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 > 宋起波斯湾第105部分阅读

宋起波斯湾第105部分阅读

,此刻的大将军蒙哥一家对于阿米娜的信任,远比自己这个带了500马穆鲁克骑兵的人信任的多。

    当然这一向的演习也使他明白,有了滑轮弓的蒙古轻骑兵,对付起马穆鲁克骑兵,根本就是件轻松的事情。

    大将军蒙哥此刻的心中,对于阿米娜却更加高看起来。虽然他认为阿米娜让自己不要杀潘建安的原因,多少有些牵强。但她一个孤身的女子,居然并不担心自己还了她的人情,不再保护她而受到潘建安的伤害。

    “不用,阿米娜小姐既然说是误会,那就一天的云雾全都散了。潘建安我不得不说,你比起阿米娜小姐那是差得远了。这样吧,明天你便回去赛因汗那儿,不必再出现在这儿里。”

    说完又转向阿米娜。

    “阿米娜小姐,我想说的是,您依旧是我的恩人,我想我们大家的生意,会变得很兴隆的!”

    第125章 打算卖城市

    “哼,光知道问阿米娜,也不知道关心人家!”

    阿米娜的遭遇,对赵伏波而言是一个一直放不下的问题。虽然法蒂玛常常告诉他,要他不必担心阿米娜现在在钦察草原那边很好。可是自己的爱人如此远行他方,自己却无能为力,常常使赵伏波耿耿于怀。

    因此,他发往亚丁的光报,未免提起阿米娜的时候就要多那么一些。大概这像女人一样,对于自己在那事上的第一人,赵伏波也有些放不下。

    看到给自己的光报上,对于自己则只有两个字——想你。大概整篇光报,对于阿蒂玛唯一也就只有这两个字比较受她的喜欢。

    “好吧、好吧,阿米娜……”

    法蒂玛不满的嘟哝着,从一个摆满了文件的大架子上拿来了一份档案。这是马丁特意教给她的资料管理的办法,整个世界上也只有他们,这制造了大量纸张的地方,可以做得到这件事。

    里面是法蒂玛的,来自刺客组织的情报内容。眼下不单有木刺夷派的情报,也有法蒂玛开始建设的,亚丁行省的情报机关的信息。

    “真奇怪,她为什么要脱离手下,而独自行动呢?难道……”

    法蒂玛疑惑的看着传回的资料,这些资料都是法蒂玛依靠鹫巢里山中老人的手下建立的情报网,通过飞鸽传书,又或者说信使把消息送到最近的光报所在来进行传递。

    此刻除过马丁与蒲金书沿海方面的,大跨距的大型光报为基础的沿海通讯线路正在一点点的铺设之外,在索科特拉岛上负责建立的师雪容,也拿出了“一大带多小”的地区光报系统。

    暂且来说,地区级的光报系统,依旧以50-100公里使用一般高度塔与中距望远镜组成节点,而地区的主节点将使用100到150米高的高塔以及大口径和高倍数的望远镜为基础组成,信号传递距离可以达到250-300公里。

    可以试想一下,倘若这些结点通通建成的话,方圆5000-8000公里之内的区域,对于他们将没有任何秘密可言。甚至到时与在中国的蒲金书与萨福万联系,也不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倘若按照现代战争的五权论——即制陆、制空、制海、制宇、制信息来分的话,最少可望10年之内,获得制海与制信息权。马丁固然对于军事是一窍不通,但这制海权使中国受了百年国耻的根本原因,马丁当然不会忘记。制信息权,虽然起因为通商,但结果带来的军事价值不言而喻。

    有了这样的系统,法蒂玛建立一个覆盖所有中东地区商业网点的间谍网,就是一件可能的事情。而信息的传递速度,相信在无线电设备来临到这个世界上之前,这是最快的方法。

    可是根据传递回来的信息,阿米娜这时候却在蒙古军营里。那儿发生了什么事情,法蒂玛是不知道的。根据传回来的消息,她只是知道阿米娜正安全的呆在蒙古军营里。

    “这个鬼丫头,在那儿做什么呢?”

