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宋起波斯湾 > 宋起波斯湾第261部分阅读

宋起波斯湾第261部分阅读

下的地方,实在是有些划不着的!”

    蒙哥大将军的话一出口,倒是让赛因汗拔都与亲王旭烈兀吃了一惊。因为这可不是他们商谈这件事之前,曾经商量好的策略呢!

    第143章 到底选择谁

    蒙哥大将军的转而赞同,这让亲王忽必烈心中有些担忧。他看看蒙哥大将军的脸色,担心自己说的是不是太多,太明了。这会不会引起蒙哥大将军的不高兴,毕竟现在蒙古诸王之中,他成为“诸王之王”的可能性最大。倘若惹恼了蒙哥大将军,是不是有些划不着呢。

    尤其赛因汗拔都与亲王旭烈兀两人惊异的神色,大概是说明蒙哥大将军偏离了他们事先说好的计划,不然的话他们会露出这样的神色。心中一警之下,亲王忽必烈说话的时候,就加了十分小心。

    “大将军,您想的也许更有道理,毕竟那个赵旭做什么事情都先要看看那个二郎伏波的脸色,所以……”

    他这一拐弯,让赛因汗拔都与亲王旭烈兀又都把目光转向蒙哥大将军。蒙哥大将军这时没有说话,他却在回想女儿、儿子以及郭侃前往黄沙城之行的结果。

    “父亲,黄沙之中有精兵一支,俱以羽林铠、滑轮弓与斩将刀为兵,只是他们有弩炮若干可以及远,一但施放之时声及十里,一里之内人马俱飞火烟灭!而且如同下雨一般,竟是连绵不断,其声势颇为惊人!”

    有的人说过,中国的古书里记载那些火炮的威力之时,往往含混其中,相对于欧洲的记载,缺乏准确的数据可言。而事实上在于,无论大明还是大清,整个国家把南宋被扭曲过的儒家学说抬到了最高。终明、清两朝,没有真正的精通器物之学的人,就算有一两个仿佛疯子伊瓦一样的人,也被冠以喜欢“奇技滛巧”,而偏离道学最终为社会所不容。

    而所谓的程朱理学,最终的结果不过是维护了社会表面的平静,尤其是朝廷之中的平静,最终却被层出不穷的民乱、倭寇以及外族的入侵而攻灭。使人不能不扼腕空叹的是,那些个时代无一不是中华富甲天下,且又繁荣一时的时代。最终被愚蠢的官员们断送了科技的发展,使整个民族沦落入被劫掠、奴役的浩劫之中。

    相对于孛儿只斤阿速台的报告,郭侃所报的就又要多一些。只可惜孛儿只斤阿速台看到魏臻下的药之后,却不能不告诉他父亲,郭侃与那儿一个宋人惺惺相惜。

    “父亲,郭千户与其交往甚频,时常饮酒对枪,倒是相合的很!”

    对于宋人,蒙古人天生有一种警惕。那个庞大而又人口众多的国家,一旦觉醒之时,往往是非常容易使人害怕的。想当年鼎盛一时的大金,如果不是常年与大宋的交战使其国力受损过甚,恐怕当年的蒙古也不会有机可趁。所以说蒙古人对于宋人不喜欢之中,隐隐带着一些对其灿烂文明的恐惧在里面。

    只是那文明虽然灿烂,虽然精美、富裕到可以成为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这仅仅只说明华夏人创造财富的能力是第一位的,但这些精美的财富往往因为缺乏保护,而使华夏民族成为了被掠夺、被侮辱的原因。

    “有这回事!”

    蒙哥大将军说这句话时,眼角稍稍向女儿伯雅鲁罕斜了一眼。他倒是很清楚女儿的心思,可可惜作为一个大将军他不得不关注全局的发展。有的时候,所谓的儿女情肠对他来说,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呃,那个……那个魏……魏骠骑只是……只是因为他……郭侃,就是郭侃会宋人的大枪,那个魏骠骑也是个好的,所以才时时找他比试。女儿每次都在他们身边看着,他们倒也没有说什么出格的话!”

