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弄潮 > 弄潮第476部分阅读

弄潮第476部分阅读

这一行的啊。”李博明有些好奇的道:“如果不是知道他是才担任这个职位的副主任,你真的会觉得他在这个行道里浸滛了多年。”

    张广澜回忆着多年前自己到花林视察那一幕,当时他就感觉到那个年轻人的机变和睿智,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相反,当时的县委书记还是县长,他已经记不清了,可以说完全没有什么印象了,这就是不一样的表现。

    “博明,所以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赵国栋能爬到今天这个位置就绝非偶然或者运气那么简单。”张广澜略一沉吟道:“他今天和你谈有什么新的东西?”

    “嗯,有点新东西,我正打算向您汇报,他今天看了几家民营企业,和我也谈到了民营化肥企业在现今化肥生产供应体系中的地位,觉得民营企业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我也介绍了我们齐鲁民营化肥企业现状,问题还是规模小,原料受限,天生底子不足,他建议民营企业可以抱团组队,应该利用我们齐鲁港口众多,交通运输优势,积极拓展原料进口渠道,尤其是可以主动走出去,发改委可以在政策上和给予大力支持,我感觉他的思路很宽。”

    “哦?”张广澜凝神沉思,略一琢磨,缓缓道:“他所指的这个民营企业仅仅是指化肥生产行业么?”

    “不,我也就是觉得他的话语中含义不仅限于化肥企业,所以也就有意识的敞开谈,他反应很快,但是言语很谨慎,”李博明言语中也很是谨慎,似乎是在回忆当时谈话中的精义,“我感觉他言有所指。”

    “言有所指?”张广澜反问了一句,神色严肃起来,“指什么?”

    “嗯,怕是指莒州钢铁吧。”李博明淡淡的道。

    莒州钢铁?张广澜心中微微一颤,莒州钢铁是省内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经营效益一直在全国十大钢铁集团中排名前列,也是与沙城钢铁并称的民营钢铁企业中的两颗明珠,但是随着省里边确定要推进全省钢铁产业重组的规划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莒州钢铁的尴尬身份也就使得目前的局面有些微妙起来了。

    有传言称省里边要推动省内几大钢铁集团的兼并重组,论规模,齐鲁钢铁自然规模最大,其次则是莒州钢铁,紧随其后的济州钢铁、莱山钢铁,论效益,则是莒州钢铁遥遥领先。

    眼下卢森堡的安赛乐集团正在积极谋求兼并莱山钢铁,正在加紧与莱山钢铁进行谈判,这也引起了省里边的高度重视,希望更进一步加快重组兼并步伐,实现以省内钢铁企业为主导的大型钢铁集团建成。

    省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在办公会上多次研究,希望实现以齐鲁钢铁为主导兼并省内其他几家钢铁企业,打造国内第一大钢铁集团的梦想,但是在齐鲁钢铁效益不佳,远逊于莒州钢铁,要想实现全面兼并问题很多,而莒州钢铁效益虽好,但是却是民营企业,如果让莒州钢铁来主导兼并,在感情上又很难让省里边接受。

    第五十三节 漩涡

    张广澜呼的吐出一口气,微微点点头,却不言语,目光抬起,望向远处。

    李博明也是默不作声,他知道这个问题非同小可,哪怕只是对方一个隐晦的暗示,也许就能对省政府的一些决策起到了想象不到影响力。

    在整合全省钢铁企业的问题上齐鲁省内部也有一些不同的呼声,认为在整合问题上,政府可以发挥影响力,但是绝对不能发挥主导作用,更不能成为主宰,产业整合还是要本着市场原则,本着整合双方的意愿来推进,政府可以发挥锦上添花或者雪中送炭的作用,但是绝不能生拉硬拽的拉郎配,这既不符合市场原则,也会让市场经济人士对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产生疑虑,而且也不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

