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弄潮 > 弄潮第367部分阅读

弄潮第367部分阅读

    的老式木地板,外加古朴厚重的苏联格调,构成了省委大院这边的主要风格。

    省委书记应东流所在的办公室就是一幢不起眼的小二楼,咋一看起来和那些个大企业里内部某个小单位很像,但是只要你仔细观察一番,你就可以看出这幢房子第一工作人员不算多,却总笼罩着一层神秘的气息。

    赵国栋看了看表,走到水井巷和省委大院后门交汇处花了五分钟,这个时候是八点十五分,按照杨劲光的介绍,东流书记一般是八点十分从家里出发,五分钟时间差不多就到了省委后门口,然后会在省委后园里转悠一圈,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然后才会到办公室。

    如果能够掐住时间,正好遇上东流书记进门,自己就可以多赢得几分钟时间,陪着东流书记转悠转悠,这种环境下,许多话题也更容易打开。

    赵国栋觉得自己有些像是在守株待兔,后门上的保安专门来检查了自己证件,确定自己不是什么歹人,这才同意赵国栋继续在这里等待下去。

    应东流的身影出现在赵国栋眼帘中时,赵国栋已经和保安混得相当熟了。

    对于赵国栋的出现。应东流并不感到惊奇,杨劲光提前通知了他,宁陵市委书记有重要工作向自己汇报。

    “这么早,国栋?”应东流瞅了一眼这个满脸堆笑跟上前来的年轻人,心中却禁不住有些感慨。

    当初质疑自己选择赵国栋担任宁陵市委书记的声音这个时候已经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又有一种声音浮起,赵国栋擅长经济工作,绵州经济基础良好,但是这两年发展滞后,是不是可以考虑让赵国栋接掌绵州,这让应东流心中也是对同僚的短视很有些不解。

    是真的觉得赵国栋到每一地都能创造奇迹,还是另有所图?或者是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判断方式?

    有一点共识毋庸置疑,那就是赵国栋在宁陵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上干得很好,很成功,他在那个时候选择赵国栋出任宁陵市委书记是极其明智的决断。

    去年安原经济增速放缓,但是自己到京里去开会却比安原经济发展提高更受到众人瞩目,宁陵奇迹这个传奇故事似乎很是深入人心,一个地级市gdp增速超过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增速,而且并非一个资源型城市,这不能不引起大家侧目,而这个市的市委书记出任时甚至只有三十三岁,甚至连中组部主要领导也在闲谈时问及过自己,当初安原省委之所以选择赵国栋担任市委书记时是基于什么样的理由和信心。

    什么理由和信心?是别无选择还是真的十分看好赵国栋。或者说有一种补偿心理?抑或是三者皆有?应东流现在也说不清当时的想法,如果说一定找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理由,那就是当时希望赵国栋去闯一闯,反正宁陵的经济总量在全省还远远说不上举足轻重,失手了也影响不了大局。

    “应书记,走一圈啊?我陪您走走?”赵国栋乐呵呵的搓着手紧跟在应东流一侧,稍稍慢一步。

    “好啊,还有十来分钟,我也就想在这后边转一圈。”应东流点点头,示意秘书不必跟着自己,“马上就要去党校学习了吧?市里时请安排好没有?”

    “都安排好了。跃军市长情况比我还熟悉,绝对没问题。”赵国栋含笑接着话头,“不过我们市里刚开了常委会,研究了市里今年的几个重点项目建设问题,我这一走要去三个月,我希望这几个重点项目都能落实下来。”

    “国栋,今年中央调控的风声已经出来了,估计也就是这一个月里就要下来吧?你们市里去年前年都上了不少大项目,怎么今年还要上?”应东流不置可否,一边走,一边随口道。

    “应书记,中央一些吹风我也了解了一下,主要还是针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以及产能过剩的产业,我看政策里也是有保有压,并非一刀切。”赵国栋笑着道:“我想我们宁陵两年前就开始调整转型,需要调控的传统产业在我市基本上没有,我们市里确定的主导产业都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不但不属于调控范畴,而且还应当借着有保有压这个政策大力扶持发展才对。”

    “哦?既然这样,那也是好事儿啊,你们还是按照你们市里确定的规划走就行了嘛,只要符合中央政策,省里肯定大力支持。”应东流瞥了赵国栋一眼,清癯的脸颊上浮起一抹耐人寻味的微笑。

    赵国栋知道这是应东流在故意将自己,自己这点花花肠子在他面前都是小儿科,不过他也不在意,笑着道:“应书记,发展新兴产业是国家一力提倡的,但是您也知道我们宁陵的情况,原来纯粹就是一个农业城市,说难听一点,安中地区一个县的基础设施都比我们市里强,这两年我们发展稍稍快了一点,但是距离仍然很大,尤其是这一两年新兴产业的进入我们宁陵,使得我们基础设施上的欠债就越来越大。这成为制约我们宁陵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和束缚。”

