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新七仙女 > 新七仙女第32部分阅读

新七仙女第32部分阅读

寒喧后,妹妹有意思地退出房间。

    姑娘站在门外,只听见我说:“干我们这一行,很苦,要东奔西跑,又没有什么钱。”姑娘说:“我看中的是你这个人,不是钱……”

    妹妹和我惊喜有加。这才是一个好姑娘,不,这才是妹妹的好嫂子呀!妹妹希望我紧紧地抓住她!

    约会过后,妹妹还给我出了不少主意。仅管她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但她能从电影电视里头学到,也能想出不少“鬼点子”。

    小妹和我的感情不一般,从小到大,兄妹俩就没有离开过,在台下练功,在台上演出,同甘共苦。打个比方说吧,如果日本鬼子进村,要我人命的话,她想她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用她的命去换我的命。我们血浓于水啊,情同手足,永不分离。可如今,我找了女朋友,她和我迟早是要分开的了。一想到这些,她就禁不住有些伤感……

    1996年春天,小妹和我来到湖南长沙发展。经过6年的奋斗,我们的节目得到湖南观众的欢迎。特别是我以“奇、绝、险、怪”为表演特点的节目,享誉大江南北。我的瑜迦术、忍术技艺大长,其中绝技钢针穿肘、钢针穿喉令人瞠目结舌。

    瑜迦术发源于印度,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所独创,此术崇尚意念,控制行动,当练到一定境界时,靠意念支配身体局部血液流动,达到穿肉而不出血的目的。

    忍术为日本武士所创,发挥人体最大的极限,忍人所不能忍之痛。钢针穿肘(喉),就是用一根钢针穿过人的肘(喉),并在针上悬挂半桶水,赤脚踩在两把锋利的钢刀上。演毕拔出钢针,肘(喉)毫无滴血。

    我1993年15岁时以少年之身独练此技,参加“巴蜀十绝”大赛,被评十绝之一。湖南电视台录制专题节目。我们兄妹以绝技参加了卫视聚艺堂的演出。尔后,对我兄妹的绝技表演,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也作过专题报道。

    妹妹说,她最佩服我的是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在妹妹的鼓励下,为了生存竞争,我不断创新,技艺在她之上。

    我的轻功非同寻常。我可以用1000多支蜡烛架起8米长的火桥,能用赤足从火桥上走过,脚底无伤,蜡烛不灭,被评为“巴蜀十绝”之一。

    第一百二十八集 衣锦还乡娶新娘

    128集

    衣锦还乡娶新娘。

    第一百二十八集

    385、中国第一轻功

    我的三层轻功,国内首创:我能够巧妙地将杂技与轻功融为一体,将普通电灯泡、玻璃板、气球、玻璃板、鸡蛋一层层摞起来,然后分别在两层玻璃板和鸡蛋上表演,做到所有道具完好无损。我非常敬业,热爱观众,演出时全用真功夫。

    小妹她晚上酷爱上网。网吧一泡就是半夜。我为此特别担心,怕她遇上坏人,或被网上的坏男人勾引了。因此,每到夜里10点以后,我就不停地打她的手机。她后来干脆将手机放在房间里。我打手机,一听,就在隔壁房间里响。

    我生气了。但也拿她没办法。虽说长兄如父,可我只比她大2岁。她常在我面前撒点娇,调点皮。有时候,闹点小情绪。我说她在台上表现不好。她说她是故意闹给我看的。但是,有一次她不听我的话,结果在台上演出不专心,叼花时,花没叼着,人可摔了下来,头摔晕了,一阵黑糊糊的。她感觉奇怪:噫,谁把台上的灯关了?她摔下来,观众很紧张,有的还跑到后台来安慰。她知道自己失手了,难过得直想哭。这时候,我并不给她半点情面,我严厉地说:“重新来过!”

