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三国好孩子 > 三国好孩子第196部分阅读

三国好孩子第196部分阅读

旗帜飘展,建满白旄黄钺,围观百姓超过万人,当真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场面无比壮观,曹老大的代表满宠、袁谭军代表辛毗、袁尚军代表李孚、袁术军代表舒邵和马腾军代表马休等诸侯代表,各持自军假节立于坛下,恭迎刘表到来,一度没什么诸侯理会的刘表也在此一刻风光无比,达到了人生的最高点。

    午时至,诸侯代表拜请刘表升坛建盟,刘表允诺,在鼓乐声中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当众朗诵盟文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陶应,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表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念完盟文,刘表命士兵宰杀白马,取血抹脸以示歃誓,当刘表将马血擦到了脸上的同一时间,会盟台上也响起整齐无比事前不知演练过多少次的口号声,“齐心协力,誓灭陶应!齐心协力,誓灭陶应!齐心协力,誓灭陶应——!”紧接着,诸侯代表依次上坛歃血立誓,辞气慷慨,个个涕泗横流,情真意切到了极点。

    走完了这些程序,七路诸侯与严白虎一支义军的反陶联盟也总算是正式达成,该轮到诸侯代表扶请刘表下坛回城聚宴了。可就在刘表志得意满到了极点的时候,轰隆一声,围观的百姓人群之中却忽然响起了一声巨响,声若惊雷,直把在场众人惊得是张口结舌,纷纷扭头张望时,却见人群中的一棵树旁浓烟滚滚,枝叶晃动不已,附近的百姓惊叫奔跑逃离,顿时乱成了一团。

    “出什么事了?”听到这声巨响,正在得意之中的刘表顿时拉下了脸,怒视负责会盟现场安全的蔡中,蔡中则是茫然无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刘表暗骂了一句废物,这才命令王威带人过去查看情况。

    “是陶贼的细作搞鬼!”曹军代表满宠站了出来,铁青着脸分析道:“陶贼在许昌大战时,曾经用过一种可以发出巨响的武器,想来是陶贼探得我等今日要在此地会盟,故而用此武器惊扰百姓,立威以恐吓我等。”

    听了满宠这番分析,诸侯代表当然是个个怒容满面,大骂陶贼胆大妄为,竟然敢嚣张至此!刘表也是大声冷哼,道:“陶贼越是如此胡作非为,证明他心中越是害怕我们诸侯会盟共伐于他!诸公不必担忧,我会即刻下令擒拿陶贼细作,碎尸万段,以治其扰乱会盟之罪!”

    看了看乱成了一团四处奔走的荆州百姓,满宠基本上也死了能够拿住徐州细作的心,只是向刘表拱手说道:“盟主,三两蟊贼小丑跳梁,能否拿住并不重要,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如何乘着诸侯会盟后士气大振的机会,尽快采取行动,打击陶贼的嚣张气焰,鼓舞天下军民百姓的伐贼之心。”

    “是啊。”小袁三公的代表舒邵赶紧附和道:“盟主的大军中,以水师最为强大,应该立即出兵鄱阳湖讨伐陶贼水师,只要能在水面上取得大胜,打开缺口,将来的事就好办了。”

    “自私归自私,但是战略上却是无比正确。”满宠微微一笑,也是点头说道:“盟主,仲应先生所言有理,欲灭陶贼,必先鼓舞士气军心,要想鼓舞士气军心,最有效的办法莫过旗开得胜,盟主倘若能够尽快出动荆州水师征讨陶贼水师,不仅可以轻易获胜,还可以迫使陶贼主力回师南线,收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刘表捻须微笑,道:“诸公且请放心,待到表先办完一件大事,荆州水师自会有所动作。辛祭酒,李主薄。”

    刚想把辛毗和李孚叫到面前,当面调解袁家兄弟的幽州一争,让袁家兄弟各领幽州一半以便整合力量,辛毗和李孚也刚刚答应,王威就已经急匆匆的回到了会盟台上,将一个明黄铯的小包裹双手呈到刘表面前,奏道:“禀主公,在发出巨响的那棵树上发现的,敌人细作把这个包裹系在了树上,写明了主公亲收。”——大概介绍一下,徐州细作是把火药罐埋在了树根下引爆,所以爆炸后没有伤到包裹。

