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78部分阅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78部分阅读

这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从这一点来看,哪怕历史上戈胖子没有从中作梗,德国也不太可能在二战结束之前造出拥有足够战斗力的航母。但在这个时空,因为胡卫东的穿越,事情有了很大的转机,胡卫东刚好记得二战历史上最强舰载战斗机“f4u海盗式舰载战斗机”的设计图

    作为一款舰载战斗机,历史上f4u“海盗”卓越的性能令很多同时代的陆基战斗机都望尘莫及,高达71775k/h的最大航速、12649的实用升限和超过2500公里的最大航程都达到了二战中后期的顶尖水平,更不要说是现在了。此外,f4u“海盗”还可以挂载航空炸弹进行战术轰炸任务,而其900kg的载弹量甚至超过了目前世界各国现役的所有轻型轰炸机

    更难得的是,f4u“海盗”并没有采用多少二战后期才发明的新技术,以德国的科技与工业水平,也就在发动机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历史上f4u“海盗”所选用的美国普惠“双黄蜂”气冷发动机现在已经研制成功,但德国人却几乎不可能从美国人手里买到,美国人出于对日本向苏联开战的奖励,卖了一些成品给日本,但当德国向日本提出高价购买的要求后,日本人却要求德国中止与赤色党的合作,这显然是强人所难,因此德国人就连搞个样品回来的山寨的机会都没有。但问题在于,f4u“海盗”若没有如此马力强劲的发动机,就只是一款十分平庸的战斗机了,而德国在获得了耐高温材料的技术与工艺之后,虽然很有自信在发动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但这毕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二章 德国航母(下)

    ps:感谢书友“晓风寒月”投出的2张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只能先用洛阳发动机制造厂不久前研制成功并定型生产的1500马力气冷发动机应急,在中国目前世界第一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帮助下,它的实际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1650马力,虽然比不上美国“双黄蜂”发动机的2100马力(第一种批量生产的型号其实只有2000马力),但至少勉强可以凑活用了

    更重要的是,在获得了德国的技术和人员支持后(咱们底子毕竟还是太薄,之前也就是占了思路和材料的便宜,所以引进还是很重要的。),发动机的研发进度肯定远比以前更快,完全有可能赶在f4u定型之前推出更好的产品。

    再说,获得新材料之后,德国人自己也在研制新的飞机发动机,虽然其中的战斗机发动机以液冷为主,但宝马公司此时却恰恰正在为开发中的fw190战斗机研制气冷发动机,结果与德国海军方面一拍即合,开始为f4u“海盗”研制新型的气冷发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事还导致了一连串令人哭笑不得的闹剧,宝马公司为海军研制飞机发动机这件事触怒了一直坚持“所有能飞的都要归我来管”的戈胖子,直接导致研制中的fw190战斗机被迫放弃了宝马公司研制的气冷发动机,而改用其他公司生产的液冷发动机,这样一来,飞机设计就不得不进行较大的改动。结果,本来fw190战斗机的性能就不如f4u“海盗”,又被这么一耽搁,性能的差距就更是巨大。即使戈林再怎么顽固,也没法无视飞行员们普遍的呼声,而拨款采购这款海军的舰载机供空军暂时使用。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虽然戈胖子利用自己的权势逼迫海军方面以“fw190”给这款机型命名,但丢面子的却还是他自己

    因为同样的原因,“fw190”战斗机并没有完全照搬f4u“海盗”的原设计。而吸取了原版fw190设计中的部分优点,另外对于f4u“海盗”原来的部分缺陷如视界不佳等等也都作出了一定的改善,这些改动使得“fw190”的外形与历史上的f4u“海盗”相比有了不小的区别。因此后来美国人一开始只以为巧合,直到战后才明白德国人是抄袭了他们的设计,而提供设计图的居然是中国人,这也是这个时空冷战初期的麦卡锡主义闹得比历史上还厉害的重要诱因之一,但却并不是根本的原因。

