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 > 宋起波斯湾第35部分阅读

宋起波斯湾第35部分阅读

了马丁现在织出来的玻璃丝布。它的重量降低,强度、弹性与韧性更好,也更受每天都要端着白蜡杆练枪法的士兵们喜欢。

    大枪的枪头,则是两片被铆钉连接在一起的三角形普通钢片,在边缘处夹紧,带有细锯齿的镔铁锋刃。那锋刃的模样,与我们今天的钢锯条多少有些相似。

    这样的槊头,最大的好处在于很容易更换。它可以使大宋羽林军士兵手中的中华槊,保持足够锋利的情况下,而不耗费更多的镔铁资源。

    马丁的这一改进,使这种“中华槊”的将用武器,降低了成本与制造时间,成为大宋羽林军普通一兵的武器。

    如同穆克的半路出家一样,羽林庄来的士兵不可能达到用枪登风造极的程度。但比之普通马穆鲁克骑兵,他们用槊的本领比用长矛的本领要高强得多。

    斩将刀同样使用了那种夹持的技术,镔铁这种昂贵的材料在种使用工艺下,也装备到了每一个士兵的手中。

    放眼当世,无论东方西方、无论马穆鲁克骑兵又或者十字军,包括大宋的军队以及所谓的蒙古铁骑,没有一家的军队,可以如此大规模的装备这种材料的武器。

    大宋羽林军士兵使用的弓,依然是那种带着简易瞄具的兰博折叠弓。只是根据不同的兵种,配备了不同的弓臂。例如那些狙击弓的弓手们,除过带远距离的守城弓弓臂之外,还必须带有骑射的弓臂,以便平时使用。

    由于分体式弓的这种换弓臂的手段,没有与大宋羽林军交战过的军队,也根本无从猜测他们弓箭的射程。在战场上未知的情况越多,一般来说离死也就越近。

    还有就是大宋羽林军的箭,这时使用的箭往往都是羽毛,最好的箭无疑是雕翎。马丁使用胶与玻璃丝制造出了特征相似的箭羽,按一定角度排列的三羽箭,可以使箭枝在飞行过程中产生旋转。

    虽然这会使射程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旋转除过提高了箭枝的抗风能力,同样也提高了箭的透甲性能。四棱的窄细箭尖配合旋转箭羽,使这种箭被士兵们称为“四棱透甲椎”。

    平时行军,整个兰博弓都可以放在专门的盒子里。玻璃丝与生丝混捻的弓弦,放在盒子几乎不需要保养。至于那些弓臂,保养或者说修理,也因为流水线制造,而根本不需要。

    士兵们所要做的,就是在作战之前,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使这些弓成为作战时的利器就好。所以大宋羽林军的士兵们的马上,往往看得着箭囊,却看不见弓袋。

    仅仅从武器上讲的话,这些东西都不算什么。大宋羽林军最大的提高,却是在甲胄与防御力上面。

    马丁在经过了相当艰苦的实验之后,终于可以使用一些简陋的试管、酒精灯等等的简陋实验用具,试验出了天然树脂的配方。融化的树脂与玻璃丝,就合成了原始的玻璃钢。

    不必说真正的玻璃钢的强度要超过钢铁之类的话,这种原始玻璃铁的好处就在于,相对于这时的钢铁而言极度廉价。虽然作为盔甲的材料,未免防护力会缺乏一些。

    但它最大的好处还在于轻,可以制造的相当厚实,而不必担心过大的重量。

    两层玻璃钢夹着里面数层的玻璃丝布与绸子,就形成了背心式铠甲的基础,取代了赵伏波与穆克曾经穿过的鱼鳞甲背心。

    外面依然是冷轧钢板,冲压定型的那种带加强肋的胸甲。其余的部分则是马丁已经研究透彻,使用模具与玻璃丝、生丝混捻绳,采用特殊编织法制造出来的山文甲。

    在大唐的十三铠中,山文甲的防护力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唯一的问题是生产速度与材料消耗的问题。那么现在有了玻璃钢、冲压机以及马丁的特殊纺织法后,这些缺点已经被完全改变。

