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东大陆 > 东大陆第100部分阅读

东大陆第100部分阅读

说!”杨小兵挥挥手道。

    第三零四章 、各怀机心

    宽阔的帐蓬之中巨大的牛油蜡烛灯笼默默地燃烧,照得黎明之前的大帐亮如白昼。

    大帐之中此时却只有两个人,蒙秋城主杨小兵及朱雀军的前二当家,现在投降了杨小兵的钟志。

    “钟先生请坐!”杨小兵指指靠近自己身前的一个座位,轻声对钟志道。

    “谢城主赐座!”钟志躬身向着杨小兵施了一礼之后,才要座位上坐了下来。

    “钟先生不必客气!”杨小兵道:“你们宾主相处,随意一些就是!”

    “是!多谢城主抬爱!”钟志暗暗感动,说起来杨小兵的胸怀可比胡志军宽阔多了,起码自钟志投靠过来之后,杨小兵便一直对钟志客客气气的,尊为上宾,并委之以蒙秋的客卿,虽然钟志知道杨小兵如此礼遇自己必有所求,但起码钟志心里都舒服一些,说出来也愿意。

    不象胡志军一样,时不时的说两句不阴不阳的话,让钟志脸色一变再变,变到最后不能再变。

    “在钟先生看来,以我军这样的攻势,朱雀军还可以支撑多久?”客气两句之后,杨小兵也不再客气,直接便将自己最想知道的东西问了出来。

    现在的禁秋军之中,如果说对朱雀军的了解,除了钟志师徒,实无人能出其右,因此要了解流沙城内的形势,最好的结果便是问过钟志。

    其实杨小兵之前已向钟志详细地介绍了流沙城的情况,但出于谨慎及对于这次战争重视,杨小兵还是不厌其烦的一问再问。

    其实也怪不得杨小兵谨慎,自朱雀军占领流沙城之后,这流沙城便一直象禁秋国朝中所有人眼中的砂子一般,必欲去之而后快,于是,禁秋的军队特别是蒙秋城的军队,几乎将流沙城当成了他们训练士兵的一个项目,隔三差五便来打上一仗,特别是蒙秋的军队,与朱雀军交手更多。

    可是,流沙城这粒砂子,经过禁秋的多次攻打之后,不但没有丝毫动摇,反而是越来越稳,仿佛在他们眼睛中扎了根一样,将禁秋国王的眼睛咯得生痛。

    但这次不同了,这次是朱雀军的第二号人物钟志反出了流沙城,钟志的叛变虽然没有让朱雀军分解,但也动摇了朱雀军的根基。

    首先是属于钟志率领的朱雀军第二伍,大约近万人,向放因担心其中会出现叛变之人,而不敢将之投入到守城之战中。其次,钟志的叛变对于朱雀军的士气打击也是很大,起码有一些下层的士兵看到连军团的第二号人物钟志都叛出了军团,可能会怀疑军团即将解散,如果向放没有特别厉害的手段,这些士兵可能就会失去信心。其三,钟志在军中多年,中下层将领之中有许多是他提拔起来的,现钟志叛变,就算向放也不知道这些将领之中那些是忠于朱雀军,那些是别有用心留在军中的。

    如此下来,朱雀军原来的优势,竟已被削弱了七七八八,只剩了流沙城这座孤城可依墙据守了。

    如果这次在钟志的帮助之下,杨小兵能将流沙城攻下,那将一份天大的功劳,在禁秋国之中恐怕无人能及,将来说不定有机会封候拜相。

    越想越火热,杨小兵恨不得自己披挂上阵,亲自杀上流沙城的城头,将流沙城控制在手中,将朱雀军打败。

    “城主放心,如果我原来那些部下他们不敢投入战争,以他们现在兵力,肯定守不过两天!”钟志道:“不过,我们还是加强进攻,最好是将他们的水军也牵引地来参与守城,那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嗯!”杨小兵点点头,看着钟志道:“如果此次真能攻下流沙城,钟先生居功至伟,我必向王上保荐钟先生为流沙城城主,为王上镇守东彊大门。”

    “不敢,就算攻下流潲城,也是城主的雄才大略,在下可不敢居功!”钟志闻言大喜,急忙站了直来向着杨小兵长长的一揖,恨不得将进攻流沙城的任务拍着胸膛保证下来。

    “先生不必客气,这次如此攻下流沙城,王上必定高兴,到时封你一个大将军之职是免不了的!”为了让钟志拼命,杨小兵又抛出了一个甜枣。

    “在下如真有这么一天,必定不会忘记城主的保荐之恩!”钟志老脸上的皱眉减少了几条:“城主放心,在下躹躬尽瘁,死而后已!”

