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弄潮 > 弄潮第509部分阅读

弄潮第509部分阅读

    按照惯例,省里边两位主要领导是要配备贴身警卫的,警卫一般由省公安厅警卫局中选拔出来,都是武警战士,无论是在政治素质还是形象气质都是绝对过关的。

    “欧阳秘书”看到欧阳锦华进来,正在浏览着书籍的青年呼的一声站起身来,恭敬的道。

    这位欧阳秘书连局里领导见到都相当客气,虽然名义上只是一个秘书,卢野还是知道其中分寸的。

    “嗨,小野,我不是说了么?在没有人的时候,咱们就不要喊得这样规规矩矩的,听起来别扭生分,我大你几岁,你就叫我华哥就行了,我叫你小野。”欧阳锦华一边摆手一边笑着道:“你这样弄得我都觉得难受,咱们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是为领导服务的,性质一样。”

    “华哥,我都在部队习惯了,老是改不过来。”卢野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他也不是新兵蛋子了,在部队里呆了五年,转为了士官,而这一次被选拔到为新来的省长担任贴身警卫,也就意味着一条相对宽敞的道路向他展开,如果干得好的话,日后退伍到地方上就可以有一个相当不错的工作安排,这也是老乡兼老领导透露给他的。

    “到这边和你在你们局里边就不一样了,第一不需要穿军装,日后跟着赵省长出去也要注意这一点,我想你们领导早就对你有安排,不需要我多说,第二,一些部队里的好习惯但是放在这里就不合适了,也要注意,第三,要学会坐得住,赵省长除了外出之外,很多时候就是开会和在办公室里会客和圈阅文件,也就是说这里会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地点,咱们都得要学会坐得住。”

    欧阳锦华对卢野印象很好,这是一个挺朴实的小伙子,不吸烟不喝酒,没有不良嗜好,而且性格淳朴,算是优中选优里挑出来的,省公安厅警卫局领导和省政府秘书长梅久荣也专门带着卢野来和老板见了面,老板也很满意,但是卢野以前毕竟没有从事过这一行,虽然专业水准有,但是在一切人情世故和日常基本礼仪还不太熟悉,梅秘书长也专门交待欧阳锦华要好好教一教卢野,让他尽快熟悉情况进入状态。

    小伙子挺好学,看得出来他也想让自己尽快适应角色,欧阳锦华也就想要帮一帮对方。

    “谢谢华哥,我知道了。”卢野站得笔挺,一字一句的道。

    “好了,就你这样就不合格,随便一些,这里只有咱们俩,我不是说了么?只有咱们俩的时候不用那么客气,咱们都一样。”欧阳锦华笑了起来。

    卢野的习惯很好,从来不多言不多语,除了他觉得该他需要问的才会开口,其他都是坚决不多问不多说,足见警卫局在这方面早就训练得很到位。

    欧阳锦华也很喜欢多了一个伴儿,他到安原也是没有多少熟人,尤其是在省政府这边更是一片陌生,那一届人大毕业的在安原虽然也有,但是关系要好的却只有一个,分在了安都市委那边,这两天他虽然和对方联系上了,但是却一直没有时间见面。

    到一个地方能否尽快熟悉并融入也是考验一个人的能力,欧阳锦华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很注意这一点,尽可能让自己和办公厅这一帮同事们打成一片,但是这其中有难度,各人都有各人服务的对象,都不是才从学校里毕业的毛头小子,在社会这个染缸里沉浮了几年,也都让大家有了一些城府,尤其是自己服务对象不一样,那也使得自己自动和其他人划开了一道无形的界限。

    欧阳锦华并不奢望自己能赢得所有人的好感,那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但是要和几位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关系搞好,在办公厅里也要有两三位谈得拢的朋友,欧阳锦华希望做到这一点,这也是他给自己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在欧阳锦华琢磨着广交朋友打开自己工作局面的时候,赵国栋一样也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杨劲光所说的不无道理,现在还不是考虑其他工作的时候,首要问题还是要解决省党代会这一关。

    这是一块试金石,包括几十名省委委员们都会盯着这一次党代会,不考虑是否能当选这个问题,票数将会成为衡量凌正跃和自己影响力的一个风向标。

    凌正跃在这一年里不动声色布了很多局,不但从中组部里带有亲信下来,同样也迅速吸聚了一批人,这些或是原来宁法时期的干部,或是应东流走之后主动向凌正跃靠拢的,不乏政治投机者,但是要承认,这批人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是凌正跃作为省委书记这个班长职位的优势,从理论上来说,他理所当然的应该要成为安原的核心,要成为围绕旋转的中心,但是这不是绝对的,这要看他是否能表现出足够让人信服的人格魅力和领袖能力,单靠组织赋予的地位和威权是不足以赢得这一切的,或者说赢得也很勉强。

    赵国栋当然清楚这其中的奥妙,浸滛官场这么些年,对于这一点他很清楚,理论上一个省委书记和一个市委书记的当法相差不大,当然在层次上略有不同,但是在基本奥义和哲理上都遵循同样的原则,如何让自己成为绝对中心和核心,如何让其他人主动以自己为核心开展工作,这就是一个领导艺术的问题了。