    头盔依然是大宋样式的头盔,同样由钢板、玻璃钢复合材料组成。不但威武依旧,加上脸甲的重量,并不比曾经的一个铁盔重,但防护力比这过去的铁盔不知道提高了多少。

    至此大宋羽林军的兵士们,倘若不是看着整块钢板冲压成的,分为龙、虎、豹、狼、犬的五级兽头护肩来区别的话,那么是看不出来将兵区别的。这在战场上,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军官的安全。

    除此之外,无论士兵与将军,他们的披风也没有明显的区别。清一色黑色的盔甲、黑色的披风。加之羽林庄里训练出来的沉默,让人看着他们的时候,就仿佛看到了煞气十足的死神亲临。

    那些黑色的披风,并不仅仅是为了好看。

    除过混有羊毛有一定的保暖作用之外,玻璃丝、麻、生丝的配合,也经过了细致的研究。倘若没有什么衬着的话,普通的箭枝,根本就扎不进去。

    多重保护下,这些身着比马穆鲁克重骑兵盔甲轻得多的新型山文甲的骑兵,被马丁称为主战骑兵。

    这种分类方法这有点像今天对坦克分类一样,分为轻、中、重。所以这种介乎于轻骑兵与重骑兵之间的骑兵,就被马丁按照主战坦克的名字,给安了个主战骑兵的名称。

    暂时他们用的马,还是以阿拉伯马为主。

    不过马丁已经要人到巴格达、埃及去收购德国人的重型马。甚至也托一些人,设法到欧洲去找那些强壮、高大、耐劳的重型马。

    难道马丁希望使用欧洲马匹来装备重型骑兵吗?在历史上已经证明,那些重装骑兵,并不是善于游斗的,蒙古骑兵的对手,难道他们师徒还要重蹈覆辙吗?

    第124章 被天神选中

    就费莱凯岛的马群饲育方式,将会采取保持纯种阿拉伯马、汗血马、德国重型马种群。发展混血种马体系并进行杂交试验,直到培养出适合主战骑兵的军马。

    骑兵骑乘的最好战马,并不是如同阿拉伯马、汗血马这样聪慧、速度极快的热血马种。实际骑兵需要的是强壮、高大、速度中上、耐劳和耐粗饲的温血马。

    尤其在热兵器出现之后,就更是如此。最少温血马不像热血马那和容易受惊。温血马将会是费莱凯岛上未来战马生产、杂交的主要方向。

    由这一刻起,费莱凯岛上已经开始了这个时代的科技研究、发展。马丁教给赵伏波最基本的观念只有三条。

    “想要真正长久的统治这个世界,发展科技,注重民生、严肃法纪才是最根本的手段!”

    按照马丁告诉赵伏波的就是,野蛮的蒙古骑兵的胜利,是人类科技史上的耻辱,同时这也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极大倒退。不但仅仅是中国,甚至斗个世界都因为蒙古的兴起,而产生了文明的巨大倒退。

    那么这一次,当大宋的中兴起自波斯湾的时候,恐怕战争的结局就会是另外一个模样。

    最后要说到主战骑兵的马衣,作为在战场上保护马匹的盔甲,十字军骑士与马穆鲁克骑兵的作法,是给战马穿上沉重的锁子甲。让我们看看,马丁给这些马儿们准备了什么。

    主战骑兵骑乘的,英俊的阿拉伯马并没有穿上什么沉重的锁子甲。硬质玻璃钢甲片对马匹的要害,形成了重点防护,软质的玻璃丝与生丝经过特殊编制方法制造的马衣,将使非钢质重型箭头的射击,就如同挠痒一样。

    当这么一队全身乌黑骑兵,骑着身穿黑色战马用甲的阿拉伯马,无论相比世界上任何一只骑兵,都绝对称得上铁骑。

    镔铁中华槊、厚实的战甲、完备的马衣,都给士兵们带来的何止是士气那么简单的激励。

    尤其他们在被告知有一天,他们可以脱离奴隶身份,可以成为将军的时候,士兵们所迸发出来的热情,无论自由人还是奴隶,都被包裹在其中。

    舒钰儿与朱莉安娜到军火实验场来,不是看什么步、骑装备来的。但看到作为实验者的,穿了全套大宋羽林军装备的肖恩,她们还是体验到了大宋羽林军那股子强悍的味道。

    朱莉安娜看到那全身黑,只余马儿的颜色,与槊上那火红的枪缨时,已经把她的担心丢在一边。

    “我看就这样的装备比起那些西方的骑兵,一点也不差,如果去大通布岛,我也要这么一套!”

