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龙套 > 三国之龙套第2部分阅读

三国之龙套第2部分阅读

活颇为凄苦,而当时还在新野的张苞虽然由于年龄太小的缘故,什么博望之战、长坂之战、赤壁之战都没他什么事,但是他若是想找个陪读却也不是什么难事。邓家是新野大族,想要找个口吃少年还不容易。

    于是乎长张苞四岁的邓艾就成了张苞的陪读,平时跟张苞一起读书练武,张飞在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在指点张苞之余指点邓艾一番,而邓艾的母亲则入了张府辅佐张苞的母亲夏后氏处理家务。

    对于身世凄惨的邓艾而言,张飞一家的帮助对他们母子而言绝对称得上是大恩大德,毕竟原本落魄的一家如今不仅不用在担心生计,而且儿子托了张苞的福还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张飞还是邓艾的半个师傅。众多恩情加起来,由不得邓艾不对张家忠心耿耿,否则的话就是他的母亲也不会饶了他。

    而邓艾与张苞这些年相处下来,感情自然也十分不错,用三国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亲如兄弟,不过,就算是张苞说过多次二人要以兄弟相称,但是邓艾却都拒绝了,用邓艾的话来说就是“我乃张家之仆,岂可与少主兄弟相称”。

    对于邓艾的固执,张苞也没有办法,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有些事情自己也不好强求,反正自己只要知道邓艾对自己够忠心就行了,在原来那个时空里,邓艾可是能够与姜维对抗的强人,而且蜀汉也是被他覆灭的。如今人还是那个人,但是却受到了更加良好的教育,只要再有足够的历练,其才华将绝对不会逊于原来那个时空的邓艾。有这么一个人做助力,以后张家在蜀汉的地位怎么可能不稳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以刘备集团而言,虽然如今刚刚兴起,但是内部赫然已经分成了以关羽张飞以及诸葛亮庞统分别为首的两大派系,虽然如今由于目标相同的缘故,彼此之间还颇为和睦,但这并不能够否认彼此间已经有明争暗斗的事实。

    以关羽张飞为首的一派以武将为主,但是却并不能够说是武将派,而只能够说是元老派,因为在这一派的人大多都是跟随刘备颠沛流离抛妻弃子受过无数苦难的元老。其中包括刘备刚起事时就跟随刘备的对刘备最忠心同时也是刘备最信任的爪牙关羽、张飞,还包括徐州之后跟随刘备的糜竺、糜芳,在豫州跟随刘备如今为刘备亲兵白眊兵的统帅陈到,以及名声更胜过陈到的赵云,此外还有纯文官简雍、孙乾、陈震,这一派的人大都跟随刘备良久,威望极高,深的刘备信任,掌有大量军权与话语权。

    而以诸葛亮、庞统为首的一派则多以文官谋臣为主,不过也不能够称之为文官系,而只能够称之为荆州系,因为这一派的人大部分都是荆州人士,主要为刘备到荆州后才依附刘备的。其中包括诸葛亮、庞统、伊籍、马良、马谡、蒋琬、霍峻、杨仪等人,还包括半个黄忠与半个魏延与半个费祎。之所以黄忠跟魏延都只是半个,盖因为二人虽然也属于地理上的荆州系,但是跟诸葛亮等人并不亲密,尤其是魏延

    ,在归顺刘备后压根就没跟诸葛亮有过多少交流,如今更是跟在刘备的身边去立战功去了,到后来更与荆州系的嫡系杨仪交恶,因而这两个人只能够各算一半;至于费祎,虽然祖籍荆州,之后也与荆州亲近,但毕竟早早就跑到了益州,所以也只能够算是半个。

    虽然这样看起来,似乎是元老一系的占优势,尤其是在庞统已经战死的情况下,但是这些元老一派的人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作孤家寡人,身后并没有家族人脉之类的支撑,与之相反,那些荆州本土的豪族却由于扎根已久,潜势力巨大,刘备能够扎根荆州,这些家族出力巨大。

