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三国好孩子 > 三国好孩子第110部分阅读

三国好孩子第110部分阅读

让梨又沉默了,与孙乾先生相熟的主薄王修替孔让梨答道:“不瞒公佑,下午时收到的消息,平寿的邴根矩与刘政背主忘恩,无耻投降了陶应j贼,陶贼前锋也已经抵达了平寿,距离剧县已然不到四十里,只恐明后两日,陶贼的大军便要兵临剧县城下了。”

    “这……,这么快?”孙乾的脸色终于变了,颤抖着说道:“陶贼五月十五才从彭城出的兵,今天才六月十四,陶贼的大军就已经拿了平寿,逼近了剧县四十里内?!”

    这次换王修闭口无语了,孔让梨则叹息道:“只恨那宗方、于邈等辈无能,邴原刘政之流无耻,才让那陶应j贼进兵如此神速,早知今日,当……唉,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啊。”

    “悔不当初的人,也不差文举公你一人了,比你后悔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文举公你就知足吧。”

    想起曹老大和刘皇叔每次提起陶副主任时的咬牙切齿与后悔不迭,孙乾先生忍不住在心里悄悄安慰了老朋友一句,又问道:“如此乾再斗胆问上一句,敢问国相,待到那陶应j贼兵临城下之后,国相又当如之奈何?”

    “还能如何?”孔让梨苦笑了一声,声音苦涩的说道:“融久受国恩,世食汉禄,待到那恩将仇报的乱臣贼子兵临城下,融也只能是亲自披挂上阵,提兵与之决一死战,上报国恩,下不辜负黎庶了。”

    “文举公此言差矣。”孙乾摇头,很是严肃的说道:“文举公若如此想,那便是大错特错了!陶贼残暴,麾下爪牙众多,徐州贼军招降纳叛,先后吸纳豫州黄巾、并州吕布、西凉董卓等豺狼之军,军力早已是突飞猛进,今非昔比,文举公即便举剧县倾城之军与之决战,也都是凶多吉少,毫无胜机——倘若文举公在战场有失,剧县百姓,北海的万千生灵,岂不就是任由那徐州贼军残害荼毒了?若真是如此,文举公又如何算是上报国恩、下不负黎庶?”

    其实压根就没胆量亲自率军与陶副主任决战的孔让梨犹豫了一下,乘机下台阶点了点头,道:“孙公佑教训得是,融错矣,只是那陶贼兵锋锐利,融即便闭城死守,恐怕也最终难以逃脱城破身死。”

    “文举公勿忧,乾有一计,公若依计行之,定可让那陶贼束手,不敢正眼窥视剧城半分。”孙乾乘机说道。

    “公佑有何妙计?快请速速道来。”孔让梨大喜问道。

    “很简单,请文举公归降曹公,将剧县城池献与曹公。”

    孙乾的回答让孔让梨顿时脸上变色,也让孔让梨当场就拍了案几,勃然大怒道:“好你个孙公佑,吾因你是旧友,故而对你以礼相待,不想汝竟是来为曹贼充当说客,欲使吾行那不仁不义的背国忘君之事?汝好大的胆子!”

    “文举公误会了。”孙乾毫无惧色,还微笑说道:“乾此来并非是劝文举公降曹,而是请文举公降汉。”

    “劝我降汉?”孔让梨一楞。

    “不错。”孙乾点头,又微笑说道:“天子迁都许昌,封曹公孟德为相,正君位任贤相,君臣同理政事,公身为汉臣,降曹岂非等同降汉?而公降汉之后,剧城打出曹公旗号,便是曹公治下城池,那陶应j贼既为汉臣,又是曹公讨伐青州之盟友,岂有再敢攻打剧城之心?再待到曹仁将军的大军兵临剧县城下,文举公开城迎接汉室天兵入城,再随曹仁将军同赴许昌觐见天子,请赏受封,全君臣大义,公岂不是既报了天子君恩?又护了这剧县满城百姓?”

    孔让梨虽然迂腐,但孙乾的弦外之音孔让梨还是听得出来,孙乾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却是宁可把剧县交给曹老大,也别让狼心狗肺恩将仇报的陶副主任夺走,就算剧县最终不保,失守前也可以大大的恶心陶副主任一把,让陶副主任看着北海郡大本营剧县城里堆积如山的钱财粮食流干口水,也不敢动手抢这些已经属于盟友的钱粮。所以听懂了这点弦外之音后,实际上更恨陶副主任一些的孔让梨难免大为心动,开始出现动摇。

    犹豫了许久,孔让梨迟疑着问道:“吾降曹……,吾降汉之后,那陶应j贼可真不敢窥视剧县半眼?”