    过后,我对她说:“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要对得起观众。任何时候,要热爱自己的观众啊。”

    明白了这些道理,从此她表演一丝不苟,想想自己一生下来就干杂技,看见的是杂技,练的是杂技,一辈子都是干杂技,没有理由不专心致志,把这一行做得更好。

    小妹和我亲情归亲情,公家是公家。那年,她们参加了一个省级杂技团的表演,团长非常信任她,让她管着全团的钱。有一次,我患了重病,身上钱都用光了。我求她说:“妹妹,你把你手上的钱拿一点来用一下吧。我治病要紧啊。等我病好了,我立即赚钱来还给你。”她说:“哥,你好糊涂啊,这是全团人的活命钱呀!你怎么能够拿去用了呢?公是公,私是私。要公私分明才对。”我生气了。但是,她没有松口。

    我病了,她比谁都着急。她着急地说:“哥,我去帮你找朋友借钱吧。”最后,她从朋友那里借了钱,把我的病治好了。

    我是表演团体的主力,受伤的时候比她多。她时时刻刻为我提心吊胆的。去年赴福州演出。在一个皇家歌剧院,观众上千人,上来一个200多斤重的大胖子,和我表演“腹压千斤”。当时她我的膝盖受了伤,膝盖骨有裂缝,感觉像患了风湿,自己并不知道。结果上场后,大胖子坐在我的肩上,我站起来时,只听见“啪”的一声,我的膝盖骨断了。裂成两瓣。

    我虽然不叫痛,可处处都痛在妹妹的心里。她急得哭了。这次我住院半年多,她端水送饭,无微不至地护理我。演艺界的朋友也帮了很多忙,帮她找好的医院,找好的医生,把我安顿好。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未改,但我和小妹却认不出回家的路了。14年后小妹重返家乡。她急着想回家去看看。结果找错了地方。向东家问问,又向西家打听打听,结果找到了村子,却再也找不着家了。

    她不好意思地问村里的老乡亲:“哎,你们知道尹文迟的家在哪里呀?”乡亲说:“哦,他们家的人呀,早就出去了。”

    “我是他的女儿,回来啦!”

    乡亲们好惊讶。当他们知道她就是当年那个8个月的女婴时,都惊喜了!乡亲们奔走相告,纷纷迎接她进村。她感觉就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一次,她在家乡呆了22天,仿佛沐浴在亲情的阳光里。直到我来接她,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人在江湖,我们兄妹没有“家”。我们一年要穿越7、8个省会城市去演出。大江南北,到处有我们兄妹的身影。长期在外奔波,好想有个家哟。她想有家的感觉真好。

    现在我找了个云南姑娘做嫂子,在长沙买一套房子,就在湖南安个家了。她呢,暂时还不知道“家”在何方。如果说她要有个家的话,那家就在“网”上了。

    她和我有个约定:在通向杂技事业的高峰里,走遍千山万水,哪怕千难万难,她和我都不会回头,千难万难,永远也不分离。

    第一百二十九集 孔雀夫妻东南飞

    第129集

    孔雀东南飞。

    第一百二十九集

    386、 “孔雀夫妻”坎坷创业

    在南边城市的郊区,翠竹、绿树、田野环抱的小山村,有一对夫妻,被人们称赞为“孔雀夫妻”。

    他们就是南边省某外贸公司下岗职工王林和返乡农民工“孔雀公主”伍莉。

    他们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创业英雄。

    经过十年打拼,他们拥有自己的孔雀生态园160多亩。

    本次全国仙缘桥情人节大会将邀请他们夫妻双双出席病介绍创业经验。

    下面是组委会特派记者江南、悦儿发回来的最新报道。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王林带着记者见到了这位“孔雀公主”、湖南省有名的返乡打工妹、孔雀生态园园主伍莉。

    她正哼着轻柔的小调,吹着婉转的口哨,结果立即引来一群孔雀嬉戏要食。

    他们的爱情和创业故事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

    387、一见钟情,相聚时短别离长

    王林是如何认识“孔雀公主” 伍莉的呢?说来话长。

    1993年的秋天,正是麓山枫叶红的时节,王林还在省外贸五金矿产进口公司上班。

    一天晚上,王林的一个朋友突然叫他,说有事要他帮忙,叫王林去他家里聊。于是,王林骑着自行车去了他家。

    门没有关,房子里灯火通明,客厅的地上,放着大大小小的纸箱和包装带,显得十分零乱。王林叫了一声朋友的小名,却无人应。但他听见卧室有些声音。

    王林顺着声音走了进去——哦,一位穿着朴素、大方、扎着马尾辫的姑娘正在埋头认认真真的烫衣服。王林抬手在门上敲了一下:“喂!”

