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弄潮 > 弄潮第500部分阅读

弄潮第500部分阅读

而张广澜呢?不确定。

    赵国栋也和这位昔日安原省的老领导见过两次面,这家伙也是老谋深算,不到最后一刻不会露出真实意图,赵国栋感觉到他并不绝对排除莒钢来主导产业整合,但是有点儿待价而沽的味道。

    这一次透过任为峰也表明了一些观点,齐鲁可以在某些方面让步,但是希望中央也要给予齐鲁钢铁发展以大力支持,支持齐鲁钢铁产业迈上一个新台阶,赵国栋估计这一次去齐鲁就得要有一些实质性的东西要交涉了。

    但这也是一件好事情,至少终于冲开了重重迷雾,迎来了一个艳阳天,确定了方向,进入具体操盘阶段,那就是专业人士们和企业家之间的事情了,发改委也好,省里边也好,更多的是要敦促各方拿出诚意来尽快达成一致意见,进入实质化的兼并重组阶段,争取最短时间迈过过渡期,实现真正的融合。

    “赵主任,曾主任请你去他办公室一趟。”欧阳锦华敲了敲门,小声道。

    “我知道了,欧阳,你把这份文件再好好润润色,我圈注了的内容上在仔细斟酌用词,另外,在第…上我觉得还欠缺一些佐证,你替我再考虑一下。”赵国栋点点头,站起身来。

    欧阳锦华这一段时间也累得快要脱形了。

    他感觉自己的老板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工作狂,在短短两个月内,频繁出行,冀中、辽东、齐鲁以及三晋和内蒙,钢铁产业整合和煤炭产业整合两项工作成为这一段时间里他最主要工作,而且老板要求也相当高,需要的资料和调查报告都是限时要求完成,让欧阳锦华也随时处于感度紧张状态。

    但是现在终于可以看到一丝曙光了,齐鲁方面就该省钢铁产业整合方案修订稿也传了上来,和中央意见基本一致,只是一些具体细节上还有瑕疵,但这些都可以具体操作中来消除,关键是齐鲁方面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作出了让步,让莒钢入主齐鲁钢铁成为可能。

    欧阳锦华也不能不佩服自己老板的毅力,这项工作的难度远超过一般人想象,仅仅是冀中钢铁产业整合老板就和冀中方面探讨交换意见以及召开座谈会不下十次,涉及的各种具体问题都要摆在台面上来讨价还价,虽然赵国栋不需要操心具体细节,但是他毕竟要主持引导双方营造一个良好氛围,仅仅是要熟练的运用这份平衡技巧来协调就要些耐力和毅力。

    经过这么多轮座谈交流下来,像首钢、宝钢、唐钢、邯钢、宣钢等冀中几大钢铁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欧阳锦华都熟悉无比了,甚至连这些老总们烟酒茶上的喜好他都一清二楚,而这么多轮座谈交流也让欧阳锦华受益匪浅,至少和这些企业老总们的关系也处得很不错,这份人脉没准儿以后在自己的工作中就能用得上。

    欧阳锦华也感觉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赵国栋似乎在有意识的考较自己,大量本该是下边司局干的工作都交给自己,让自己主动去和司局里的各处室衔接,自己这个秘书的使用频率远远超过其他领导的秘书们使用频率,尤其是一些较为重要的文件、方案草拟赵国栋都是口述框架,听凭自己自由发挥来丰满润色,最后再由袁秘书长来修订交给老板审核,这改变了很多原本室该办公厅秘书处来承担的工作。

    这也大大的加重了欧阳锦华的工作压力,但是赵国栋每一次在审核文件方案之后需要做修改的一些问题上都要专门和欧阳锦华交待,提醒他应该在哪些方面注意,应该从哪些角度来考虑问题,这些相当宝贵的经验对于欧阳锦华来说都是极为难得的收获。