    除此之外,这两大派系在年龄上也有极大的差距,元老一系的大多五十岁左右,在三国时代完全是一帮可以以老夫自居的老年人了,而且他们早年由于跟随刘备颠沛流离,前几任的妻子大多失散,如今他们中的第二代年龄最大的也就是关平,却由于在其父的光辉下名声不显,难以独当一面;之后就是张苞了,如今年方十四岁,还是白身而已,即使他的父亲张飞也觉得他年龄小而不让他上战场,否则的话他早就跟随张飞一同入蜀了。而正是由于这种年龄上的青黄不接,在历史上,关羽张飞横死之后,元老派就已经渐趋没落,虽然后代仍然受到礼遇,但是却几乎没有什么人取得过像样的功勋,在朝堂上也逐渐失去了话语权。

    与元老派相比,荆州派的人就要年轻得多,为首的诸葛亮不过三十出头,马良马谡蒋琬也都年轻,与青黄不接的元老派相比,他们的潜力自然更大,而原来的历史上,蜀汉大权也是先后落在了诸葛亮、蒋琬与半个荆州系的费祎之手。

    不过,虽然如今还是两派并立的局面,但是很快就要变成三足鼎立了,因为一旦刘备平定了益州,益州的本土势力又会成为一大派系。

    但不管怎么说,蜀汉政权的朝堂压榨在三国之中算是最少的,除了诸葛设计杀刘封、杨仪诬杀魏延案以及中后期陈祇与黄皓混乱朝堂外,蜀汉朝堂总体上还是颇为和谐的。

    只是,这种和谐也仅限于原来那个历史时空,在原来的历史时空里,蜀汉重量级人物关羽张飞先后横死,元老一系硕果仅存的赵云与陈到一个本来就兵权不大,一个的白耳兵则在夷陵之战中死了个差不多,而他本人也被派到了永安,远离了朝堂,刘备的义子刘封又被诸葛亮以“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为由害死,整个朝堂上没有能够与诸葛亮对抗的人物,朝堂上自然和谐。

    可是在现在这个时空里,关羽能不能救先不提,至少张苞不可能再让张飞横死,只是如此一来的话,张飞必然会成为除刘备之外无人能制的大鳄,大将军的地位自然也非他莫属,就算刘备不会对付他,难道诸葛亮就能够容忍张家吗?别忘了,诸葛亮可是权力欲极重的人,他能够容忍一个自己难以命令的人,而且这个人还是军方第一大佬吗?要是军方还有这么一尊大佛在,那么在南征与北伐中诸葛亮又该怎么自处呢?

    好吧,就算是退一万步讲,以后没有人会对付张飞,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最少丰满自己的羽翼也是不错的吧!只是可惜的是,邓艾是个帅才,但却非一个擅长明哲保身之人,而且短时间内也根本不可能成长起来,更派不上太大的用场。如今张苞能做的,只是本着凡是人才宁错收,毋放过,剩下的就只能够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三章 汇合

    ps:古人按虚岁算年龄,另外张苞年龄问题请别较真,因为历史上对于张苞的记载只有寥寥两句而已,完全没有演义中的威风,可以说是个彻彻底底的悲剧大龙套

    追赶大军的过程异常顺利,由于大军刚刚走过,周围的盗贼都躲得远远地,可以说众人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而张苞手下这些家将有都骑着马,因而没用多久便追上了张飞的人马。

    这次诸葛亮张飞入蜀事件,在历史上也是颇有争议的。有一种观点认为,正是诸葛亮、张飞等人的入蜀又带走了荆州本来就不算多的军队,这才使得后来关羽因为兵力过少,进行北伐的时候没法留下充足的兵力守城,这才给了吕蒙可乘之机。

    这种说法虽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刘备却也有着非调动军队不可的理由。首先,刘备召唤援军是迫不得已的行为,当时刘备的军队困顿于雒城城下已经大半年,却始终没有攻下,早已是人困马乏,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而位于汉中的张鲁也蠢蠢欲动,如果不能够快速攻下雒城,进而攻取成都的话,刘备大军危矣!

