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三国好孩子 > 三国好孩子第170部分阅读

三国好孩子第170部分阅读

土地换取徐州军队对自己铲除袁尚的感觉。

    顺便说一句,袁尚公子也是这么干的,为了能让妹夫铁了心支持自己,袁尚公子也准备了更加丰厚的贵重礼物,也命令自己全权代表逢纪与徐州军队暗中谈判,许给徐州军队大片土地城池,换取妹夫帮助自己干掉大哥。结果这么一来,自然也就便宜了某人了。

    本来杨长史开始对这件事是没有多少兴趣的,虽然全权负责着徐州军队的对外事务,但是觉得主持和谈这样的苦差使肯定没有多少油水可捞,所以杨长史也就准备着把这件事推给别人,不过在爱妾郭昱房中过夜时无意中说起这件事后,第二天郭嬛又碰巧回来探望姐姐,郭昱也无意中向郭嬛提起了这件事,所以再到了第三天早上,杨长史就迫不及待的跑到陶副主任面前主动请缨,自告奋勇的来主持这场谈判了。

    考虑到杨长史在为自军争取利益方面还是很有几手的,陶副主任也就同意了杨长史的请求,结果自然也就给了杨长史吃完上家吃下家的机会,抵达了定陶的当天夜里,杨长史的行辕中就腾出了两个相邻的房间,专门用来分别盛放辛评和逢纪主动送来的礼物。然而更可气的是,杨长史还故意让辛评和逢纪的随从同时把礼物送进房间,让他们在察觉隔壁有妖气的同时,也互相对比礼物的贵重丰厚程度,结果送得比较少的逢纪先生被迫无奈,又只好在深夜里送来了一车礼物,这才总算把出手大方的辛评先生给比了下去。

    又经过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明暗准备与私下谈判,建安六年三月初八这天,袁谭与袁尚兄弟的和平谈判,终于还是在济阴太守府的大堂中正式展开,杨长史居中面南而坐,辛评与逢纪左右各自坐定,而谈判刚一开始也就充满了火药味,辛评开门见山的说道:“仲明先生,陶使君出面调停劝和,我军十分乐意接受,但是老主公的遗嘱是将大位传给了我家主公袁谭,所以这场谈判中,我要求贵军首先要承认我家主公袁谭为冀州之主。”

    “不对。”逢纪立即开口,道:“袁谭手里的遗嘱是假的,老主公在仓亭战前为了预防万一,已经提前立下了遗嘱,将大位传与了我家主公袁尚,所以仲明先生,贵军必须首先承认我家主公袁尚才是冀州之主!”

    针锋相对的说着,逢纪与辛评一起用眼角去瞟杨长史,一起心道:“仲明先生,我送你黄金、白银、珠宝和美女的时候,你可是答应过替陶使君承认我家主公才是冀州之主的,说过的话,你可要算数!”

    “承认,都承认。”杨长史飞快点头,振振有辞的说道:“袁谭公子有本初公的传位遗嘱,袁尚公子也有本初公的传位遗嘱,现在不知道那道遗嘱是真那道遗嘱是假,也不知道本初公是不是先后立了两道遗嘱,所以我现在代表徐州刺史府宣布,既承认袁谭公子为冀州之主,也承认袁尚公子为冀州之主!”

    砰砰两声,剑拔弩张中的逢纪和辛评先后摔在了地上,然后同时怒吼道:“仲明先生,你承认我家主公为冀州之主,怎么能还承认袁谭(袁绍)为冀州之主?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冀幽并青兖五州怎么能有两位主公?!”

    “二位先生请息怒,李郎、王五,你们俩快把逢先生和辛先生搀起来。”杨长史一边命令李郎和王五搀起辛评与逢纪,一边和颜悦色的说道:“二位先生,稍安勿躁,我军承认你们的主公都是冀州之主,只是为了劝和,让你们坐下来商量谁让位谁上位,二位先生请想一想,如果我军首先只承认了一位冀州之主,另一位的代表还肯坐下来谈判么?所以我们现在就不要关心这种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了,还是先谈判吧。”

    好说歹说,杨长史总算是把逢纪和辛评劝了坐下,然后又说道:“这样吧,我们还是先听听对方的条件吧,辛评先生你先说,逢纪先生请不要插嘴。二位先生请放心,我杨仲明是出了公道正直,蒙主公重托,全权代表主公来主持这场谈判,一定会替你们主持公道,一定会做到不偏不倚。”