    相信这不是一个大问题,相反亚丁方向的城市出卖倒是件一本万利的事情。而卖掉城市的方法,是被赵伏波拉了来当首相的舒柏安搞出来的。

    舒柏安此刻的心中,那是十分爽的。他从来没有想到,赵伏波的不但胆子大、心狠手辣,而且还真是个有本领的家伙。当亚丁全图放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没想到,赵伏波这么轻松就把这大大的行省给打下来。固然与宋的锦绣江山相比是小了些,但在这儿“试试就试试”相当之下,还真让舒柏安感觉到了一点太师的感觉。

    当然,赵伏波不是叫他来享福的,亚丁行省有许多钱是不错,但每个月的多数收入都是要买成材料,一船船的送向索科特拉岛。舒柏安好想知道那儿所谓的城市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怎么就和个无底洞一样,永远填不满。

    除此之外,亚丁行省的驻军也不少,1000大宋羽林军,3000阿拉伯军团的骑兵。光这几千人的补给,就绝对不是一个小数量。虽然亚丁城有钱,但在舒柏安这位首相来说,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岗位。

    夜风吹起了推拉窗前的窗帘,整个大厅里灯火通明。舒柏安背着手,望着墙上的亚丁全图,思索着自己下面要做的事情。三络长髯在胸前飘荡,在胡须的掩映下,看得到舒柏安这时的身上穿得的官服。

    这是一领黑色的,带有金色丝线绣着图案的官服。赵伏波根据龙生九子的传说,设计了官分九级,当然这里仅指文官而言。因为是文武分治,所以官阶都不尽相同。至于职权,因为专业各自不同,自然也就难以交叉。

    舒柏安看着墙上的亚丁全图,心中有着一缕缕的焦燥不安。他此刻正在设想,如何把赵伏波交待他的,卖掉亚丁行省内陆各城的任务执行好。因为按他的预测,如果这些钱再不回来的话,一是迟则生变,二是恐怕会影响亚丁行省的开销。而最重要的是,首相这个官位,自己坐不坐得下去了。

    “我们得要把这些城赶快卖掉,但要是卖给其他行省的人,只怕他们将来会做为进攻我们的据点。但要不卖掉的话,这亚丁的钱迟早有一天是要耗光的啊!”

    舒柏安坐在亚丁城里,专门给他盖得一幢五层高的,安着大玻璃窗的大楼里。盖这座楼的办法有些像是费莱凯岛上黑、白堡的建设方法。虽然格局未免有些单调,但盖起来实在是快的。

    在他的议事大厅里,有着一个椭圆形的传言桌,顶头是亚丁行省的全图。几乎占据了整面墙的全图两侧有两个门,那儿分别是他与那个镇守此处的阿卜杜勒玛提尼的办公室,算是亚丁城里一文一武的管理者。

    就舒柏安的观察,赵伏波是不是打算像大宋那样抑武崇文的。而是使用《神州律》明确了各方的权、责、利,让他们各行其事。还有一个负责情报工作的法蒂玛,基本上是大小事都不管。只是所有的事情,她都得知道。至于她管什么,舒柏安猜测她管是阻止别人在赵伏波的城里造反。

    舒柏安想着他来到时,赵伏波给他留得信。信中除过说明了此地情况,以及新的三省六部制之外,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一个卖城的原则。当然,卖城的契约,没有赵伏波的签字,这些契约不会生效。原则就是,不能养虎成患。

    这可就有些难了,也就是舒柏安有些拿不定主义的原因。因为倘若卖给其他行省的总督,那么无疑价钱较低,速度且快。可坏处就是,倘若那些家伙看上了亚丁行省的沿海之城,岂不是要大大糟糕。

    倘若卖给亚丁本地人,那么他们愿意掏出大价钱买走自己的城市吗?按照一个传统“太师”的思维,舒柏安知道,自己办起事来的时候,要揣摩上意,可这“上意”也太难猜了不是。

    “夫君!”