    其次,调大军入蜀也是强干弱枝之策,此时刘备麾下的兵力是不如荆州军多的,而且刘备已经离开荆州近两年,主公领少量兵力常年在外,而大将领大军驻常年驻扎老巢,这事儿搁谁那谁也不会那么放心。

    第三,此时的刘备也并没有放弃荆州的意思,不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在这个时候都还是以《隆中对》为战略方针的,希望取得益州北伐的时候,可以联合孙权,荆州、益州、东吴各出大军,使曹操不能够首尾兼顾,先不说这个策略是否正确,但是荆州的重要性对刘备是不言而喻。

    而事实上,当刘备取得益州之后,孙权用和平手段取荆州未果,在建安二十年(西元二一五年)派兵攻去桂阳、零陵、长沙后,荆州兵力不足的状况就显现出来了,当时吕蒙、鲁肃的兵力不过三万人,即使加上孙权的后备兵力最多也不过五六万人,但是此时关羽已经难以在兵力上与之对抗,刘备只能够紧急带兵出川。只是刘备还没能够与孙权打起来,曹操的大军已经到了汉中,准备暴刘备的菊花,于是乎刘备几乎没有给关羽留下多少援军,便匆匆与孙权重新瓜分荆州后,跑去汉中跟一直追着他的步伐的好基友曹操大战去了。

    “好男儿当报国从军奔赴沙场?不错,有志气,不过大军出发的时候你怎么没这么说?”知子莫若父,毕竟是十几年的父子了,虽然张苞从小就表现的与众不同,但是终归是他张飞的儿子,因而张飞知道,张苞要从军一定还有其他的理由。

    “父亲走后,孩儿读书读到甘罗十二岁拜相,深感惭愧。孩儿虽然不才,但年纪却也胜过甘罗,岂能自甘堕落,将大好青春虚耗在游猎犬马之上!虽然孩儿没有甘罗之才,但是上阵杀敌却也不输于一般敌将,哥儿恳请父亲让我留在军中,为主公大业尽一份力!”张苞大义凌然的说道,让听到他这番话的不明真相的士兵不禁都为他赞了一声好!倒是张飞一脸的狐疑,而几个跟随张苞而来的家将则强憋住笑容,以免惹怒了张飞,招来一阵暴打。

    张飞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重士大夫而轻士卒,脾气暴躁,对士兵颇为严厉,但偏偏又对这些人不加防备,用刘备的话来说就是:“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而后来张飞也是部下范强张达所杀。

    因而别看张苞有时可以跟张飞没大没小,但人家是父子,而且张苞不论是武艺还是纸上谈兵的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连刘备都夸奖过张苞,说他未来必成为千里驹,这样一个儿子,张飞自然不舍得鞭打,但是这些家将却不敢乱了规矩。

    说起来,张飞与张苞这对父子在家将眼中完全是两类人,虽然都是帅哥,但是一个性情严厉而暴躁,轻视士卒,另一个却总是挂着令人如沐春风的笑容,哪怕是对底价的士兵也从不苛待,尤其是这十来个一直都跟着张苞的家将,更是受到的张苞的厚待,虽然说他们仍旧是张飞的人,但是要在张飞与张苞之间只能够选择一个的话,他们必然会选择张苞。

    “既如此,你就留在军中吧!”张飞狐疑的看了张苞一眼,又用凌厉的眼神扫过了跟着张苞而来的邓艾等家将一眼,这才表示同意道。

    对于这个有出息的儿子,张飞还是很满意的。古人重孝道,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张飞早年跟随刘备连沛流离,三十多岁才有了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自然是疼爱的不得了,而且这个儿子又争气,以至于平时张飞几乎都舍不得骂他,对于这个儿子想要建功沙场的雄心壮志,自然没有理由反对。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给了张苞手下那十四个家将一个警告的眼神,这个眼神的意思是,万一在乱军之中我的宝贝儿子出了什么问题,你们就等着被凌迟处死吧!

    蜀中还是有不少豪杰,但是大部分的豪杰都对刘璋离心离德,张飞率领大军一路前行,所到之处不能说是处处守将主动开门投降,百姓但箪食壶浆喜迎王师,但是能够敢于抵抗的城邑还真的不多,偶有几个也被大军轻易攻陷,一直到大军到达了巴郡,大军才算遇到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像样的对手。

    报:“巴郡太守严颜,乃蜀中名将,年纪虽高,精力未衰,善开硬弓,使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据住城郭,不竖降旗。”

    细作的一句话令张飞登时如同炸了毛的狮子,大怒道:“匹夫安敢如此!”

    也难怪张飞会发怒,毕竟一路上大部分的城郭一听到刘皇叔帐下大将张益德的威名,都屁颠儿屁颠儿的投降,马屁可劲儿的拍,美酒可劲儿的上,府库任君取,美女任君尝,如果不是军队中忌讳带女人的话,说不得现在帐中已经有了十几二十个女人了呢!

