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弄潮 > 弄潮第210部分阅读

弄潮第210部分阅读

心中更是一紧,这事儿看来宁法相当看重,这更加深了他心中的担心。

    第八节 省委书记的态度

    宁法的办公室是一个四套间形式的连体房,在办公室旁边除了一个小型会客室外,还有一个不算大的书房,大概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供他自己安排私人时间休憩或者百~万\小!说的所在,但有时候宁法也会选择在这里接待客人。

    “宁书记,我来了。”

    “永涛来了,坐吧。”宁法正站在书房内的书橱前似乎寻找着什么书,见到秘书把廖永涛引进来,也就笑着温言道:“本想找两本书看看,但是心中有事儿也看不进去,正好,宁陵那边调查既然告一段落,我也想听听纪委的调查结果。”

    廖永涛点点头,在宁法旁边的沙发坐下,这个小书房里只摆了两个单人沙发,看样子宁法也不经常在这里见客,廖永涛心里稍稍松弛了一点,至少从目前看来宁法这件事情还没有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也就是说这个印象如何就得看自己怎么解释了。

    “宁书记,经过十多天调查,纪委在有关部门和宁陵方面配合下对于先前检举反映出来的一些情况逐一进行了调查核实,现在情况已经基本上查清楚,我想就这件事情向您作一个汇报。”

    廖永涛的严肃谨慎让宁法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件事情他已经知道了一个大概,有一个副厅级干部落马,但是却不是先前所怀疑的赵国栋,这让他很欣慰,同时也有些愤怒,纪委在尚未获得足够的线索和证据情况下就遽下断言,认定赵国栋是重大嫌疑人,未免太过草率,幸好当时也还算谨慎,否则真还要闹一出大笑话是小事,对于无辜干部感情上的伤害却难以解释。

    “嗯,说吧。”

    廖永涛把汇报材料扔在了一边,完全凭借自己感觉和了解把整个情况作了一个详细汇报,他注意到宁法听得相当认真,而且还不是插话询问一些细节,而且每个问题都问在关键上,好在廖永涛也做足了工夫,宁法的问题都还能一一回答上,但是这还是让廖永涛出了一身冷汗,幸好没有按照汇报材料上的情况汇报,以宁法对这件事情的了解和认知,那份材料也许就会在宁法心目中形成一个纪委纯粹是在为自己的失误作辩解的印象。

    “情况我已经基本了解了,这么说来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李鼎南受贿涉及的一些情况之外也就是两家公司存在偷漏税问题,而赵国栋本人没有发现有违法违纪情况?”宁法皱起眉头。

    廖永涛深深吸了一口气,该承担的责任就得承担,“是的,根据我们目前调查情况确系如此,赵国栋同志在担任花林县长和县委书记期间花林县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但是没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检举信中所反映的他在西江区担任区委书记期间所涉及的乌江江堤和越秀河堤工程,经过调查,除了在工程发包程序上可能因为当时面临汛期即将到来时间太紧有些不符合程序外,也没有发现有违法违纪情形。”

    “既然如此,当初你们纪委为什么不先进行初步核实再来进一步调查呢?”宁法反问道。

    廖永涛也知道这个问题回避不了,先前也考虑了一下如何解释和回答这个问题才会让宁法不至于对纪委工作产生看法,根据他了解宁法从浙江到安原这边,从县长开始到现在省委书记,一直主要是以抓经济工作为主,甚至连担任副职尤其是副书记这样的时间都相当短暂,对于纪检工作不是很了解,所以他不得不花更多的精神来考虑说辞。

    宁法耐心地听了廖永涛的解释,尤其是在听了廖永涛对乌江和越秀河堤工程问题的解释之后,心中稍稍平复了一些不满,但是对宁陵市纪委在没有经过任何核实和调查就向省纪委反映了这个问题却表达自己的看法。

    “永涛,宁陵市纪委这是怎么一回事,既然他们先前就怀疑乌江江堤和越秀河堤工程有问题,为什么不提前介入,为什么不请审计部门介入,而要等到这个时候其他问题反映出来才来向省纪委报告?”