    正如同上一章说过的那样,舒钰儿与朱莉安娜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看肖恩身上穿的大宋羽林军的装备有多威武。

    也并不是来找赵伏波,要他答应朱莉安娜能一起前往大通布岛。他们来找赵伏波的目的,是要来看看大宋羽林军的海军,得到了什么样的利器。

    说起来,这真不是一套什么复杂的东西。最少在使惯了巨弩的阿布巴克尔的眼里,这依然还是巨弩,而且是没有多少变化的巨弩。

    “马特,你看出这东西有什么奇怪之处了吗?”

    虽然阿布巴克尔现在已经下定了决定,要成为赵伏波的手下。最少在现白堡里的生活上,他已经找到了贵族的味道。

    虽然不是说吃饭的时候有多少人伺候,但那饭菜的质量,却并不一定是贵族们尝过的东西。

    最少当过十字军船长的他可以肯定,那些贵族们吃的东西,未必就比得上费莱凯岛上的奴隶们。

    相比贵族,那位赵伏波岛主的规矩严了些,犯了某些规矩的人,往往会被吊死。但总体来说,只要不犯规矩,在费莱凯岛上的生活,不但吃得好而且住得好。尤其成了自由人,还有不菲的收入。

    “妈的,早知道砖头就能卖来那么多钱,我当什么海盗啊!”

    是啊,作为费莱凯岛上管理舰队的人,阿布巴克尔可是知道,光砖头这一项的收入,就已经使所有人不得不眼红了。只是没人知道,这玩意在费莱凯岛上,为何能生产那么快。

    使用那些不值钱的黑色石头,砖窖里的温度比过去高得多。出产的砖头也比过去的质量好,速度也要快得多。

    尤其使用了那些用风车带动的机器之后,费莱凯岛上的生产的砖头,在供应了科特城、紫云庄、勃撒罗的交易需要之后,居然还有大批剩余。

    不但如此,使用了煤炭、黑油以及风车动力的那些机械之后,费莱凯岛上生产的所有产品,它们的生产速度,都使阿布巴克尔望而生畏。

    费莱凯岛的原料采购量,已经使黄沙城的兵器打造受到了影响。但制造速度极快的普通兵器,正成批的涌出来,填补了黄沙城兵器制造业缺乏原料而产生的空白。

    因此,他常常回味赵伏波说过的,他的老师接受过神喻这句话。

    “如果他的老师接受过神喻,那么一个接受神喻的人,为何要辅佐他呢,难道他是神选定的,他在人间的代表?”

    如果说以前他是猜测,那么今天看过下面的武器表演之后,他就成了那个第一个传说,“赵伏波是天神选中的人王”这一谣言的。

    与阿布巴克尔相比,他的儿子马特,因为年轻已经成了一个看起来前途光明的年轻人。现在他是那艘赵伏波即将乘座的新船——淑女号船的船长。

    当然这也是暂时的,按照马丁说的,这一次不过是给他更多海上航行的经验。有一天当大炮造出来,他这样的年轻人,将会成为“战列舰”的舰长。

    虽然阿布巴克尔与马特并不知道,未来的大炮与战列舰会是一个什么模样,但眼前的巨弩已经使他们认为,这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武器。

    这是一台坐在一个大方盒子上的巨弩,甚至负责瞄准与击发的四个人,在巨弩的后面都有固定的椅子,使他们可以舒舒服服的操作这台巨弩。

    最主要的那个人是瞄准手,将由他来控制巨弩的方向与射角,在这件事上他将得到副瞄准手的协助。通过简易测距仪与脚下的曲柄,使整个弩炮进行旋转以及瞄准。

    而另外两个人,则使用脚下的曲柄给弩炮提供足够的动力。动力通过一系列的滑轮与齿轮,把使用了滑轮减力机构的巨弩张开。然后其中一人要根据口令装填弩箭,另外一人则负责击发。

    这些不算太过于神奇,但那些凭脚下蹬踏的曲柄,就可以轻易控制巨弩的旋转、方向的机构,还是引起了父子俩人的兴趣。

    “这种东西比我们原先船上的巨弩灵活,而且我敢肯定射速快的多!”