    “文举公请放心,陶贼绝没这个胆量破坏曹袁陶三家联盟,挑起曹陶战火。”孙乾点点头,微笑说道:“不瞒文举公,曹仁将军实际上已经在袁绍面前讨得了封堵北海援军,攻打剧县的差使,届时不仅曹仁将军将亲自率军来到剧县,与曹公相善的袁谭公子也将率军来到这剧县城下,只要文举公率领剧县全城军民归降曹公,陶应j贼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擅动剧城一草一木!”

    微笑着,孙乾还从怀里拿出了一道书信,再次微笑使道:“冒犯文举公的是,为了帮助文举公抵挡陶贼大军,迫使陶贼在剧县城下束手,曹仁将军与程昱先生已经以友军名誉,给那陶应j贼写了一道书信,说明文举公已经率领剧县全城军民归降曹公一事,要求陶贼履行三家盟约,不得侵犯剧县城池一土一石,一草一木!文举公若是愿意,只需派人将这道书信送到徐州军中交与陶贼,再在剧县城上打出曹公旗号,剧县城池与满城百姓,都可安如泰山矣。”

    孔让梨心中大动,神情也更加犹豫,枯坐席上,犹自叹息,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孙乾察言观色,见火候已到,便开口煽动道:“文举公,难道公已经忘了当年的救援徐州之恩?又忘了那陶贼将公举荐之人逐出徐州一事?陶贼恩将仇报,袁本初为吞并青州妄起刀兵,惟曹公是报答昔日的袁公之恩,被迫出兵青州,孰优孰劣,公难道还无法分辨?!”

    孔让梨的身体一震,咬牙切齿了许久后,孔让梨终于还是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话,“吾,降汉!”

    第二百一十一章 颠倒黑白

    其实倒也不是大袁三公太逊,比女婿陶副主任提前两个月时间投入青州战场,反而先让女婿抢先推进到了青州腹地,还推进青州两大重镇之一的剧县城下了,造成大袁三公队伍推进速度缓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又有三个重要原因注定了大袁三公的推进速度绝对赶不上女婿。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青州联军的兵力部署问题,面对着大袁三公、曹老大和陶副主任的三路威胁,田楷和孔融联军制订了一个各个击破的战术计划,抢先集中了田、孔两军的主力赶赴平原,妄图先将袁谭击破然后再腾出手来对付曹老大和陶副主任,结果大袁三公虽然果断亲自率领并州援军赶赴平原战场与青州联军决战,彻底扭转了局势,但是青州联军主力西倾的情况木已成舟,大袁三公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先寻求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不敢象陶副主任一样心无旁骛的快速推进,进兵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第二个原因是大袁三公对青州战事准备不够,因为各种偶然和必然的事端加在一起,导致大袁三公放弃了借曹陶两军之手拿下青州的原订计划,改为由自军挑起作战主力的重任,结果虽说胜利结束青州战事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但是在遭到了青州联军的顽强抵抗后,对大规模战事准备不足的弊端也立即暴露出来,在粮草、军械与后续军队都不充沛的情况下,大袁三公为一度了就地掠夺补给而主动停止进攻,腾出人力抢收青州境内成熟的小麦,这也严重影响到了大袁三公的进兵速度。

    第三个原因是对手的强弱问题,大袁三公的对手田楷跟着公孙瓒纵横塞外,打得鲜卑、乌恒夜不敢啼的百战老将,经验丰富又有勇有谋,麾下的队伍颇具战斗力还斗志顽强——这点得托大袁三公宝贝儿子袁谭的福,因为袁谭脑袋抽风屠杀已经放下了武器的俘虏,导致了青州联军不敢轻易向大袁三公投降,无数的将士选择了死战到底。

    陶副主任这边呢,孔让梨队伍的战斗力本就不如田楷军,主力又被孔让梨派往了平原协助田楷,残余的一点正规军队还因为孔让梨的迂腐书呆子命令没能做出选择,硬生生的孔让梨逼出了城和徐州军队决一死战,赔光了最后本钱,让早已是突飞猛进的徐州军队轻而易举的击溃了孔让梨的残余正规军,然后再在攻坚战中面对那些连武器装备都不齐全的地方乡勇,那容易得简直就不能再容易了,推进的速度也快得不能再快了。