    在夜晚的,空荡荡的大厅里,这个声音听起来更显得靓丽,而又极富吸引力。在这稍稍有些寒冷的,亚丁的夜里这个声音使舒柏安的心中多了些温暖。

    转过身去,却是自己的妻子宁馨儿。她不算是亚丁行省的官员,但知书达理的她,被赵伏波雇佣到了一个叫什么“报纸”的机构里去。虽然不是官方的,但薪水不错而且每天的工作也还不错。

    此刻这报纸却是亚丁行省里最热门的东西,不但翻译成阿拉伯文的《神州律》在一章章的发,同时上面也有着商文(广告)、民俗、小品等等之类杂七杂八的东西。

    最可气的却是“首相专栏”,因为那不需要他舒柏安去写,却是那些所谓的“记着”,从民间采来的对政府不满的言语或者说意见。里面大到政务的评论,小到菜价上涨,都会有人吆喝个不停。

    可舒柏安还不能不理,作为首相这是他的职责所在。尤使舒柏安不解的是,他不能干涉。最多谁的议论涉及谋反等大逆不道之罪,他可以代表政府去法院告状。

    这又是舒柏安不解的一点,甚至他认为赵伏波是不是不信任他。为何他不可以如同大宋的官员一样,去裁判一下案件。虽然赵伏波留给他的信上说的清楚,这叫什么“三权分利”是以民为天的手段。可舒柏安习惯性的官府思维里,却是怀疑赵伏波是不是因为妻子宁馨儿,对他有些芥蒂。

    “馨儿,你也刚下班么,加班的话你们老板给不给你加班费啊!”

    这是舒柏安最近常常拿来与宁馨儿开玩笑的话题,因为无论他与妻子谁,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有着不错薪金。虽然如此,通读了《神州律》的舒柏安也知道,这样的高薪是赵伏波为了养廉。而官员在亚丁违反《神州律》的话,按舒柏安的话如下。

    “胆上一定张了绿毛,且不怕见阎王的人才敢!”

    第126章 但愿我可以

    看着丈夫自从来到了亚丁,明显消瘦了的宁馨儿有些心痛,但她实在不知道如何替丈夫分忧解难。毕竟按她的理解,丈夫今天的位置就如同大宋朝的那些宰相一样,一天到晚的军国大事够让他愁的。

    原本看到赵伏波留给丈夫的信,她还以为不用管理军队的丈夫,应该不会有那么多的麻烦。可当真正接受亚丁行省沿海城市这块试验田之后才发现,事情不但多,而且琐碎的令人发指。

    抬起头看着墙上亚丁行省的地图,敏感的宁馨儿看得出来,丈夫的目光里似乎有着难于取舍,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办理。这使她轻轻的喟叹了一句,心中想着用什么办法替丈夫缓解一下多思多虑的心思。

    舒柏安长长的舒了口气,他知道自己使妻子担心了。长长的吁口气之后,问宁馨儿。

    “啊,我已经饿了呢,我们回家,看看家里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宁馨儿知道丈夫不想自己替他担心,不过是把问题深深的埋入心里,但她担心这会使舒柏安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赵伏波对舒柏安的重要,宁馨儿看得出来,那是出于信任。而丈夫如此压力沉重,同样出自于信任。正所为女为悦己者荣,士为知己者死。

    “柏安,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心中想的问题,说不定我有些什么好的办法呢!又或者我没有更好的办法,但你说出来的话,人也会轻松一些。”

    不得不说,娶到了宁馨儿实在是舒柏安的福气。这是个聪慧而又能干的女人,甚至当年三娘为了培养她掌家的能力,也使她不但琴棋书画,甚至经营种田都无一不通。

    舒柏安捋了一下胡子,他不想妻子替自己担心,但他也的确需要向别人倾诉他的忧愁。尤其,伴君如伴虎这一古老格言,就是他心中最沉重的负担。自己办得是不是符合赵伏波的需要,不但关系着自己,恐怕也关系着女儿一生的幸福、地位。

    实则舒柏安的表现,不过是新的“游戏规则”与老的传统思想的碰撞,所必然产生的阵痛与希望。

    “馨儿,我想你懂得我心里的想法,有些事情不能轻易的出口。否则……”

    捋着胡子叹息的时候,舒柏安还四处洒了几眼。生怕那个法蒂玛之蝎是不是安排着什么人,在暗自窥伺着他们。但对于这件事,宁馨儿比起他的胆子就要大得多了,大概因为她是报纸的主编,看得到更多的消息。

    “夫君,我不知道伏波在这以《神州律》为基础的路上能走多远,但我知道,当他对于报纸上的事情不准禁止时,这报纸上可热闹了许多呢!现在已经在有人问了,为何我们不像其他城里一样,建立政教合一的官府!”