    第十节 功成身退

    对于2006年年底来说,整个国内钢铁业绝对算得上是大事连连。

    11月22日京华钢铁集团与唐钢集团签署重组协议,正式拉开了国内钢铁行业整合的大潮;11月28日,宝钢与邯钢签署重组协议,确定冀中南北两大钢铁企业分属。

    虽然鞍本钢铁早在2005年8月就已经挂牌,但是鞍本钢铁的合并却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更多的流于形式,这也使得中央对此相当不满,而2006年的京华钢铁兼并唐钢集团,宝钢兼并邯钢则明确了过渡期时间,要求企业兼并必须要进入真正融合。

    不过所有这些消息都远不及新齐鲁钢铁集团的成立来得震撼人心,12月8日,新齐鲁钢铁集团宣布挂牌成立,莒州钢铁与已经联合形成的齐鲁钢铁进行合并重组,组建新齐鲁钢铁集团,其中莒钢居于控股地位。

    这是国内大型民营钢铁企业受开先河兼并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在国内外都引发了极大的震动,在齐鲁钢铁集团旗下两大企业济钢、莱钢宣布重大事项停盘之前一个星期,两家企业股票在股市上便全线飘红,一个星期之内涨幅高达百分之三十…八和百分之三十四点六。

    当日挂牌仪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苏觉华、国家发改委主任曾权军、齐鲁省委书记郭道成、省长张广澜出席了挂牌仪式。

    伴随这这三大钢铁集团不断推进的重组步伐,国内企业钢铁巨头们也都意识到了问题的紧迫性,几天之内,沙钢、武钢、马钢等纷纷发布了各自的计划,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沙钢和复兴集团旗下的复兴剑龙合并重组事宜,这两家同属于华东地区的民营企业的联手也引发了无数人关注,本地区内的南钢、杭钢、宁钢动向都成为最大目标,尤其是宝钢更是向杭钢、宁钢抛出了绣球,

    武钢与柳钢,马钢与合钢、长钢的重组谈判也浮出水面,整个中国钢铁产业掀起了一波前所未有的重组高嘲。

    “干得不赖”柳道源重重的在赵国栋肩膀上拍了一掌,满脸笑容的端起一杯酒来,“国栋,我敬你一杯,钢铁产业整合这项工作我听苏副总理和我都谈及过几次,颇觉棘手,中央几番讨论研究,都未能下定论,这中间涉及国企和民企,中央和地方,以及上下游产业链诸多问题,没想到最终还是在你手上做成了值得浮一大白”

    赵国栋赶紧端起酒杯,恭敬的道:“柳哥,你千万别那么说,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那都是中央下了决心定了调子,我顶多也就是跑跑腿而已,何况现在也远说不上什么大功告成,而是刚开了一个头而已。”

    “国栋,你别太谦逊了,万事开头难,这钢铁产业整合要打响第一炮最难产业整合本来就涉及诸多利益的博弈磨合,别说作为基础产业的钢铁产业,就是黔南磷矿资源整合都把我弄得白头发多了不少,这还是省政府推动的工作,我不过是多关心的一些罢了,这里边水深水浅我深有体会,你这一仗打得不易,我清楚”柳道源摇摇头,很理解的道。

    赵国栋心中也是一阵感慨,从三月份到发改委开始,这钢铁产业整合一事儿就算是落在了自己手上,不仅仅是苏觉华副总理时不时要过问,连钱越副总理一样要亲自过问,甚至其间还有两次直接到总理那里去汇报,别的不说,但是这段时间在几位领导那里跑了个脸熟都值得。

    谁都知道这件事情不容易做好,就是选两个试点省份都是搞得焦头烂额,一个整合方案翻来覆去探讨研究,考察调研,对话交流,座谈沟通,十八般武艺都使将出来,可以说在这项工作上花的精力比起其他所有工作所耗费尽力要加起来都要多得多。

    尤其是从九月份开始到十二月,这四个月时间,其他工作只能说是带着走,一门心思推这项工作,到现在才算是勉强告一段落,开了一个好头,至于说后面怎么搞,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谁也说不清楚。

