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49部分阅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49部分阅读

油等轻油的产率很高,建厂速度却相当快。)、和洛阳钢铁厂(扩建完成后,该厂年产钢材320万吨,比兰州第二钢铁厂更高,而且其中各型合金钢的产量超过了100万吨,门类也异常齐全,基本上外国能造的,这里都能造,外国还没有的,这里也有,比如价廉物美的稀土装甲钢。)等十多家大型重工业企业。

    而这些重工业龙头产能的大幅增加,又刺激中原边区的采矿业飞速发展,其中储量数亿吨的舞阳铁矿的发现,更是直接消除了中原边区铁矿储量不足的隐患,尽管舞阳铁矿的平均品位实在贫得可以,和新安铁矿根本不能比。

    相对来说,倒是原油的生产有些麻烦,南阳油田虽然产量不断增加,但其可采储量即使考虑到技术革新的因素也决计不会超过1亿吨,而且油矿分散、高产油井很少,这更是严重限制了油田原油总产量的提高,而胡卫东明知河南东部就有储量更大的“中原油田”,却因为它位于国统区、并且地近前线而无法开发利用。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的页岩油技术才获得了飞速进步的契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老福特终究没想将福特公司的经营重心真的移出美国,因此3亿多美元的总投资金额已经是极限了,须知这笔投资已经大大超过了老福特此行在德国与苏联两国投资金额的总和。很显然,福特公司的投资对边区经济的发展和抗战的胜利将会起到巨大的帮助,而更难得的是,老福特并没有追求那些企业的控股权,并且由于他习惯性地高估了中国的人工成本,所占股份远比胡卫东预计的要少得多。(欢迎您来笔下文学,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七十一章 计划调整

    对此老福特的回答是,他之所以向边区投资,只是看好赤色党与中国的前途,想分到中国崛起的丰厚红利而已,相对来说,德国与苏联的基础虽然更好,但工业化已经完成、至少是初步完成的苏德两国发展潜力却远不能与中国相比。而事实上后来老福特也确实赚大发了,虽然新中国建立后数年间将这些合资的重工业企业陆续收归国有,但是赤色党和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从来都不会亏待这些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作为第一个投资边区的企业,福特公司获得的补偿最为丰厚,加上合资期间获得的红利,累计收益超过15亿美元(而且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美元币值十分稳定),利润率超过了400,这还只是相对次要的直接收益。而战后福特家族之所以能够持续二十多年稳居世界首富的宝座,中国因素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既然回到了洛阳,胡卫东也顺便调整了一下中原边区的科研计划,主要是增加了一些海军装备的项目,其中气垫船等新型装备的研究是从零开始的新项目,专用的舰载雷达则是在已有技术成果基础上的分支和延伸,而240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更是早就定型,只是现在才开始生产罢了。但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对付陆上工事,云爆弹比穿甲弹更好用,现在是缴获的军舰上面用得到。胡卫东才下令投产。巩县兵工厂生产的240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分为合金钢弹芯、钨合金弹芯与贫铀合金弹芯三种,威力依次增强、成本则逐次大幅度提高,实战中海军官兵可以视目标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弹种,全用贫铀弹的话,就算经济上吃得消,也没地方去搞那么多铀矿

    类似的产品还有胡卫东以83式152毫米加农炮为原型改进而成的152加农榴弹炮,这款火炮射程远、造价低、射速也不慢。但因为口径与十五军重炮旅的150加农炮口径就差那么一点却恰恰无法弹药通用,因此胡卫东一直都没有下决心让兵工厂生产,不过现在反正“定远”号上的副炮也刚好是这个口径。倒促使胡卫东作出了决定。事实上,这款新型火炮即使用作舰炮,性能也是十分优异的。使用底凹弹的话射程可以达到36公里以上,射速也有4发分钟,明显比“定远”号上配备的152舰炮更好,而且身管长度相差不大,直接换装都没有问题,炮弹更是完全通用。

