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贵女种田记 > 贵女种田记第61部分阅读

贵女种田记第61部分阅读

铁头的伤势看着吓人,倒也问题不大,荷花带着铁头清理了伤口,又撒上了药坊的伤药,还给他洗了个头,澡就没洗,怕会发炎。荷花跟着林小宁时间久了,也了解这些常识。

    等铁头清理好伤口,敷好药,换上了干净棉衣,顶着潮湿的头发出来观看时,林老爷子一脸喜气,正拿着匕首在剥黑熊皮呢。

    铁头因为没洗澡,就是洗了头,换了干净衣服,身上仍有一股淡淡的臊臭味,厚厚的棉衣也盖不住那味。令得众人掩鼻。

    安雨有些得意的骂道:“臭小子,臭死了。”

    铁头也不介意,只是傻笑着。

    小宝也受不了,掩鼻说道:“铁头哥。你好歹洗个澡啊。”

    铁头身上全是大小的伤口。尤其是背上那块。撒了多少药粉啊,铁头没让这群孩子们知道。他们就以为是铁头偷懒不愿意洗澡。

    林老爷子对着孩子们笑笑,利索地剥着熊皮。

    到底是猎户出身,伤感缅怀什么的不是他的强项,但分割猎物是一把好手。儿子儿媳虽然因这黑熊而去,现在孙儿家栋杀了黑熊也为他们报了仇。他们如今住着上好的阴宅里,除了清明上坟,家里有大小事时也会去上坟上香。孙子辈们又个个有出息,九泉之下早就乐得合不拢嘴了。搞不好现在还投生到富贵人家,享受着无比的荣华呢。

    林老爷子手中的的匕首飞快,不一会儿,一张熊皮就完整的剥离下来。只是熊皮上有几个剑孔。

    林老爷看了看剑孔道:“补补就看不出来了。”

    林家栋笑道:“爷爷,做个整皮的椅垫子,您一到冬天就坐在上面,可是威风。”

    林老爷子哈哈笑道:“我临到老了却越发威风,这张皮子要好好制,回头你再带些熊肉去你爹娘坟上。让他们也吃上几口。”

    “知道了,明天我带弟弟妹妹们去。还有爷爷,听三虎说,今年县城晨扎纸铺里做的纸丫鬟很是新奇有趣,不如我们去订一些纸丫鬟?等清明时就可以给爹娘,太爷太奶他们烧了。”林家栋道。

    烧纸丫鬟,这可有趣得很,林家还没烧过纸丫鬟呢。

    林老爷子一听就眼亮:“这事物新奇,那就多订些,什么贴身的、粗使的、洗浆的、还有看门的,统统都要订。”

    “好的爷爷。”林家栋笑道。

    林老爷子的刀子这时开始在熊肉上飞舞着。

    林小宁兴奋得两眼冒光:“爷爷,熊骨,熊骨对姑奶奶的腿有好处。”

    林老爷子笑道:“知道的,丫头,有这熊骨,可要把你姑奶奶的腿治好。”

    然后,匕首一动,一个巨大的黑熊胆被拎在了手中。

    “瞧这胆涨得,估计这黑熊死前是气得不行啊。”林氏也闻讯出来了,看到熊胆笑道。

    “被铁头这混小子气的,那臭小子这么点大,毛都没长齐呢,敢与黑熊较量,能不气吗。”安风大笑着说道。

    林小宁惊讶地问:“熊胆一气就变大吗?”

    林氏笑着解惑:“熊生气时胆就会涨,越气胆涨得越大,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反正以前你太爷爷是这么说的,要取上好熊胆换银子,有些厉害的猎户会故意隐藏在暗处,抛掷硬物去惹怒熊,熊发怒,却找不到攻击的人,就越来越气,等它气到不行了,猎人才下手杀熊取胆。”

    这时,耿老大夫在人群中如泥鳅一般钻来钻去,挤了进来,像看到稀世珍宝一样,盯着林老爷子手中的熊胆。

    “林老头,这熊胆……”耿大夫小心翼翼地开口。

    “送你了耿老头,你不就冲这胆来的吗。”林老爷子豪气笑着,把熊胆往耿老大夫面前一递。

    耿老大夫双手捧过熊胆,笑得像朵老菊花:“林老头瞧你,我给银子。”

    “免了老耿,你用那银子好好炖些汤补补吧,去年义诊时你累着了,送补品给你吧,你铺里都有,送去的布料与干货,你又还了燕窝来,你瞧你,不舍得补,到现在都没恢复以前的精神头呢。”林老爷子笑道。

