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44部分阅读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44部分阅读

 汝南,他居然就这么失去了汝南这一座极为重要的城池。

    “这件事情是真的?”看了片刻后,袁绍仍然觉得不相信,不由抬起头,问前方来传递消息的郭图,道。

    相比于袁绍,郭图的长相却稍微逊色一些了,不过也是颇为不凡。当然,郭图本身智慧却是高超,为袁绍所仰仗。

    “这是真的。”此刻,郭图的脸上也充满了凝重,点头说道。

    “刘辟那厮,丢了孤的城池啊。”袁绍恨声道,袁绍为北方豪雄,封的是列侯,为天下最大的诸侯,孙策尚能南面称孤,袁绍自然能当得上这孤字。

    “主公,现在不是该计较失去的东西的时候,而是该考虑如何重新拿回来。”郭图劝谏道。

    “公则是说鲁肃?”

    袁绍虽然无断,但却颇有谋略,当然更不傻,闻言若有所思道。

    “对。根据情报显示,鲁肃虽然曾经投奔过周瑜,但毕竟是返回了东城。更是在东城的时候,因为不明原因而举家向西。所以说,鲁肃在此之前是没有立场的,这样一个纯白如纸的人,主公未必就不能收服,就像是当初的刘辟一样。”郭图微微一笑,说道。

    “有道理,立刻派人过去,高官显爵,金银美人,他想要什么,孤就给他什么。”袁绍眼前一亮,一扫刚才的颓废,说道。

    去了刘辟不要紧啊,只要鲁肃归附,汝南就还在他的手中。而今天下,看好袁绍的人太多了,四周的一些小诸侯顺势归顺的就更多了。

    也就造成了袁绍自视甚高。对于鲁肃那样的名不见经传的小诸侯的归顺,非常的有自信。

    “臣请亲自前往。”郭图说道。

    汝南的事情,对于袁绍势力来说实在是太大了。郭图不怎么相信手底下的纳西文官,于是自告奋勇,想自己去。

    要知道去汝南就得横穿过整个曹操的势力范围,风险是很大的。但是郭图仍然愿意前往,可见忠心。

    “一路小心。”袁绍先是一愣,随即为郭图的忠心而感到欣喜,神色严肃的叮嘱道。

    “诺。”郭图应诺了一声,片刻后,郭图出了中军大营,准备了行李之后,立刻起身往南方汝南而去。

    ……

    第58卷第458节:第二百二十章各方的反应(2)

    江东,吴郡,吴侯府书房内。

    孙策正跪坐在上首位上,处理者日常的公文。由于现在孙策是采用了自保江东,而观天下之变的策略。

    即使是对于袁绍,曹操交战,也暂时没有插手的意思。因此,整个江东是比较平稳的。但是江东内部,有很多的山越族的存在,这些山越是深山内的少数民族,多达数百万。

    虽然没有统一的号令,也没有发达的农业,武器等等,但是人数众多,常常下山劫掠平民,造成了很多伤亡。

    所以,目前孙策集中想要对付的就是这山越族。

    但是有时候,人的决策却也要随着时局的变换而发生变换的。

    “吴侯,汝南急报。”

    张昭从外边冲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卷竹简。

    张昭人已中年,但是包养的非常好,不管是长相,还是身姿都很是雍容大气。他而今是孙策的左右手,为江东重臣。

    “汝南?难道是刘辟偷袭许都了?”孙策闻言顿时一惊,随即立刻放下了手上的竹简,欣喜的问道。

    相比于巩固江东,□□山越,孙策其实更加喜欢与天下群雄交锋,而今天下,袁绍曹操战争爆发了,很多人都在观望。

    但是孙策的心却在蠢蠢欲动。

    “不是,但是这件事情却是比刘辟偷袭许都更大,吴侯请看。”张昭摇了摇头,但又不等孙策失望,立刻递上了竹简,说道。

    “噢?比刘辟偷袭许都更大?”孙策讶异道。

    孙策对于刘辟偷袭许都极为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孙策自己也想在曹操与袁绍交战,后方空虚的时候,偷袭许都迎接天子都吴县,改吴县为吴都。