    胡卫东的设计图可不是白提供的,作为交换,德国需要帮助中国建设一条月产能150架以上的生产线。专门用于生产这款被中方命名为“海歼1”的舰载战斗机,以供中国的飞行员积累操纵全金属战斗机和舰载战斗机的经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几种修正版中,中方选择的设计方案与德国海军选择的方案存在着一定区别,再加上两国最终都选择了自己生产的发动机(德国毕竟底子厚。得到新材料后发动机的水准很快就超过了中国,但涡轮增压器方面中国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优势。),因此性能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简单来说的话,就是德国“fw190”的低空性能更好,而中国的“海歼1”则在高空中优势更大,虽然前者对于舰载机来说更加重要,但是没有航母的中国其实是拿这些舰载机当陆基飞机来用的,所以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必须承认,德国人虽然自负,但在自己明显不擅长的领域,他们还是很谦虚的,因此胡卫东对齐柏林号航母的改进意见很快就被自知这方面确实缺乏经验的德国海军接受,至少比起围绕兴登堡级战列舰设计方案展开的大讨论要轻松顺利得多。而且齐柏林号虽然舰上的布局一塌糊涂,但是舰体却还是很不错的,而原设计中的装甲飞行甲板(注1)虽然会限制载机数量,但却可以大大增强航母的生存能力,对于总共也就这么一艘航母的德国海军来说,这未必就是一个错误的取舍,何况德国还缺乏柚木等适于制造飞行甲板的优质木材。当然,具体的装甲布置,胡卫东这个专家还是提出了不少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因此最终齐柏林号只是去除了那16门150舰炮,并适当调整了装甲布置、加强了近防火力,载机数量也只是增加到54架(最多时可以增加到60架),其中舰载型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18架、“fw190”舰载战斗机36架。考虑到这两款舰载机的优异性能和德国那些非人类的超级王牌,战斗力也未必就比美日两国载机数量更多的航母差,可惜的是,毕竟只有一艘,至少暂时是这样。另外必须说明的是,虽然飞机增加了,但因为裁汰了一大批不必要的人员编制,齐柏林号的舰员总数反而大大减少,加上飞行联队也才1600多人,这令齐柏林的续航力进一步加强,尽管幅度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当中德合作开始的时候,齐柏林号的舰体已经完工并成功下水了,而因为航母不像战列舰那样对生存能力有着极度严苛的要求,因此并不需要进行全方面的大改,只需要开到中国来将那些必需的部分补完就行了。而由于其间的大部分工作都不需要足以容纳这艘三万吨级航母的大型船坞,因此当其抵达上海后立即就可以动工了,这就进一步节省了时间。结果齐柏林号航母居然赶在1939年内就全部完工了,令原以为中国人没有能力造出航母、又不想老为此事头痛而大意放其东行的戈林后悔不迭

    注1:美日航母大多使用木质飞行甲板,虽然防护弱些,但遭受较小的损伤时维修较为容易,不像装甲航母一旦受伤就只能乖乖回去维修,少则一个月,多则几个月,而且同等排水量下装甲航母的载机数量要比木甲板航母少得多。(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昌级巡洋舰(上)

    就在戈胖子大发雷霆的时候,早对航母期待已久的德国海军上下却无不兴高采烈,事实上当初他们同意将齐柏林号送到中国建造就是为了防止戈胖子继续不断地干扰破坏。现在航母终于完工,只要在战争中证明了她的价值,他们相信元首一定会同意拨款建造更多的航母。

    为此,德国海军想方设法从国内的航校、航空俱乐部乃至空军的现役飞行员中拼命挖人,同时还请因为有了波克雷什金等先例而被认为很擅长鉴别飞行员潜质的胡卫东来帮他们挑人,结果胡卫东毫不客气地将此时还没什么名气的斯图卡之王鲁德尔(此时还只是侦察机飞行员,多次申请接受俯冲轰炸训练但未得到通过,因此一挖就过来了。)、二战击坠王哈特曼(此时还在航空俱乐部接受业余训练)、很多人眼中二战历史上最厉害的战斗机王牌马尔塞尤(此时他才刚刚加入德国空军)等一大批历史上威名赫赫的超级王牌拉上了航母。由此,二战中的德国空军少了至少20个超级王牌(以战斗机飞行员为例,需要击落敌机100架以上。),而齐柏林号航母却将因此迎来自己的一段传奇