    “什么?给我的?”刘表一楞,再仔细一看时,见那个包裹上确实写有请自己亲收的字样,信手接过了那个包裹后,发现软绵绵的没有半点硬物,便也放心的打开包裹,发现了其中竟然装有四个信袋,其中三个信袋已经开封,只有一个被火漆封着。

    “怎么会是四道书信?”刘表满头雾水的先拿起了一个已经开口的信袋,取出信中缣帛观看时,只看了一眼抬头,刘表的脸色就变了,再仔细观看其中内容时,刘表又气得浑身发抖了。——顺便介绍一下,这道书信,是袁尚公子给陶副主任的告密信抄件。

    “盟主,出什么事了?”诸侯代表个个惊讶,赶紧凑了过来同看,也是只大概看得几眼,辛毗马上就怒不可遏的揪住了李孚,一边拳打脚踢一边大骂,“无耻j贼!原来你是陶贼细作,替陶贼来探听我们会盟消息!j贼!j贼!”

    “冤枉啊!”李孚大声喊冤,道:“那不是我主公的笔迹啊,是陶贼伪造了来离间我们同盟的书信啊!”

    铁青着脸把袁尚的书信抄件扔给王威,刘表又飞快拿起了第二个信袋,打开取出了曹昂给陶副主任的告密书信——在这道书信的反面,陶副主任还用歪歪扭扭的亲笔写了一句话,“景升公,你相信以曹贼之j诈,会无意中说漏嘴否?”

    满宠的脸色开始变了,旁边的诸侯代表也开始对满宠怒目而对了,刘表则把那道书信重重摔到了满宠脸上,咆哮道:“满伯宁,你对此如何解释?”

    “是……,是大公子私自行事。”满宠硬着头皮狡辩。

    “放屁!”刘表大吼,然后又飞快拿起了第三个信袋,取出了其中书信观看,这道是袁谭公子给陶副主任的告密书信,在这道书信上,袁谭公子直接了当的告诉了陶副主任反陶联盟的会盟日期地点,还有参与诸侯的名字,并重点强调了袁尚也加入了反陶联盟。而在书信的背面,陶副主任又亲笔歪歪扭扭的写道:“景升公,我是在四月十八那天收到这道书信的,袁谭用这道书信换我放回他的父亲,不过我很奇怪,本初公是我岳丈,袁谭如果想要把他接回去颐养天年,直接开口我肯定答应,为什么还要用这道书信来换?”

    “j贼,原来是你们出卖了反陶会盟!”

    李孚开始反击了,就在会盟坛上和辛毗当场扭打成了一团,坛上坛下的荆州文武将士一片大哗,围观的荆州百姓也是个个惊奇万分,搞不懂刚刚缔结了盟誓的诸侯代表为什么会马上打起来。而刘表却是气得差点昏厥过去,许久都说不出一句话,好不容易缓过这口气后,刘表先是把第三道告密信往袁谭军代表辛毗脸上重重一摔,然后歇斯底里的吼出了自己这一辈子的最强音……

    “这次会盟!不算!!不算!!!”

    听到这歇斯底里的咆哮,坛下没有看到书信的荆州文武个个张口结舌,说什么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滑天下之大稽的事,脸上歃血未干,竟然马上就会盟不算?李孚、辛毗和满宠等当事人则脸色尴尬,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倒是比较老实的舒邵和马休这些诸侯代表大为焦急,赶紧开口劝说刘表冷静,千万别闹出会盟后马上破盟的闹剧,可惜刘表这会已经气昏了头,说什么都听不进去。

    “主公,还有第四道书信。”

    还好,王威及时提醒了刘表还有第四道书信,这才使刘表稍微冷静了下来,拿起那第四道被火漆密封的书信后,刘表先是恶狠狠的扫视了一圈余下的诸侯代表,直瞪得余下四名诸侯代表心里发虚,这才慢条斯理的打开了信袋,又退后几步不再与众人同看,然后才取出了最后一道书信。却见这道书信还是陶副主任的亲笔,歪歪扭扭的写道:

    “景升公,勿谓言之不预也,既然你想找死,给其他j贼当替死羔羊,我成全你!我现在正式知会于你,你看到这道书信的同时,我也在许昌城中誓师出发,亲率十二万大军南下讨伐荆州!洗干净脖子,准备等死吧!大汉太尉,徐兖青扬豫五州州牧,陶应敬上!”