    如果说冀中的钢铁产业整合自己还算是借力打力,巧用央企的力量来引导对冀中南北两大板块钢铁进行整合,进展也比较顺利的话,那么齐鲁的钢铁产业整合无疑就是真正的硬骨头了。

    仅仅是为了撮合莒州钢铁和齐鲁钢铁集团的搭桥,赵国栋飞齐鲁就不下五次,去莒州不下三次,在济阳主持召开协调会座谈会更是多达七八次,甚至在济阳一住就是一个星期,弄得自己倒真有点像齐鲁省发改委主任的味道。

    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在齐鲁的这个试点终于还是步入了正规,莒州钢铁和齐鲁钢铁合并成为新齐鲁钢铁集团这一方案终于敲定落板。

    仅仅是为了解决老齐鲁钢铁旗下两大上市公司和莒州钢铁股份之间对价就花了整个一个星期,为了说服两大上市公司的公众股东,赵国栋也是不惜抛头露面现身说法,同时这边还得要说服莒州钢铁着眼长远,在这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面前先行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公众基础。

    “柳哥,钢铁产业整合事关我国今后长期发展战略,如何既要实现规模优势,同时又要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另外还得考虑产品结构互补和产业链弥合,中间牵扯问题很多,我可以说虽然目前的整合方案是我们自己认为最优的,但是中间一样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很多问题也还会随着整合步伐迈进涌出来,这都需要在今后融合的过程中来一个一个解决。”赵国栋想了一想才又道:“我想只要是秉着以市场经济规律来行事,就算是有问题有困难也是可以解决的克服的。”

    柳道源看着眼前这个坐在饭桌前谈笑自若指点江山的男子,你能想象十多年前他还只是一个派出所的小民警么?而现在呢,和自己也只是一线差距,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从他手上流过的每一件每一项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都是举足轻重,您能想象得到么?

    即便是当初自己认定这个家伙非池中物,但是也绝对想象不到他境遇竟然是如此的不同凡响,十来年前就走到了巅峰之境。

    难怪钱越和苏觉华都如此看好他,能够扛起钢铁产业整合这副重担并且还真正的把这项工作推动起来,仅凭这一点呢,足以夸口自傲了。

    几杯酒下去之后,赵国栋也有些疲倦之后的兴奋。

    钢铁产业整合这项工作算是在自己手上走出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后边的工作还很多,但是只要这项工作推动起来,就如同历史车轮一样再也不会停下来,更不可能回头,冀中和齐鲁这两个基本上可以囊括现今国内钢铁产业形态的典型范例都已经启动了步伐,那么其他省市在这项工作上也就可以按照这一条来推行整合。

    开弓没有回头箭,赵国栋可以预期得到这个结果。

    “国栋,就像你说的,钢铁产业整合已经告一段落,即便不能说是告一段落,但是对你来说主要工作也算是结束了,下边更多的是整合企业自己的事情了,你下一步又打算推动哪项工作?”柳道源略带打趣的口吻含笑问道。

    “柳哥,你这是在寒碜我不是?委里边日常工作一样繁杂,中心工作那也得看上边和委里边统筹安排,我哪儿能做主?”赵国栋沉吟了一下,“有些事情是我想去做,但是条件却还不成熟,有些则是现行体制下难以解决,只能做一些前期工作,比如搞搞调研,写点文章,酝酿酝酿吧。”

    柳道源微微点头,收放有度这才是成熟的表现,过高估计自己能力那就很可悲,不要以为推进了一项工作,就以为其他工作都一样可以如法炮制,难题也可以迎刃而解,中国国情,每一项工作都有其差异性,你的掂量着来。

    “看样子你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打算就在发改委里边安营扎寨了?”柳道源不经意的问了一句。

    赵国栋瞥了柳道源一眼,似乎在揣摩对方话语中的含义,“柳哥,我才来发改委不到一年,谈不上安营扎寨吧?但呆在这里的确能学到很多新东西,这是在地方上工作难以接触到的,说实话我很珍惜这个机会。”

    “噢,你到发改委来是更多的是抱着学习态度来的?”柳道源很随意的加了一筷子菜,搁在自己碗里,“学习了提高了,又有什么打算呢?”