    “瞎说,我老耿精神头好着呢,是今天冬天太冷了,开了春也是冷得很,我这把老骨头总是受些影响的,比不上你这老把式,到底是有功夫底子啊。”耿老大夫分辩着。

    “炭炉别断啊,老耿。”林老爷子边说手中的匕首仍是不停的舞动着,不多时,一条条,一块块的熊肉就切下来许多,整整齐齐码在一边。

    “没断呢,老林头,那这熊骨……耿老大夫又试探着。

    林小宁笑道:“熊骨我要留着治我姑奶奶的腿。”

    耿大夫对林小宁有一种业内长辈对小辈的态度,不像对林老爷子那样试探小心了,大大方方正色对她道:“这么大的熊,你姑奶奶的腿就哪里能用得了这么多,一只熊腿骨泡酒加入药治多少老寒腿都够了。其它的卖给我。”

    “不行。熊骨泡酒可强筋健骨呢。几个老爷子都年岁大了,都得要喝这熊骨酒的。”林小宁说道。

    “这样吧,丫头,你留两条腿骨泡酒和给你姑奶奶入药,真是足足够了,那几个老头子,喝到老也喝不完,两条手骨均给我。可治好不少像你姑奶奶那样的寒腿呢。多好的事啊。”耿老大夫讨价还价着。

    林老爷子笑道:“老耿,我做主了,两条手骨送你。”

    林小宁对耿大夫撅着了撅嘴:“那你每月要去给我的三千堂坐诊至少二个时辰。”

    “行,四个时辰都行,丫头。”耿大夫开心地回答着。

    以为我不想四个时辰啊,是怕您老人家身体吃不消啊。林小宁心中撇着嘴。

    “老林头我先把熊胆带回铺子里去,那熊骨说好了哈,我回头来取。”耿老大夫一脸欣喜,好像怕林老爷子反悔一样,捧着熊胆就要走。

    “等等。老耿,带块熊肉回去吃。熊肉暖,正好补补。”林老爷子抓起一大块熊肉,抛给林家栋,“熊骨剔出来后,让人给你送去。”

    “给,耿大夫,您收下。”林家栋抓着那块熊肉很有礼貌地递到耿老大夫手中。

    “那我就不客气了,熊骨我还是一会自己来取,先走了,老林头,咱们回头再聊。”耿老大夫一手拎着熊肉,一手拎着熊胆,乐颠颠地走了。

    几个护院也上前来帮忙码肉,安风安雨与三虎把人群劝散了一些,又派人给村里几个老爷子、马大总管、张年以及一些交好的人家里都分别送去了熊肉。

    这么冷的天气,吃熊肉正是好时机啊。

    夕阳西下时,林府门口的有几个下人正在清扫着黑熊的血迹。

    一边交头接耳道:“那熊肉,至少有好几百斤,这么大的黑熊,第一次看到过,在桃村住的村民们,竟然没被熊马蚤扰,真是万幸。”

    又有一人道:“你懂什么,熊不会下山来的,都是呆在山上的最深处,就是上山拾柴采果什么的,也不会有事,只要不进深处就不会有事。”

    “那铁头小子,竟然敢入深处,真是吓人,才多大年岁啊。”

    “那是安雨的大徒弟,能胆小吗,我看那小子的胆比熊胆还肥。”

    “就是,就是,那小子可不得了,听说他现在一身的熊臊味,也不洗,还得意得很。”

    ……

    晚上桃村几个老爷子家里都做了熊肉吃,林家人多,做上了熊肉火锅,林小宁让小香配了麻辣底料,做了好几个鸳鸯锅底,林家还是有许多人爱吃辣的,但有些太小的孩子却不能吃辣,鸳鸯锅底正好。

    安雨第一次让了铁头坐在他身边,闻着铁头身上的气味也不嫌弃,只是骂道:“臭小子,你以后再敢这样自作主张,就给我滚得远远的,莫要在人前说曾是我徒弟。”

    铁头乖巧地回答:“是,徒儿知错了,徒儿再也不敢了。”

    引得众人大笑。

    铁头这一闹,竟然意外得到了安雨的青睐,并没惩罚铁头,就是骂也透着亲昵,实在让林小宁诧异。

    安风笑着低语:“小姐,安雨那家伙就喜欢狠人,铁头这次遇黑熊,不惧还敢正面迎击……”

    “安雨喜欢生猛的?不喜欢聪明的?”

