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弄潮 > 弄潮第480部分阅读

弄潮第480部分阅读

总们更是在琢磨,骂你的都是些中层,真正决策者还不至于那样没水准,心里不踏实倒是真的,不是看不到局面的变化,但是你也想要咱们都是执掌几万甚至十几万职工生存和这样大一个企业发展的决策者,怎么走,走每一步都得要三思而后行啊,我们不比民营企业那样机制灵活,上边婆婆多,约束多,还要服从上边一些政策性的调控,真的不易啊。”

    董明堂也有些感慨,“都说市场经济了,但是真的完全市场化了么?或者完全是市场化不要国家宏观调控就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看也不尽然,都说改革进入深水区,深水区那就更需要谨慎啊。”

    “董哥,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不过进入深水区并不代表就不敢往前走了,你总得要走,主动走,小步快走,还能有更多的调整余地,也能走得更好更稳,不要被民意都推着你们这些国企必须要大步走了,那才是真的被动了,我相信中央也看到了这一点。”赵国栋语气也很诚挚,“董哥,国企也有国企的优势,也不需要妄自菲薄,我相信只要经历一个阵痛期转型,国企完全可以在市场大潮中扬帆起航,变得更强。”

    第六十八节 决策层

    国务院常务会议结束了,苏觉华收拾起手中东西,准备离开。

    “老钱你留一下,觉华,你也等等。”总理扶了扶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招呼道。

    苏觉华和钱越交换了一下眼神,都笑了起来,总理这是有事儿相招啊,同时把两人留下来,看来不是小事情。

    小会议室里只剩下四人,除了三位总理之外,还有秘书长,秘书们把各位领导的茶杯和文件夹依次送到各位领导坐的茶几旁,掩上门,室内空气清新,安静无声。

    “这篇文章老钱看过了,觉华你也看看,你在分管工业这一块,对于这一块也应该有更深的了解和看法才对。”总理把手中的这份情况反映递给了苏觉华。

    苏觉华接过总理手中的资料,认真阅读起来。

    “我花了半个晚上看了看,也让人找了一些资料和数据核对了一下,应该说从数据上比较准确的,足见这篇文章还是下了一些工夫,权军把这份资料交给了老钱,老钱也看了,觉得很有启示意义,称得上观点清晰,论据充分啊。”总理一边思索着一边笑着道:“老钱你点的将看来很有冲劲儿锐气啊。”

    钱越摇摇头,微微一笑,“总理不也是很看好小赵么?98洪灾他的表现我记得总理也曾经提及过几次啊。”

    “嗯,是金子那里都要闪光啊。”总理也是点点头,“不过到发改委工作和当一个区县委书记工作性质可是完全不一样啊,现在看起来这个干部成长很快,基层锻炼对他的帮助很大嘛。”

    “嗯,这位同志在宁陵的表现很出色,我想应该是在宁陵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上的工作使得他得到了相当难得的锻炼和磨砺,也让他迅速成长了起来。”钱越并不掩饰自己看重赵国栋的原因。

    “年轻干部多在基层锻炼是好事情,这对于他们日后的成长都很有好处。”

    苏觉华并没有关心总理和钱越的对话,他的心思都放在了这篇文章上,文章只有两万字左右,写得很精炼,但是却把问题反映得很清楚准确,而且也很深刻,仅仅是收集这些资料就得花些心思,即便是守着发改委这个衙门,一样不简单,很多数据仅仅是发改委这边未必就能有,恐怕需要到商务部和国资委那边才能收集齐全。

    赵国栋这小子很聪明,选点很到位,避开了一些更为敏感和矛盾更为突出的领域,而是选择了化肥行业中的钾肥资源领域,这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的突破,但是一旦在这一点上突破了,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许就会不可收拾,在这一点上,怕是总理也很谨慎吧。

