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江山国色 > 江山国色第199部分阅读

江山国色第199部分阅读

    是有可能继承皇位的,故而从小严格养起,如长子李鹰,李重九每日都有过问他的功课,就算政务再繁忙,也写信给他,告诉他读书做人的道理。

    但女孩就不一样了,大赵的公主将来就是要嫁人的。自平平嫁给周州,李重九想起平平,不由思念,所以就是一个心思,让女儿陪伴自己这几年内,好好的承欢膝下就行,管教自不如皇子那么严格。

    何况杨娥皇没有为李重九诞下嫡子,李重九总觉得是自己愧对了她,所以也是加倍的对采薇宠爱。

    不过李重九如此,不等于杨娥皇就放她任性,但采薇也很得萧皇后,李虎的宠爱,故而也不是怕。但杨娥皇稍不在时,采薇也会将宫里闹个天翻地覆的。

    采薇一路小跑,竟是不认得苏素。虽是苏素有见过采薇数面,但小孩子自是不会认人。

    采薇见到苏素奶声奶气地问道:‘你是何人啊?为何擅闯宫殿,不怕被拿治罪吗?’

    苏素听了顿时哑然失笑,一旁宫女倒是认得苏素身上二品官服,见了不敢上前说什么。

    ‘采薇,不得无礼,还不拜见你苏叔公!’

    一旁李重九来到的殿上。采薇见李重九扑哧一笑,当下一下扑到李重九脚旁扯着他的龙袍,坚决地摇头道:‘我不要!’

    苏素见李重九身为帝王居然被自己女儿弄得一点脾气也没有,不由笑着道:‘久闻陛下对公主疼爱有加,微臣看见如此,着实欣慰。’

    李重九道:‘你不知道太上皇对采薇,才是宠爱得更过呢,除了见了皇后才收敛几分,否则还不闹上了天。’

    下面李重九对采薇道:‘好了,朕今日处理一日公务已是累了,你就不要在这里胡闹了。朕要和你苏叔公谈事。’

    采薇摇了摇头道:‘不,父皇如果累了,就让我夸夸你吧,夸了你你就不累了。’

    ‘好吧!’

    ‘父皇,你家的采薇长得可漂亮了!’

    听了采薇的话,李重九和苏素都是一时愕然,随即都是捧腹大笑。

    苏素一旁看着李重九家庭和睦,也是不由由衷替他高兴。

    不久采薇被宫女抱走后,苏素道:‘记得当年在七千寨时候,太上皇说他李家都是一脉单传,故而你就是李家的希望。而今你子女满堂,老臣也是高兴。’

    李重九笑着道:‘苏卿,你必是有事而来,就不要兜圈子了。’

    ‘陛下圣明,’苏素道,‘微臣此来是受百官所托,劝陛下早立太子,定国家大计,固千秋基业。’

    李重九道:‘若是其他臣子,问了朕必斥之,但苏卿不是外人,既然如此朕也就如实说了,长子李鹰年幼,其他几子都尚在襁褓,立太子的事,朕不想操之过急,想过两年再说。’

    苏素道:‘陛下可以不急,但下面臣工们却没有这想法,眼下皇长子年长,而其他诸子尚幼,不少持华夷之辩的大臣认为,陛下有立有胡族血统的皇长子之心,故而不放心。而朝中支持立皇长子为太子的大臣,却认为陛下迟迟不封皇长子为太子,是有意让其他诸子继位,如此恐怕诸臣之间,会有矛盾。’

    李重九按住龙椅道:‘朕知道他们心事,劝立太子,他们将来就有匡扶之功,故而才各个冒出头来争。而若定储位,也有些人是想早早投资,将来也要为自己博位,可惜朕偏偏不如他们之愿。’

    到了第二日,文官之中纷纷传出消息,李重九已有立太子之意。众臣听了当下精神抖擞,朝会时一并至大殿听候李重九旨意。

    第八百二十六章 储位

    朝会上。

    距离早朝还有一会功夫,大臣们都在两侧的廊下等候。

    有两名大臣交头接耳低声道:“这一次陛下听百官之劝,居然肯立太子了,你说当今皇室之中三个皇子,哪一人最有希望成为太子?”