    “呃,宁书记,我估计可能是因为赵国栋同志也是市委常委,宁陵市纪委大概是觉得在没有确切证据情况下不好随便调查了解,所以……”廖永涛硬着头皮解释。

    “永涛,这个说法不对,纪委虽然是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但是它有权对市委的工作进行监督,这是纪律检查条例上规定得很明白,我印象中宁陵市纪委书记陆剑民是市委副书记兼着吧,难道说他当一个市委副书记就连核实一下查一查这点魄力和担待都没有?!如果他先前就介入核实清楚,何来后面这么多麻烦?”

    宁法语气变得有些犀利,听得廖永涛也是一阵头皮发麻,陆剑民,这个时候却怪不得我了,要怪也只有怪你的草率和鲁莽,以及屠连举和关迎风这两个家伙不争气了,这种印象一旦在主要领导心目中形成,你只怕连想要挽回的机会都难得,除了祈求宁法早日升迁调走,其他你真还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挽回形象了。

    “宁书记,在这一点上我们省纪委和宁陵市纪委都有责任。”廖永涛低垂下头。

    “永涛,我不是批评你,你是纪委书记,调查问题是你的责任,但是你要记住,你这个纪委书记前面还有一个省委常委头衔,也就是说你首先是省委常委,然后才是纪委书记,这两者是有先后顺序的,你明白么?”宁法语重心长地道。

    廖永涛心中一凛,点点头道:“宁书记,我明白您的意思。”

    “你明白就好,作为省委常委,就意味着你不能仅仅只关注你分管的纪检工作那么简单,你需要随时把你分管的工作和我们安原省的全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你在考虑你分管工作的时候同样更要考虑事关安原全局的影响。”宁法语气沉肃,“不说赵国栋同志在宁陵市工作期间的优异表现,单单是这一次他在抗洪救灾中的突出表现,甚至赢得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赞誉,也是我们省在这次抗洪救灾中树立的典型,永涛同志,你考虑过这样做带来的负面影响么?”

    被宁法的话说得大汗淋漓,廖永涛知道现在辩驳解释都毫无意义,一步走错了,那就是步步皆错,还不如诚恳表明态度,这样也能争取主动。

    “宁书记,这一次我们工作有些疏忽,我们……”廖永涛抬起目光,满面愧色。

    “永涛,我还是那句话,我不是想要批评谁,这一次事情已经过去了,而且你后期处理得也很果断妥当,没有让事态在继续发酵,嗯,好歹也算是有点收获,不至于太尴尬,对外也能有个交待,我也不多说了,你回去之后要让屠连举、秦治安他们好好总结经验。”

    “我觉得纪委办案也应该像政法部门一样,稳、准、狠,稳和准这个字更是要摆在前面,不要因为纪委工作出现疏忽失误而导致工作被动,当然,我作为省委书记全力支持纪委加大力度查处贪腐案件,只要有线索,都要坚决一查到底,但是怎样查更合适,更利于工作,永涛,你们可以好生在工作方法上多下工夫。”

    廖永涛认真的在笔记本上作着记录,对于宁法的表态和意见也是反复咀嚼,领导的话语都是意味深长含义丰富,你多咀嚼理解一遍,就能多品尝出一种味道,能理解多少,那就要看你的悟性了。

    “好了,永涛,也不用在那儿乱涂乱画了,今儿个就当我们俩交换一下思想,你来安原这么久,我们俩除了日常工作上的接触,平常也没有多少时间来交流交流,今天正好,我也没多少事情,咱们俩也算是凑个机会聊一聊。”

    宁法态度变化让廖永涛心中也是一舒,都说宁法这人颇有古风,意气相投者便能很快亲近,廖永涛也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机会,今天宁法主动提出,廖永涛自然求之不得。

    从宁法办公室出来时已经是晚上十点过了,宁法留廖永涛就在办公室里用了简餐,也小酌了两杯。

    两人也都放得比较开,尤其是宁法,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难处,话匣子打开也是天南地北,无所不包,廖永涛在宁法的影响下也是逐渐放开,两人谈得也颇为投缘,而廖永涛的一些观点也得到了宁法的认同。