    呆若木鸡的看完了陶副主任的亲笔宣战书,又呆若木鸡的楞立了许久,刘表终于回过了一些神来,先是看了看惴惴不安的诸侯代表,然后好不容易才勉强挤出了一点笑容,道:“诸公,我们的这次会盟,还是继续有效吧。”

    第三百七十八章 被洗脑太严重

    陶副主任给刘表的宣战书当然不是说笑或者口头威胁,在举目皆敌的情况下,刘表策划组建的反陶联盟就象是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如果不赶快把它扶正,很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同时徐州军队太过漫长的防线也注定了只有以攻带守才是上策,所以建安七年六月初一这天,陶副主任确实在许昌城里举行了誓师大典,亲率十二万大军以大将张绣为先锋,挥师南下讨伐荆州。

    陶副主任的出兵借口很牵强,一是刘表无礼扣押朝廷使者蒋干,二是刘表不尊朝廷,居心叵测并企图谋反,而事实上刘表虽然和其他诸侯一样不向陶副主任控制的许昌朝廷缴纳赋税,逢年过节的贡品却从来没有少过,还比任何一个诸侯的贡品都多,所以陶副主任跑到汉献帝面前请旨出征时,立即就遭到了以衣带诏漏网之鱼吴硕和王子服为首的汉室臣子的强烈反对,指出刘表乃是汉室宗亲,素来也尊敬天子,不可轻伐。

    陶副主任倒没有象曹老大那样的乱杀反对者,只是安排了曾经被汉献帝誉为淮南第一忠良的杨长史出面办理此事,结果杨长史也大大的让汉献帝等人刮目相看了一次,当天就拿到了吴硕和王子服不尊礼仪、不守臣道、言语僭越和贪赃纳贿等一十一条不赦死罪,陶副主任再名正言顺的帮助曹老大收拾衣带诏漏网之鱼,让曹宏带兵连夜捕杀吴硕和王子服的全家,汉室朝廷里也就没有了反对出兵的声音。

    顺便说一句,这件事也让汉献帝彻底看清楚了陶副主任的真面目,让汉献帝在一直被陶副主任悄悄惦记的伏皇后面前哭诉道:“董卓是西凉饿狼,曹操是中原豺狼,陶应是徐州笑面虎,朕的命怎么就如此之苦啊?”

    扫平里朝廷里的反对声音,陶副主任又留下了高顺、陶基、是仪和荀谌等人率军镇守许昌,供给粮草,领着大军向荆州出发了,取道叶县与堵阳,十二万大军分为前后中三队,浩浩荡荡南下,目标直指南阳境内的第一重镇宛城。

    确认了陶副主任出兵的消息,荆州军方面是丝毫不敢怠慢,听了刘先和蒯良的建议,刘表采取了三条应对之策,一是派蒯良之弟蒯越急赴宛城,命令主持南阳防务的荆州大将黄祖全力坚守宛城防线,优先守卫南阳诸城,深沟高垒不可轻易野外决战;二是迅速在襄阳一带集结兵马,准备通过水陆两路增援黄祖,三则是厚颜无耻的要求会盟诸侯遵守反陶盟约,出兵牵制徐州军救援荆州。参与会盟的诸侯代表则大都各怀鬼胎,一边嘴上答应立即请主公出兵,一边则偷偷欢喜,无比庆幸祸水东引之计成功,让狠如豺狼猛如虎的徐州军掉转了矛头,对目前唯一能与徐州主力周旋的荆州军开了战。

    不得不说,蒯良给刘表献出的避敌锋芒、深沟高垒战术方略,确实正确得不能再正确,因为荆州军强水战而弱陆战,与徐州军队野外决战那是典型的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同时宛城一带河流众多,水运发达,便于黄祖军补给粮草和获得增援,而徐州军拿下许昌不到一年,连遭战乱的许昌元气未复,到宛城又没有水路可以运粮,难以有力供给南征大军的粮草补给,所以只要守住了宛城一带的城池防线,就有希望耗到徐州军队粮尽自退。

    战术方略虽然正确,但再好的战术方略也需要人来执行,黄祖那史书明载的急脾气就注定了这个战术方略难以得到坚决有力的执行,所以当蒯越带着刘表的命令抵达宛城后,黄祖当场就提出了反对,道:“被动死守有屁用?那个废物给主公出的馊主意,让我只守不攻,只守城池不打野战,何时才能击退陶贼的进犯?”