    女儿对郭侃卫顾的心,在蒙哥大将军的目光下一览无余。看到女儿伯雅鲁罕的模样,蒙哥大将军在心中悄悄叹了口气。想要在乱世之中成为一世的英雄,却不得不做些不喜欢的事情。这其实是一种无奈,在实力相差不远的时候,手腕与阴谋就无处不在。

    “嗯,我知道了,放心吧,一个勇士不会因为猜忌受到伤害!”

    听到父亲的话,伯雅鲁罕才算放下心来。只不过借着低头的机会,瞪了孛儿只斤阿速台一眼。不明白他为何要把这么小的事情告诉父亲。

    此刻蒙哥大将军回味着儿子与女儿的话,也算是对黄沙城的实力略有了解。仅只那射程达到1里(500米)开外的弩炮,就已经足以让蒙哥大将军吃惊了。尤其连绵不断的射击,更让蒙哥大将军感觉到担心。虽然“霹雳炮”的威力相当不错,但想起来与那可以连射的弩炮相比,却是多有不如。

    想到这儿,他停下思索,转过脸来面向亲王忽必烈。

    “王弟之话颇有道理,只是你看这些火器,哪一样我们能轻易的对付得了。且不说他将来回到大宋,只说眼前倘若他给黑衣大食诸国卖出,只这最简单的手掷震天雷,便已经是件要人命的东西。更别说这迅发火枪,却也让人难以应付的!”

    听到蒙哥大将军如此说,亲王忽必烈即不再硬辩下去。他却拿眼睛去看赛因汗拔都,毕竟倘若他们向黄沙城采购军火的话,只怕那师志冬却是没有什么用了。搞不好还会被搬掉脑袋,那自己是不是有机会把他收入麾下呢?而且赛因汗拔都要是放弃了自己“钦察炮军”的统帅,只怕就有些失势了吧。

    说到根本,亲王忽必烈的心没有放在这里,他的心却是放在大宋的。比起这千里之地全都是没有人类的沙漠相比,大宋那锦绣山河,却才是他心中梦寐以求的地方。

    “即是大将军如此说来,弟便再没有其他的想法!”

    蒙哥大将军转首看看赛因汗拔都与亲王旭烈兀,知道事先商量过的他们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不过唯一的问题却是,赛因汗拔都是否愿意为了黄沙城的火器而放弃自己“钦察炮军”的统帅呢?

    赛因汗拔都看大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耸耸肩事实上当他知道了师志冬与其他人合谋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放弃了他!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还是亲王忽必烈,给了师志冬一线生机。

    第144章 救救他小命

    “叫我去,会不会是又打算封赏我呢……?”

    在前往赛因汗拔都的大帐之中时,师志冬的眼皮跳个不停。虽然他一向不大相信这件事,但心中总是感觉不大妥当。此刻他在赛因汗拔都的军营之中,处于颇为重要的地位。

    在进攻之中,骑兵清扫了敌方的机动兵力之后,他的5000“钦察炮军”就会出现在敌方城下,连串炮火的打击下,往往对方就会轻易投降。短短时日之中,已经有有续10余城轻易而下。现在回想起来,100台“霹雳炮”投出的弹药一起爆炸的时候,那是何种样的威势,几乎只要一次齐射,城内的守军就会开城投降。

    越是如此,师志冬越是感觉到自己的前程似锦。赛因汗拔都也时常当着众将,以及诸位大臣夸奖他。然而他却完全没有想到,对于他这样希望在蒙古诸王之中“左右逢源”的人,却最为几位亲王讨厌。毕竟这与蒙古汉子的那种肝胆相照,是差得太远了。让蒙古人感觉到,他这个人实在是非常不可靠的。

    虽然在师志冬的“钦察炮军”初现锋芒之际,几个亲王对他无不刮目相看,只是他随后货卖几家的打算,又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的诚意。也恰是因为这件事,因此才会被几位蒙古亲王所抛弃。大约唯一只有看上了大宋锦绣江山的亲王忽必烈,才会真正不顾忌他的“左右逢源”,毕竟倘若赵伏波回到大宋去,最先要与之对抗的却是他的手下。

    亲王忽必烈远远的看着步向大帐的师志冬,他向自己身边的谋士侧转过脸去,轻轻的来了一句。

    “仲谦,你看此人可救之乎?”