    廖永涛自然清楚宁法留自己这样小酌一回交交心自然也不是无心之作,但是无论怎么说作为省委书记能有这样一个姿态已经足够了,何况宁法在和他交换意见时也相当开诚布公的谈了宁法他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意见。

    通过这一番对话,廖永涛能够理解宁法对于改变安原省现状的急迫心态,尤其是怎样尽快改变贫困落后地区的面貌,发展经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宁法更是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急切,对于那些不愿做事却又见不得别人做事的行径,宁法更是切齿痛恨,这大概也是宁法之所以这样重视赵国栋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他需要用这样一个姿态来表明省委的态度,对能干事愿意干事干出实绩干部坚决支持和保护的态度。

    第九节 包袱

    廖永涛亲自到宁陵让黄凌和陆剑民都有些吃惊,不过廖永涛在陆剑民面前并没有露出什么异色,只是正式向二人传递了省委的意思,李鼎南的问题已经交由司法机关处理,纪委对于这件案子的调查到此为止,半点没有提及关于赵国栋的问题,仿佛赵国栋从来就没有进入过纪委的视线。

    只有在和黄凌单独交换意见时,廖永涛才明确转达了省委宁书记的意见,这让黄凌也有些忐忑不安,在听完廖永涛介绍宁法的态度之后,黄凌也是一阵恼火。

    他没有想到陆剑民还在自己背后耍了一点小心机,虽然廖永涛没有明说,但是黄凌好歹也是闯荡了这么多年的角色,自然清楚其中猫腻,只是这点事情他暂时也只能记在心里,倒是廖永涛提出的要认真整肃宁陵官场歪风邪气,弘扬昂扬向上的风气,杜绝那种动不动不管事实就八毛钱一封信往上寄的不正常风气,让黄凌颇为首肯。

    黄凌自然明白廖永涛话语中的含义,诬告赵国栋的人目的很清楚,显然就是要在关键时候给赵国栋来抹一把黑,先前关于赵国栋可能要担任宁陵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的传言应该是主要诱因,一些本来就和赵国栋格格不入的,或者是在工作中被赵国栋伤及过利益的,他们应该是这封检举信的操作者。

    只是一封信你想要挖出始作俑者不容易,但是有了方向,怎么处理那就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并不需要什么真凭实据,黄凌也是心领神会,如果借助这个机会来运作一下倒也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不急,慢慢来,有的是机会。

    省委副书记兼省委党校校长燕然天的突然光临这一期副厅级干部培训班讲话显得有些突兀,不过很快学员们就都明白了燕然天到来的意图,勉励学员们开拓视加强学习野迎接新挑战那都是套话,那一句鼓励大家要想先进典型尤其是向这一次抗洪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学习那才是关键。

    赵国栋立即就被目光所包围,虽然他思想上有所准备还是没有料到燕然天如此拔高自己,氛围的转变实在来得太猛烈了一些。

    赵国栋倒是显得看得很开,省委能有这样一个动作已经相当难得了,这相当于是变相的替自己张了目,省里总不能鼓励大家像一个腐败分子学习吧?

    也许自己抽合适时间拜访一下燕然天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虽然戈静和燕然天听说有些不合,但是这并不影响自己这种层次相距甚远的角色行动。

    燕然天在视察西江区抗洪救灾时对自己印象不错,选择合适时机拜访,加深印象,绝对有益无害,想想当初杨天明一言而决自己的市委常委身份,让多少人大跌眼镜,也足以证明这个省委副书记的位置重要性了。

    总而言之这后面的几十天党校生活将是自己一个难得的休整阶段,摆脱了纪委那帮克格勃一般的阴影笼罩,自己又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包括x福在内的幸福生活,上午认真学习,下午增进感情,晚饭加深印象,夜里享受生活,这样的日子不常有,若是不好好抓住,那可真对不起自己用腐败分子这个名头挣来这一个机会。