    在这个问题上张广澜一直持不偏不倚的态度,但是常务副省长洪焕贵对此一力支持,认为省里边要建成一个与宝钢相媲美的大型钢铁集团,政府就必须要在其中充当主导者,对于像钢铁行业这样事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必须要由国资控股,态度相当鲜明,据说省委副书记夏立秋也支持这一观点。

    省委书记郭道成对这一问题一直没有明确态度,只是在省委常委会上提出要求省政府这边要认真研究在推进钢铁产业整合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做到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

    这番话很是玄奥,让张广澜也颇费思量,但是他感觉郭道成的意见还是主张推动钢铁产业整合,但是在怎样整合采取什么方式谁整合谁的态度上还有些暧昧,似乎还是希望有点顺其自然的意思,只不过后面又添了一句省政府要利用政策合理引导,也是让人浮想联翩。

    该明朗的时候迟早要明朗,只不过现在整合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各大钢铁企业都还处于内部统一思想上,让他们有一个意识,那就是整合是大势所趋,规模优势和采购、资源调配与扬长避短的分工合作优势要通过这一轮整合充分体现出来,实现大船出海的梦想。

    在这种时候他郭道成当然可以保持缄默,就像他张广澜也一样可以摆出一副不偏不倚的姿态一样。

    李博明静静的等待着对方的表态。

    张广澜沉思良久,才毅然点头:“博明,该做的工作还得要做,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原则,分几步走来实现省内钢铁产业整合,但是我们在方式上可能要调整一下,不要轻易介入,更不宜采用行政强制手段来推进,更多的谈判空间留给他们自己,这件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好,但是我希望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时间段来实现。”

    李博明有些讶异的扬起眉毛,但是却没有说设么,老板这样说自有其道理,但是他感觉老板已经在原来的态度上向后退了一小步了。

    老板从未在任何人面前表露过他对省里边钢铁产业整合的具体态度和意见,但是作为张广澜最忠实的下属,李博明当然清楚张广澜的想法,打造一个在全国举足轻重的钢铁巨人是张广澜身心深处的想法,而且这个钢铁巨人还要符合省里的构想,能够贯彻省里边的意图,那么作为省里钢铁产业的长子,齐鲁钢铁无疑是最为合适的牵头人。

    但是齐鲁钢铁的表现在莒州钢铁骄人的业绩显示下显得有些黯淡,这让省里边不少人感到有些难堪,当然莒州钢铁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在建设项目报批程序、用地以及环保问题上都有不少软肋,这对于省里边来掌控局面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因素,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李博明相信省里边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完成整合。

    李博明和张广澜从内心深处都没有考虑过要让莒州钢铁来完成对像济州钢铁和莱山钢铁这样的国有钢企的整合,虽然张广澜本人对于发展民营企业也相当支持,但是在他看来,像钢铁产业这种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最好也应该还是控制住国资手中,避免对整个产业产生安全影响。

    张广澜和李博明也相信他们的观点符合中央的意图,而这个中央意图似乎现在发生了一点松动的迹象,至少在国家发改委和国资委这两个重要部委里边似乎已经流露出了一些不太和谐的迹象出来。

    现在需要搞清楚的是赵国栋观点的具体内容,是不是自己一方太过敏感?如果真的是如刚才那种设想,那么这究竟是他个人观点,还是代表发改委的意见,抑或是来自更高层的想法?

    “博明,这几天赵国栋不是还要走一走看一看么?你好好陪着,多和他交流一下,了解一下他的具体想法,嗯,这样,等他从临沂那边回来和省里边交换意见时,道成书记和我再和他坐下来好好聊一聊。”张广澜没有多想其他,这个时候想其他也没有用,如此重大的动向,必须要和郭道成交换看法,避免省里边的步调和中央不一致,明年就是十七大召开之年,张广澜不希望在这个问题上给上边造成地方和中央博弈的不良印象。

    “嗯,也只有如此,反正还有两三天时间,我再探探他的底。”李博明点点头。

    “晓梅回来了?”苏觉华很随意的一甩杆子,鱼线一下子甩出很远,看着手法的确相当的娴熟,傅泉瞅了瞅这海竿,笑着道:“嗯,回来了,国外有啥好?非要去留学,真要有心学点本事,那不能行?这一呆好几年,我看都快读成书呆子了,还不是得回国?”