    只是可惜的是,人家的女人大部分都是送给张飞的,就算是张飞帐下的范强、张达偶尔也有人送过,但是他堂堂的张飞张大将军的长子,蜀汉未来的明日之星,三国第一大帅哥张苞张大人竟然一个美女也没有分到。当然这不是人家不想给,而是张飞不让他要。用张飞的话来说,就是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够沉溺于美色呢?而为了以身作则,张飞一路上也硬是一个美女都没有收。

    不过,张飞虽然能够经受得住美色的诱惑,但是却受不了美酒的引诱,甚至还拉着张苞一起喝酒。这个时代的就远没有后世白酒的度数高劲头大,如果少喝一点儿的话,倒是还有几分喝饮料的感觉。

    一路上轻取城池,大部分人都投降的经历已经使得张飞有些理所当然的认为,他张益德的大军一到,所有人都应该出城投降才对,可是严颜竟敢据城而守,这无疑令张飞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当下大怒!

    第四章 那个很牛掰的严颜

    做了一个调查,是多选的,大家希望本书更加偏向史实呢,还是偏向演义呢,是偏向光明呢,还是偏向黑暗呢,欢迎大家踊跃投票啊!

    严颜是很牛掰的,如果是在演义里的话,不仅牛掰的不怕死,而且投降之后还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与老将黄忠一同构成了蜀汉将领中两道耀眼的白光……

    只是在历史上,严颜的记载就少之又少了,唯一的记录就是宁做断头将军,不做投降将军,然后被张飞引为宾客了。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记载,因为引作宾客可以理解为当做了朋友,但是凭着这些却不能够判断他究竟有没有投降。

    在传说中,严颜并没有投降刘备,而是在听说成都被攻陷后就自杀了。而且这一个传说似乎还很有市场,民族英雄文天祥《正气歌》里的“为严将军头”说的就是严颜。刘备定蜀之后,对于降臣也大都有封赏,但却唯独没有替严颜的名字,《三国志·蜀书》的传记中也没有他专门的记载,从这些方面看的话,严颜最终应该是没有投降,甚至像传说中那样自杀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

    不过,这些都是历史悬案了,具体情形怎样,随着历史的推移以及川蜀大地多次几乎被屠戮一空的惨剧之后,这些事迹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张苞唯一知道的就是严颜确实挺牛掰的,而且最后还被自己那个比他还牛掰的老爸给给打败了。

    当下大军离城十里下寨,张飞一面派使者进行挑衅式的劝降,一面与众人商议对策。说起来也是张飞一路打顺了,已经养出了傲气。尼玛自从飞爷跟了刘备之后,打仗的主旋律就是败走,像这次这么一路顺风顺水,沿途城邑都是树旗而降的情况还真不多见。

    好不容易打了如此畅快的仗,张飞自然希望自己的这种一气呵成淋漓尽致的舒爽能够持续下去,谁知道到了最关键的江州城,却突然遇到了一个据城而守的老骨头,这种憋屈的感觉,就好比如同前戏都已经做足,身心也达到了最完美的状态,正要提枪冲刺之时,身下的美女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大老爷们一般的难受!

    你说遇到这种情况,张飞如何不气!既然生气了,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好话,无非就是说“你要是不投降,灭你全家,屠你全城”之类云云,至于张飞进行这种挑衅式劝降的结果,看那个被割去鼻子耳朵送回来的传令兵自然就能够明白!

    只是这是这么一来,张飞理所当然的更怒了,当下恨不得立刻提矛上马,杀进江州城,这是被张苞好说歹说劝住了。

    在张苞没有到来之前,整个部队完全是张飞的一言堂,谁要是敢违逆张飞的意思,管你是将军还是还是小兵,张飞一定都会让他尝尝什么叫做燕人的咆哮……额,燕人的皮鞭……

    别看如今众人是在商量对策,但事实上能够说话的也就是张飞、张苞、邓艾三人而已,张苞是因为本身是张飞的宝贝儿子,而邓艾则是因为张飞也略知他的才华,允许他有发生的机会,至于其他人,就算是张飞的老部下范强与张达也不敢多说什么,?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