    姑娘抬起头,笑了一下,似乎认识他,说:“你来了!”王林“嗯”了一声。没等王林再开口,她就一边烫衣服一边说:“你的朋友下楼买烟去了。”这时,她烫好了一件衣服,把它挂好,走出房间。王林被这个相貌俊秀、手脚麻利的姑娘吸引着。也跟着出来到了客厅。

    她很快就从厨房泡了杯茶端给王林,招呼王林坐,然后望着地上的两个纸箱打了个手势,意思是说还有两箱衣服要整理,然后就进屋忙去了。

    王林坐在沙发上抽着烟等朋友回来。可这人不知跑哪里去了,买烟就在楼下有,不要花一个小时吧。王林随手拿起旁边的电话打了他的bb机。他很快回了电话。原来,他刚下楼准备买烟,一个做不锈钢挂衣架的店老板就把他喊去了。“难怪,要这么久罗。”

    王林正疑惑。那朋友来电话讲,如果你觉得无聊就帮伍莉的忙吧。王林纳问:“谁呀?哪个伍莉?”但刹那间,王林明白了,就是那个烫衣服的女孩子,她就是叫伍莉哦!

    看她搬箱子、烫衣服、泡茶的蛮能干的样子,还挺能吃苦耐劳的。正想着,伍莉从房间出来了,正要搬另一箱衣服进去烫。王林忙走过去帮忙。哪知,由于紧张,王林不小心一弯腰,“砰”的一声,和伍莉两个头相撞了。她“啊唷”一声,摸着额头,直起了腰,盯着王林直看!

    也许是看到王林比她更痛苦的表情吧,她“扑哧”一声笑了,问王林:“大哥,没事吧?”王林显得有些难为情。那一刻,王林的心突然“砰砰”乱跳,仿佛她就是王林日思夜想的、梦中的那个姑娘。

    难道说这就是书中所描述的“一见钟情”吗?

    她看王林正在发愣,就用手在王林跟前摆了摆说:“好重哦,帮个忙罗。”王林这才缓过神来,和她一起把那两箱衣服抬进了房间整理。

    她告诉王林,衣服上多余的线头要剪掉,整烫后才能挂出去卖。他们俩于是打开了话题,彼此有说有笑的。很快,衣服都整理完了。

    这时,王林朋友回来了。伍莉收拾好衣服后,对王林的朋友说:“老板,我回去了,明天会早来。”她把脉脉含情的眼光转移到王林身上,红着脸微笑着,朝王林点了点头,然后关门走了。

    王林和伍莉初次见面,就喜欢上她了。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喜欢一个姑娘,想见却又不敢见。

    自从遇见她以后。王林去图书馆百~万\小!说的日子就越来越少。每晚8点半,王林就会骑着自行车到商场门口去接她。然后,让她坐在自己的车架上,载着她沿着湘江边缓缓而行。尽管是冬天,王林却没有丝毫凉意,反而感觉很温暖。而她也羞怯的将头轻轻的靠在他的背上。一个小时后,王林把她送到了住处,然后自己再回家。踩了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手也冻红了,鼻子也吹麻了。但他怎么也不觉得冷。

    一个心有所思,一个暮有所想,每天忙碌奔波于青山绿水间,一件件衣服要经过她精心洗烫,巧手叠成。他们之间的接触更加频繁,双方的爱慕之情越来越深。他们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

    更可笑的是,春节她休假回乡下去了,王林两天没见到她就寝食难安,心乱如麻!这也许就是热恋的开端吧。

    好景不长。两个月后的一天晚上,王林这个做服装朋友对他说,这两个月累死了,都瘦了十多斤;说进货时他苦恼,不知哪个好;有时生意不好,一天难卖出一件,他也苦恼,算了算帐,两个月下不为例来不但没赚钱,反而亏了;所以他说想转行。

    三天后,那朋友果真把衣店都盘给别人。从此,伍莉也成了一名“下岗”青年。王林替她伤心。她反而笑着安慰王林说:“这两个月,站累了,正好想休息。”

    伍莉第二天就回乡下了。

    之后的两个礼拜,她像人间蒸发一样,音讯杳无。那时候,通讯没现在这么发达,没有手机。除了邮局能寄信外,乡下根本找不到公用电话。她想呼王林也没有办法。

    一个多月后,在焦急的期盼中,王林终于收到了她的来信:清秀的笔迹、温和的话语,看了让他倍感亲切,仿佛她就站在自己跟前!