    “也不能这样说,小姐,你不是说不应有资质之分吗,况且习武之人讲的是谋略与勇气,铁头是混了些,也不够聪明,但他的勇气却是假不了的,有这样的狠与勇,还怕成不了第二个郭大侠吗?”

    林小宁笑道:“你也听了郭大侠的故事?呵呵,看来铁头的春天到了。”

    ps:今天大姨妈来了,只有一更,明天双更补上,推荐好友摘星楼主的文:夫妻重生回到小学时,共同拥有了一个空间,开始了一段透视赌石、叱咤股市的神话之路。

    〖

    第233章 七个j细

    晚饭后,辛婆亲手开始伺弄起熊掌来,一边还细心地教着小香,还嘴里叨叨着,春天的熊掌不如秋天的,不过熊掌就是好吃的,这大黑熊,这么大,熊掌肯定肥美。

    辛婆很是喜欢小香,在她的眼中,小香就是那种能入厅堂,能下厨房的大家闺秀。这才是真正的千金,比那不着吊的二小姐要踏实得多了,小香现在也有了少女的模样,因为她是女先生,所以衣着方面不是很华丽,只求大方得体。村里人对小香的赞誉是相当高的。

    辛婆准备了许多葱白与姜,把四只熊掌放入沸水中煮着,捞起后又换清水煮了两个小时,再把熊掌捞起,除尽茸毛,削去茧皮什么的。

    再入锅再加鸡汤,姜、葱、黄酒等物,又煮了起来,然后更换鸡汤和调料,反复煮了三回,去尽了膻味后,才捞起待用。

    林小宁看着眼睛都大了,怪不得熊掌贵,这么麻烦的烹饪手法,不说熊掌,就满案的配料都得花多少心思啊。

    小香笑道,二姐不爱看就不看,这里有我与辛婆就行了。

    林小宁讪笑着离开了,留下兴致勃勃的小香与想大展身手的辛婆在厨房欢乐的忙碌着。

    第二天清早,林家栋带着林小宁、小香、小宝、家福,拎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着昨天盛出来的一碗干净熊肉,上山给爹娘上坟了。

    除了林小宁,他们几个都坚信,带着这碗肉到坟前摆放一刻钟。地下的爹娘就能吃到碗里的熊肉了。为了配上这样意义非凡的熊肉。还是用郑老的瓷碗盛放的。

    林家人彻底扫除了爹娘去世的伤心,上山路上叽叽喳喳的说笑着:昨天的熊肉真好吃,爹娘吃了肯定也开心。

    熊掌不给爹娘吃吗,林小宁调笑着。

    林家栋笑道:“熊掌就四只,留着给爷爷、姑奶奶与几个老爷子们吃,月儿也吃一些,我们做小辈的有熊肉吃就行了,你们听话。我就给你们每人一碗汤喝。”

    “我们都听话!”林小宁与小香、小宝、家福都同时叫了起来。

    林家栋哈哈笑了。

    桃村的春天仿佛在一夜间就变暖了

    郑老、方老、魏老爷被请到林家,几个老头,加上姑奶奶林氏、付奶奶同席,吃着辛婆子千滚百沸才炖出来的熊掌,里面有着鸡肉、猪腿肉,更放了林老爷子拿出来的一截人参,还放了宁王府年礼时送来的鹿茸。

    辛婆说这是参茸熊掌,对上年纪的人最是滋补了,当然滋味也是美极了。老头老太太们一边吃着熊掌,一边喝着清泉酒与果酒。开心的笑个不停。

    林家的小辈们,以及姑奶奶的重孙辈们。都分到了一碗汤,几小块掌肉在一边喝着,付冠月则是一大碗汤与半碗肉。

    辛苦烹饪的辛婆与林小宁的心腹荷花也分到了一碗汤与几块肉。

    熊掌肉非常粘,一碗汤几小块肉下去,嘴都粘得打不开了。孩子们哄笑着取笑着对方的粘嘴。

    林府一片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一片欢声笑语。

    京城的春天并不太平,一下子揪出了七个大j细,这七人勾结夏国与三王叛贼,为乱我朝军心,不仅指使人易容成六王爷的模样去到处杀人、j滛女子,试图把在西南战场浴血杀敌的六王爷名声搞臭,还想把周家少东家周少爷给绑架了,一是想图谋赎银支持他们做更多的动作,二是妨碍周家捐献军粮。