    钾肥资源这两年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国际钾肥巨头对资源市场的垄断使得中国钾肥进口有向铁矿石进口机制发展的趋势,这也引起了发改委和商务部的高度重视,怎样来避免重蹈覆辙,已经成了一个摆在中央面前的难题,而赵国栋的这个东西似乎也就恰巧的迎合了中央的需要。

    苏觉华阅读速度很快,几分钟之后他已经把这份东西通读了两遍,内容大概意思也是十分清楚,现在需要搞清楚的是总理的意见。

    “怎么样,觉华,你感觉怎么样?”见苏觉华还有点意犹未尽的味道,总理颇感兴趣看着苏觉华。

    “嗯,总理,这篇文章如果在数据的引用上没有出入的话,那应该说相当深刻犀利,直入核心问题,也提出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苏觉华略一沉吟道:“小赵初来发改委两个月时间,就能有这样的认识,我觉得很不容易,看来他进入状态很快。“

    “觉华,我觉得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觉是言之凿凿,振聋发聩啊。”总理摇摇头,显然不太满意苏觉华话语中的有所保留,当然他也理解苏觉华的立场,文章提出的问题直指钾肥进出口机制和国家对化肥产业的行政干预体制,作为分管工业的副总理,他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比发改委要更宽泛一些,所需要平衡的利益也更复杂。

    苏觉华也听出了总理的言外之意,面带一丝苦笑道:“总理,提出问题谁都会,他的这个观点也不算新鲜,关键在于他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否可行,这涉及到机制和体制的调整,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格局。”

    “哦,继续。”总理微微皱了皱眉,随即舒展开来,示意苏觉华继续说下去。

    “当然,我不是否认化肥生产中面临问题的紧迫性和客观性,这份东西中对今后几年的国外钾肥资源可能形成的垄断局面判断我很赞同,如果我们不及早布局,提前预防,文章里的预言也不是危言耸听。”苏觉华注意到了总理神情的微妙变化,气定神闲的道。

    “嗯,觉华,看来你也是赞同本文的观点?”钱越也点点头插话进来。

    “我赞同文章对今后钾肥资源走势的判断,但是对于怎样来破解这个难题或者困局,我觉得还需要认真商榷,他提出的一些想法是好的,但是怎样来落实,国企和民企在这一场也称得上是钾肥控制权的战争中怎样来分工合作,形成一致对外的合力,我认为这还要进行专门的研讨,不宜遽下结论。”苏觉华想了一想才道。

    “可是觉华,时不我待啊,恐怕我们这样慢腾腾的先调研然后再来出台政策,一年半载怕是难得出台一个规范性的东西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也许错过这一年半载,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钱越声音有些低沉,显然是觉得文中提出的问题很尖刻很紧迫。

    “嗯,我也在考虑这一点,总理,您看是不是可以这样,可以以不成文的方式先行确定几个试点,鼓励一些条件具备的企业走出去,无论是民营或者国企,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大家的意见都比较一致,当然在怎样防止恶性竞争的问题上,发改委和商务部要把好关,可以采取分批次来处理,另外就是怎样从政策、资本渠道来鼓励支持,也需要马上进行研究制定对策,对前期的试点是不是可以先试后看的方式来推动,这些都需要尽早研究。”

    苏觉华也认同这一点,钱越看问题也很准,而且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脾性,一旦确定了事情便是义无反顾的推进。

    “老钱,你的意见?”总理微微点头,苏觉华的建议既解决了现实问题的紧迫性,又可以避免日后在政策和制度上的缺陷,算是一个折中之策,在目前看来也是比较合适的。

    “我觉得可以,先不张扬,发改委那边可以悄悄的推动,当然这也不可能瞒得了多久,这边政策制度的制定上要跟上,尽早形成规范,发改委和商务部要尽早协商研究,把这个东西确定下来。”钱越也同意这个意见。

