻竟然凑巧就在曹灵房中。

    一个多月时间不见,糜贞妹子似乎又消瘦了一些,清丽的瓜子脸瘦得下巴都尖了起来,虽然更添妩媚,却也让陶应暗暗心疼不已。而可怜的糜贞妹子见到陶应出现,俏丽的小脸蛋也一下子滚烫绯红,羞涩得连到陶应面前行礼的勇气都没有,端着银耳莲子羹躲在曹灵背后,眼观鼻鼻观心,连小巧珠润的耳垂都又红又烫。倒是曹灵没有在乎丈夫与闺蜜的私情,还不断说一些语带双关的话提起那天的捉j在床的事,又羞得脸皮薄的糜贞妹子几乎夺门而逃。

    还好,曹灵现在肚子里的胎儿都快有七个月了,注定无法与糜贞争宠,所以当糜贞一再提出告辞后,曹灵还是很通情达理的让陶应替自己送糜贞出门,然后让丫鬟关了卧室大门自己一个人独睡,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而陶副主任欢天喜地的接过替小老婆送闺蜜回家的差使后,与小老婆的闺蜜离开房间没走几步,二话不说就把小老婆的闺密拦腰抱起,大步走回自己的书房。可怜的糜贞妹子不敢喊叫,挣扎了几下摆脱不了陶应的魔爪,索性也就闭上了眼睛,双颊滚烫的任由陶应施为去了。

    把糜贞妹子按在了书房里的牙床上,狠狠的教训三次这个小丫头的不来侍奉之罪,陶应倒是心满意足的压在小丫头身上大口大口喘气了,可怜的糜贞妹子却累得推开陶应的力气都没有,只是双手双脚紧紧勒住陶应,把脸蛋贴在陶应赤裸的胸膛上默默流泪。哭得陶应都有些莫名其妙,忍不住关心的问道:“怎么?还会疼?”

    糜贞摇头,眼泪仍然不争气的往下滚落,好半天才艰难的举起小手,摸到了陶应胸前那个用红线挂着的香囊,轻声问道:“都快两年了,一点香味没有了,你怎么还挂着?”

    “你送的,我怎么舍得拿下来?”陶应笑着翻了过身,又把糜贞抱到自己身上爬好,一边抚摸着她幼嫩的光滑肌肤,一边微笑说道:“要不,你给我换点香料?”

    糜贞不答,只是把香囊贴到自己脸上轻轻摩擦,许久后,糜贞才又低声说道:“相公,我对不起你。”

    “瞎说。”陶应一挥手,然后又笑道:“要说对不起,应该是我对不起你才对,我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兖州战事,一直没时间去你家登门求亲,给你一个正式的名分。”

    “不,你别去。”糜贞赶紧摇头,陶应奇怪的询问原因时,糜贞妹子又犹豫了许久,这才低声说道:“我的兄长,肯定不会答应,我……,我也没有做好准备。”

    “是你多少知道一些糜竺的事吧?”陶应悄悄叹了口气,又猛然想起了一件大事,忙拉着糜贞的小手柔声说道:“贞儿,有一件事要拜托你,这几天你天天都来我这里过夜好不好?反正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也差不多是天天来给灵儿做伴,你就说我公务繁忙常不在家,我想你兄长应该不会反对吧?”

    糜贞妹子的小脸又红了,嘟哝道:“不,天天在这里过夜,你还不天天……欺负我啊。”

    “不要误会。”陶应一边玩弄着糜贞胸前的柔软樱桃,一边鬼扯道:“我这几天是真的公务太忙,没多少时间陪灵儿,灵儿的脾气你也知道,除了你以外,那个丫鬟不是三天两头被她骂得哭哭啼啼?只有你帮着我照顾灵儿,我才能放心。你也放心,如果你不愿意,我也绝不强迫你。”

    柔软的樱桃在陶应大手熟练的挑逗下逐渐鼓胀,渐渐变成两颗红葡萄一般,又热又腻,可怜的糜贞妹子也无法压抑的轻声呻吟起来,只能一边按住陶应的魔爪,一边埋怨的娇嗔道:“我答应你就是了,但今天晚上不许了,上次被你欺负一夜,我疼了六七天。”

    “那可不行,我是答应明天开始不强迫你,今天晚上可没答应不强迫你。”陶应笑着把糜贞搂紧,又凑到糜贞圆润的耳旁低声说道:“如果你受不了,也没关系,可以象灵儿一样,用你的……”

    还没等陶应说完,可怜的糜贞妹子小脸又已经涨成了猪肝色,不过狠狠瞪了陶应一眼后,糜贞还是乖乖的跪爬到了陶应的双腿之间,白嫩小手挽起额上垂下秀发,张开樱桃小嘴,脸颊滚烫的缓缓的含了下去……

    ……

    和陶应预料的一样,第二天下午,当糜贞提出去帮着照顾曹灵时,徐州头号大财主兼大肥羊糜竺不仅没有反对,还欢天喜地的把唯一的妹子送出了家门,让妹子去徐州最著名的色狼家中过夜。不过糜竺这也?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