    至于356炮弹的生产线,胡卫东则暂时只让技术人员内部研究一下,却并不急着铺设,毕竟即使是胡卫东,这时也没有保住青岛和那些军舰的绝对把握。而这种一千多斤重的巨型炮弹,一条生产线所需的投入不是一般的高,如果铺设好却用不到,那就太浪费了

    此外,胡卫东还给巩县兵工厂布置了一些仿制的任务。比如鬼子75与120两种口径的98式高射炮,但其中也有一些武器暂时还因为设备条件达不到而无法生产、或者是无法大批量地生产,比如胡卫东以后世w90式203毫米牵引榴弹炮为原型设计出来的203加农榴弹炮,边区目前仅有3000吨的自由式水压机与8000吨的模锻式水压机各两台,即使勉强生产,也造不出几门。还会影响其他武器的生产。既然知道毛泽民那边已经赚了大钱,胡卫东很自然地就想再次向德国人来次大采购

    但这个时候,十五集团军的电讯人员却通过破译鬼子的电报获悉日本正在集结一支庞大的舰队准备进攻青岛,十五军集团军副总司令粟裕急忙让人发出电报通知还在洛阳的胡卫东。胡卫东得知这个消息后只得先将跟德国人做生意的事放到一边。而他也由此意识到,如果守不住青岛,那么自己想要订购的大型设备现在根本就运不进来。同时,一旦鬼子与德国人结盟,那么中国就别想再从德国买到东西了,而历史上德国之所以与鬼子结盟,看中的无非是日本海军的实力,若是自己能够狠狠教训这支日军舰队,小胡子或许会改变主意也说不定

    虽然早就预料到日军夺回青岛的决心,但随着情报的充实,得知日本人几乎将所有的战列舰全派出来了之后,胡卫东还是不禁一阵头皮发麻,当初他靠着穿越者的先知先觉为中国和赤色党得了不小的便宜,如今却因为历史的改变而要付出代价了,“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对,‘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啊!’。”

    与胡卫东心中忌惮不同,从未亲眼见过战列舰威力的十五集团军、乃至海军指战员们却对击败来敌充满信心,这多少缓解了一点胡卫东的紧张情绪。而冷静下来一想,胡卫东也觉得那六艘战列舰虽然听起来可怕,但却并不是一定无法战胜的

    “鬼子的航母沉了、即便捞起来也没这么快修复,旅大的机场这几天里也同样不可能修好,也就是说,敌人没有空军助战。历史上英国一艘战列舰、一艘战列巡洋舰,还有四艘驱逐舰,却被不到一百架日军陆基轰炸机轻松干掉,我们现在也有不少轰炸机,未必就不能一战。”

    但这段时间以来一连串奇迹般的胜利却干扰了胡卫东的判断力,他忘记了两者之间一个明显的差异,与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轰炸机飞行员的训练有素不同,华北航空总队的轰炸机飞行员、尤其是鱼雷轰炸机的飞行员经验十分匮乏,由于是缴获到航空鱼雷之后才赶鸭子上架、而且缴获的航空鱼雷总共就几十条的缘故,基本上他们每人只投过2次,一次训练、一次实战,而剩下来的那二十几条航空鱼雷,也就够他们此次任务之用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战列舰的黄昏(上)

    1938年10月7日,日军最后一支以战列舰为核心组建的舰队驶离了长崎,路上更不停留,直扑青岛而去,以其15节的平均航速,次日下午就已经来到了威海卫港外,有人建议舰队可以先将威海卫“收复”,但却被曾任联合舰队司令的特遣舰队司令吉田善吾海军中将摆摆手否决,“不必浪费时间,只要拿下青岛,威海卫唾手可得!”

