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克妻 > 克妻第5部分阅读

克妻第5部分阅读

里的碧玉红玛瑙水珠,青砖光亮映人,红螺碳摞在地龙里,暖烘烘的一片。

    行明几日不见,脸瘦了一圈,虽在笑却能发现笑得极勉强,行昭诧异,莫不是还因为那黄家,携着她坐下就说:“一个抹额怎么就累成这个样子?这几天做不出来,祖母难不成还没抹额带了?”

    行明低了头,再抬头却是双眼含泪,摇着头说:“我知道今儿是你的好日子我本不该说这些的,只是我想了又想,实在不晓得该和谁说了”

    行昭坐近了些,看了看屋里要么是她的心腹,要么是行明的贴身,便握了握她手说:“还是因为黄家?”

    这回轮到行明大惊:“你怎么知道!?”

    行昭一怔,按道理她确实不应当知道。这几日的事事顺遂,她的警惕竟弱了下来,心下后悔,咂咂嘴,敷衍过去:“在堂会上,黄三娘与我们斗嘴,二婶教训你了吧。”

    行明一听,有些落寞地垂了头,说:“不是这件事”

    话还未完,就有人闹腾着撩帘子进屋来了,是行景和行时两兄弟来了。

    “阿妩!”行景性子急,又有少年人心性,几个大跨步进来,把包袱一甩给了莲蓉,就一脸期待地哑着嗓子说:“给你寻了一管白玉萧!你快看看喜欢不喜欢!”

    行时才五岁,前面牵着他的大哥哥走得快,他跟不上,就弱气地先停住了,给姐姐哥哥们请安,又说:“我姨娘给四姐姐绣了一方帕子”边说边从怀里抽出一方丝帕来。

    行昭接了,笑盈盈地拍拍行时,又看看帕子,上面绣着缠枝西番莲纹,配色鲜艳又做工精细,说:“好漂亮!时哥儿,记得替我谢谢姨娘!”又转了头,笑着起身向行景问安:“喜欢喜欢!哥哥送的东西,阿妩都喜欢!”

    “你就晓得敷衍我。连时哥儿的帕子都看了,我的白玉萧却不看,可见你是个喜新厌旧的”行景颇有些委屈地说。

    大家一听都笑了起来,行昭心里如破冰般,再活一世,看到是行景的率直性情,行明的明朗欢快,行时的守礼温和。

    为什么,在前一世清傲自负的自己心里,行景是冲动蠢钝,行明是刻薄傻气,行时是畏缩孱弱呢?

    或许有时候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间。

    厢房里正说着话儿,一个穿着十样锦夹棉衣大袄的丫鬟撩了帘子进来行礼,边说:“六姑娘前日着了风寒,就不便来了。特遣了奴婢来送上贺礼。”边从袖里掏出了一个荷包来,承了上来。

    行昭笑着让莲玉收了,又关照了几句,让行晓她自个儿好好歇着。

    贺行晓的缺席并没有带来遗憾与惋惜,四个孩子围坐一块,热热闹闹地用过了午膳,行景与行时就不舍地告了辞,两个小郎君下午还有学要上。二夫人也派人来接行明,姐妹两想说的话没来得及说出来,行昭憋在心里的安慰也只能化作一个温暖的握手,化作一句温暖的话,凑在行明耳边说:“你别急,凡事要从长计议。”

    行明愕然相看,瞪圆了眼睛,想要说什么却被刘妈妈催着走,却一步三回首。

    太夫人用过午膳后来瞧了瞧行昭,看厢房里什么也不缺,便嘱咐了个没完“你别去管万氏,有人收拾她。”、“缺什么要说,你母亲要不来的东西,就来找祖母。”、“过会儿你父亲专门要来给你坐屋,要沉住气,别说岔了。”、“丫头婆子不听话,就打发出去,千万别委屈了自个儿。”

    行昭只窝在软垫团子里点头,有些想哭,却也晓得不能勾起太夫人更深的思绪:“晓得了晓得了。您就别唠叨了。我总日日还要同您请安呢。父亲无论怎样也是我父亲,行昭心里都明白。”

    太夫人这才勉强点点头,行昭性子原先也烈,又傲气。可如今变得愈来愈沉稳和明白了,孩子原本都是在种种磨难中成长。她却有些迟疑,让小娘子一个人来面对薄情的父亲与软弱的母亲真的好吗?