    第十一节 标杆

    赵国栋搁下手中筷子,很诚恳的道:“柳哥,现在还没有什么其他打算,我想中央把我搁在发改委,总得让我在这里干上两三年吧?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我就是适应能力再强,那也受不了啊。”

    “那是,任何工作都得有个熟悉过程,不过有些时候个人却需要服从整体。”柳道源琢磨着言语。

    赵国栋在发改委这几炮都打响了,化肥进口权这一改革举措在全国也震动不小,但是比起钢铁产业整合来说只能算是牛刀小试,钢铁产业整合从2004年开始中央就一直在推动,但是2005年也只有鞍本钢铁这个架子搭起来,但并没有真正成为值得学习的典型,一直到赵国栋出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之后才算是真正把这项工作抓了起来,当然这也和中央下了大决心有关,实际具体操作中依然有相当多的问题和困难,但赵国栋也是咬着牙关顶着压力把这个硬骨头给啃了下来。

    苏觉华对赵国栋的表现赞不绝口,言外之意也是很明确,这是一个可造之材,值得培养。

    明年下半年十七大就要召开,这将是一个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性会议,政治精英们将汇聚一堂在这里决定中国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柳道源不确定苏觉华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但是有一点很肯定,赵国栋在这两项工作上的表现相当优异,赢得了中央的肯定和认同,这对于一个甫入发改委不久的年轻干部来说不容易。

    柳道源的话让赵国栋一惊,“柳哥,你好像话里有话啊。”

    “国栋明年就是十七大召开了,去年的微调不过是工作上的一些调整,原本你是没有列入调整人选的,但是后来却又把你从滇南调到了发改委,我估计中央也是有意图的。”柳道源也不给赵国栋打哑谜绕圈子,径直道:“中央希望你能多在不同的部门工作锻炼,提升你全面适应各项工作的能力,这一点难道你就没有感觉到?”

    赵国栋沉吟不语,说实话,他也有些奇怪,从宁陵走虽然略显突然,比他自己预计时间提前了半年到一年,他原本以为他还会在宁陵市委书记任上干到05年初,最迟也该在04年下半年,没想到三月份就调整了,但也算正常,但是一动却让自己去滇南担任省委组织部长,这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

    他一直以为自己可能会是到某个经济较为发达省份干个常委副省长或者省会市的市委书记,或者到某个经济较差的省里担任常务副省长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毕竟自己擅长的是经济工作。

    说实话他以为自己到昆州或者长沙担任市委书记可能性最大,甚至也憧憬规划过,没想到最后的结果却是滇南省委组织部长。

    一年组织部长工作让他受益良多,也让他很快就忘记了当初自己的一些疑惑,而是全心全意扑到工作中去了,但是当滇南人事调整基本结束,政治格局日趋明朗化时,自己却又被调离了组织部长这个岗位,到了国家发改委,这真是有点让他兴奋之余也有些郁闷。

    适应一个岗位不容易,尤其是在当时滇南处于比较特殊的政情下,他没少花心思来打开工作局面,但是上边调整总是来得这样突兀,根本就没有给自己多少思考余地,一些工作思路刚刚形成,就只有搁下交给下一任了。

    当然到国家发改委他内心还是相当高兴的,毕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和滇南省委组织部长虽然都是副部级干部,但在实际分量上还是有明显差距的,到国家发改委所能接触的东西也不是地方上当个领导所能比拟的。

    可以说到国家发改委搞上一段时间,眼界胸襟和看待问题的思维角度都不一样,以往你的视野更多的停留于一个省,顶多也就是在国内,而在国家发改委你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整个国家的产业发展,同样需要考虑国际因素可能给每项工作带来的影响。

    今天柳道源突然提出这个问题来,让赵国栋不由得琢磨中央这样把自己在两三年之内连续调整位置,如果真如柳道源所说是有针对性的,那么意义就非同寻常了,想到这儿赵国栋一颗心就禁不住噗噗猛跳起来。

    “怎么,难道说你就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