    在政治上,占据上风。

    但是,现在张昭却说,汝南发生的事情,比刘辟偷袭许都还要大。这让孙策更加感兴趣了。

    孙策迅速的拿过了竹简,放在眼前观看。不久后,孙策喜形于色。

    “若是能拉拢此人,我们就能出江东,而攻打淮南了。”孙策大喜道。

    孙策的大喜不是没有原因的,别看现在孙策占据了江东,江东的地域也很广大,但是在编制上,其实江东连一个州都不是。

    江东加上长江以北的淮南地区,才组成了一个扬州。而孙策对于统一扬州的事情一直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扬州的诸侯很多,平常的时候,又有曹操照顾着。所以,孙策有心无力。但是现在曹操被袁绍给拖住了精力。

    汝南又忽然出现了一股不属于任何人的势力。若是能拉拢汝南的这股势力,到时候他出兵向北,汝南出兵向南,就可以平定整个扬州。

    甚至还获得了本属于豫州的汝南,为后一步进攻中原腹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若是能拉拢之。

    孙策的眼睛大亮。但随即,孙策却是微微一愣,鲁肃,这个名字好熟悉。对于鲁肃,孙策的印象真的不是很深,回想了许久,才想起了这么一个人来。

    记得是公瑾推荐的一个人,不过交谈几句,却颇为平凡。于是他弃之不用了。

    一想起这个事情,再看看当前的局势变化。孙策心中不由大悔,有道是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想他孙策招揽四方豪杰,平定江东。

    居然漏掉了一个鲁肃。

    唉。

    第58卷第459节:第二百二十一章各方使臣到汝南(1)

    第二百二十一章各方使臣到汝南

    因为发现了这一点,也开始让孙策为难了。

    鲁肃是因为在他这里得不到重用,才会返回东城的。而今,鲁肃夺下了汝南,必定会成为天下风云中心的人物。

    现在这个时候巴巴的上去,估计不会得到什么好的效果。甚至是反遭羞辱。

    这顿时让孙策迟疑了起来,这到底是该拉拢,还是不该拉拢。

    就在孙策迟疑的时候,有官吏从外走了进来。

    “吴侯,有周将军的急报。”进入书房后,官吏禀报道。

    “公瑾?快拿过来。”孙策的眼前一亮,顿时说道。现在刚刚发生了汝南的事情,而巴丘距离汝南更近一些。

    孙策知道,周瑜的这急报肯定是因为鲁肃占据汝南的事情。希望公瑾能有什么良策,孙策的心中暗道。

    官吏闻言把手上的东西递给了孙策,其中有一卷竹简,也有卷好的布,是一封书信。

    孙策先拿起了竹简观看了起来,神色渐渐的欢喜了起来。

    周瑜的大意是鲁肃为他好友,请私信一封,再派遣一个擅长游说的人往鲁肃处,游说鲁肃归顺。

    简单的说,就是周瑜赞成说服,甚至不惜用私交书信给鲁肃,辅助鲁肃归顺。

    “把顾雍给孤找来。”孙策看完后,顾不得心中的欢喜,对着这官吏说道。

    “诺。”官吏应诺了一声,立刻走了出去。

    “公瑾赞同说服鲁肃。”打发走了官吏后,孙策对着旁边的张昭解释道。

    “若能说服鲁肃,这扬州可期啊。”张昭也欣喜道。

    不久后,顾雍从外走了起来,顾雍如如其名非常的雍容,这个时代,一般的士族子弟都是非常端庄雍容的,讲究的是气质。

    没有气质的人,上哪里都不会有人太待见。而顾雍是江东四大族,顾氏的子孙。气度雍容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不过,顾雍与张昭,周瑜等人一样,不是表面上漂亮,里边草包的那种。他是真正有才能的,在历史上也是做到了东吴丞相的高位,为江东名臣。

    不过,此刻的顾雍在张昭的面前,还只是后进晚辈。虽然有才华,但并没有完全的展开。

    “拜见吴侯。”

    顾雍进入书房后,先是对着张昭点了点头,随即拜见道。

    “元叹免礼。”孙策高呼顾雍表字,抬手道。

    “多谢吴侯。”顾雍拜谢了一声,直起了身体。

    “今日召集元叹过来,是为了汝南的事情。这里有公瑾的公文,以及私信一封。你看一下公文,就知道了。”孙策微微一笑,解释道。随即抬手拿起了竹简,递了过去。

    “诺。”顾雍应诺了一声,上前几步接过了竹简,观看了起来。不久后,顾雍的面上多了几分动容。

    “八十精兵起家,终破汝南刘辟,占据汝南。此奇才也。”顾雍赞叹了一声,说道。

    “孤有眼不识金镶玉,放走了这个奇才,这一次要靠元叹挽回了。”孙策闻言却是苦笑了一声,拜托道。

    第58卷第460节:第二百二十一章各方使臣到汝南(2)