    “希望仲明先生能说到做到。”辛评冷哼了一句,然后才说道:“我军的条件也很简单,只要袁尚奉立我家主公袁谭为主,交出冀州兵权,与审配同到许昌朝中就职,我军就保证不会伤害袁尚、审配及其所有党羽,也不追究袁尚和审配等人的伪造遗嘱与反叛之罪,还可以保证给予袁谭与审配等人高官厚禄。”

    “大公子果然仁慈,有肚量,宏佩服!”杨长史鼓掌叫好,然后又转向了逢纪说道:“元图先生,该你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我觉得大公子的条件已经相当可以了,贵军不妨可以考虑同意。”

    “多谢仲明先生提醒,但不可能!”逢纪也是冷了一句,然后说道:“我军的条件也很简单,袁谭承认他的遗嘱是伪造,奉立我家主公袁尚为主,交出许昌兵权,我军就可以保证不会伤害袁谭及其党羽,并且保证给予袁谭及其党羽高官厚禄!”

    “条件差不多嘛?”杨长史惊叫:“搞了半天,你们集结十几二十万的兵马,就是为了争谁当主公啊!”

    辛评和逢纪全都翻起了白眼,全都搞不懂杨长史这话到底是真蠢,还是装蠢?而杨长史又搔了搔脑袋,面露难色的说道:“不过这也难办了,大公子想当主公,三公子也想当主公,可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总不能两个人都当主公吧?”

    辛评和逢纪一头,觉得杨长史总算是说了一句人话,谁知杨长史又忽然说道:“不过,如果大公子和三公子都想当主公的话,也不是没有办法,我家主公陶使君就给你们想了一个法子,让大公子和三公子都可以当上主公。”

    “都当主公?”逢纪和辛评先是一楞,然后逢纪脸上迅速露出了喜色,辛评则生出一个不好的预感,沉声问道:“听仲明先生的意思,陶使君莫非想劝我们把老主公留下的基业一分为二?这点,我军绝不可能答应。”

    “非也,非也。”杨长史赶紧摇头,微笑说道:“不是一分为二,是地方自治,一国两制。我家主公陶使君提议,袁谭大公子不妨表奏袁尚三公子冀幽州牧,允许三公子自行治理冀幽二州,在冀幽两州的土地上自称主公,对外则奉立大公子为主公,承认大公子为袁氏新家主。”

    “什么意思?”辛评和逢纪都被杨长史的满嘴新名词搞懵了。

    “简单来说,就是袁尚公子承认袁谭大公子为主公,但是袁尚公子在冀幽两州境内自称主公,自行治理冀幽两州,袁谭公子不得插手冀幽军政事务,这就是一国两制,地方自治了。”杨长史又解释道。

    “好,这点我军可以同意。”急需时间稳定内部整军备战的逢纪一口答应,还说道:“一国两制,地方自治,我军可以接受这个条件。”

    “不行!”辛评跳了起来,勃然大怒道:“什么一国两制,什么地方自治,这不是变着法子的把老主公留下的基业一分为二是什么?这一点,我军绝对不能答应!”

    “辛评先生,稍安勿躁,我还没有说完。”杨长史笑吟吟的说道:“我家主公还提议,袁尚三公子为了表示承认兄长为主的诚意,每年稻熟之后,还必须向大公子进贡稻米二十万斛,以表臣服之意,这个条件很可以了吧?”

    “不可能!”辛评更是大怒,道:“区区二十万斛稻米,就想得到冀州和幽州,做梦!”

    “辛评先生可以不同意。”杨长史收起嬉皮笑脸,换成平时在下属面前的凶恶嘴脸,冷笑说道:“不过我要提醒先生两点,一是我家主公确实是一片好意,不忍心看到两位公子手足相残,骨肉分离,不想让本初公辛苦建立的基业毁在袁谭公子手里,如果贵军执意要与袁尚公子死战到底,本初公的死敌曹贼会怎么做?荆州刘表、新野刘备和西凉马腾这些人,又会怎么做?”