    与胡卫东较为重视的战列舰和航母相比,那艘设计中标准排水量超过3万吨、主炮口径与俾斯麦级战列舰相同的o级战列巡洋舰就显得鸡肋了许多,事实上即使是德国海军的守旧派当中也有不少人认为战巡这一舰种已经过时,更不要说是胡卫东这个穿越者了。

    而且那艘战列巡洋舰的建造计划本身也有很大的问题,它不像齐柏林号航母那样已经完成了舰体,而要在中国从头建造,这就需要至少3万吨级的船坞,可是青岛的两个3万吨级船坞一开始还没建好。这就不免耽搁了一些时间。而其开工之后没过几个月,青岛那两个7万吨级巨型船坞也建好了(虽然工程量大得多,但受重视的程度也大得多。)。2艘兴登堡级超级战列舰也随之同时开始建造,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和这艘战巡争夺资源,而战巡的优先级无论如何也是比不过战列舰的,于是建造速度愈发缓慢。又过了两三个月。由于齐柏林号航母在演习中的良好表现,兴奋的小胡子当即决定再造几艘航母,虽然本土的建造计划由于戈胖子的反复阻挠和欧战的爆发而最终流产。但中国这边,胡卫东却立即点头同意将这艘舰体才完成了不到一半的战列巡洋舰改装成航空母舰,而这也就是二战期间德国的第二艘、也是最后一艘航空母舰“彼得斯特拉塞”号

    比起帮德国人建造的战列舰和航母,那两艘可能会编入中国海军的重巡洋舰无疑更受胡卫东的重视,他的想法是,就算德国人最终出钱将其买走,咱们有了经验之后也可以自己再造几艘。与建造和维护费用都十分惊人的超级战列舰相比。标准排水量不过15000吨左右的重巡洋舰中国还是造得起、养得起的,而且重巡洋舰也不会像战列舰那样在战后被迅速淘汰,要知道后世毛子的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的排水量比这两艘还大呢,而且人家还没有厚厚的装甲,所以这个武器平台就算是长期来看。也仍有相当大的价值。何况在现实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任何一个男人都肯定更加偏爱尺寸大的武器,因此也无怪乎胡卫东会为这两艘重巡的设计方案而绞尽脑汁了。

    因为上海的2个2万吨级船坞能为两艘重巡提供建造平台而无需新造,因此她们的开工是6艘军舰当中最早的。也正因为这样,这两艘重巡还担负着为兴登堡级战列舰进行技术验证的任务,比如三联装的主炮塔、球鼻艏舰首等等都率先在这两艘重巡上面得到了应用,新型装甲钢就更不必说了。也正因为这样,这两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较其原型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性能上更是远非德国本土建造的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可比,再加上后来德国由于经费紧张以及支付不便等原因,并未买下这两艘重巡,她们后来都编入了中国海军的战斗序列,因此为了表示两者的区别,后世大多根据她们的中国名字称其为“南昌级重巡洋舰”,其最初的设计参数如下:

    标准排水量:15200吨,满载排水量:18500吨

    尺度:长2059米,宽213米,吃水583米

    动力:12座高压重油专烧锅炉,3座蒸气涡轮引擎,主机设计最大功率为156000马力

    航速:36节

    续航力:9000海里/16节

    主炮:3座三联装203炮塔

    防空:12座二联装105高炮,6座双联装37高射炮,6门单装37高射炮,6座双联装20高射炮,6门单装20高射炮,4座“密集阵”7管20近防火炮。

    反潜:2座火箭深弹发射器(最大射程1500米)、2座刺猬炮(最大射程300米)。

    鱼雷发射管:6具533毫米发射管(23)