    阿布巴克尔作为老海盗,自然一眼就看出了这种巨弩的厉害之处。只可惜,他并不知道经过马丁改造过的弩箭,才是真正可怕的东西。

    由于炸药的金贵,以及实验室水平的制备工艺,根本不可能生产足够的用来作战的炸药。因此,马丁就把火药的用途给改了一下。

    这种被称为飞燕i型弩炮的巨弩,可以把马丁设计出来的专用弩弹,射出三百五十米开外,大大超出了这时十字军与马穆鲁克大量使用的投石机与强弓的射程。甚至这个距离,也已经超过了蒙古人使用的原始火炮。

    看着飞出去,与普通弩箭没有什么区别的弩箭,马特碰了碰父亲的胳膊,悄悄低声问他。

    “叫什么弩弹,真是奇怪的名字啊!它与弩箭有区别吗?我怎么看不出来,这个老马丁在玩什么花样!”

    “我怎么知道,看吧,一会就清楚了!”

    在父子俩人疑惑的目光里,远远飞出的弩弹划过完美的曲线。因为惯性撞击了作为靶子的一辆破马车,突然低低的爆炸声响过,紧接着火光一闪,顿时那辆马车就变成了燃烧起来的火炬。

    “这不可能!”

    阿布马克尔第一个就惊叫了起来,他不敢相信那远处的火就是那看起来不起眼的什么弩弹点燃的。

    “哦,我的上帝呀……这,这怎么可能,太令人难以至今了!难道马丁那个家伙真的接受过神喻,不然为何他会制造出来这么奇特的武器呢?如果是这样的话……!”

    马特的声音颤抖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求教于见多识广的父亲阿布巴克尔。

    “父亲……父亲……那辆马车为什么会烧起来?”

    自然马特没有得到回答,因为阿布巴克尔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巨弩射出的弩箭,怎么会使对方燃起在大火。他已经不敢想像,倘若在海上遇到了这样的武器,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

    其实这实在不是什么神奇的武器,甚至里面装填的东西,在这里在整个中东,都是极不值钱的玩意。

    哦,当然,当然不会是沙子!虽然那中东地区那东西很多,但实在是没什么用。

    那这个漫漫的黄沙之地,还有些什么呢?

    第125章 中东有石油

    粗壮的弩弹的弹头大约粗八十毫米,这已经接近了大型弩弓所用箭枝的极限。古怪的模样,与rpg系列火箭弹的样子倒有些像。

    弹头后面是被玻璃丝与胶缠绕过的竹管,以使弹身经受得起巨弩发射时的巨大应力。

    在弩弹飞出之后,阻力会使镰刀形的短翼张开,赋予它较稳定的弹道,并降低气流的干扰,这是rpg系列火箭弹的特征。

    弩弹的内部则装着一个完全被密封着的玻璃瓶,其他的空间里封装着好歹比火绵原料简单些的火药。

    当然马丁不指望这么一点点火药,可以起到什么摧毁目标的用途。这些火药的作用就是在撞击时被引燃,随后爆燃将会使玻璃瓶破裂,引燃里面那些更便宜的东西。

    玻璃瓶里装着的,实际是阿拉伯帝国盛产的,七百多年之后才会被人们知道其价值的黑色黄金——石油。

    混合了蜂蜜、铅粉、胶质成份之后,石油基质的装药在易于燃烧的同时,还变得粘粘乎乎。

    当撞击使火药燃烧并引起这些燃料的爆燃时,就会形成大片的引火点,它的模样有些像现代战场上某种战术武器……怎么还没想到吗?

    ——凝固汽油弹,这种危险而又致命的武器。

    火药爆燃的结果,就如同阿布巴克尔父子看到的那样,会把敌对的船只烧成一个巨大的火炬。那么在出现真正完全由钢铁制造的战舰之前,应该说没有一种战舰不惧怕这处凌厉的火攻。

    面对中东的庞大油海,马丁常常会有些遗憾。他不是一个很好的机械师,否则的话在这个时代里,哪怕外壳是木头的坦克,也可以随随便便的征服整个世界。

    虽然内燃机的原理他清楚,可惜啊原理与实物间的距离,就像从地球到火星那么遥远。最少马丁在他教育的第一批学生出师前,并不考虑这些事情。

    毕竟,制造火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