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葬明 > 葬明第141部分阅读

葬明第141部分阅读

我们闯王准备好的银两,总共是五万两银子,冯兄弟查收一下吧!但不知上一次我和肖将军约好的东西,贵军可已经准备好了吗?”田见秀故作大方的对冯狗子说道。

    冯狗子扫了一眼这几箱银子,立即一挥手让人将盖子盖上抬了下去,笑答道:“以我们将军的脾气,这等事情既然已经答应了田兄,又岂有食言之理!田兄请这边走!货都早已运至这里了!

    这是清单,总共是铁甲二百副,鸟铳五百杆,火药五百斤,单刀两千柄,枪头三千只,一样不少!另外将军说过,这一次是我们两军第一次如此合作,另外还多送给贵军马鞍二百副,三眼铳三百支,拐子铳一百五十支,权充做送给田兄的礼物!绝对都是上乘好货!“

    田见秀带着手下立即走到了货物前面,抽出了一些兵器检看了一番,看罢之后心情大好了起来,这些家伙可以说都相当不错,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而且清点一下数量,完全没有出入,于是他立即抱拳对冯狗子说道:“那就多谢肖将军了!有了这些利器之后,我们还怕那些官兵作甚!对于肖将军的这份情意,田某待我家闯王多谢了!有情后补,以后如果肖将军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了!兄弟现在急着将这些东西运回,就不再多叨扰弟兄们了!”

    冯狗子笑道:“兄弟心知田兄归心似箭,但是既然来了,岂有连顿饭都不吃便走一说呢?否则我们将军知道的话,岂不是要训斥兄弟了吗?”

    看着冯狗子似乎有话要说,田见秀也不好推辞,于是便答应在这里稍作停留,然后再离开此地。

    酒席之间,冯狗子和田见秀相谈甚欢,田见秀见肖天健对他们不错,这次心情大好,于是和冯狗子说了不少的有关陕西那边的事情,让冯狗子掌握了不少有关陕西方面的第一手消息。

    “我家将军也知道李闯王现下日子艰难,不瞒田兄,我们将军倒是也很想多施以援手,眼下洪承畴和孙传庭那些狗官一意想要将我们这些义军一网打尽,既然你们在陕西和他们打的是难分难解,我们也不能这么作壁上观!

    今天兄弟便透露个消息给田兄,我们将军已经决定,近期将会发兵进入河南境内,于你们遥相呼应,定要解民于倒悬,田兄此次回去之后,可以告诉李闯王,假如还有什么需要的话,尽管前来这里,找我们便是,我们将军说了,我们刑天军眼下别的东西倒不多,铁还是有一些的,各种兵器也能帮上你们一些忙,大家都是起兵造朝廷的反的人,这点忙我们说什么都会帮的!“冯狗子一边和田见秀喝酒,一边将肖天健要领兵入河南的消息透露给了田见秀,表现的像是非常推心置腹,胸脯拍的是当当响。

    田见秀听罢之后,立即大喜了起来说道:“那就多谢肖将军你们了,如果肖兄弟现在能挥师河南的话,那敢情太好了!如此一来,以你们刑天军的本事,定能把河南又给搅个天翻地覆了!要是你们能在河南那边站住脚的话,我们回头也挥师再回河南,说什么也要把河南给掀翻不可!”

    两个人一场酒喝下来之后,便也称兄道弟了起来,田见秀对于冯狗子的招待,也很是感激,临走之时,还拉着冯狗子说:“冯兄弟,承蒙款待,别的就不说了,以后麻烦你的机会多着呢,望冯兄弟今后一定还要多多给兄弟帮忙才是!”

    冯狗子堆了一脸的笑容,对田见秀说道:“田兄放心便是,这一次你们过来,我们将军说了,能帮的忙咱们一定会帮,而且还安排了船只人手,护送你们通过平陆县一带,确保这些货物不会被官府给劫了去!”