    “二嘛。”杨长史又慢条斯理的说道:“我家主公早已传檄天下,有言在先,两位公子如果不肯接受他的调停劝和,执意想要骨肉相残,那么我军就立即出兵,替本初公教训不孝子!所以现在如果辛评先生代表大公子拒绝劝和,那么陈到将军屯驻在定陶的三万大军,也就马上向濮阳或者官渡发起进攻!我徐州三十万大军,也会源源不绝的向许昌开拔!”

    逢纪先生开心的笑了,忙说道:“仲明先生,虽然我家主公没有说过向大公子进贡粮草,但为了表示我军接受陶使君调和的诚意,我现在可以斗胆为主公做主,答应陶使君提出的这个条件,自治冀州和幽州,向大公子称臣,也每年向大公子进贡二十万斛稻米。”

    辛评先生的脸色成了铁青色,几次拔足相走,可又不敢承担拒绝陶副主任劝和的责任,所以迟疑了许久后,辛评也只能是板着脸说道:“兹事体大,我必须请示主公。”

    “没关系,去向大公子禀报吧,我们可以等。”杨长史笑嘻嘻的说道:“先生可以自己回许昌禀报,也可以派人回许昌禀报,自己留在定陶城里以免旅途奔波。先生放心,宏一定会让馆驿好生招待先生的。”

    “多谢长史大人。”辛评拱了拱手,然后黑着脸大步走出了谈判会场,留下杨长史与逢纪在大堂中对视j笑。

    ……

    当辛评把谈判情况带回许昌后,脾气不比大袁三公好上许多的袁谭公子当然是掀了桌子,大吼大叫的下令集结军队,要亲自率领大军去和陶副主任决一死战,先破陶贼再破尚贼!不过还好,这样的乱命,就是袁谭公子的死党郭图都不敢听,赶紧与崔琰等人把袁谭死死当住,连说主公息怒,主公息怒。

    “息怒?陶贼和袁尚小儿要把我的土地一分为二了,叫我怎么息怒?!”袁谭公子怒吼道:“不能答应!绝对不能答应!既然要打,与其等陶贼打上门来,不如我们自己先打到陶贼门上去!”

    “主公息怒。”郭图劝道:“臣下不是想请主公答应陶贼提出的苛刻条件,只是想请主公慎重三思,然后决定是否开战。”

    “是啊,主公现在不能打啊。”崔琰也劝道:“现在我军是真正的四面环敌,北有袁尚东有陶应,南有曹贼西有刘表,举目皆敌,冲动开战,只能是自取灭亡啊。请主公仔细想想,我军如果向陶应开战,袁尚、曹贼和刘表同时杀来怎么办?怎么办?!”

    袁谭呆了一呆,然后大吼一声,一把将崔琰和郭图一起摔开,又一脚把已经掀翻的案几踢得飞出几丈远,狂吼道:“陶贼,我不杀你!誓不为人!”

    “主公,陶贼暗助袁尚确实可恶,但是眼下不是开战之时。”崔琰飞快说道:“眼下我军最重要的,应该是先铲除曹贼残部,与刘表缔盟抗陶,先稳定住了南线后方,然后才能考虑铲除袁尚叛逆,还有与陶应开战,否则的话,这个时候冒冒失失的向陶贼开战,我军只会自取灭亡。”

    袁谭公子咬牙切齿的盘算,很快就大吼道:“立即遣使荆州,向刘表求盟,立即集结兵马,讨伐汝南曹贼!”

    “对,我们先不说拒绝陶贼劝和,只是先争取盟友,荡清残敌,然后再考虑讨伐袁尚和陶贼。”郭图赶紧点头,又犹豫着说道:“可是主公,向刘表求盟和攻灭曹贼,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虽说我们可以在谈判桌上拖延时间,可是与其这么拖延浪费时间,也浪费兵力防备陶贼和袁尚,倒不如先向陶贼和袁尚做些妥协,腾出兵力灭曹,也可以弄到一些粮草以供军用。”

    袁谭公子又楞住了,坐回垫子上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后,袁谭又盘算了许久,这才有气无力的说道:“那以你们之见,该如何稍做妥协?”