    太夫人蹙着眉头一抬头,却看见行昭眉眼间一派风光霁月与从容大气,又将心放下了。这整件事就像一块磨刀石,直面苦难与风波,比什么都强。左右还要她拦着,应邑能翻起什么浪来。想了想,带着人走了。

    曲终人散,怀善苑里终于恢复了安宁与静谧,午后的冬日,有风绥绥而来。

    行昭盘腿坐在炕上,又点了一炷茉莉香,边照着颜真卿的帖子描红,边等着贺琰来坐屋。午睡都等过去了,也没等来贺琰,却等来了白管事,白管事是贺琰身边的第一人,只听他弓着身子抱歉:“侯爷今儿个着实早回不了屋,晚上是信中候摆宴,也推不掉。小的在这儿恭贺四姑娘乔居之喜了!您喜欢玉器。侯爷特别吩咐了老王记给您送来了一盏白玉嵌夜明珠的花壁宫灯来,您瞧瞧喜欢不喜欢?”

    行昭心头冷笑,明晓得贺琰的慈爱是水中月,镜中花,自己竟然还心有期待。

    面上不显出来,仰着脸,稚声稚气说:“不碍事的,祖母已经点了鞭炮了,镇邪了!您记得让爹别喝多了。”

    白管事应过后又躬身一行礼,这才抹了抹额头出了门子,心却想着坐屋本来就是父亲应当做的,侯爷这明明都答应了,却为了约给推了,赴的谁的约,他可不晓得。可他知道,肯定不是信中候摆的宴,人信中候才死了房宠妾,哪有这个心思啊!

    白管事走后,莲玉捧了盏山楂水进来,她也晓得贺琰今儿不来了,把方才收的荷包拿了出来,有意逗行昭欢喜起来:“这还是六姑娘头一回给姑娘送礼,姑娘您快看看,里头是什么?”

    行昭接过荷包,打开一看,脸却僵住了。

    里头赫然是堂会上,应邑给行晓与行昭一人一只的,那个赤金镶青石镯子。

    第十九章 拜佛(上)

    接连几日,贺行晓都以风寒为由,卧病在床,早晚问安都告了假。大夫人拿着帖子先是请来年纪尚轻的郑太医,贺行晓仍旧每日昏睡不醒,后来又请来了太医院院判张太医,开了长长的一大张药方子,吃了几天这才稍有好转。

    到了腊月二十五日,贺行晓仍旧缠绵病榻,自然也去不了定国寺。

    大夫人带着行昭,二夫人带着行明,先后在荣寿堂碰了头。在不长的寒暄时候里,太夫人却看了行明好几眼。

    等外头的雪落得小点了,众人这才出了内院上了青帏小车。

    行昭与行明仍旧坐一车,马车轮子咕噜噜地直转,行昭斜靠在大红绣麻姑献寿的垫儿上,一截碧玉样的手腕从袖里露了出来,腕上直直坠着那对实旺的赤金镶青石镯子。

    行明日日来怀善苑,自然是晓得行晓将另一只镯子给了行昭,边转了眼挑开帘子往外看,边说着:“你怎么还给戴了出来?她不过就是想给你安个刻薄庶妹的罪名罢了。”

    行昭敛眸一笑,不在意地把袖子重新拢住了。她连想了几日,总觉得这件事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前世贺行晓并没有生病,更没有将镯子送来,这是个预兆,或者说得更模糊,这是一个转折,她却琢磨不透,这到底在预兆和表示些什么。

    行昭却抬了眼,打量了行明好几眼,梳的是平髻,她前额宽广,本不适合梳平髻,平日里都是梳的双螺髻,意在盖住前额一些。穿的是秋月色平襟小袄,里面却套了件青白色的综裙,加上髻上垂着的朱粉色流苏,整个人显得安静有余,灵动不足。

    “过会下车,三姐姐披上我的玫瑰红灰鼠毛披风吧。太夫人方才可是看了三姐姐好久呢。”行昭笑着拿话岔过了。

    行明不以为然,今日的相看她本来就是十万个不乐意,二夫人忍着没说话,生怕让她再去换身衣服后,她就不耐烦去了。马车已经驶过两条大街了,行明放下帘子,婉拒好意:“我穿了,你穿什么?晓姐儿的病还没好,你就想染风寒了?”