    “先生不必如此!”杨小兵淡淡道:“有过必罚,有功需赏,如攻下流沙城,先生于我禁秋国之功劳便是第一人,封赏也是应该的。不过,此时言之还早,一切还是等先攻下流沙城再说吧!”

    “在下明白!”钟志又道:“那在下出去看看是否还有什么有助于攻城的地方遗漏。”

    “嗯!那就辛苦先生了!”杨小兵也站了起来,向着钟志挥挥道。

    “不敢!”钟志向着杨小兵长长一揖,腰也不直起来,就那样面对着杨小兵向后退去,一直退到了帐蓬外面才转过身体。

    “师傅!”钟志刚刚站定,宫一郎便靠到近前,轻声道。

    “嗯!回去再说!”钟志淡淡道,率先便走。

    宫一郎眼光一闪,隐蔽的看了那座巨大的帐蓬一眼,便低头跟在钟志后面。

    两人一前一后,很快到回到了自己的帐蓬前,

    “师傅!”刚一进入帐蓬之内,宫一郎接过钟志解下来的佩剑,放在案上,便轻轻道。

    “刚才杨城主向我保证,如能攻下流沙城,就向禁秋国王保荐我为流沙城主!”钟志也不说费话,直接便将刚才的杨小兵的话说了出来。

    可是,他声音虽轻,这句话却一声惊雷一般,将宫一郎震得身体一颤。但宫一郎也只是轻微一震,便静了下来,平静地抬眼看着钟志。

    “师傅相信吗?”

    “你呢?”钟志不答反问,双眼盯着宫一郎。

    宫一郎却低下头来,眼光看着地板,缓缓的踱了两步,才慢慢道:“师傅觉得杨城主说这话之时,有几分诚意!”

    “诚意,应该是有七分的!”钟志沉吟一会,才冷冷一笑道:“但也仅限于现在而已,如果流沙城真的被他们攻了下来,那这七分诚意说不定也只剩下一分了,并且这一分还是害怕流言才剩下的。”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来亦然,又何止于现在!”宫一郎淡淡道:“不过,如果师傅真的想当流沙城主,也不是没有办法的?”

    “什么办法!”钟志眼光一亮,看着宫一郎道,他知道自己这个的徒弟的本事,他除了武功方面略高于宫一郎之外,说起才智,他可是被自己的徒弟甩开几条街,因此听到宫一郎有办法让自己能当上流沙城的城主,他也是心里高兴及大出意外。

    “不过,要当上城主,有一个必须的条件,就是先将流沙城打下来才行,不然一切免谈!”宫一郎淡淡道。

    “那是当然!”钟志道:“不过,对比现在禁秋军及流沙城中两方的情况,在攻下流沙城,应该不是太难吧!”

    “战争的事情很难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结局当然是毫无悬念,但现在禁秋军队并不比朱雀军多多少,禁秋军所依仗的便是师傅对于流沙城的熟悉及流沙城因师傅离开而产生的内内乱导至军心不稳。”宫一郎细细的为钟志分析道:“不过,禁秋军也不是没有弱点,对于禁秋军来说,只有速战速决,尽最快速度攻下流沙城才行,如果让流沙城恢复过来,将内乱压下去,那就是再多一倍的兵力也是枉然。”

    钟志点点头道:“看现在杨小兵也正是这个意思,要不然他也不会让军队日夜不停的进攻了!这些先不说了,你说什么样才能让杨小兵举荐我为流沙城的城主!”