    张文谦此人号称紫金山派的学者,曾经与郭守敬一起对制定《授时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只可惜,他作了亲王忽必烈的幕僚,并在随后于元入仕。事实上来说,这算是汉j中的一类,然而却是情有可原的一类。毕竟如果不论及当时大宋王朝的失误,恐怕也说不到汉j这个词去。

    就如同本书开篇不久就说过,宋高宗是个只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sb皇帝。他在j佞秦桧的阴谋之中,杀掉了岳飞也就此杀掉了忠诚之心。在当时的大宋就一个问题,如此糊涂混蛋的皇族,到底值不值得保呢?这也就是随后在面对蒙古人的进攻之时,没有忠勇之民、没有忠贞之臣的根本原因。

    民之于国的关系其实很简单,就仿佛男女之情爱一样,倘若不相恋的话,哪里来的爱呢?

    法之不存,则国之必灭,族之无威,则他人恒辱之!

    也许有人说这是“民族主义”,但事实上民族主义却是国家主义又或者其他任何主义的基础。你中国这样的国家,没有民族主义,谈个狗屁国家主义!倘若一个人连他的家人、他的族人尚且不爱话,他会真正去爱谁呢?就好像一个太监对某美女说,“我爱你”,什么狗屁,拿什么爱啊?

    张文谦是邢州沙河人,与刘秉忠、张易、王恂、郭守敬合称为“邢州五杰”。只可惜此刻都已经随着北宋的灭亡,而沦于蒙古人的手中,自然“邢州五杰”也就与大宋朝无缘了。就好比某个时代,大家都会说,我们爱国,但我们不爱xxx

    还是那然话,只知道对外软弱,而对内强压的政策,必然让整个国家失去凝聚力。无论再富有的国家,当失去了凝聚力之后,那么将什么也不是。历史早已经用事实论证过这件事,无论大宋、大明、大清,无不富甲天下,在抵抗入侵的时候,又无不未战先溃。

    倘若总结一句,却是个“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话而已!

    依然留着大宋式三络长髯的张文谦微微一笑,悄悄反问一句。

    “王爷,如此一个小人,却是救之何益的呢?”

    亲王忽必烈知道,张文谦看不上师志冬的人品。就在当时打算用自己的女儿月烈换来师志冬时,张文谦就曾经反对过。一句话“三姓家奴”尚中忠否,只可惜亲王忽必烈却是因为“钦察炮军”之故,而颇为看重,此次又要他来救命,因此他倒是来这么一句。

    不能不说,亲王忽必烈有着一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能够纳人之言,而又允许手下畅言不罪。恰是因为这个特点,他倒是更加具有“王八之气”。历史也是如此证明的,然而在这个时空里,他永远也没有机会再摇身一抖,把“王八之气”放出来。毕竟面对tnt装药的炮弹,什么“之气”全都没用,唯一可以对抗的,就是科技。

    因此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之中国,没有全世界最好的商人并不是问题,但倘若政府没有设法培养、重用全世界最好的学者,那不但是愚蠢的,而且必然要再度倒下去的。

    “仲谦(张文谦字仲谦)哪,虽然他有诸多不是,只是他去是知道那轮回炮以及其他火器的造法的。倘若我们一样去买的话,虽然强得一时,却终究无法强得一世的。仲谦,想你大才却看不透此事么?”

    张文谦捋着自己的胡子,微微笑着点头。眼前只是亲王的忽必烈在这件事上却让他最是满意,识人、用人都是忽必烈亲王的长处。就他来看,有了这样的长处,即可夺了天下成为一世的雄主。只是此刻做事却是要小心翼翼,不可锋芒毕露才是。

    “王爷,其实救他的小命也不难,只消来他个李代桃僵。想来作为一个万户候,当不至于在军中就杀。此时大战方酣,定找个因头要他的军权。想来随后会假托山贼杀之于野也就罢了,王爷要救此人性命,却是要在有另外一股山贼,事情还需要巧妙些才好,不然……”

    说到不然的时候,张文谦不过是拈须而笑,但他的目光却远远的看向中军之帐。其余的话不必说了,倘若忽必烈连这都想不明白,那也就不必保他了!