    行昭见行明没听明白,把话掰扯开了说,说的就不只有提醒衣饰的意思了:“定国寺素来是定京城里世家官宦女眷去得勤的地方,定云师太又不是个正经的,不打诳语的出家人,三姐姐仔细一面定终生,叫那老尼姑四处乱说。”

    行明一怔,明白过来了,深闺娘子的名声本就是靠家眷世家相互传颂的,要是定京城真落下个贺三姑娘呆板滞讷的名声,那真是得不偿失,躲过了黄家,也难找更好地人家了。

    “今日咱们无论遇到谁,撞见谁,三姐姐都要牢牢记得,要恪守本分,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啊。”行昭意有所指,前一世行明嫁得落魄,难保不是因为今日之事。

    行明登时有些神情恍惚,眼神扫过车帐上挂着的正红如意结,这几日的盘算被行昭的几句话摧毁得分崩离析,而后两人一路无话。

    定国寺位于定京城的西北角,背靠益山,前拥苍林,是太祖为潜心修佛的先太后修建的,绵延几百年,到如今已经成为了世家大族供奉香油的必进寺庙了。

    现任主持定云师太,五十来岁的样子,眯着眼睛瞧起来慈眉善目,早早地立在山门前候着。离她几丈远的地方,站着的是一个穿着双福字八字晕靛青色比甲的矮胖妇人,左下首是一个站得笔挺,下颌扬得高高的清俊郎君,右下首站着的是一个撇着嘴,或低头玩腰间缨络,或四处张望的小娘子。

    “怎么还没来,娘——阿元脚都站冻住了”撒着娇的便是黄家三娘。

    黄夫人还没来得及呵斥,就看见不远处几辆榆木精制的青帏马车稳稳地停在了庙前的空地上。只见定云师太面容一喜,快步上前,又唤来小沙弥去给贺家人撑伞,太夫人踏在小板凳上,一下车,定云师太就大声唱了句阿弥陀佛:“瑞雪兆丰年,您一来,益山的雪都落得大些了似的。”

    太夫人握着佛珠,双手合十,回礼:“阿弥陀佛,多日未见,定国寺越发巍峨雄壮了,是师太您的功绩。”

    前面的两人你来我往间,后头的人也挨个儿下了车,行昭搭着莲玉的手先一步踏在了雪地上,转头一瞧。

    雪白如玉,青伞似盖,背后有远山覆雪似眉黛有霜,近前有伊人红衣如烈焰绽放。

    行明到底是披了那件玫瑰红的披风,侧扶门栏轻提裙裾,行止进退间尽是世家娘子的风仪与规矩。明眸皓齿的人儿,再一抬眸,眼神便如七夕夜晚间最亮的那颗织女星。

    行昭一笑,上前牵过行明的手,往太夫人身后站住了。

    “出家人不打诳语,贺家的小娘子果真是一个赛一个的教养好。”定云师太笑着侧过身,正好能看见黄家一行人正往这边走,又听她带了些歉意向太夫人说:“您来祈福,本该早早封了山门。黄夫人心甚诚,贫尼也只好放行了。”

    太夫人笑着摆摆手,连说道:“不碍不碍,拜佛祈福本来是好事,要是因为我来,别人就来不成了,那不就成了坏事了吗。”

    大概权势人家都有说黑成白,顺水推舟的本事,连出家人都能装作自个儿什么也不知道。

    说话间,黄家已然走近。行昭明显感到手被行明紧紧一握,行昭仰头,行明向来是个喜怒行于色的,如今的神情,紧张不安相杂。

    最先入人眼帘的不是最前头的胖墩墩的黄夫人,也不是穿着一袭紫衣的黄三娘子,而是一个抿着唇,眉间紧锁的,瞧上去不过十二三岁,却已有些风范的小郎君。

    行昭心中暗道,难怪黄夫人敢提这门亲事。

    先是小辈们互相告了安,到了黄小郎君,只听他沉声垂首,十分恭谨地作揖朗声道:“后生黄沛给贺太夫人,临安侯夫人,贺二夫人请安。今日风大雪急,夫人们切记注意脚下。家父嘱告晚辈,今日前行的皆是妇孺幼女,沛就理当担起男儿汉的职责来。”

    太夫人连声说好,眼却瞥向二夫人。二夫人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得意,眉梢飘飞,她不曾想到黄夫人身宽体胖,生出的儿郎无论样貌与谈吐,都是这样的出色。