    此时这支舰队距离青岛已经不到200公里,吉田善吾海军中将命令各舰做好防空作战的准备,在他看来这也是中国人唯一可以威胁到他们这支舰队的力量了,虽说青岛的那些军舰应该也落入了中国人手里,但吉田善吾认为以中国海军的落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法使用那两艘对舰队有一定威胁的大型军舰,即使那些驱逐舰都至少要花一两个月时间来熟悉,要知道抗战之前中国海军拥有的那些舰船就连一战水平都达不到

    吉田善吾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现实,不过几分钟后就有四百多架飞机黑压压地出现在天际,由于破译了鬼子的通讯密码,胡卫东预先就知道日军舰队选择的航线,因此便没有派出侦察机,免得提前给鬼子示警,而是直接将所有的飞机全都派了出来,想要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谁知敌军主将久历戎行,并没有给华北航空总队钻空子的机会。

    不过即便如此,四百多架飞机倾巢而出。也着实把不少还没经过战争的鬼子新兵给震撼住了。吉田善吾敏锐地察觉到舰队官兵之中气氛不对,不禁暗骂海军部的那些当权派无耻,“除了我们这些老家伙,派来的尽是新兵!”

    但吉田善吾毕竟是当过日本联合舰队司令的,当即下令道,“各舰优先打轰炸机,战斗机没威胁。可以暂时不管。”,这句话立即驱散了大家心中的恐慌,因为哪怕是鬼子新兵。也都知道轰炸机与战斗机的不同,一眼望去,只见敌人机群之中超过三分之二都是战斗机。大家顿时安心下来,战斗机是不能对军舰构成什么威胁的,而轰炸机虽然威胁很大,但毕竟只有一百多架,对于这支舰艇数目超过50艘的庞大舰队来说,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胡卫东自然知道战斗机上的机枪与机炮对军舰来说几乎毫无威胁,而此役又没有空战的机会,但他将战斗机也派出来,却并不仅仅是为了壮声势吓鬼子,他的考虑一方面是以此掩护轰炸机群并分散敌军防空火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尽可能地增强空袭的力量,战斗机是挂载不了重磅炸弹,而且飞行员相关训练也有所欠缺,但胡卫东却让它们都挂上了巩县兵工厂今年7月份才推出的130对地航空火箭弹发射器

    虽然130航空火箭弹对于装甲坚厚的战列舰来说很难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对付驱逐舰、轻巡洋舰以及补给船等辅助舰船却是绰绰有余了。而且华北航空总队的战斗机有300多架,每架携带一具4管发射器,那就是1200多发,俗话说“蚁多啃死象”

    “只有4发,太少了,还没过瘾呢。就全打出去了。嗯,战后要找首长反映这个问题,执行这类任务时最好给我专门配一架装火箭弹的重型轰炸机,带上24发、应该是36发,这样轰起来才爽”,一会儿的工夫就将4发火箭弹打光的钟铭吐槽道。话虽如此,这个人称“空中狙击手”的家伙却没有浪费哪怕一颗火箭弹,不但全部命中敌舰,而且发发都打在水线上下一米范围内

    130航空火箭弹的穿透(并非穿甲)能力很强,对付驱逐舰这类几乎没有装甲的轻型军舰时,如果延时引信没调好的话,甚至可以从侧面贯穿整艘军舰,但因为装药量不足,毁伤效果却很有限,往往是驱逐舰被炸开一个大窟窿、甚至是贯穿了一个透心凉却还依然可以正常行驶和战斗。但水线附近被打穿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原因很简单——漏水。在钟铭出神入化的控制下,130航空火箭弹是斜着向下打进舰体的,就算延时引信可靠性不好,也决计不会出现穿出敌舰后才爆炸的情况,而以130的口径,装药量纵少,炸开直径一米多的破口也是毫无问题的,如果在水上,哪怕是驱逐舰这样的轻型军舰,也不在乎这点伤害,但要是在水线附近,那进水的速度

    被其击中的一艘驱逐舰或许是因为新兵太多的缘故,损管不够及时,最终没能逃脱沉没的厄运,而另外一艘轻巡与一艘驱逐舰则及时堵住了破口,但是当时已经打掉三发火箭弹的钟铭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杀了一个回马枪,给那艘已经明显倾斜的驱逐舰又补了一发,这下谁也救不了它了

    其他的战斗机飞行员虽然没有钟铭这样百发百中的神技,但射术精湛的也为数不少,不到十分钟的工夫,就有1艘轻巡、5艘驱逐舰被先后击沉,另有3艘轻巡和11艘驱逐舰不同程度地受创。更重要的是,这些轻型军舰忙于自保,也就没有余暇保护那些大型军舰了,而华北航空总队的一百五十多架轰炸机则抓住这一时机对那6艘战列舰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