    第145章 被人抛弃了

    看着赛因汗拔都,跪在那里的师志冬心里突突直跳。他有一种担心,担心的是自己一手托几家的事情被几位亲王知道,而且还担心被他们知道之后会不会用些什么手段除去自己呢?

    “这可能么,难道就是因为我与亲王忽必烈暗通款曲么?如果没有了我的话,钦察炮军却又如何呢?我想不会是要除掉我吧?”

    来到赛因汗拔都的大帐时,师志冬放下了心。因为赛因汗拔都桌子上没有什么酒杯,不可能玩什么“摔杯为号”。而且大帐四周也没有什么异动。因此他放心的进到钦察军的中军帐中,只是当他跪倒行礼之后,赛因汗拔都的话却让他的心里忽的变成了一片冰凉。

    “即是如此,你便交卸了差事回去训练新军。志冬啊,这一次出征你的功劳是极大的,回去之后好好把其他火器搞出来,我等着你给大汗我报好消息呢!”

    赛因汗拔都说话的时候,不温不火让人一点怀疑都不能起。可恰恰就是这个模样,让师志冬心中感觉到一阵担心。他跪在那里,向赛因汗拔都陈情。要知道这个年代里无兵之将却是最为可怜的,因此师志冬一点也不想离开战场。

    “大汗,眼睛炮军作战手法才刚刚有了眉目,那等新火器我却已经打算画出图样试着打造。却好拿这里的敌军来试试,倘若侥幸成功的话,便可于军前大用起来……”

    师志冬给赛因汗拔都说话的时候,带着一些惶恐的模样。他心中知道这是剥夺自己军权的举动,他师志冬如何不明白这里面的事,此刻他只想尽力挽回。虽然说亲王忽必烈给了他金刀,但此刻要自己回去,只怕搞不好是要丢掉性命的。

    赛因汗拔都看了师志冬脸上的惶恐,心中对其人其事只是大摇其头。尤其此刻蒙哥大将军却是已经从黄沙城搞来的火器,看起来是只比那些“霹雳炮”要强。这蒙古的炮军虽然不再是自家独有,但总算有了更好的,那么师志冬的利用价值也就到了尽头。

    “志冬,不必做此小儿女之态,回去再训一支炮军,而且重要的是把新式火器做出来才更加重要。所以不必再说了,回去整备行装,不必来辞行了!”

    听到赛因汗拔都的话,看着他不打算与自己再深谈的模样,师志冬心中感觉到一阵的冰冷。他知道赛因汗拔都已经抛弃了自己,这钦察法国恐怕将不会再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了。不过转念一想自己身上的金刀,却也让他想出一些门道来。

    “或许他们并不知道我得到了亲王忽必烈的金刀,这样更好,倘若被他们知道了的话,难免不被他们杀了去。如今既然已经不被他们信任,有道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难不成我还非要呆在这儿吗?”

    想到这儿,师志冬也就不再彷徨,反而心中定下计来,却是不打算再回到萨莱城去。甚至那儿家积攒的金银也就不打算要了,相信交还烦忧了亲王忽必烈的女婿,金银财宝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可恨潘建安这个混蛋,如果不是他的话,只怕还不会被别人知道我与亲王忽必烈有了关系,唉,今后……”

    想到今后,师志冬只觉这天下人之间,再没有一个可信之人。自己倒是再也不必管他人死活,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罢!想到这儿,他心底里却一阵没由来的轻松。

    离开赛因汗拔都的大帐之后,师志冬却没有向自己的营帐走去。只是先分别往蒙哥大将军、亲王旭烈兀以及亲王忽必烈那儿去辞了个行。虽然先去了蒙哥大将军以及亲王旭烈兀那儿,事实上重要的只是最后辞行的大帐。虽然入侵黑衣大食的大军里有专门的中军大帐,但那不过是战时才会由四个亲王一起坐镇的地方,平时他们都在各自的营中。

    “王爷,末将因被大汗分派回去训练新军,不能在随侍王爷左右因此特来辞行!”

    亲王忽必烈脸上没有更多的表情,似乎眼前这个不是自己选定的什么金刀附马,而是什么不相干的人。面对师志冬的时候,就只说些不相干的闲话。

    “唔,既然王兄要你回去,自然是要大用起的,只是不知师候回去?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