    “不过几日没见您,这心里就像猫挠挠似的,直难受。今儿一见太夫人就好了!”轮到长辈这头,黄夫人先是同太夫人规规矩矩地问了安,又转首直冲大夫人与二夫人笑,同大夫人寒暄后,又同二夫人说话,语气却明显带了亲昵:“看起来腊月二十五果真是好日子呢!您们快往里间儿请吧,外面站着凉。听贺太夫人要来,我们家老太太拄着拐也非要来,又受不得凉,正在里间儿等呢。”

    太夫人乐呵呵地应了,一行人便走上了定国寺前那一百零八步青砖阶梯。

    行昭能感觉到有目光直直注视着这边,她原以为是黄小郎君,一抬头回望过去,却看见黄三娘眼带挑衅地看着行明,而出人意料之外的是,黄小郎君一步一步走得认真极了,眼神专注地落在面前的台阶上,半分余光都没往行明这处撒。

    这是在为他选择相伴终生的正房妻室,行明虽万分不乐意,但也垂着头红了一张脸,他却恍若无事,连正常的羞赧与无措都没有。

    这样的郎君,胸有成竹胜券在握,性格冷静自持,却不免薄情寡义,冷心冷肠。

    一阵风吹过,行昭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她仿佛在黄沛身上,看到了贺琰的影子。

    看到收藏在涨,阿渊就就像三伏天喝了冰水一样,超舒爽和开心!

    qid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p;lt;/&p;gt;&p;lt;&p;gt;qid阅读。&p;lt;/&p;gt;

    第二十章 拜佛(中)

    行明今日穿的综裙长得委地,上阶梯时堪堪踩在了裙角上,不由惊呼一声。她身后的金梅眼明手快,一把将她扶住。

    黄三娘噗嗤一声笑,惹得前头正说着话的二夫人转了头来,带了些嗔怪地问了声:“怎么也不小心点!”

    行明红着脸没出声,倒是黄夫人笑着开口解了围:“我们年轻的时候也乐意穿长襦裙,宽衣水袖的,是好看。”

    二夫人见黄夫人说这样的话,登时笑得愈发真心,亲亲热热地挽过黄夫人,二夫人身形瘦削又高,黄夫人有些矮胖,见二夫人弯着身子也不知和黄夫人说了些什么,两人俱是十分欢喜地笑出声。

    行昭却注意到黄小郎君的眼落在黄夫人身上久久没移开,小郎君原先笃定沉稳的神情终于有了破裂,取而代之的是不解与委屈。

    一百零八步阶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炷香的功夫,一行人终于爬上了宝殿。

    定云师太领着女眷先是在大殿里上了香,太夫人让人取来二十两金子当作明年的香火钱,定云师太笑着接了,又带众人往内里的厢房去,边说:“黄老夫人怕是等了有些时候了。”

    黄夫人登时面有赧色,她家婆母做事向来随心所欲,本来是让她一道在下面等等贺家人,她偏不,还十分执拗直说“是我们家相看媳妇,哪有让太婆婆在下面等着的道理。这是还没嫁呢,要嫁进来了,是不是还要我去给她请安啊。”她也不想想,是他们黄家相看媳妇没错,可贺家是什么门楣,黄家是什么门第,姿态做足些有什么不好呢。贺太夫人今儿个都来了,算是万分给黄家面子了,叫贺太夫人去厢房见她,这是什么道理。

    果然,听太夫人应了句:“刚刚听说黄老夫人今儿还是拄着拐来的。怕是被前些日子的那场官司折腾得够呛吧?”

    后一句话是在问黄夫人,黄老夫人前段时间和娘家子侄,蹦跶着打的那场钱财官司,怕是定京城里没有几户人家不知道。黄夫人脸上一阵火辣辣的,像被人当面扇了个巴掌,太夫人问话却不敢不答:“娘家子侄不孝母亲更多的是伤心”

    太夫人不置可否的笑笑,没再说话了,众人也不接话,只有个黄三娘忿忿不平想开口说话,却被黄小郎君一把拉住了。

    青灯鸣钟,藤蔓幽青,拐进寺庙深处,内里的厢房统一是青蓝的颜色,定云师太停在了第二间厢房门口,合掌告了退:“阿弥陀佛,外头冰天雪地的,厢房里暖和。黄小郎君若是闲来无事,去和静一师太手谈一局,也未尝不可。”

    到底是有两个未出阁的小娘子在,已有十二三岁的黄小郎再与之同处一室,就显得有些不合适了。静一师太是定?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