    虽然华北航空总队的轰炸机飞行员素质还不能与战斗机的飞行员相比,而对舰打击的三种主要方式当中水平轰炸的命中率又是公认最低的,但由于航空鱼雷数量连中型轰炸机都不够分,胡卫东也只有让24架分配不到鱼雷却又不能进行俯冲轰炸(一般来说只有轻型和部分中型轰炸机能够进行俯冲轰炸,重型轰炸机与结构强度较差的中型轰炸机如果硬要俯冲投弹,投下炸弹后改出的时候机身容易解体。)的日系九七式重型轰炸机带上重达2吨的高爆炸弹碰运气。。。)

    第二百七十三章 战列舰的黄昏(中)

    趁着敌军大部分的防空火力都被漫天的战斗机引走的机会,这24架九七式重型轰炸机率先飞到敌军舰队上空向着那6艘战列舰投下了炸弹,但即使飞行员们冒险将投弹高度降低到极其危险的3000米,24颗炸弹投下去也仅仅有两颗命中敌舰。不过2吨的高爆炸弹确实威力巨大,即使是以坚固著称的战列舰也有些吃不消,日军的扶桑号战列舰首先是一个重油锅炉被炸毁,直接导致航速大减,漏出的重油又引起了难以扑灭的大火,十多分钟后无法控制的大火引爆了舰上的主弹药库,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过后,自舰长藤田类太郎大佐以下一千余人与这艘战列舰一起葬身大海,仅有五十多人被附近的日本军舰救起。而扶桑号战列舰的姊妹舰山城号虽然没被炸到要害部位,但甲板上被炸开的那个巨大裂口看着也着实触目惊心

    降低投弹高度固然大大提高了水平轰炸的命中率,却也令这些九七式重型轰炸机陷入了巨大的危险,即使日军的高射炮弹只装有落后的定高引信,但他们的大口径高射炮依然击落了7架九七式重型轰炸机,另有5架被其空爆溅射出的弹片不同程度地击伤。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轰炸机飞行员阎海文在座机遭到重创后自觉很难将其开回机场,毅然驾机撞向敌人的伊势号战列舰,虽然因为战列舰太过结实而没能撞沉,但却顿时激起了全军的士气。随后又有两架九七式重轰撞向敌舰,其中一架被日军的小口径高射炮击落,另一架的飞行员受伤过重而无力驾驭飞机,却反而晃晃悠悠地意外撞上了一艘扫雷舰,与这艘军舰上一百多名鬼子同归于尽

    水平轰炸能否得手纯粹是撞大运,接下来的俯冲轰炸才是重点,包括45架苏系sb3轰炸机、8架三菱96式陆上中型攻击机、35架三菱九七式轻型轰炸机、22架川崎九八式轻型轰炸机在内的整整110架轰炸机排成一列列编队朝着斜下方的敌舰猛扑了过去。而由于俯冲轰炸机载弹量偏低的弱点,它们首选的轰炸目标自然是那些已经受了伤的

    “中了!乌拉!”,年轻的苏联女飞行员莉莉娅(利迪娜利特瓦克的昵称。以后都用这个简称,全名太长了)兴奋地攥紧小拳头挥了挥,她刚才投下的那颗重达600公斤的高爆炸弹不但成功地命中了敌军的山城号战列舰。而且还无巧不巧地砸进了甲板上那个刚被2吨重磅炸弹轰开的大裂口,然后在这艘战列舰的肚子里炸开了

    只听见一声巨响,山城号战列舰的庞大舰身剧烈地摇晃了一下,随即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传出,这艘之前已经被5枚重磅炸弹先后命中的超无畏级战列舰因为主炮塔火药库被引爆,导致舰体结构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在短短10秒钟内迅速沉入大海

    看到又有一艘敌军战列舰被炸沉,战场上的中国人和苏联人全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欢呼,眼尖的波克雷什金虽然距离较远,看得却颇为真切。不觉笑道,“真是个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