    另一名大臣旁观左右,压低声音道:“依我之见,不可能会是皇长子,也不可能会是英王,所以必定是楚王。”

    “怎么说?”

    那大臣道:“很简单,陛下三个皇子之中,除了皇长子为郡王外,其余二子皆为亲王,明显是重此薄彼之意。陛下也是汉人,华夷之辩是有的,怎可立胡人妃子所诞之子为太子呢?至于英王,其母乃是李唐公主,李唐与我大赵正在交兵,陛下更不可能会立他为太子。所以说来说去只有楚王最有可能被封为太子。”

    “高见,高见。楚王之母乃是苏威之孙女,家世也是不错了,至少不是寒门。”

    “上朝!”但听一旁朝令官一喝,大臣们整理衣冠,两侧按序从走廊鱼贯而行。

    到了殿上,众臣朝拜过李重九后,先谈论是与李唐的战事。

    去年赵国与李唐激战多场,李唐只有守势,而没有攻势。但是赵国一直拿李唐的襄阳重镇没有办法。李唐名将李靖驻守的襄阳,令几名赵军大将皆是铩羽而归。

    所幸河西,河东,洛阳的战事都十分顺利。南阳失陷,令李唐武关的门户已开,令赵军有侧袭关中的可能。此外庐江王李瑗的归降,令赵军的尉迟恭部,可以威胁蒲津渡口。河西方向,王君廓数度攻击,也已是让李唐河西的兵马,只有防守之力。“

    至于草原上也是安定,阿史那摸末被杀后,突厥已是彻底顺服,至于其余契丹,室韦各部,更是服帖得如同温顺的小猫般。一年的功夫,赵国的局势已是将攻占的草原,江南之地消化,逐步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

    虽说众臣对战事十分关切,但眼下他们更关心立嫡之事。

    李重九当下道:“诸位臣工上表言立太子之事,朕已是晓得了,对于皇嗣之事,朕本待是过几年后再议的,但既是朝中某些人如此焦急,那么朕就决定在今日朝议上见立太子之事公布于诸位大臣知道。”

    诸位大臣都露出郑重的神色。温彦博道:“陛下英明睿智,所立下的太子,必是杰出,无论陛下作什么决定,微臣都誓死遵从。”

    温彦博此言一出,在场众臣都是心道,果真是大赵宰辅,这等揣摩圣意的手段实在令人佩服,难怪李重九让他一直担任大赵宰相。

    温彦博一说,其余大臣也是纷纷道:“微臣等也愿意遵从陛下的决定。”

    李重九点了点头嘉许道:“诸位臣工果真是朕的忠臣,朕十分欣慰。”

    当下李重九拿出一封诏书对诸位臣子道:“太子的人选就在这诏书之内!”

    众臣抬起头,看向那封明黄铯绢帛所制的诏书,目光中都十分复杂。众臣都在等待着李重九打开诏书。

    但出人意料的是,李重九并没有打开诏书,而是从一旁内侍中接过了一个乌木匣子。李重九将诏书放入了乌木匣子之中,然将匣子合上。

    这一举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众人都不知道李重九此举的意图。

    李重九道:“此诏书就此封存,如无朕的旨意,不得打开,等到朕身后之时,再由诸位臣工推诏书中之皇子为太子。”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这难道就算立了太子吗?

    一名御史上前道:“陛下,这不合乎礼法!”

    “礼法!哪一条礼法说如此不行的?”李重九看向这名御史道。

    这名御史为李重九目光所迫,不敢再言。

    李重九道:“朕不欲立太子,是不想有李唐玄武门之事,再现于今日,你们懂得朕的用心吗?”

    李重九这一做法是模仿清朝的秘密建储制,而立下太子。古往今来很多皇帝,都不愿意在在世时候提前立下太子,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喜欢公布皇位继承人,从而在继承人身边形成权力集团。

    这权力集团是对君权的一个挑战,很多皇帝都处理不来与太子的关系。因此惨剧就发生了,过去很多独断专行,权力欲很重,而且又长命享国很久的皇帝,不得不下令杀太子,废太子。

    过去有汉武帝,隋文帝,另一个时空有唐太宗,后来者还有康熙,都是在位时候没有处理好与太子的关系,令东宫的势力挑战到君权,最后不得不废除太子。而李重九现在才三十岁,将来掌权最少有二三十年,若现在立下太子,那么将来二三十年内,自己都要面临围绕着太子形成权力集团,对自己权位挑战了。