    说罢之后,一招手,一百余名刑天军水营的精干兵将,便立即纷纷登上了小船,先一步顺流而下,进入到了黄河之中。

    田见秀没想到肖天健居然还如此帮忙,甚至准备了人手来护送他们,于是便更是感激不尽,连连称谢之后,这才登船告辞而去,十几条刑天军的小船护送着他们这几条大船,逆流朝着黄河上游驶去。

    看着田见秀的船只消失在视野之中以后,冯狗子冷笑了起来,轻声说道:“你们就闹吧!闹的越大越好!哼哼!要不然的话,我们哪儿有银子赚呢?”

    “杨哨将,将军问你们可已经将船只都准备好了吗?”冯狗子转身过来,对站在他背后的杨昆山问道。

    穿着一身崭新刑天军军服的杨昆山身体站的笔直,点点头答道:“请将军放心,卑职已经调集了大小船只近七十条,早已做好了准备!随时都可以调用!”

    冯狗子点点头道:“很好!眼下暂时不要走露了消息,将军几天之后,便会过来!你们随时做好准备!”

    “卑职遵命!”杨昆山立即大声答道。

    第二十四章 洪流

    就在此时,在阳城通往古城镇的一条路上,一队队刑天军的兵将们排列成四列纵队,一个个披挂整齐,大踏步的朝着前面行进着。

    而肖天健驻马于道旁,看着这些手下的兵将们从他身边经过,不断的抬手还礼,向这些随同他出征的队伍敬礼。

    这一次他出兵河南,虽然八月已经定下,但是为了在他离开之后这里控制区的稳定,他还是在九月间拿下了高平和泽州,使得整个控制区连成了一大块,彻底解除了泽州盘踞的官军对于阳城的威胁,使得作为核心区的阳城更加稳固了许多。

    而随同他第一批南下的兵马,他则选择了罗立、李栓柱的二三两个营作为他此次南下河南的主力,另外他还带上了刚刚完成编列的教导营,作为他的预备队,除此之外,还有两哨五百人的精干辎重队和钻地鼠梁铁头的五百人的工兵营也随行一起出征,同时作为民务官一系的人员,付德明抽调出了以罗颖杰为首的一百余名已经相当有经验的民务人员这一次也随肖天健一起南下。

    而经过再一次仔细考虑之后,因为此次南下河南物资供应上,更多的要依靠他们自己,补充会相当不易,而炮营虽然大量开始装备的六磅炮火力强悍,但是对于后勤补给依存度太高,机动力也有点跟不上,会影响到全军的机动能力,而且一旦山西这边有事的话,单单留下一个阎重喜的一营兵力,即便是加上石冉负责控制的各地的乡兵营,兵力也显得有些薄弱了一些,肖天健最终还是将刘宝的四营和炮营也留在了家中,令刘宝的四营兵分两部,一部坐镇高平,监视潞安府一带的官军,防止他们从高平再次进犯,另一部则分驻于沁水县,合当地两个乡兵营,镇守沁水一带,监视平阳府和绛州一带的官军,防止他们从这一带入犯。

    至于阎重喜的一营,则兵分两路一路坐镇垣曲县,卡在了解州通往垣曲县的山口,另一部分则由阎重喜率部坐镇阳城。

    至于炮营,则暂时作为机动力量,留在双峰寨,一方面在双峰寨炮兵学校加强对炮兵的训练,另一方面随时应付官军大规模的入犯,以现在黄生强的炮营的火力,放在任何一个方向,都会成为官军的梦魇,所以在目前情况下,肖天健将炮营留下,也是一个相当稳妥的安排。

    趁着这一次打下泽州,各营兵将都汇集起来之后,肖天健在经过仔细的斟酌之后,考虑到今后刑天军入河南之后,还会不断的进行扩军,刑天军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原来的营一级的编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了,于是对于刑天军兵制再一次进行了整顿,以适应未来的扩军。

    而这批留守的隶属于战兵系统的诸将,则都交由阎重喜统带,在肖天健离开之前,将其整合在了一起,总兵力和战斗力都不弱于年初刑天军全部实力,并且正式将其称之为刑天军暂编守备师,阎重喜暂时担纲第一任守备师师长同时兼领他的一营,负责留守山西的军事方面的事务,省的因为大家级别一样,一旦有事的话,出现阎重喜无法调动跟他平级的黄生强抑或是刘宝,其目的就是使得职责分明。