    她在信中说:她已在乡下的一所中心小学代课,教三年级的语文、四年级的音乐、一至六年级的美术课,每天和孩子们一块,生活很充实……

    不久后,学校放暑假了,她到城里来看王林,说暑假时间两个多月,不想浪费时间,想去深圳妹妹所在的服装厂打工。王林说:你能这么想,也是件好事,至少可多学点东西。将来工作也多一个机会。

    尽管王林有些舍不得,却还是把她送上了南下的列车。

    第一百三十集 爱点燃孔雀公主创业激|情

    第130集

    爱点燃“孔雀公主”创业激|情。

    第一百三十集

    388、爱情鼓励,点燃“孔雀公主”创业激|情

    1997年3月,王林和大多数城里工人一样,成了一名下岗职工。以前,按部就班上班工作,不觉得闲。现在,一天到晚,呆在家里,不知该干些什么。唯一能打发时间的地方,就是去图书馆百~万\小!说。没有她的日子里,王林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时间过得真慢。

    一天下午,王林终于收到了她出远门的第一封信。那是她领到工资的当天晚上写的,看得出她当时的喜悦。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她在信中说,她不想回来教书了,因为在服装厂,她可以拿到1200元/月,而教书只有260元/月。

    王林的看法和她父亲一样,希望她能回来教书。她父亲说,教一年书,胜读一年书。但她执意不回,王林也不能勉强。王林说,只要你高兴,在哪都行,况且她是和妹妹还有很多老乡都在一起,也不必担心。

    一天,他看到一本关于饲养孔雀的书,很高兴,就给伍莉写信,介绍了这本书。美丽孔雀从此在伍莉心目中扎下了根。

    伍莉不甘心留在家乡教书,决意外出闯荡打工。她到过深圳,走过广东。她四处打工,准备实现自己事业的梦想。就这样,她一下海便是七、八年。先后在深圳的服装厂、电子厂、海南中石化液化气公司等地打工。

    在外面打工期间,他们要到每年春节,才有机会团圆。就像牛郎织女,一年见上一面,如胶似漆,难分难舍,很有一番久别胜新婚的感觉。

    伍莉觉得在海南打工,不能提高和发展自己,便放弃了这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又辗转来到南京。几番周折,她在当地的《当代农业》杂志社谋得了一份可心的差事。

    由于经常参加各地区举办的与农业相关的交易会,她接触了很多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养殖种植风云人物,并和他们交上了朋友。这些专业户的养殖种植规模都很大,动辄占地几十亩甚至几百亩,种植养殖的东西五花八门,而且销售渠道还非常通畅。这些对于从农村走出的伍莉来说,有着不小的诱惑。加上王林给她介绍孔雀的书,和他的一封封爱情鼓励书信,她的创业激|情一下被点燃了。

    一天,在交流中,伍莉得知一位江苏的聋哑养殖户3年前才开始特种养殖,后来凭着他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办成了一个160亩的养殖场。如今,他拥有孔雀、火鸡等十几个品种,产品供不应求。

    伍莉觉得,残疾人都可以在特种养殖业中闯出自己的天地,自己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出色呢?

    2001年6月,她进江苏南京那家杂志社上班半年了。可心里一直想养孔雀,她接触到国家关于扶持创业的新政策,关于扶持种植、养殖大户的新精神,其中最让她心动的是孔雀养殖!她认为家乡山好水好,风景如画,应当因地制宜,改变一下当前单一的水稻种植和肉鸡的养殖的面貌。

    于是,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王林。王林当时就很赞成,毕竟她28岁了,王林也34岁了,要准备结婚了,应该有一番自己的事业了。

    王林说:“莉妹,我是个下岗职工,没有了单位,你不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