    “吴侯言重了。”顾雍闻言意识到自己失言了,不由说道。

    “没什么言重不言重的,这一次确实是孤错了。”孙策却是大度的挥了挥手说道,片刻后,又郑重道:“这一次往汝南去,一路小心。对于鲁肃也极尽拉拢,不管是什么需求,只要不是太过分,孤都能答应。”

    这一次,孙策是铁了心的要拉拢鲁肃了。

    现在他只占据扬州的一半,若是能占据淮南,就是整个扬州了,或许能扩大势力一倍。那诱惑太大。

    就算付出较大的代价,孙策也能甘心。

    “诺。”顾雍也郑重应诺道。

    很快,顾雍奉命出了吴侯府,回到府邸准备了一番后,就出了吴县往汝南去了。

    “扬州啊。”

    吴侯府书房内,孙策向北叹了一声,很是渴望。

    ……

    荆州,襄阳。

    荆州的治所本来是在宛城,但是自从刘表南下后,就开始把治所迁徙到了襄阳。一方面,宛城距离中原太近,不好建立独立的统治。

    另一方面,宛城也属于那种易攻难守的城池,很容易被人攻取。相反,襄阳却是有汉川之固,又有襄江之险。

    再加上襄阳水路便利,为南北要冲。

    所以,襄阳就成了刘表的治所。

    在刘表的治理下,襄阳也迅速的变得很是繁华,为南方第一大城。

    刘表虽然无心中原,但是对中原的风吹草动却极为关注的。因此,在北方中原有大量的探子。

    每天都有各种情报汇聚到襄阳。

    因此,汝南城被鲁肃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占据了。

    这让刘表有些差异。

    此刻,镇南大将军书房中,刘表坐在上首位置上,其下是蒯越,蔡瑁。

    刘表叹了一口气,说道:“汝南在中原腹地,又靠近宛城。若是能收服汝南,我们就能一扫失去宛城的颓废了。”

    宛城属于荆州,先是被刘表借给了张绣,是作为刘表防御荆州的一个屏障。但是张绣却投降了曹操,使得刘表不仅仅失去了屏障,而且失去了踏足北方的根基。

    一直以来,刘表对于这件事情都是非常的在意的。现在汝南出现了一个毫无背景的草根诸侯,使得刘表眼前一亮。

    “这件事末将觉得不妥。”蒯越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为何?”刘表问道。

    “主公虽然威震荆楚,疆土数千里,带甲十余万。但在中原,却是威名不在。小小张绣都没能笼络住,更何况是鲁肃了。他在汝南,必定是被各方面拉拢,我们声明不显,又如何能与袁绍,曹操争夺他呢?”

    蒯越叹了一口气,说道。

    “异度说的有道理,虽然荆楚富足,势力强大。但是天下人都是有眼不识泰山的人居多,不知道主公的强大,一味认为袁绍,曹操才是诸侯中的王者。在名声上,我们确实很难争过袁绍,曹操。”

    旁边的蔡瑁也赞同道。

    他们反对,不仅仅是知道他们拉拢鲁肃的几率为零,二人也不希望刘表重振雄心。二人对于现在的地位都非常满意,若是刘表雄心大振,起兵□□中原。

    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所以,在二人看来现在荆楚还是安分一点的好。

    “嗯,也只能如此了。不过,还是该派遣一下使臣,表示一下善意比较好。”刘表本雄心微起,但是听了二人的话后,顿时熄灭了。点头赞同道。

    “不知何人可往?”刘表继而问道。

    “伊籍可往。”蒯越回答道。

    “好,立刻派遣伊籍往汝南。”刘表下令道。

    第58卷第461节:第二百二十二章敲诈勒索开始了(1)

    第二百二十二章敲诈勒索开始了

    汝南。

    这段日子,整个汝南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汝南郡的刘辟,虽然是比较文明的,比什么郑宝,张多之流却要强上很多。郑宝,张多之流把百姓当作是奴隶,而刘辟却也把百姓当作是百姓。