    在刑天军组建之后,肖天健短短三年之间已经数次对刑天军进行了改编,以适应军队的建设发展,刚开始的时候,他因为对这个时代兵制的不了解,试图直接用后世的兵制,来对手下进行编组,班排为基础单位,但是因为大家不熟悉这样的称呼,都有些排斥,还有点感到别扭,后来在天龙寨的时候,他索性尊重手下的意见,将部下们改称为哨将、队将、什长,再接着编成营之后,便又有了营将之说。

    这样的编制虽然附和当时的需求,但是在对于军官们的称谓上却完全自成一体,甚至可以说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连他自己有的时候也觉得称呼起来很是别扭,肖天健仔细考虑了一下之后,决定还是套用一些后世的军官称呼,来对他麾下的军官进行任命,反正眼下后世的军官系统即便是在西方也没有正式形成,而他本来就不在官方的体制之下,一切都是他自己说了算的,只要利于以后的军队建设,他想称呼手下军官什么就称呼什么,谁也管不着他!

    以刑天军目前的编制情况,营已经成为了刑天军一个基本的独立作战单位,一营的兵力基础是一个以五五制为单位组建起来的战斗集团,混编有五哨长枪兵、火铳手、刀牌手为基干兵种,前段时间他为了增强各营的独立作战能力,又给各营增补了一个五十人左右的斥候队,作为营属侦查和轻骑兵力量使用,增补了超过一哨人马的大行李队,作为营属辎重队使用,同时给各营补充了一哨营属炮队,使除了新编教导营之外的四个步兵营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独立作战的能力。

    如此编制军队的方式已经跟这个时代任何军队都不一样了,倒是有点接近眼下西方一些国家的步兵团的编制,与后世的军队相比,基本上达到了一个加强团的兵力,肖天健考虑之后,反正大家已经习惯了营的称呼,而他的军队又是以五五制为基础进行编制的,遂决定原来的营的称谓继续保持,营将全部改称为营长,直接在作战师的下面,取消了旅团两级编制。

    至于营以下的各种编制,原来的一哨人马则再次改称为连,哨将还改称为连长,连以下是五十人的队,队将称呼不变,最基础的什长和伍长则继续予以保留,如此一来,队伍的编制便一目了然,他自己叫起来也感觉舒服了许多。

    而这样的改变,对于军官们来说,倒是也没什么不满意的,总之他们各自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什么也耽误不了。

    更何况在经历一场有一场的胜利之后,肖天健在刑天军的地位已经不容任何人质疑,几乎所有兵将,对于肖天健都视若神明一般,充满了盲目的崇拜,在他们眼中,现在肖天健不管让他们做什么,都是对的,只有肖天健能带领他们走出贫穷,使他们扬眉吐气,所以肖天健要做什么,在刑天军之中绝不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所以他推行兵制渐进性改革,自然也是一通到底,根本没有任何阻力。

    在经过这样的调整之后,肖天健将这次随他南下的几营兵马,合称为南征第一师,直接由他自己统带,形成了一个兵力达到七千人左右的兵团,并且赶在出发之前,在莲花寨下誓师成军,踏上了出征的道路。

    对于这一次南下河南,军中兵将们也都很是兴奋,肖天健在出发动员的时候,为麾下的兵将们描述了一个宏伟的蓝图,许诺只要在河南打下一个属于他们的地盘之后,随军出征的每个兵将,都将会分得二十亩土地,这还不算因为战功受赏的那一份赏金,如此一来,出征的兵将们顿时军心大振,一个个都兴奋了起来。

    这个时代,对于这些泥腿子出身的兵将们来说,肖天健不可能用所谓的革命思想来激励他们,也不可能用什么民族意识来武装他们,最浅显的还是给他们实惠的东西,而兵将们绝大多数都是曾经失地的农民出身,他们对于土地的渴求,是后世人难以想象的。