    “臣下说了如果说错,主公可千万不要怪罪。”郭图胆战心惊的说道:“臣下认为,既然冀州事实上已经被袁尚控制,倒不如答应陶贼的劝和,允许袁尚自治冀州,再要求袁尚向我军进贡五十万斛粮食——许昌虽然产粮,可是这半年来战事不断,冬麦肯定要严重欠收,并州又粮产不丰,如果再不赶快弄到一批粮草,到了今年的冬季,我军的粮草可就危险了。”

    “可是陶贼还要把幽州也给袁尚,怎么办?”袁谭咬牙问道。

    “只能是讨价还价了。”郭图垂头说道:“形势不如人,只能是尽可能的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了,能多保住一些地方,就争取多保住一些地方吧。”

    崔琰也低下了脑袋,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在实力远不如人的情况下,崔琰再是足智多谋也彻底的无计可施了。而袁谭表情狰狞盘算了许久后,也还是无力的低下脑袋,有气无力的说道:“那就让辛评讨价还价吧,尽可能多的保住一些土地,也争取多从袁尚匹夫那里弄一些粮食回来。”

    第三百二十八章 出兵借口

    做为一名优秀的拆迁办公职人员,开会倾听民声只是一种手段,尊重钉子户意见的漂亮话可以说,具体怎么做又是一件事,让钉子户滚蛋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手段可以因人而异,主次不能颠倒,目标也不能混淆,否则做起工作来只会事倍功半。——某优秀公仆语。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我们的缓兵之计又得手了。仲明先生派快马传书,说是辛评已经在谈判中做出了让步,可以肯定,袁谭已经被迫准备放弃与袁尚速战速决了。”

    因为长期和陶副主任、杨长史这两个大马屁精在一起的缘故,本来就十分圆滑的刘晔也学到了不少阿谀谄媚的本领,收到了杨长史派人送来的消息后,刘晔第一时间就带着喜讯跑到了陶副主任的面前,满脸笑容的奉承,又道:“仲明先生还想请示主公,袁氏兄弟接下来的谈判中,我军采取什么立场?是否尽快结束这场谈判,促成二袁暂时和解?还是再拖延一段时间,等到袁氏兄弟许给我军更多的好处后,再让他们两兄弟和解?”

    说着,刘晔又赶紧补充了一句,道:“对了,仲明先生还在书信里说,袁谭已经密许青州全境与兖州陈梁二郡与我军,袁尚干脆密许了青州与兖州全境,所以仲明先生建议先不要急着结束这场谈判,应该利用这个机会,从袁家兄弟手里再捞些好处出来给我们徐州。”

    “许给我们更多的好处?是许给他杨宏更多的好处吧?”陶副主任笑了笑,道:“这次差使还真是便宜他杨仲明了,吃完了上家吃下家,两头拿好处两头吃贿赂,听说这家伙的大舅子郭浮,都已经押了满满一船金银珠宝回了徐州,还没捞够?还想再捞点?”

    在场的除了为官清廉的是仪外,贾老毒物和陈登等人都大笑了起来,全都很是钦佩杨长史的吃钱手段。不过看在杨长史之前的屡建奇功份上,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的陶副主任当然也不可能为了这样的小事计较,笑过后便吩咐道:“元方,回信给杨宏,告诉他,只要谈判不破裂,能够最终达成,时间方面的细节他可以自己做主,至于二袁和解的条件方面,只要咱们不吃亏,具体的可以让二袁代表自己细谈。”

    陈应答应,刚要提笔做书时,旁边的是仪却开口了,道:“且慢,主公,在促成二袁暂时和解之前,仪想问主公一个问题,主公将来是愿意面对什么样的敌人?是愿意面对一个后方不宁的袁谭,一个内部稳定的袁尚?还是一个后方无忧的袁谭,一个内部不稳的袁尚?”

    “子羽先生此言何意?”陶副主任一楞,答道:“这还是用问吗,我当然希望我的敌人后方不宁和内部不稳了。”

    “如果是这样,那么主公最好不要促成袁谭与袁尚暂时和解。”是仪郑重说道:“其实早在文和先生与元龙先生提出缓兵之计时,仪就想要提醒主公万不可使二袁谈判成功了,只是时机未到,便没有开口,现在时机已经到了,有一些话仪就不得不说了。”

    是仪擅长以直破巧,化繁琐为简单,陶副主任对他的独到见解还是相当赞赏的,所以陶副主任很快就点头说道:“好,请子羽细言之。”

    “其实也很简单。”是仪答道:“如果二袁谈判迅速达成,袁氏兄弟平分了北方?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