    第十节 省委书记的考虑

    “所以你们就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大举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已经停住脚步的应东流不动声色的反问:“国栋,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你要看清形势,要有政治敏锐性,要有大局观,更要有冷静理智的分析判断力啊。”

    赵国栋意识到看来应东流也在这方面收到了来自中央的政策调控信号,丝毫没有松口的意思,自己要想说服对方就将是一个艰难的舌战历程。

    “应书记,我个人理解,中央发出的调控信号虽然明显,但是在范围上却有些模糊,我注意到几个会议上有关领导提及了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投资结构不合理、某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地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这一系列问题,却只有部分细化到了具体行业,比如提及了高耗能高污染的小钢铁、小炼铝、小化工、小水泥、小煤矿等产业,也提及到了局部地区过热的房地产行业,我觉得在这方面进行适度调控压缩很有必要,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怎样来对待还有待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赵国栋没有绕圈子,在这位省委书记面前说些小话,放烟幕弹都没有意义,还不如径直将话题挑明:“宁陵今年确定了三个大项目,一个是宁陵东寨机场4d级机场项目,一个是全市半小时经济圈公路交通项目,另一个是宁陵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心项目,实事求是的说,这三个项目要说规模都不小,东寨机场投资规模在十到十二亿之间,半小时经济圈公路交通项目涉及多个子项目,我们设想分三年完成,今年第一年,将有三个解决交通瓶颈问题的子项目,这总共也涉及到几个亿的投资,加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心总投资一点五亿元,这三个项目对于进一步优化我市投资环境,加强我市城市竞争力,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三个项目?国栋,你这三个项目规模可都不小啊,城市污水处理中心我觉得可以考虑,毕竟这是涉及民生方面的项目,利国利民,但是你提出的交通项目,是不是一下子就要上这么大规模?三个子项目,说是子项目,怕是每个子项目投资都不小吧?你们财政承受得了?”应东流微微摇头,目光悠远,“至于东寨机场,我也听说了,去年你就在四处吹风,要上机场项目,怎么今年就要打算落实,是不是有些性急了些?对于宁陵来说这个机场意义真的很重大么?我看未见得吧。”

    “应书记,这三个项目对于宁陵来说都是意义重大,可以说缺一不可。”赵国栋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城市污水处理中心应书记您也说了,这应该考虑,尤其是这两年随着宁陵工业企业大规模进入,宁陵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老城区原来的那个污水处理厂根本无法承受,目前污水处理率不足百分之二十,很多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入乌江和越秀河,市区每天产生生活污水六万吨,氨氮七百多吨,我们预计宁陵市区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将会在今后几年中保持较高的态势,这对于我们宁陵城市发展中的污水处理也提出了巨大挑战,如果我们不能未雨绸缪,那么可能会使得越秀河也就是乌江下游环保承受相当大压力。”

    应东流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赵国栋观点。

    “而且由于我市外来投资项目较多,现在外资企业进入也比较多,加上我市各种吸引人才战略逐渐见效,也形成了一个较高素质的人员阶层,他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也希望接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不断提升城市环境,以进一步增进我市吸引高科技企业和人才落户我市,建设城市污水处理中心也是其中一个环节。”

    “难得啊,国栋,能够从这个角度和层次来看待城市污水处理中心的意义和重要性,我还是第一次听闻,你们宁陵眼光很高啊。”

    应东流未曾想到宁陵要建设这样一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心竟然会有这样一番说辞,而且牵扯到了整个城市美好度和吸引力,尤其是提及到了宁陵长远的眼光就是要构建一个高素质人才的高地才会提前未雨绸缪,这份眼光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

    “应书记,我是这样看待的,宁陵这两年虽然抓住了一些机遇引进了不少大项目和企业,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宁陵不可能每年都能引来许多大项目大企业,尤其是在周边地市都一样在殚精竭虑的吸引外资的时候,那我们宁陵该怎么办?我觉得宁陵要发展还是要依靠内生力量,大力培育内生动力,而培育内生动力的关键就是要吸聚一批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现在大项目和外来企业带来和吸引了一批人才前来,我们宁陵市要做的就是要让这些人才心甘情愿的留在宁陵,而且还要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我们宁陵落户,除了给他们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创业环境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要让他们因为这座城市的宜居魅力而想要生活在这里。”

    应东流心中微微一动,眼前这个家伙的眼光和胃口真是不小,也许是去年宁陵经济的高速增长提振了他的信心,或许正是他的这种提前看一步两步甚至三步的预见和未雨绸缪才使得宁陵经济出现飞跃,但是不能不承认这个家伙每一次都能有些出乎意料的东西带给自己,总能撩拨起自己一些不一样的思考方向。

    “嗯,国栋,你的想法和观点很新颖很具有前瞻性,宁陵发展不能走和其他城市一样的道路,我一直认为每座城市也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来确定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和侧重点,怎样扬长避短,怎样趋利避害,怎样捕捉时机,这些都需要我们作为领导者做到考虑周全却又要果断决策,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你们宁陵市委做得很不错。”应东流很难得用这样的言语当面表扬一个下属,“我希望你们宁陵市委市府在研究适合本地情况的发展道路上要坚持这种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也要学会用发展眼光来考虑城市发展远景问题。”