    “这就要几管齐下了!”宫一郎微微一笑,虽然叛逃出朱雀军之时只有他与钟志两人,但宫一郎却好象并没有丝毫惊惶度日的样子,反而钟志经常是患得患失,既懊丧自己不能将向放杀掉,坐上朱雀军老大的座位,也惊喜自己终于逃出了流沙城,没能被向放追上。

    “那几管齐下?”钟志迫不及待道。

    “这就要将我们以前藏好的东西拿一点出来用了!”宫一郎淡淡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越是乱世,财帛就越是大行其道,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商贾走卒,这天下财帛买不动的人还是极少的。”

    在钟志的帐蓬之中,宫一郎与钟志正密密相议,如何去争取流沙城的城主之位,而此时的流沙城外却已是喊声震天,杀声震天,马嘶人喊,刀器相击,各种声音交织成了一种几乎要将流沙城的城墙都掀掉的浪潮。

    禁秋军前赴后继地往流沙城的城墙上扑去,而朱雀军却是前赴后继的填充着城墙,将禁秋军牢牢地拒于城墙之下,城门之前。

    第三零五章 、劫粮之战一

    五分岒,葫芦峡。

    王分岭位于流沙城与蒙秋城之间,如果将蒙秋到流沙的距离分为十天的话,这五分岭便是处于第七日之上,走出此处之后,去流沙城只要三天便可到达,如是快马,侧一天半便可到达。

    葫芦峡位于五分岭之间,从五分岭的正中穿过,远远看去,就好象是一把巨斧将这座山岭平均分为两半,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条从中间穿过的峡谷,五分岭才是五分岭。

    五分岭,即是每边都是五分,合起来才是十足的一座山。

    这葫芦峡并不是如一般的峡谷一般窄小,而是既大且长,长到将这座方圆几百里的大山都一分两半,除了对尾部份略为收窄之外,其他地方大到可容几骑并排而行。

    五分岭这中,从这条峡谷往上,山坡并不陡削,相反峡谷的两边的坡度却是很斜很长,两边山坡上树林稀疏,但到了山顶却是树林茂密,怪石嶙峋。

    这条从葫芦谷经过的道路,便是从蒙秋到流城的最短最快的一条道路。

    此时,在葫芦谷之中,正有一支军队从峡口的另一个边蜿蜒进入。

    这是一支辎重队,随着队伍的拥入,高耸而连绵的车辆几乎占据了整条峡谷,在车队的前后左右都有盔甲鲜明的军队护卫着。

    在这支队伍的最前面,是两员身穿银白盔甲的将领,左边一名年约二十多岁,脸色微黑,一手抓着马绳,一手握着一支白腊木为杆的长枪,右边却是一个大约三十多岁的将领,脸色更黑,仿佛灶神一般,身材魁梧,坐于马背之上便如一座大山一般,双手抓着马绳,在马腹旁边却挂着一把巨斧,斧刃及斧柄都为精铁打造,斧柄有成|人胳膊一般粗大,斧刃更加恐怖几乎有孩童身板那么大。

    队伍之中,三杆高大的大旗正在迎风飘扬,正中一面最大的大旗上有两个大字“禁秋”,另两面大旗分别是一个大大的黄字及大大的林字。

    显见这黄及林,正是那个黑脸将领及青年将领的姓。

    “林将军,穿过这条峡谷,再过两天,我们就可到达流沙城下了!”那黑脸将军手搭凉棚向着远处看去,又转头对年青将军大声道。

    “呵呵……这我知道!”林将军将手抬起来,指着流沙城的方向道:“黄将军,这次如果能攻下流沙城,我们最少都应该官升一级吧?”

    “看你就是一个官迷!”黄将军呵呵一笑,严肃道:“我们军人只说保家卫国,升官发财是文人的事!”

    “黄将军说的是!”青年将军笑道:“可是军人谁不想立大功受大封赏呢!”

    “说的也是!”那黑脸将军也笑道:“不想立功的军人是孬种。”

    “不过我还是希望上战场杀敌,象这种护粮可是立不了多大的功劳的!”年青将军摇摇头道:“只有上阵杀敌才是真正的功劳。”

    “机会会有的!”黑脸将军道:“这种乱世,军人想不上战场才难,想上战场还不容易”

    “黄将军说的也是。”青年的林将军点点头,看着两的高山,笑道:“这里倒是一个伏击的好地方,如果有人在这里埋伏,我们就危险了!”