    此案原是一桩河芒镇上的采花小案,由河通府谢大人看出其中蹊跷,暗中由易容的采花大盗查起,后来京兆府主簿小胡大人(胡大人之子)发现逃窜采花盗一名,及时捉拿。没想到牵扯出这样的惊天通敌叛国大案。

    此案报上来后,由刑部交由大理寺卿梁大人审理,曾太傅监审,沈尚书之子参与此案证据的收集整理。

    七个犯官对以上罪证均供认不讳,判斩立决。名朝以仁治天下,直系亲属流放西北黑石矿区。

    朝堂一片上下哗然,这七人,官职都不算小,还非常敏感,六部就有三人,其中一人竟然是吏部尚书!还有户部郎中与员外郞也赫然在列,没料到这些人竟然是j细,可笑在年前时还曾与他们一同上朝议政,对六王爷擅离军营之事颇有非议。

    此案结后,众大臣又惊觉:曾太傅哪里是萌生退意,分明是韬光养晦啊!

    更惊人的是,那个倒霉的董参议,去年年底下雪前,带着他的妹妹从西南回京了。此案一结,董参议就升为通政司使。而原通政司使胡大人擢升吏部尚书,名朝没有三省,只有六部,尚书可是从一品,吏部更是六部之首。胡大人从正三品通政司使,飞跃升至从一品尚书,让人跌掉了下巴。

    胡大人做尚书是当之无愧,可胡大人从官二十多年爬在四品的位置上动弹不得,其间还降为七品县令一年,好容易回京城突升为三品,不过一年,又升为从一品尚书。众望所归是一回事,但如此动静,怕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也有许多言官不服,上表者不少,哪知皇帝细细看完所有的折子。笑眯眯的当堂宣布:升沈尚书之子,任通政司知事,胡大人之子,由京兆府主簿升为户部员外郎。

    然后又笑道:“可还有不服的折子,尽管呈上来,无事,等着报效朝庭的青年才俊可不少,也给他们一些机会,哈哈哈……”

    皇上近一年来,身体越来越康健,笑起来时,中气十足,笑声在朝殿的上空盘旋不休,如龙吟绕梁。

    众臣明白了,皇上这是在明白地敲打大家呢,别以为还和从前一样,现在可是他定下的事就不能更改了。

    这一下除掉了七个j细,除了吏部尚书、户部员外郎,还有五个职位都空着,虎视眈眈的人不少。难道皇上都想让年轻才俊们来做?年轻人没经验啊,官,哪是那么好做的!

    皇上身体见好,底气也足,扫视众臣,又笑眯眯道:“去年周家捐了不少粮草去西北,众卿说应该怎么褒奖是好?”

    众臣对视着,却见胡大人开口道:“依老臣之见,本朝早有捐官之事,捐官有品却无权,俸禄也少。周家这番捐军粮,倒是可以给他们一个官,可有品无权,又有些寒碜,若是给实官……”

    朝堂已有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可不是嘛,周家家主与其公子周赋那都是商人,本就家富,又因着周太妃,富上加贵。捐来的那区区小官怎会入得了他们的眼,可实官,他们又哪里会做官……

    皇上眯着眼,轻轻淡淡的笑着,听着。

    胡大人不急不缓又继续道:“但,周家家主有两个庶弟,在外省为官,其中一个在北边大东府做知府大人,几年来政绩很是可佳,倒不如把此人提到户部做郎中?”

    皇上眯着的眼睁开了。

    群臣一片哗然。

    王丞相嗤笑道:“我朝捐官向来是虚职,没有实权,除了那个砖事大人与司通大人,至少这两人一是不议政,二是他们一直在建造与西北边境的防御,也算说得过去。你让一个商家庶子来做户部郎中,岂不是贻笑大方,敢问胡大人此举是为讨周太妃欢喜吗?”

    群臣暗赞,到底是王丞相,朝中也只有他敢当着皇上的面说这样的话啊!

    胡大人笑道:“王丞相此言差矣,想我胡兆详,举贤从来就事就人,也不忌讳什么避亲,况且周家与我向来无交集,周太妃我是敬重,从无讨好之意。

    我的看法是,户部本就是掌着天下财政之事,这周家又是百年商家,其家上下老小耳濡目染,故此职交于周大人很是合适不过。王丞相可曾知道,大东近三年来所交赋税,是以前十年都不能比。

    大东是什么个地方?人少,寒冷,?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