    但是矛盾来了,臣子都不这么想,他们希望天子要早立太子,因为可以减少他们政治投机失败的风险,可以提早下注。同时也希望用这个方式来弱化君权。如明朝万历时,文官集团为何与万历围绕立太子的事吵了几十年。因此这就是臣子与君主博弈的另一个战场。

    但是不立太子,也不行,没有预先指定继承人,皇位继承就有危险。

    所以李重九直接抄了雍正的手段,用秘密建储制,来保障自己在位时君权的地位,反对任何人试图从中间试图分权的打算。

    李重九匣中藏诏之事,激起了轩然大波,但不得不遵行,所以不少臣子都是不满意的。

    退朝后,有几名大臣到了姬川面前道:“姬侍郎,你是我大赵文官之胆,眼下陛下行此举不和礼制,你为何不规劝一下呢?陛下是可以听进你的话的。”

    姬川听了冷笑道:“陛下这么做有什么不好,我姬川虽是要直谏犯颜,但也有分轻重的。劝立太子,并非是大赵,而是为了你们将来选出路,陛下是何人,你们这些手段和伎俩,陛下怎么会看不破呢?”

    几名大臣听了不乐意了,一人道:“姬侍郎,你怎么说话的,若是天子不将立太子之意告诉我们,若是他立了皇长子为太子,我们不是连反对的机会都没有了。”

    姬川笑着反问道:“若是陛下今日真的是要立下皇长子为太子,你们反对有用吗?”

    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见

    匣中藏诏之事,在臣子中挑起了轩然大波,但是李重九圣意决断之后,整个朝堂上都无人敢于反对他的意见。故而那些有心的大臣们,只能寻找另外的渠道去打探消息。他们的办法就是猜测李重九心目中太子人选究竟是何人。

    朝中几名大臣都在揣测起来,论起这揣摩圣意,自是每个官员为官的基本功。

    众官吏都是琢磨起来,眼下李重九三个皇子,究竟谁最有可能。按照道理来说,李重九三个皇子都有可能,但也是都有不足的地方。

    首先是皇长子李鹰,对于注重血脉,自持汉家正统的河东士族而言,他们是极力反对有胡人血脉的李鹰继承皇位的。出身关陇的姬川常常讽刺这些河东士族,在北齐时能够奉鲜卑化的汉人高欢为主,但现在却自持清高来了。不过河东士族放心的是,李重九似也不喜欢这皇长子,其他两个皇子都封了亲王,就这个皇子还只是郡王。所以理论上说,这个皇子理论可能最小。

    至于英王,李芷婉之子,李重九对她在后宫中的宠爱,几乎与杨娥皇相当,现在又诞下皇子。别的嫔妃可以说是母凭子贵,但是唯有李芷婉可说是子凭母贵。自古以来,不乏有君王爱屋及乌,因更喜欢宠妃,然后考虑用宠妃之子取代太子,甚至废掉皇后改立宠妃为皇后的。但是众官吏也知道,李重九与皇后夫妻感情一贯很好,所以这个担忧根本不存在。

    最后的楚王,也是苏贵人之子,不,是苏妃之子,因为在苏贵人诞下皇子后,李重九已将她加为妃,地位仅次于室得芸与李芷婉的贵妃。

    现在对于官吏而言,楚王倒是很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一来是他血脉纯正,二来母亲身份高贵,其出身武功苏氏也是一流的士族,其祖父苏威,更是前朝的宰相。其三就是萧娘娘的态度,有传言说,因为皇后没有嫡子,所以萧娘娘有意让苏贵人将儿子,交给杨娥皇来养。苏贵人也没有反对的意思。

    如果此举成功,有着杨家和萧家支持,那么楚王的成为太子的可能,理论是最大的。但是这一切只是猜测,因为李重九秘密立储,令人猜不到李重九究竟的打算。

    后宫之中。

    李重九立储之事,已是传到了诸妃的耳中。

    室得芸看着李鹰正在射箭,心事重重,立储之事对于她又如何不关心呢?英贺弗,额托都是多次来信,询问此事,还有现任族长室得锋也是来信过问。

    室得锋是室得芸的族亲,属于是新一代汉化的室得奚人。除了外表,室得锋言谈行止与汉人一般无二,还是国子监毕业的学子,是国子监祭酒周旭的高才。眼下室得奚部虽大,但实际上族长的权力已是很小了,现在室得奚的族人,被分征东,征西,白道三大都护府。