    “应书记,我们牢记您的勉励,按照您的意见贯彻实施我市的发展构想。”赵国栋轻轻一套又把话题套回了原来的路子上。

    “少给我来这一套,我这样说并不代表我认同你们宁陵这几个所谓的大项目。”应东流笑骂道。

    “但至少您对我们这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心项目立项开建是认同的吧?”赵国栋嬉皮笑脸的回应道。

    应东流笑笑不语,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应书记,做强县域经济是我市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之外的另一大战略,宁陵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加快步伐上,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对于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避免农民外出务工造成本地农村空心化,都有着巨大作用。”赵国栋见自己策略奏效,马不停蹄的开始自己的第二轮游说:“宁陵下辖七县二区,除了两个区之外,其他几个县距离宁陵市区都不算太远,我市提出的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就是希望能够将七个县与宁陵市区经济体系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城市资源来促进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利用县域经济发展反过来巩固和推进宁陵中心城市建设,而这都需要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来保障和实现。”

    “所以你就觉得你们今年需要加大在交通上的投入?甚至不顾中央的政策调控?”应东流刺了赵国栋一句。

    “应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那也是您刚才教导我的,宁陵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就必须要加大道路改造,我们设定了三年时间完成,今年是第一年,您不能让我们第一年就放一空炮吧?”赵国栋陪着应东流缓步前行,“我觉得这根本不是问题,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上只要是符合发展需要的,都应该放行和支持。”

    “那你的意思是你们这个东寨机场也属于此列?”应东流背负双手站住脚步,“机场项目历来控制较严,就算是中央今年不调控,只怕也很难获得批准,再遇上今年的气候,我看你们这一关过不了,国栋,为什么你这么执着于机场这个项目呢?既然你这么执着于机场项目,我想你也应该做过一些调查,支线机场的运营状况不容乐观,对于各地市财政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你考虑过利弊得失么?”

    “当然考虑过,应书记,您看您有没有时间,我想把我们宁陵市委关于我们宁陵市的定位和发展方面的问题像您做一个详细汇报。”赵国栋意识到自己已经成功的吊起了这位省委书记的好奇心,这是一个向省委书记推销宁陵规划的最佳机遇。

    第十一节 曲线救国

    从应东流办公室出来的赵国栋显得格外兴奋,原定一个多小时的汇报延长到了两个半小时,杨劲光这个“帮闲”角色发挥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每一次恰到好处的插嘴发问,都能点到关键位置,让赵国栋可以水到渠成般的把自己心中的构想和盘托出。

    秘书长这个角色果然不是等闲之辈,拿捏分寸之准确可谓炉火纯青,既不至于让应东流感到冗长,也能巧妙的把自己需要表达的意图完整展现出来,可以说今天这一番谈话效果之好大大超过了赵国栋的预期。

    当然,应东流对自己的长远构想很欣赏,但是却没有对自己提出的近期几个基础设施项目问题上做任何明确的表态,对于赵国栋来说,能够认真倾听自己的观点看法,并且还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这本身就说明了对方的态度。

    当到这一级的领导,任何一个动作表情都有丰富的含义,就看你如何理解把握了,但是东流书记最后一句话也点明了问题实质,省委只是就大方向进行把握,涉及具体事务,要多与省政府具体部门进行协调沟通,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杨劲光今天对自己的帮助可谓是一个“大礼”,没有他从中穿针引线的撩拨,应东流不会给自己这么多时间,自己也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完美的机会来坦诚自己的观点想法,能够让省委书记理解和认同自己想法观点,这样一个机会可谓千载难逢。

    省委这边看样子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但这不是关键,省政府那边还需要大量的工作,赵国栋兴奋劲儿渐渐过去了,也开始冷静下来,赢得了省委书记的欣赏,好处是长久的,但是现实看来对自己手里边的事情却还不能现实直接效应。

    正如杨劲光给自己暗示的一样,城市污水处理中心和道路交通建设项目如果稍稍运作一下,问题应该不大,但是机场项目难度比较高,尤其是现在省府那边对各地市有些控制不住的投资过热和大上项目大为光火,恐怕要拿出一些决绝手段来以儆效尤,才能起到杀鸡吓猴的作用,宁陵这个机场项目弄不好就有可能会成为下刀的典型。

    赵国栋坐在车里默默的思索着,怎样才能打通省政府这一关。

    秦浩然现在心思很重,也有一些风声传出来,说他可能会提前结束在安原的省长任期,到中央某部任职,也有说他可能要到西部某省担任省委书记,当然后一种可能性不大,毕竟他担任省长加上代省长时间也不到两年,但是鉴于他的任职经历一直是在地方上,不太符合中央目前要求各省市主要领导都要有在基层和中央部委交叉任职的经历,这样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