    不过,刘辟之流却也是黄巾余孽,即使是较为开明也是有限。在此之前,汝南整个郡的税负很是沉重。

    一边要供养刘辟的精兵,一边又要供养刘辟自己本人的奢华。

    所以说,整个汝南的情况也是比较惨淡的。但是鲁肃来了就不一样了,他一边贩卖掉刘辟的那些财宝,一边下令减轻税负。

    使得百姓们喘口气的同时,也赚取了一定的声望。

    这些都是汝南一城的情况,在整个汝南郡,鲁肃都展开了政治上的拓展。他派遣了专门的官吏,往十余座县城内说降当地的县令。

    承诺维持现状,但是每一个县都需要上交一定量的税收。如今汝南城中有精兵无数,而县令们只是有点衙役罢了。

    对于鲁肃开出的如此丰厚的说降条件,自然是满口答应了。

    这种给予县令独立权的做法,有很大的后遗症。会形成下边的县令权利膨胀。但是鲁肃至少是在表面上,收服了整个汝南郡了。

    至于后遗症的问题,鲁肃也不介意,因为鲁肃知道刘冯志在天下,小小汝南只是个跳板而已。

    不过,即使是鲁肃这么想,但是整个天下的人都不敢小看。

    汝南郡,十余座城池,十余万百姓,再加上鲁肃在征讨郑宝,张多之流所遗留下来的五万部曲。

    总共就拥有了二十万之众。

    而今孙策之流也不过是拥众一二百万之间,这么一算来,二十万之众,也算是天底下比较大的诸侯了。

    鲁肃在汝南减税,争取民心,用优厚的说降条件,说降了县令,争取了整个汝南郡的统治权。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鲁肃在整个天下的声势迅速的提了起来。

    这些都是治理汝南的成就,在军事上,鲁肃在原本五千精兵的情况下,收降了刘辟原本的七八千的精兵,选择其中七千人加入己方的军队。

    这样就拥有了一万二千精兵。虽然军队的战斗力不是一时间能够形成的,但是至少有了声势了。

    治理汝南,加上军力的增加,可以说形势一片大好。

    这样就给人别人一种以立足汝南,根深蒂固的感觉。这样就意味着更有拉拢的价值,若是攻破汝南后不懂治理,那价值就降低了很多了。

    鲁肃治理汝南,增强声势,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天下诸侯,关键的如曹操,袁绍,势必要拉拢坐镇汝南的鲁肃。但是他们毕竟是山高水远。

    真正快速的得到消息,并付之行动的反而是周边的一些诸侯。

    庐江刘勋的使臣是第一个到达的。

    若说孙策是扬州的第一大诸侯,坐拥江东六郡八十一县,带甲十万。那扬州第二个诸侯就刘勋了。

    第58卷第462节:第二百二十二章敲诈勒索开始了(2)

    本来这个地位是属于袁术的,不过袁术已经烂到了股子里了。基本上没有把他当作一盘菜了。

    所以,刘勋就取代了这个位置。刘勋拥有庐江一个郡,拥有人口四十五万。带甲精兵有二万。

    比之孙策看似弱小很多,但其实实力相差不大。因为江东那边虽然地方大,但是内部山越族的威胁更大,能够向外派遣出来的精兵,也就四五万而已。

    如历史上曹操南下,孙权派遣出来的只有四万精兵而已。

    正因为有这样的实力,刘勋的野心也很大,他想坐拥整个淮南地区,形成与孙策南北分割扬州的局势。

    而淮南混乱无比,刘勋虽然强大,但也不是拥有绝对的实力统一。所以就需要一个外援,鲁肃这个诸侯刚刚崛起。

    刘勋觉得有机会。

    此刻,汝南太守府的大厅内,鲁肃高坐在上首位,其下跪坐着一男子,大约三十余岁,非常的有文人气质。

    这人就是刘勋的使臣,姓张,名论。

    刚才,鲁肃已经与张论见过了,并且说谈了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

    终于,张伦忍耐不住了,举拳说道:“说来惭愧,在下是奉了我家主公的命令,前来向大人请求一件事情的。”

    “先生且说。”鲁肃闻言心下了然,抬手说道。

    “伪帝袁术,虽然势败,但气息尚存,现在还在寿春苟延残喘。我家主公身为汉臣,自觉有义务灭了他,夺回寿春。但是实力却略有些不济,想请大人出精兵数千佯攻寿春,威胁袁术后方,为我家主公攻打寿春打下基础。”张伦举拳请求道。

    鲁肃面上微笑依旧,但是心中却了然。而今淮南诸侯众多,但是袁术是昔日霸主。刘勋是打算先攻打?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