    毫无疑问,凌正跃是有相当能力和水平的,但是他也有他的弱点,在地方基层中工作经验不足,经济工作不是他所擅长的领域,这就极大的影响了他的领导才华的展现,而这恰恰是自己的优势。

    本来他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弥补,比如不拘一格用人才,但是安原却是自己长期工作的地方,一些和自己或多或少有联系往来的可用之人使得他在使用范围上受到了限制。

    如果他真的对自己领导驾驭力充满自信而无惧其他,这一切就不成其为问题,甚至连自己也一样可以为他所用,一样在他领导下主动开展工作,毕竟他才是班长,但是很遗憾的是他似乎做不到这一点,他先前的人事布局就暴露了这一点,而这恰恰就是自己的机会了。

    还有一个月时间,这是自己的机会。

    省党代会这块试金石既可以试出自己的底蕴,同样也可以考较他凌正跃的底气,这是相对的,此消彼长,此涨彼消,就这么简单,毛主席曾说过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用在这一局上似乎有点过,但是在本质上确实如此,当然东风也好西风也好,最终也是要鼓起安原这艘大船之帆,让安原能够乘风破浪,只不过那一股风能够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罢了。

    每一步都需要一个开始,赵国栋默默思索着,那自己该从哪里开始?

    “老弟果然人中龙凤,天九和东昭说得没错,没想到这么快老弟就能重返安原,我巴坚强这双眼没看错人,当时我就说老弟前途不可限量,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巴坚强略带一些酒意的脸上红扑扑的,和赵国栋把臂前行,“没说的,你现在是省长了,对于我们军队上更要大力支持啊,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政府也就是民众的代表,在很多工作上,我们省军区也还要请省政府给我们军区大力支持。”

    “坚强,说这话就见外了不是?”赵国栋佯作怒意嗔道:“刚才九哥和东昭在电话里怎么说的?不是说好自家人不说这些见外的话么?军区有难处需要省里边支持的,你一个电话,直接找我,省里边有苦难需要军区鼎力帮助的,我也不会和你绕圈子,就找你巴坚强”

    第四十五节 步步

    “好,我就爱听这话。”少将相当爽快的应承下来,“不说其他多余的废话了,国栋省长,日后咱们有事情就直接电话联系,当然你若是想要去133摩步旅挑战,一定要拉上我。”

    赵国栋也笑了起来,那一次到133摩步旅挑战,可是一次冒险之旅,也因此拉近了他和巴坚强之间的关系,这两年两人虽然没怎么联系,但是也曾经在京里吃过一顿饭,沈东昭和邝天九是最好的媒介。

    “呵呵,坚强司令,这我可不敢再去了,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我觉得最好还是不要去自取其辱了。”赵国栋哈哈大笑。

    赵国栋和巴坚强一边散步一边也在谈着国内外一些时政要闻,赵国栋刚从国家发改委下来,又对军事有着天然兴趣,而巴坚强却有着不一样的家世背景,两人在交谈中也能找到许多共同话题,从伊朗加入上合组织的利弊,到巴基斯坦瓜德尔港修建输油管线到中国,从南海利益中角力看美国影响力在东亚的收缩,倒也谈得颇为投缘。

    在临离开军区时,赵国栋也很随意的问了问军区这边参加省党代会代表选举工作是否顺利,这让神经有些大条的巴坚强也意识到了一些隐藏的含义,前两天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齐华亲自到这边来了解代表选举情况,现在似乎沾不上多少边的赵国栋也来过问这事儿,这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对于像巴坚强这类人精,只要他想要去琢磨什么,自然就能琢磨出其中味道来,赵国栋看似不经意的问话立即让他意识到了一些什么。

    省委组织部长齐华到省军区来了解省党代会军区这边准备情况时是政委接待的,当时他并不在军区,而是下基层去了,还是自己后来回军区时政委轻描淡写的说了说。也不知道对方是有意选择自己不在的时候来的,还是真是那么碰巧自己就不在,而政委和齐华一直比较近乎,这倒是需要好生掂量一下其中轻重。

    于是乎巴坚强很慎重的表示一切都会很圆满,包括省党代会的选举。

    “哦?国栋省长要看一看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江口县?”谭立峰眉头深锁,有些意外的抬起头来,“京山书记怎么说,他会不会陪同参加?”

    “市委那边没有明确说,只是说先和你说一声,有个准备。”市政府秘书长小心翼翼的道:“要不先和示范区那边打个招呼,先准备准备?”