    “咦?老傅,你这话好像有些民族情绪感嘛,英国医学技术在世界一流,晓梅考上公费留学那也是她的本事啊,现在回国不说是报效国家,也算是为国民服务嘛,怎么你还一肚子不顺气的样子,怎么,非得要她呆在国外替你找个洋女婿回来你心里才舒坦?”

    苏觉华舒服的靠坐在自带的折叠小椅子里,煦暖的阳光洒下来透过溪畔的林荫留下斑斑点点,很难得享受这样一个周末,和老朋友一起来到郊外钓钓鱼,聊聊天,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没有啥约束压力,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得。

    “她敢外籍华人都不行,要到我傅某人的女婿,就必须要是正经八百中国人”傅泉气哼哼的道:“她不结婚我都没有意见,但是要结婚就必须要找中国人。”

    “哟呵,民族情感很浓烈嘛,私人感情归私人感情,工作上可别把这份心思情绪带进去啊。”苏觉华笑着打趣道:“现在网络上所谓愤青大行其道,很受国民推崇,没想到你傅泉也是愤老啊。”

    “觉华,你觉得我是那样的人么?”傅泉和苏觉华是老熟人了,说话也就很随便。

    当初苏觉华还在国家经贸委担任司长时,傅泉就是副司长,两人交情就很深,后来苏觉华仕途一路高走,从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到川省常务副省长、省委副书记再到安原省省长,最后到皖中担任省委书记,最后从沪江市委书记进入政治局到现在的副总理,可谓相当顺利。

    倒是傅泉仕途上跌跌撞撞,在司长位置上一呆就是五六年不挪窝,后来担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时,年龄已经不老小了,国家计委改为国家发改委时他过来担任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基本上年龄就算是过了,他和苏觉华虽然之后再也没有在一起工作的机会,但是两人关系却是一直保持着。

    “唔,那我还是信得过的,我担心年轻的同志缺乏经验,在有些时候和场合会过于显示自己的工作个性和风格啊。”苏觉华笑了笑。

    傅泉警觉的瞥了苏觉华一眼,他感觉到对方话语里恐怕有些不一样的味道。

    “我倒是觉得年轻人有点锐气和朝气是好事,你不是一直提倡年轻干部要勇于开拓进取,不要被陈规陋俗所束缚么?”傅泉不动声色的道。

    “呵呵,老傅,你倒是挺会用我的话来堵我自己的嘴啊。”苏觉华大笑了起来,“有锐气有冲劲是好事,但是在工作中也需要区别对待,有些事情可以多看多做,但是在言论上需要把握好尺度啊。”

    “觉华,是不是有人告状告到你这里来了?都是告赵国栋的吧?”傅泉有些不客气的道:“原来我对赵国栋这个年轻人还不太了解,虽说外边吹嘘得厉害,但是我一直将信将疑,但是就我和小赵这么一段时间的接触来看,我觉得我把经济运行局和产业协调司叫出来让他来分管是相当明智的,我身上就是却他这一股子锐劲儿,至于说言论,难道说当了发改委的副主任就得要缩手缩脚瞻前顾后连话都不敢多说一句了么?或者就只能照本宣科的读稿子?我不觉得他这短时间的表现有什么不妥之处。”

    第五十四节 独立特行

    苏觉华一怔,他感觉到老友的不悦,没有想到赵国栋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赢得傅泉的如此好感,这让他很意外。

    他对赵国栋的印象不错,钱越点将把赵国栋点到了国家发改委来也得到了他的由衷赞同,赵国栋在宁陵机场项目和昆文高速公路上执着钻劲儿都让他印象很深,尤其是宁陵机场项目上对方的一番观点很精彩,而现在对方所说的一切也正在变成现实。