    “嗯,那这件事情就这么确定下来了,老钱,到时候你安排发改委和商务部那边议一议,开闸放水,也要有个基本条件门槛才对。”总理最终拍板。

    当总理说完话之后却并没有说结束的话语,苏觉华就知道关于化肥行业问题不过是一个小由头,真正的议题恐怕还在后边,这也不出他的预料,总理不可能因为钾肥行业这种具体工作专门把两位副总理留下来作专题研究,这种事情交给自己和发改委、商务部来定板也就算是相当重视了,把自己和钱越都留下来,再加上秘书长,肯定是有更重要的话题。

    “钱副总理,觉华副总理,总理委托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对我国钢铁行业和铁矿石进口机制进行了一个调研,就目前来看,只怕情是不容乐观,一方面是钢铁产能出现过剩,我国钢铁产业结构也很不合理,压缩产能提高能效比是必走之路,而国外铁矿石巨头呈现联手垄断局面越来越明显,国务院对这个问题相当重视,也提出一系列意见,但是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各地推出一系列整合意见也引起了很大反响,尤其是民间认为不少地方政府是假借整合之名,排挤清楚民营资本在这一块的经营权。”

    秘书长张圣华把手中准备好的两份资料交给钱越和苏觉华,一边继续介绍:“除了钢铁产业之外,国务院也在认真考虑石化产业的结构调整,今年十二月底我们就要遵照入世协议开放国内原油和成品油批发经营权,但是发改委前期出台的《成品油经营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民营企业认为门槛过高,条件苛刻,是要将民企彻底挤压出去,只剩下国资和外资来占领这块市场,民间反应很强烈,除了钢铁和能源这一块之外,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等多个领域,民间都反映出在产业结构上的不合理,所以总理有一个想法。”

    第六十九节 老谋深算

    几个人的讨论一直持续到接近傍晚,产业结构的调整涉及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需要考虑的问题相当多,而国内主流民意对国资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持怀疑态度,要求改革国有垄断行业准入机制的呼声相当高。

    冀、鲁两省在对钢铁产业整合规划初稿很快就要正式以两省政府文件形式上报到国家发改委,如果不是先前出了那一点小插曲,也许现在就已经报了上来;面对壳牌对统一表露出来的兼并意图,也让几位高层感受到了来自国外跨国集团咄咄逼人的气势。

    民间舆论的鼓噪呼声并非空岤来风,统一有可能落入壳牌怀中让很多著名的民营企业都流露出了兔死狐悲的哀叹,尤其是统一负责人毫不客气的指出,正是国内两大石化巨头垄断了基础油渠道,使得统一石化无法通过国内的正常渠道获得基础油,而不得不背负起通过国际市场来获取基础油的巨大成本包袱,才无法经营下去。

    这一说法引起了国内包括经济界的极大反响,不少经济学者和舆论媒体都是异口同声的厉声痛批国内石化巨头们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恶劣行径,认为能源产业上的垄断将会导致在年底对国外跨国外企巨头们大举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垄断巨头和国外跨国石化巨头将会彻底把民营石化产业彻底绞杀,而最终国内石化巨头在面对跨国石化巨头们的挑战时,将会彻底失去缓冲余地,遭遇滑铁卢式的惨败。

    国内石化巨头们在遭遇跨国石化巨头们挑战时未必会惨败,但是开放竞争肯定会对提升国内这些个躺在政策上吃饭的石化巨头们的经营形成巨大压力,促进他们改善经营状况而不是一味指望着国家对他们的政策保护,而民营企业加入竞争的结果就是最大的获益者肯定是消费者。

    正是这些个来自多方面的批评声让高层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初制定政策上的角度是否存在误区,在产业安全和国有企业生存方面是不是考虑太多,而对民资开放和从消费者角度着想这些方面是不是考虑太少。

    当然要解决这些问题也非一蹴而就,每一个政策的变化都牵扯面相当宽广,要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和诉求,但是只要意识到这个问题,那就可以采取措施来弥补修正。