    十万室得奚铁骑各自由室得奚部将领,以及汉人大将率领着,现在的室得奚部实际已成为了草原上第一部族,取代的突厥的位置。而眼下室得奚部有如此强大的武力,自是要求在赵国政治地位得到提升。所以若是李鹰能够被立为太子,那么对于室得奚部而言,是最好的结果。

    “郡王,手再抬高一点!”太子师范柯木伦大声喝道。

    李鹰听了柯木伦的话,当然将手臂举高。柯木伦教习李鹰日久,二人感情深厚。柯木伦教导李鹰比自己儿子还要用心。但听鼓声一起,李鹰举起手臂,对着五十步外的箭靶连射七箭。这一口气连珠箭,皆是中垛上。

    李鹰兴奋地一握拳头,一旁柯木伦也是欣慰地点头,露出了赞许之色。

    “母妃,我射中了!”李鹰激动地跑到室得芸身边,却见到室得芸满脸都是忧虑之色。

    “母妃,我射中了,你看到了吗?”李鹰问道。

    室得芸微微一愣,抬起头来道:“鹰儿,抱歉,母妃刚才没有看见。”

    “母妃,母妃,你是不开心吗?”

    “没有。”

    “母妃你说谎,你每次因父皇的事不开心都是这样。”

    室得芸听李鹰这么说,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一旁柯木伦走到室得芸身旁施礼道:“贵妃娘娘,我一身的箭术都已是传授给郡王了,眼下也是到了我要告别的时候了。”

    室得芸听了呀一声站起来,而李鹰则是抱住柯木伦的腿道:“师傅,师傅,你不要走,不要离开鹰儿。”

    “是啊,为何你要走呢?鹰儿现在不可以没有师傅你啊。”

    柯木伦抱住李鹰笑着道:“我已是陪伴郡王数年了,但我也是室得奚族的勇士,这一次朝廷要征讨李唐,全军动员,陛下亲自下令,要调我去前线效力。我也是渴望上阵,所以我是不能再陪伴郡王了。”

    “不,不,师傅,我要陪你一起上阵杀敌!”李鹰急忙道。

    室得芸听了两行泪水留下,她失望道:“连你也是要走了吗?为何陛下不肯让你留在我身边?不,我要去找他。”

    说着室得芸急匆匆离开,留下一脸错愕的柯木伦和李鹰,十几名侍女连忙从后跟上大声道:“娘娘!娘娘!”

    临朔宫大殿内。

    李重九正与姬川等几名大臣议事。

    李重九道:“幽京的军粮已是可以秘密调动至……”

    这时候外面禀告道:“陛下,室得贵妃求见!”

    李重九皱眉道:“告诉他朕在议要事,等一会见她。”

    李重九转过头来道:“诸卿,对朕的布置可有异议?”

    一旁张玄素道:“陛下,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我们是否要迷惑唐军,在其他之处发动佯攻。”

    “陛下,室得贵妃仍是坚持求见!”

    李重九听了不悦地拂袖,一旁内侍见了李重九不快的神色,当下连忙道:“微臣是否……”

    李重九出言打断道:“不必,我知道贵妃的性子,若是无事,也不会如此急切来见我。”

    “几位爱卿,再议论一下,李世民善于袭人粮道,这一次襄阳之战失利,就是李靖偷袭我大军粮道之事,所以我们一定要慎重。”

    姬川等人皆是称是。

    李重九当下迈步离开,在殿外李重九看见了哭得两眼通红的室得芸。

    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为汉统

    殿外内侍,廷卫站了一堆,但都是头低低的,无人敢往李重九这里瞧上一眼。

    李重九与室得芸走到大殿旁一平日休息的厢房内。室得芸的眼泪就簌簌地流了下来。见室得芸如此,李重九不由心底一软,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先屏退左右,然后道:“朕在商议军国大事,你为何到这里来哭泣?”

    室得芸红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