    除此之外,曹老大队伍出工不出力还不时耍花样扯后腿,还有陶副主任的战术是效仿希魔头的闪电战本身就强调推进速度,也都是徐州军队推进速度远胜过冀州军队的重要原因,所以大袁三公并没有因为自军的进展速度缓慢而气恼,也没有因为徐州军队的推进神速而妒忌,相反还认为这是女婿的孝顺所致——毕竟,如果女婿不够孝顺不肯女婿,也不可能攻得这么猛这么快了。

    大袁三公不在意女婿的推进速度,曹仁将军、程昱谋士和刘皇叔却是嫉妒与担心得快要发狂了,因为曹仁和程昱等人早就从刘皇叔口中得知,穷得掉渣的青州也就北海郡的情况好点,北海郡境内又数剧县最富,整个北海的钱粮基本上都集中在剧县城中,所以在得知徐州军队的推进速度后,曹仁、程昱和刘皇叔难免都沉不住气了,也下定决心说什么都不能让陶副主任获得剧县钱粮了。

    还好,阻止陶副主任攻占剧县的办法是现成的,陶副主任刚刚才替大袁三公招抚了张济叔侄恶心曹老大,这个时代的一流谋士程昱自然能想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用这个法子来恶心陶副主任,而且刘皇叔麾下的孙乾还恰好是孔让梨的昔日好友,这又大大方便了曹军队伍的行事用计。

    程昱和刘皇叔都是谨细人,为了预防万一和确保用计成功,又悄悄的把痛恨陶副主任入骨的袁谭公子也拉下了水,让袁谭公子和曹仁将军出面,到大袁三公面前借口剪除田楷的羽翼,自告奋勇的请求担任攻打剧县的任务,而因为道路阻塞和交通联络不够畅通的缘故,大袁三公也还不清楚徐州军队究竟已经推进到了那里,便一口答应了儿子和曹仁的请求,还自作聪明的让曹军队伍担当攻打剧县的先锋,以减少自己队伍的伤亡和损失。

    安排好了这一切后,孙乾自然是抓紧时间赶往了剧县与孔让梨联系招降,而孙乾走后没过多久,冀州军终于拿下了临淄的门户西安(没打错)县城,兵临临淄城下,把田楷军最后的几千残兵败将包围得水泄不通,距离剧县也只剩下了区区百里距离。袁谭公子和曹仁将军等人大喜过望之余,也赶紧来到同样高高兴兴的大袁三公面前,请求立即出兵去攻剧县,以免孔让梨出兵救援临淄——这点当然是借口。

    “去吧。”正为终于包围了敌人主帅而兴奋万分的大袁三公一挥手,无比大度的说道:“子孝率领本部人马先行,显思等几天再出兵,我军营寨未定,先留下来协助主力立营,然后再率领本部人马出击。”

    “老匹夫,又想让我们走在前面和孔融对耗,你的队伍躲在后面拣便宜。”

    曹仁心中冷哼,但这一次心中有底的曹仁将军没再计较大袁三公的自私自利,只是暗暗冷笑着抱拳唱诺,接受了这个看似炮灰的任务,那边的袁谭公子则迫不及待的向曹仁将军连使眼色,提醒曹仁将军记住之前的约定,把缴获剧县钱粮四六分成,袁谭公子拿六成,曹军队伍拿四成。

    “对了,还有一件事。”大袁三公忽然又补充道:“听说徐州军队推进得很快,也不知道现在打到那里了,说不定也快打到剧县了,你们兖州军与徐州军会师后,可得给吾收敛一些,别和我的女婿冲突,要是有人敢挑起冲突,可别怪本盟主对他不客气。”

    “诺。”曹仁再次抱拳答应,又问道:“敢问袁公,如果徐州军队主动挑起与我军的冲突,又如之奈何?”