    宁陵gdp去年已经突破一千六百亿,在内陆地区是第一个突破千亿的普通地级市,现在又是第一个突破一千五百亿的内陆城市,其发展速度惊人。虽说现在中央已经在逐步调整对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考核方式和指标,但是不容否认的是经济发展速度依然有相当大的分量,而gdp就是量化经济增速最重要的指标。

    当时赵国栋相当肯定的向自己保证宁陵经济发展将会出现一个井喷时期,宁陵东寨机场的建成将恰好可以赶上宁陵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需求,一个像模像样的民航机场对于宁陵经济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宁陵将成为安东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核心城市,甚至要辐射到湘西地区。

    当时自己还有些觉得此人有点夸海口的味道,但是他很喜欢年轻人这股子锐气,所以在这个项目上破例开了口子给予了支持。

    现在看来自己当时对宁陵机场项目的支持应该是相当正确的,按照目前宁陵发展速度,宁陵东寨机场2007年下半年建成启用时,宁陵经济总量预计将会超过两千八百亿,而这个水准已经是内陆地区相当骇人的一个水准了,甚至很有可能超越安都,仅次于重庆、成都、武汉这几个特大型的副省级城市,这样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一个像样的民航机场的确有些难以接受,而民航机场建设的时效性和延后性也许就会成为提升宁陵城市形象、进一步发展经济的一大制约。

    正因为如此苏觉华才会在上一次和傅泉在一起的时候谈了他自己对赵国栋的感觉和印象,当时傅泉还不太了解赵国栋,只是知道这个人在搞经济上很有一套,没想到这才多久过去,现在倒成了自己为赵国栋表现担心,而傅泉却成了为赵国栋辩解的人了。

    苏觉华摇摇头,有些好笑的瞅了老友一眼,“老傅,你就别给我在那里装傻充愣了,我就不相信你不知道赵国栋这段时间的表现,他在全国化肥生产供应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难道没有弦外之音?我也不怕告诉你,前两天齐鲁道成书记给我打了电话询问了中央是不是在对民营企业发展上有什么新的大动作,尤其是在基础产业上有什么什么政策性的变化,嘿嘿,弄得我这个分管工业的副总理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啊。”

    傅泉微微一怔,沉吟了一下才缓缓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国栋在这一次调研化肥生产大省情况时专门向权军主任和我也汇报过,想要顺便了解一下各省在对待民营企业进入基础产业上的真实态度和意见,也想要摸摸底,权军主任和我也都琢磨过,在这个问题上现在争议也比较大,包括你们高层大概也在对这个问题上有些拿不定主意,经济界的精英们和媒体的记者们好像也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争执声一直没有停息过,从铁本到建龙,再到鑫达和东方希望的电解铝,对待民营企业是否能够进入基础产业或者说事关国计民生的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央在这方面的政策也是收收放放,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所以当赵国栋同志提出想要从下边了解一下真实情况和想法时,我和权军主任都同意了。”

    “于是就有了赵国栋的敞开嘴巴放大炮?”苏觉华似笑非笑的瞅了傅泉一眼。

    “觉华,你觉得这是放大炮么?电视电话会议上赵国栋的谈话那是有针对性的,谈不上什么大炮,至于到鲁豫两省调研,我想这也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吧?也就是省里边一些领导和主要部门负责人,难道说这种交流吹风,也成了冒天下之大不韪?”傅泉不以为然。

    苏觉华摇摇头,不再多说。

    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赵国栋现在可不是哪个市的市委书记,也不是哪个省的副省长,他在发改委副主任这个位置上,关乎全局,稍稍一句言语风声出来都会引发无数人的关注,中国太大,而处于变革的时代和特殊的政情使得在国内政治和经济根本无法分开,虽说都在叫嚷着政企政经分开,政府要尽量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但是现在这种局面下,可能么?

    赵国栋的行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只是一种吹风探讨,但是在一些人眼里也许就成了风向标,而目前在?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