    而且经过这一年多来,从陕西跟着肖天健进入山西的那些老兵们,现如今在山西刑天军辖地之内,都已经分得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十亩粮田,绝大多数都已经在当地娶了老婆,成了家业,虽然离开山西有些不舍,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十亩田地还远达不到他们所想要的土地,所以一听说到河南去打天下,将会给他们分更多的田地,这些人便都嗷嗷叫着,跟着肖天健踏上了征程。

    现在肖天健说的话,做的事情,没有几个人会质疑他的决定,刑天军的兵将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跟着肖天健干,绝不会吃亏,他们甘做肖天健手中的利剑,肖天健让他们挥向什么地方,那么他们就毫不犹豫的挥向什么地方,至于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都不是他们要考虑的事情,只要有人阻碍他们前进的道路,他们便要像铁锤一般,彻底将其粉碎。

    这不是他们盲目自大,而是这几年来,刑天军几乎以不败的记录,已经使得他们自信心充分膨胀,什么官军、义军,在他们眼中,都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在刑天军铁一般的纪律面前,任何军队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也正是因为他们对肖天健近乎盲目的崇拜,使得他们对于这一次出兵河南这件事,根本就没有任何怀疑,所以军令一下,受命出征的兵将们,便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准备。

    刑天军没有军饷,只管吃穿,想要拿钱,就要靠战功来获取,但是只要兵将们敢于用命,肖天健对于他们的赏赐所获还是相当可观的,而且肖天健很注意对于战死战伤的兵卒们的抚恤,不管他们是受伤致残,还是战死沙场,每个人都会受到厚恤,根本不用担心身后之事,再加上军中已经建成了相当完善的战场救护,受伤也不怕没人救,所以打起仗来,刑天军部众表现是相当凶悍的,基本上不会有人惜命不前,这一点不管是官军还是其它义军,都远远撵不上刑天军的战斗意志。

    各色头盔上的翎羽和各色旗幡在道路上汇聚成一片彩色的洪流,蜿蜒盘旋于山道之中,前方望不到头,后方看不到尾,眼看着被他一手训练出的这支虎狼之师,即将随他踏上逐鹿中原的战场,肖天健不由得豪情大发,想起了那句“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中华!”的豪言,在肖天健心中,眼下他也再不是两年多以前初到这个世上的那个迷茫恐慌的青年了,既然上苍给他了这个机会,那么他便认为这是天命使然,是这个时代选择了他,那么他便有义务将大汉民族重新振作起来,力挽狂澜与既倒,改变未来中华即将沉沦数百年的前途,想到这里之后,他更是心情激荡了起来,一提马缰,带着铁头等近卫,朝着前面奔去。

    古城镇的码头沿岸,早已大大小小的停靠了数十条各式船只,每条船上都挺立着一些彪悍的水营兵卒,神情肃穆的望着岸上集结的这些刑天军兵将们。

    阎重喜带着刁正、杨昆山等人也肃立于码头一侧,看到肖天健策马驰至码头,于是纷纷立即抬手向肖天健行礼,大声叫道:“卑职恭迎将军驾临!”

    因为刘宝、黄生强、付德明等人各自都事务缠身,不可能都来古城镇这里,这一次阎重喜便代表所有留守兵将们来到了古城镇来为即将率部出征的肖天健送行,看着这些一队队开拔过来的袍泽们,不由得也是心情激荡,微微的有些感到遗憾。

    肖天健翻身跳下战马,大踏步的走到了他们面前,同样举手还礼之后上前拍了拍阎重喜的肩膀,对阎重喜和刁正说道:“你们不用板着脸,这一次我率部出去,你们也都担子不轻,该说的早就都给你们说过了,替我看好家就是你们最大的功劳!怎么样杨昆山?船只情况如何?”

    杨昆山立即挺胸大声答道:“启禀将军,卑职总共调集了七十条各式船只,一次可以将一营运至黄河对岸!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晚和明天一天,便可将将军麾下的全部人马都送至对岸!”

    肖天健满意的点点头道:“做的很好!冯狗子呢?这会儿这家伙也该来了吧!”

    说话间众人便看到冯狗子也骑着一匹马飞速的冲到了码头这边,远远的便跳下马朝着肖天健奔了过来,抬手对肖天健敬礼之后,便快步走到肖天健面前,对肖天健说道:“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