    谭立峰想了想,摇摇头,“没有必要,高新区那点东西瞒不过人,对于国栋省长来说那更是没有多大意义,他是明白人,很清楚我们安都的现状。”

    “那……”秘书长有些吃不准这位市长是怎么考虑的。…笑…看…天…下…校…对…

    “这样,如果京山书记没有时间,就由我作陪好了,如果京山书记有时间,那就我和京山书记都参加好了,国栋省长毕竟新来,这第一站走咱们安都,足见对咱们安都的看重啊。”谭立峰淡淡的道:“你和茅秘书长说一说吧。”

    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一直是安都市的难言之隐,也是心口永远的痛,这个安原全省首获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治多年了,但是起起落落这么多年,始终没有形成像样的优势产业,谭立峰就任市长之后到外省考察,也曾经听到沿海一些发达地市谈论起安都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被誉为垃圾筐,意思是啥都已都可以往里塞,毫无特色毫无优势产业,让他难堪之极。

    但是对方评价也没有错,这个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确让人很失望,示范区内引入的企业也是零零散散,既有具有一定实力和研发能力的新兴产业,也有大批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还有一些不成气候却打着外资或者合资名头的中小加工企业,在谭立峰看来这就是一个大杂烩,比起怀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来其发展境况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自打到了安都市长这个位置上,谭立峰才算是真正意识到了安都的真实情况。

    这个老迈的副省级城市需要尽快进行调整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加上流动人口一千多万人口的城市,经济发展多年徘徊不前,主导产业模糊不清,没有科学规划,城市建设毫无规划,杂乱无章,社会事业发展也毫无亮点,可以说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

    难怪关京山在自己到来之后也是松了一口气,大概也是觉得终于有一个人能够来帮他分担这份压力,两人为此在这些问题上也会商了多次,都一致认定,安都需要拿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同时更需要坚定不移、排出一切干扰的推进安都的发展,否则安都不仅仅是被宁陵超越,而且极有可能形成被宁陵越甩越远的尴尬局面。

    比起安都来,怀庆的确不在一个级别层次上,所需要涉及的方方面面,安都作为一个副省级城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它作为安原一省的中心核心,其不仅仅只是安都市这么简单,同样牵涉到整个安原发展大局,这同样是一个难解的结。

    既要结合安都实际情况,有意识有针对的打造属于安都自己的优势产业,又不能考虑安都作为安原全省的核心所需要承担起来的龙头作用,要配合着省里的统筹规划来安排部署,否则就会被视为无视大局,难怪关京山在这个位置上也是焦头烂额,虽然这两年安都情况稍有起色,但是不但无法与宁陵、怀庆相比,甚至和省里其他表现一般的城市发展速度相比都有相当大差距。

    安都要发展,就需要协调好和省里的关系,这一点是关京山和谭立峰形成的一致看法,不仅仅是要协调好省里关系,而且要有意识的做到让安原省里在一些规划构想上围绕打造安都这个核心来运转,一些配套设施建设,一些配套项目的引进,一些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应当要充分考虑安都的发展需要,这一点也是关谭二人想要在今后两年里谋求做到的。

    当然这有难度,省里有省里的想法,它需要统筹全省布局,但是关谭二人都认为这两者矛盾冲突不大,可以做到两全其美,而且安都发展起来对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安原的发展也一样会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现在唯一让关谭二人觉得底气不足的就是安都目前情况不太好,而另外一个一心里要另立山头的竞争对手宁陵气势却是咄咄逼人。

    今年宁陵gdp总量超越安原基本上没有多少悬念,虽然今年宁陵增速不算太猛,而他们的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在前年就已经超过了安都,现在这个距离还在不断拉大,这也是让关京山和谭立峰最为揪心的。

    而现在赵国栋出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就更是给了关京山和谭立峰当头一记闷棍,这分明就是中央对赵国栋在宁陵做出成绩的认可和嘉奖,而且表现出中央更看重宁陵模式,这对于一心想要振兴安都的关谭二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两人在获知赵国栋出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确切消息之后甚至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赵国栋出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之后可能给安都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答案是不确定的,但是肯定负面影响可能性更大。

    只是这种局面谁也无法阻止,实事求是的说安都要想获得省里支持协调发展,更多的是需要和省政府方面具体协调,有求于省政府的时候比较多,在原来安都在省内地位一家独大的时候,安都常常和省里拉开距离,不太买省里帐,而现在宁陵发展起来的地位已经冲击到了安都地位,大有取而代之的模样,这种局面就有些倒转过来的感觉,但形势如此,关谭二人也是无奈。

    当然,现在赵国栋出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站的位置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了,还无法确定他对安都下一步工作的看法,所以关谭二人都觉得首先还是需要了解赵国栋的想法意见,然后阐明安都的构想,这样最大限度求得赵国栋的支持,只有当努力无法奏效的情况下,才来考虑其他策略。

    而从现在看起来赵国栋对安都还是相当重视的,就任第一站就要打算到安都看一看,但这是不是只是一种姿态,也很难说,只有听其言观其行了。

    谭立峰收拾起满腹心思,望着窗外,世事如棋,每一步都会遇到很多难以预料的新问题,只能走一步应一步了。

    第四十六节 橄榄枝

    柯斯达匀速的在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行进,赵国栋目光在窗外游动,似乎也有些感触。

    去年也来过,不过那个时候是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身份来考察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安都是第一站,而对安都的考察很让人无趣,看点寥寥,乏善可陈,他也专门和关京山和谭立峰交换过意见,但据他所知,至今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