    陈翰锋从青宁飞回京里时很有些得意的味道在其中。

    在和西海省政府进行交涉过程中,他明确提出了国家政策可能会带来一些变化,这将会极大的影响到亚洲化工在西海省的几项投资项目,这果然引起了西海省政府的极大担心。

    陈翰锋在和省政府有关领导进行座谈过程中不露声色的把亚洲化工现在面临的困难提了出来,主要也就是针对国家某些部委领导的表态给整个化肥生产行业带来的混乱,当然对方也是心领神会,表示会尽快以西海省政府名义向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反应有关情况,要求稳定化肥生产市场,确保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刘总,华投那边谈得怎么样?”汇报完自己在西海那边的情况,陈翰锋颇为得意,连家都没有来得及回,就这么直接奔刘善德办公室来了,就是想要了解一下这边进展怎么样。

    华投虽然不是专业搞化肥的,但是华投是国资委下最具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华投系在全国各个领域都分布有投资项目,在西疆也有华投盐泽钾肥项目,为了确保对进口钾肥乃至整个国内钾肥资源的控制权,刘善德同意陈翰锋飞赴青宁与西海省政府进行谈判,要求西海省政府上书国务院稳定目前化肥生产供应模式,避免因为政策变动影响投资企业的积极性。

    而这边刘善德则积极与同样在钾肥问题上倾向维系目前体制的中海化工、华投钾肥、中农集团、华垦集团等几大国资企业进行接触,希望能够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

    按照刘善德和陈翰锋的看法,中海化工、华投集团、中农集团以及华垦集团这几大国资企业都应该是现行体制的受益者,将原料控制权掌握在这个团体内部对于整个行业的原料分配上也更为有利,在这个问题上几方是可以达成共识的,这样一来,几大企业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上边施加压力,促使上边在制定政策上更多的考虑国资企业的态度。

    虽然谈不上什么逼宫,但是毕竟国企也是属于国资委的,担负着国家产业安全重任,相信中央在考量这个问题上也或多或少应该听取国企的意见,不能仅凭一些所谓社会民意或者舆论导向再加上一些希望哗众取宠的领导干部取悦民营企业的讨好卖乖式言论就遽下决断。

    “翰锋啊,我觉得恐怕有些问题,华投、华垦和中农那边态度都还算坚决明朗,但是我感觉中海化工那边好像有些暧昧,总感觉崔总有些闪烁其词,不愿意明确态度啊。”刘善德眉头深锁,双手合十插着,轻轻搓揉着手心,一边在这间宽大的办公室里漫步,一边若有所思的道:“中海化工近几年来一直谋求在国内投资钾肥项目,但是一直没有能取得突破,你也知道西海项目他们原来也想插一手,但是当时我们没有同意,这一次我主动向他们提出来在西海项目二期上可以有条件的同意他们进入,但是你猜猜他们崔总怎么说?”

    陈翰锋心中微微一沉,摇摇头。

    “他说他需要综合考虑衡量一下,哼,你说这中间是不是有异味儿?”刘善德脸色阴郁,“我担心如果这一次真要出状况,多半就要出在中海化工身上。”

    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出问题往往就出在薄弱环节。

    陈翰锋思索了一下,“刘总,恐怕光是找崔天德不行,得找他们中海集团汪总才行,我相信他们都嗅到了味道,化肥行业不过是一个极其细分的领域,但是一旦在这里被取得了突破,多米诺骨牌效应只怕就会在很多领域慢慢铺展开来,哼,到时候只怕他们几大石化巨头们品尝苦果时候还多着呢,我不相信他们看不到这一点。”

    “嗯,你说的这一点也有道理,我也如此打算,但是我担心的并不是这个。”刘善德摇摇头,轻轻叹了一口气,“我是担心上边。”

    陈翰锋悚然一惊,目光如电,盯在上司脸上,“刘总,你担心上边已经有了定论?”

    “唔,翰锋,你想想,姓赵的频频发表言论,据说齐?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