    废物蒯良的弟弟蒯越翻白眼了,不过还好,荆州老蒯家和江夏黄家素来多有交往,同时黄祖在立嫡一事上也很聪明的采取了中立态度,除了因为黄射支持蔡瑁兄弟仇视徐州军外,与支持刘琦继位的蒯家从来没有发生过冲突,所以蒯越也不想与黄祖发生冲突,便苦笑道:“元阳将军,这个方略,是我兄提出来的。”

    “原来是子柔提出来的啊,误会了,误会了。”黄祖也有些尴尬,忙转移话题说道:“异度,那依你之见,令兄这个方略是否太过保守?我军在南阳境内足足有五万大军,又有大量战船可以依托河流随时集结,绝对有和陶贼的一战之力,不打野战只守城池关隘,是否太过保守被动了?”

    “元阳将军既然问起,那我也就直话直说了。”犹豫了一下,蒯越坦白答道:“老实说,其实早在兄长提出这个方略时,我就担心黄将军你可能不会接受这个战术计划,但兄长提出的方略确实正确,我荆州军长于水战,在陆地上与徐州军交战难占上风,与其冒险野战,倒不如紧守城池,依托河流水运挡住徐州军的南下脚步,待到徐州军粮食告罄或者后方生变,我军便可不战自胜矣。”

    “我觉得不妥。”黄祖摇头,道:“被动守城,只会使徐州军贼势更加嚣张,不利于我们的军心士气,况且淯水是南北走向,依托城池与河流坚守,淯水西面的城池土地倒是可以保住了,淯水以东的城池土地怎么办?异度你在行军方面比你兄长强多了,怎么还会认同他提出的这个方略?”

    这里介绍一下,单就战术层面而言,蒯越确实要胜过大哥蒯良许多,刘表初到荆州时,蒯越曾经提刘表干出过一次干掉十五伙盗匪头目的漂亮事,一举收编和消灭了这十五股盗匪,在荆州军中颇有威信,算是有些识人之能的刘表单派蒯越来宛城送信,其目的也是想让蒯越帮着些性格急噪的黄祖,用心很是良苦。也正因为如此,听了黄祖这番话后,其实并不服气兄长保守方略的蒯越多少还是有些动摇,道:“黄将军,你的话虽然有理,但是主公的命令……”

    “主公的命令,是让我不可轻易发起野战,并没有说坚决不许我发起野战。”黄祖举起刘表的手令反驳蒯越,又道:“我意已决,怎么都得和徐州贼军打上一仗,然后见计行事,实在不行再退守宛城不迟。”

    “既然黄将军心意已决,那我也不反对。”蒯越也下定了决心,又道:“不过宛城不适合与徐州军野战,这一带的地势太过开阔,敌众我寡,会给敌人发挥兵力优势的机会。应该到博望去,那一带的地形复杂,道路狭窄,有利于熟悉地理的我军队伍,不利于敌人队伍,是我军以少胜众的理想所在。”

    “这才象是你蒯异度说的话嘛!”黄祖鼓掌大笑,当下黄祖又与蒯越稍做商量,决定由黄祖亲率两万军队北上博望,在博望一带立寨迎战徐州军,留下大将苏飞等人镇守宛城、棘阳和安众等南阳重镇及水运船只,同时蒯越也没急着向刘表禀报此事,免得刘表迅速遣使制止。

    一天多时间后,黄祖大军抵达宛城东北六十里外的博望小城,将粮草军需尽数屯于城中,大军则在城外安营扎寨,摆出准备在此迎战徐州大军的架势。徐州细作探得消息,迅速将消息送到已经抵达堵阳的徐州军中,陶副主任得信又是欢喜又是担忧,心情复杂的笑道:“好,想不到黄祖老匹夫竟然敢北上安营,看来这次我们有希望在野战中重创敌人了。不过……”

    “不过什么?”贾老毒物有些奇怪的说道:“黄祖主动离开宛城坚城,这是好事一件,主公为何还面露担忧?”

    “博望,博望坡。”对这个名字十分敏感的陶副主任苦笑说道:“听说那一带的地形十分复杂,道路也很狭窄,道路两旁还尽是芦苇草木,我军如果轻进,怕是会中敌人的埋伏火攻。”

    “主公?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