    舰载飞机:4架r196式水上飞机

    弹射器:1台

    装甲:水线主装甲带80120;水平装甲60100;炮塔正面120,炮座120;指挥塔150;防雷装甲,三层,每层25。

    舰员:1820人

    但是这两艘重巡还未完工,德国就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放弃购买,于是这两艘重巡便又根据中国海军的需要进行了一些改动。比如一开始应德方的要求,舰上的武器都是原装或者组装的德国产品,但既然德国确定不要,就很自然地都换成了国货。尽管如此,国造武器与德国货相比却丝毫不差,甚至因为胡卫东在中德技术交流的过程中多少留了一手的关系(注1),因此国货反而还有一定优势

    注1:德国自然也有保留,但不如咱们多,因为身为穿越者的胡卫东知道德国这个时期的科技与工业水平,而德国人却始终不清楚中原解放区到底掌握了多少独有的新技术(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昌级巡洋舰(中)

    就拿“南昌级重巡洋舰”上的9门203主炮来说,最初选用的是德国skc/34舰炮的改进型,由于胡卫东力荐使用了全自动装弹机,使这款历史上二战时期综合性能最强的203舰炮射速大大提高,达到了和美国203舰炮同样的每分钟6发的最大射速,但在射速大大加快的同时,由于中方提供的新型炮管钢,这款舰炮炮管的平均寿命却几乎没有减小半点。

    改进后的skc/34舰炮已经和此时世界上的其他同口径火炮拉开了很长的一段差距,但德国人却没想到胡卫东居然还没拿出全部的干货。就拿炮管钢来说,胡卫东提供的配方和工艺是用于制造陆军火炮的,而陆军火炮的射速比同口径舰炮低得多,因此性能自然也低得多。

    此外,德国的火炮专家虽然已经是世界一流,却还都习惯于先设计火炮、再为火炮寻找合适的材料,因此他们得到新材料后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替代,除了延长炮管寿命并没获得其他性能的提高。而身为二十一世纪全球最顶尖的火炮与弹药专家之一,胡卫东却能够根据材料的性能来量身定做地设计大炮,因而在两艘重巡确定会归中国海军所有之后,胡卫东重新设计的203舰炮性能上要比德国大炮优秀得多,在精度毫不逊色的前提下,这款203舰炮不但最大射速达到了惊人的每分钟10发,而且炮管寿命同时达到了800发以上

    不过,所用的材料好了,成本也相应地提高了很多,尤其是稀土、钨、钼等各种合金成分的用量更比提供给德国的材料高了好几倍。不过中国的资源储量远比德国丰富得多,尤其是稀土这样的中国特产,再加上203舰炮已经是中国海军口径最大的火炮了。而且南昌级重巡以中国的国力也不会装备太多,所以完全负担得起。事实上,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资源丰富但工业化程度低下的国家来说。生产工时和产品质量才是决定生产成本的关键,而由于胡卫东一直以来狠抓的质量管理和火炮设计上的尽量简化,这两方面都足以令人满意。因此综合来说,胡卫东设计的这款203舰炮虽不便宜。但也不算贵得离谱,生产成本也就比原来的德式舰炮高了五成,考虑到性能上的大幅提高。性价比其实并不差。

    再加上胡卫东为其专门研制的各种新型弹药(注1),其在实战中的威力更是远非世界上任何一款同口径火炮可以比拟,而新型发射药的使用则提升了火炮的膛压和炮弹初速,其最大射程更是超过了50公里,虽然因为命中率的原因,超过30公里就几乎不可能击中敌舰,但射程大的火炮威力也大(炮弹与发射药相同的前提下)啊!

    除了南昌级重巡洋舰上的203主炮。胡卫东还新设计了一大批火炮,包括各种口径的高射炮、坦克炮、航炮等等,从而大大提升了人民军队的综合实力。但就连胡卫东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若非有了德国人提供的军用精密机床、万吨水压机等多种具有战略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