    当然这一场风波会不会就此烟消云散对自己有利无弊,那也不敢说,想必由于自己的快速崛起已经成为很多人眼睛盯住的对象,尤其是屠连举这一次没有得手,虽然会蛰伏一段时间,但是从长远来说,自己始终一直会纳入他的视线中,也就是说像他这种人认定自己肯定有贪腐之举,只是时机不成熟或者没有拿住自己把柄而已。

    就算是自己向这种人坦然介绍自己的家境,这种人很快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沧浪或者天孚怎么会这样快发展起来,自己在中间有没有利用手中职权起什么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这种人心态只要认定了你有不端行径,只会死钻牛角尖,与其自寻烦恼,不如任他带着放大镜去寻摸,至少也可以让他浪费不少心思精神,免得他精力过剩。

    赵国栋已经把自己的情况有选择性的向蔡正阳、熊正林以及柳道源作了简要介绍,这是不得已之举,再拖下去也许会引发更多的不稳甚至失去几位亦兄亦友的情谊。

    蔡柳熊等人当然除了震惊还是叹服,虽然他们都隐约猜测得到以赵国栋当初在股市上的料事如神敢赌敢干,其后赚到的第一桶金决不可能就丢在银行里吃点利息那样简单,但是其后赵国栋一直没有怎样介绍,他们也就懒得多问,这个时候把这样一枚重磅炸弹抛出来,的确把几个人震得不轻。

    虽然只是在电话里的简单介绍,但是像蔡正阳他们自然清楚赵国栋话语中的含义,沧浪和天孚的发展肯定离不开赵国栋的出谋划策,但是短短几年间沧浪白手起家,成长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集团公司,甚至可以媲美川地刘氏家族的希望集团,而天孚同样以小搏大,改制后更是从一个职工区区几十人的小公司迅速发展成为现今安原地产建筑界的巨子,而且更是将触手伸向了京城和沪江两地,其势头更是迅猛异常。

    无论这两家企业中的哪一家都绝对称得上非公有制经济体中的典型代表,但是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两家企业竟然都是在赵国栋一手策划下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沧浪集团总裁赵长川竟然还是赵国栋的亲弟弟。

    这一点让柳道源简直难以接受,当初他任宾州市委书记时也曾多次视察沧浪集团,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个文质彬彬沉稳大度的年轻人竟然会是赵国栋的亲弟弟。

    而且他离开宾州之后也对这个发迹于宾州的私营企业相当关注,而沧浪集团也是不负所望,在他离开宾州之后发展势头更快,现在更是立足沪江,行业涉及水业、制药、金融和置业等多个领域,除了在水业方面继续保持全国的龙头老大地位外,现在在生物制药方面也是突飞猛进,皖中制药厂和宾州制药厂以及还未正式投产的沪江沧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罗列旗下,俨然有打造成为制药行业的一艘航母的决心。

    就像赵国栋所说的那样,正是他到宾州任职,他们才正式下定决心到沧浪县投资建厂,而短短几年,成就如此伟业,委实让柳道源感慨万千。

    蔡正阳何尝不是如此?天孚在自己脚下一步一步成长,从一个县份上的集体建筑企业发展到目前的安原地产明星,现在甚至踏足京城沪江,俨然要成为国内地产新贵的架势,这可真是令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太多的疑问在电话里也一时说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包括蔡正阳、柳道源和熊正林都一致认为,赵国栋背后有这样庞大的经济体系,无疑太过令人瞩目,纪委盯上他也是迟早的事情,这种事情也许早一点让该知道的人知晓更好一些,这对于想在仕途上前行的赵国栋来说只有好处。

    不过谁是该知道的人,范围怎样确定,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渠道来传递赵国栋的家庭信息所蕴含的内容,过分扩散和遽然放开这些内幕消息只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这点上蔡柳熊等人都一致认同,这需要仔细斟酌一下。

    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蔡柳熊等人之后,赵国栋心头巨石也就彻底甩开了,长久以来沧浪和天孚的发展一直隐藏于他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