    “不可能。”大袁三公断然摇头,大模大样的说道:“应儿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不可能做这样的事。”

    “可如果呢?”程昱赶紧站出来说道:“袁公,昱等也相信以陶使君的坦荡为人,君子之风,定然不会主动挑起与我军的冲突,可陶使君麾下的徐州将领却未必如此——我军与徐州军队之间的那些恩怨,袁公应该很清楚。而且陶使君肯定是坐镇中军缓缓而行,前锋另委他人,所以这样的情况,还是很有可能出现的,请袁公明查之。”

    说到这,程昱又飞快补充道:“鉴于此情,为了袁曹陶三家联盟的长远之计着想,也为了避免意外冲突,影响袁公入主青州的大计,昱等斗胆,还请袁公颁布一道手令,让陶使军与徐州诸将约束队伍,不得挑起与友军的冲突,违令者严惩,以便某等与徐州军会师之后友好相处。”

    考虑到陶曹两家确实仇怨太深,两家如果在青州打起来对自己也有害无益,大袁三公很快就点头同意了程昱的恳求,又道:“手令可以给你们,不过我可警告你们,我这道手令不仅是颁布给徐州军队,也是颁布给兖州军队,不管是谁胆敢违抗我的手令,擅自挑起冲突,我可不是重惩——无论是谁,一律斩首示众!听明白没有?!”

    “听明白了。”曹仁和程昱一头表示明白,也一起在心里狞笑起来,“陶应j贼,等着敲吧。”

    让曹仁将军和程昱谋士高兴的事还没完,带着对陶副主任而言如同尚方宝剑一般的大袁三公亲笔手令回到自军营地,曹仁将军和程昱谋士第一眼就看到前去剧县与陶副主任联系的孙乾先生已经回到军中,还正在行军帐中与刘皇叔三兄弟有说有笑的说着什么,曹仁将军益发大喜下赶紧问道:“公佑先生,情况如何了?孔文举如果答复的我军招降?”

    孙乾想卖点关子,刚想装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不想程昱已经抢先微笑说道:“子孝将军,这还用问吗?能让刘皇叔笑得如此开心,公佑先生此行难道还能不是大获全胜?马到成功?”

    曹仁一楞之下赶紧扭头去看刘皇叔,发现平时里喜怒不形于色的刘皇叔此刻脸上虽然有些尴尬,但一双细长眼睛中却尽是得意笑意,不算太笨的曹仁将军也顿时欢呼了起来,“好!终于报了张济那件事的一箭之仇了!这一次,我看他陶应j贼怎么兑现送给袁绍匹夫的十万斛粮!”

    “子孝将军,还不能松懈。”刘皇叔终于开口,警告道:“孙公佑此行虽然马到成功,孔文举也答应了依计行事。但陶应j贼的进兵速度之快,却超过事前我们的所有估计,公佑前日下午抵达剧县时,陶贼的前锋就已经抵达了平寿,并且招降了平寿守军,按照这样的行军速度,不出意外的话,陶贼最早昨日下午,最晚也是今天,就能抵达剧县城下,我军还需尽快赶到剧县,预防万一!”

    “这么快?消息确认?陶贼的队伍,怎能推进得如此神速?”曹仁和程昱都是大吃一惊,无比惊讶陶副主任的推进之神速。

    见从不说笑的刘皇叔郑重点头,程昱更加不敢怠慢,赶紧向曹仁说道:“子孝将军,为谨慎起见,我军必须立即出兵,剧县离此仅有百里,现在是午时,一路急行军的话,我军在明天傍晚前应该能抵达剧县接管城防!孔文举支撑两三日时间应该问题不大,如此一来,就算有什么意外,剧县也必然是仍归我军所有!”

    “传令下去,马上拔营起寨,申时正前务必做好出发准备!”

    曹仁当机立断的向在场众将传令,又安排了传令兵知会各营立即准备出发,也是直到曹仁把这些安排都做好后,咱们的刘皇叔才慢条斯理的说道:“子孝将军,仲德先生,陶应小贼虽然j诈卑劣,但他毕竟是我们的盟友,又听说陶贼承诺与本初公会师之后,将献给岳父本初公粮草十万斛以表孝心——既如此,我等何不安排一个恰当的时机,把徐州军队已经抵达剧县的事,向本初公禀报一下?”

    “什么意思?”

    曹仁将军楞了一下,程昱先生却笑了,向刘皇叔拱手说道:“皇叔果然是深藏不露,机心过人,请皇叔放心,昱这就去着手安排,到了明日上午,自会有人将这个消息禀报与本初公。”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