    “哈哈……”黑脸将军仰面大笑起来:“现在朱雀军被杨城主打得龟缩在城内,禁秋境内都是我们的地盘,横着走都没问题,谁会来劫粮,一些小毛贼我们还不是手到擒来。”

    “白痴!”铜头吐出嘴中的草径,看着下面峡谷中的那一支队伍一脸不屑道:“我们就是来劫粮的。”

    “还是龙小兄弟厉害,料敌如神,禁秋军辎重队竟然真的从这里经过!”曹洋此时对龙飞是心服口服,当时龙飞说劫粮,曹洋等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但要要劫禁秋军的粮草,兵力倒是其次,有了这两千多朱雀军,再加上龙飞等十几个先天层次的武者,就算是一倍的禁秋军也无所忌,最只要是知道去那里才能劫到禁秋的粮草,也即是那一条路才是禁秋军运粮队要经过的道路。

    “最近的道路!”

    又是龙飞为众人解惑。

    首先,正如刚才那个禁秋运粮队的黑脸将军所说,这里可是禁秋的国内,而他们唯一的敌人朱雀军也被禁秋的军队压于流沙城内,这时又有什么人能劫到他们的粮草,就算最强大的山贼,也不敢打他们的主意,他们自然是选最近的道路。

    其次,杨小兵这次是趁着朱雀军内乱之机发兵,为了在朱雀军内乱平息之前攻下流沙城,禁秋军当然是以最快的速度赶路的,为了达到尽最快赶到流沙城下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将一些辎重丢下,比如大量的粮食就必须交给后面的部队来运到前线,而士兵本身只带小量够几天吃用的粮草,而运粮部队为了保证攻城部队不致挨饿,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粮食送到流沙城下,这也是让他们必须选择最短的道路。

    因此,再对比禁秋军及流沙城周围的地图,这条从五分岭的葫芦峡中通过的道路便被众人一致的选了出来。

    当众人全速赶到五分岭埋伏好,只是休息半天,便看到这支运粮队进入葫芦峡,也幸好这次曹洋带出来偷袭的全部是清一色的骑兵,全速赶路之下,才刚刚比禁秋的运粮队早上半天到达葫芦峡。

    看着人数足足比自己这支队伍多出一倍的运粮队,众人忽然的兴奋紧张起来,可以说这动粮之战就是此次流沙城战争的转折点也不为过。

    这支运粮队也确实是如他们所说一样,以为无人敢劫禁秋军的粮草,竟连探子都没有派出。

    很快这支队伍便有大部份进入了峡谷,那蜿蜒的车队将这条宽阔的峡谷都占满了,队头虽然离出口已不远,但队尾却还在峡谷之外。

    “放!”

    没有丝毫的犹豫,龙飞挥手下了命令!

    “轰隆……”

    众人用了半天时间准备的石头,顿时都被他们从山上推了下去,虽然半天时间准备的石块并不多,但两千多人所准备的石头,此时全部放出去之后,却也几乎将这山坡全部铺满了,那满山遍野都是巨石滚动的气势,却也是震天动地,石块虽未到达,那轰隆的声音已让禁秋的军队一阵慌乱。

    在禁秋军恐惧的眼光中,仿佛整座山都崩塌了一样,巨石从山顶滚落,发出了如雷轰一般的声音,直直的撞入了禁秋军之中,仿佛石块落入水中一样,被撞得抛飞起来人及马便如溅起的水花,轰然飞散。

    从山顶上看去,在那些巨石撞入的瞬间,整支禁秋军似乎是呆住了,竟是不避不闪,任由巨石碾压而过。

    这可能是他们也想不到竟有人会来偷袭,其次便是巨石滚动时的威势,简单是惊天动地,让他们都惊得呆住了,

    不但人被撞飞,被砸成肉浆,就连装着粮草的大车也被这巨石撞得塌了下去,与滚下去的巨石一起将道路都堵死了。

    “放!”

    在巨石放完之后,朱雀军又开始了放箭,但这箭并不是一般的箭,而是火箭。

    只见一支支火箭划过高空,如一道道流星一般,带着明亮而耀眼的火光,一头扎进了禁秋军的粮车之中。

    禁秋军早被第一轮的巨石砸得昏头转向,纷纷缩在粮车后面躲避,此时火箭来临,却是有大部份来不及拿出盾牌,被火箭钉在了粮草之中,燃烧起来。

    并且朱雀军的火箭也并不止是这一轮,两千人齐射,不用瞄准,从山顶向着山下齐射,却是轻松得很。

    有一些禁秋军虽然反应也够快,马上就拿出了弓箭对射,奈何他们可是处于谷底,除了一些臂力强壮的人?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