    这是舒柏安闹心的另外一件事,就像是“无度不丈夫”这句话,被世俗化并扭曲之后就变成了“无毒不丈夫”。究其原因,不过是安全感缺失,法律得不到认同的原因。

    同样的道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被断章取义并庸俗化、扭曲化之后得到了两样的结果。由原来的,民众的嘴就像是河流一样,宜疏导,不宜堵塞;变成了防范不明真相的群众的议论,对于官员来讲,比治理河流的泛滥更加重要。

    而报纸上几乎是口无遮拦在闹,这使舒柏安常常担心,会不会造成亚丁行省的混乱。虽然赵伏波说过,这里不是大宋,这里的人不是宋人跟他没有什么关系。现在亚丁走的道路不过是实验。倘若实验失败,这里的人要造反全杀就是,根本一丝一毫的怜悯都不必有。

    但在舒柏安的心中,这里一个自己的政绩的问题。这里的问题将会导致自己的仕途与女儿的未来。虽然赵伏小信中信誓旦旦的表明,无论什么样的结果,只求大家尽心就好,但舒柏安却依然放不下来。

    “唉……有时候……”

    对于妻子的话,舒柏安只能用这样一句话来回答。作为一个旧式的,皇家子弟的亲信,他相信眼前就是他的宿命。但他对于这新生的一切,都认为是不稳固的,不牢靠的。

    “夫君,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不过就像我刚刚街门告诉你的。说这些话的人,反对的人却更多。因为他们做生意发了财,这样的日子如果变回去,继续交那么多莫名其妙的税,他们也不乐意!”

    直到这时,舒柏安才听明白妻子的意思。大约作为报馆主编的宁馨儿,总是满意这份收入颇丰的工作。由此对亚丁城日渐活跃的商业,以及日渐丰富的生活总是喜欢的。

    虽然自从建立了这些城市自治之后,许多阿拉伯人感觉些新的没有见过的东西不大靠谱而移去了其他城市。但其他城市里的商人与平民们为了讨生活,更多的移到了亚丁城。毕竟对于平民来说,真主再好,可他不给你粮食吃啊!

    亚丁城里的规矩再怪,也没说不让信或者礼拜,而且只要有了工作,饭吃起来的味道还不错。人哪!实际是非常现实的动物,比起什么先知、真主和上帝,好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依据。亚丁城的里的规矩就是,来则安之、走之赶之、永不接纳。也就是说,离开了亚丁城的人,永远不可能再回到这里。

    愿意在整个体系之外,去享受那些高税收、低保障的生活,只能说这种的脑袋实在是有问题。相信创造财富的能力也会比较差,由着他们去死,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馨儿,那你的意思是……?”

    虽然舒柏安从妻子的话里听出来一些什么味道,但他似乎还不能,或者说不敢确定。事情真的就变得那么容易吗?自己的设想,真的就可以实现吗?

    看到丈夫胸中那忧虑的垒块松动时,宁馨儿脸上带着微笑。就她来看,恐怕她可以为丈夫解决心中的忧虑。

    “夫君,我想你不必太过于忧虑。卖掉那些城市,我想伏波早就打算接受你所有卖掉的方法。我想与其优虑太多,不如把你的想法用那什么光报给发出去,想来伏波得到信也就只是几天的工夫。等到时他回信了,你也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想来也不必顾虑太多,伏波不是个善变的孩子!“

    对宁馨儿而言,赵伏波可是她一生幸福的大恩人。心中对于赵伏波与舒钰儿的感情,也非常清楚。知道赵伏波不会因为丈夫的行为,而冷落了舒钰儿。舒钰儿也不会因为自己是丈夫的女儿,而把赵伏波的事情不当回事。

    在这里就要说一句,经过了马丁教育的舒钰儿,早就明白了结党营私之害,以及它的出处于来源。作为将来有一天可能的大宋国母,她自然不会犯这种被赵伏波所厌恶,马丁评价为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