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120部分阅读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120部分阅读

 糜氏貌美,眼神灵动,肌肤赛雪。

    刘冯虽然十一岁,也在沉思,但是目光却无意识的上下打量着糜氏,顿时,让糜氏绝美的面容上,浮上了几许晕红。

    刘冯这才意识到自己失礼了,连忙说道:“免礼。”

    “谢殿下。”

    糜氏暗自松了一口气,应声道。

    声音娇柔,很是酥软。

    “都下去吧。”不过,刘冯才十一岁的身子,自是注意不到这些的,随意的抬手道了一声,驱散了糜氏等人。

    而后,转头对着董盖说道:“立刻召集太子家令伏典,太子洗马糜竺,太子少傅贾诩,列侯刘晔,太子舍人王坤,太子舍人吴学,入内。”

    “诺。”

    董盖应诺了一声,立刻下去传召了。

    刘冯则是进入了正殿,跪坐好。没过多久,董盖就折返了回来,行礼道:“殿下,太子家令等在外等候传召。”

    “传。”刘冯说道。

    “诺。”董盖应诺了一声,下去传召了。

    不久后,六人一起走了进来。

    “拜见太子殿下。”借着伏典,糜竺,刘晔,贾诩等六人齐齐下拜道。

    “免礼。”刘冯抬手说道。

    “谢太子殿下。”六人拜谢了一声,而后抬起头来。

    六个人六张脸,也是六个神情。

    太子家令伏典,这是刘冯的亲舅舅,当初,刘冯就是派遣了伏典往河北,拐带回来了赵云。

    此刻,伏典正用一种无比恭敬,略带欣慰的神色看着刘冯。

    恭敬是因为刘冯这些年所做的,很符合他皇太子的身份,很有担当。试问,谁能以八岁的年纪,就去外边这个乱世闯荡呢?

    除了当今皇太子,天下无人矣。

    欣慰,自然是出自于他舅舅的身份。

    外甥出息了嘛。

    “这些年,没让舅舅操心。”刘冯笑着对伏典说道。伏典闻言立刻打算称不敢,他不敢以舅舅自居,并以为傲。

    但是刘冯紧接着,却说道:“孤的这东宫,好些年没住了。以后,也还得舅舅多做操心。”

    “殿下放心,臣定当尽心竭力。”伏典闻言立刻说道。

    “拜托舅舅了。”

    刘冯点头说道。

    随即,刘冯把目光投向了太子洗马,糜竺。记得当初,他是用强行的手段,从刘备的手中把糜竺硬是挖过来的,目的是为了打击刘备的势力。

    糜竺当初那个不甘心啊。

    但是现在恐怕要感谢他吧,看看跟着刘备的陈登,孙乾,简雍的下场吧,都被他帐下的士卒给杀了。

    第155卷第1239节:第六百一十七章东宫属臣(2)

    而此刻,糜竺也正是以火热的目光看向了刘冯。“记得当初,孤以强烈手段,掳来了子仲。子仲不仅没有怨恨,反而此次许都之战,愤而雄起,拱卫天子,是为功臣。孤在此道歉,也希望子仲能够不计前嫌,为孤振奋东宫。”刘冯很是诚意的举拳说道。

    “臣不敢。”糜竺闻言颤抖着声音道,确实,当初的不甘心,他早就忘到爪哇国去了。也为当初看不起刘冯而羞愧不已。

    道了一声不敢后,糜竺深呼吸了一口气后,郑重道:“臣必定竭尽全力,振兴东宫。”

    刘冯点了点头,把目光投向了贾诩。

    在场的人,神情最过镇定的恐怕就是贾诩了。这个智者,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又都是风清云潭。

    “孤以前桀骜不驯,给太子少傅添了不少麻烦。孤发誓今后必定受教。”刘冯想了想,举拳对着贾诩说道。

    “太子殿下,谦虚了。”贾诩笑了笑,举拳说道。

    以八岁婴儿的身份,做出了如此惊人举动,瞒天过海。确实谦虚。

    刘冯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顿了顿,说道:“孤,以及王坤,吴学的学业,以后就麻烦太子少傅了。”

    说着,刘冯扫了一眼吴学,王坤。当初的太子舍人只剩下二人了。二人的表情很是激动,显然是狂喜他这个太子死而复生了。

    “对了,孤还找到了一个叫邓艾的小家伙,也收下作为太子舍人了。这小家伙可是奇才,太子少傅见了必定会见猎心喜的。”

    刘冯忽然想起了远在新野的邓艾,笑着说道。

    “哦。”贾诩眉头一挑,有了一点兴趣。

    见此,刘冯微微一笑,把目光转向了刘晔。

    刘晔的表情,也是出奇的平静。

    “感觉如何?”刘冯轻声问道。

    “浑身轻松,只觉得对得起祖宗。”刘晔如实回答道。

    “哈哈。”刘冯大笑。想起了当初在扬州的时候,大骂刘晔的情况,当时他只求骂的痛快,但是没想到却为汉室骂出了一个忠臣啊。

    “现在可不是轻松的时候,这四周都是野心强大的诸侯啊。以子扬的才能,足以列为军师,为父皇出谋划策的。”

    刘冯郑重的说道。

    此言不虚,历史上刘晔可就是个能谋善断的大人物。

    “臣谨遵太子令。”

    刘晔行礼道,眉目间一片的坚毅。

    “呵呵。”刘冯欣慰一笑,最终把目光投向了吴学,王坤,二人也是激动不已的回看着刘冯。

    “你们二人忠心耿耿,孤心甚悦。只是你等年纪幼小,所学甚浅。还不是出仕的时候,还得在太子少傅的坐下锻炼几年才行。以后,要好生恭顺太子少傅,知道吗?”与刚才面对其余人不同,对这些太子舍人,刘冯威仪道。

    “诺。”王坤,吴学二人重重的应诺道。

    对着这些人一个个的说完话,刘冯终于是松了一口气。而后勉励了几句,就让他们离开了。

    对于刘冯来说,这一次的召见众臣。也是非常有深意的。刘冯暂时还不知道,刘协要封他做大将军,掌握兵权。

    那是没有先例的,刘冯觉得他自此后,可以在东宫学习,而后为刘协出谋划策。

    首先要稳定东宫属臣,让太子家令伏典,太子洗马糜竺等人把东宫打理的井井有条,让太子舍人等好好学习。

    这日子过的才能舒心。

    再举荐一下贾诩,刘晔。

    就完成任务了。

    “其实还是想多操操心的,平淡的生活非是我所愿。只是太子的身份啊。”刘冯叹息了一声。

    若是刘冯知道刘协会在明日封他做大将军,掌握天下兵权,定会目瞪口呆。

    第155卷第1240节:第六百一十八章王上大将军(1)

    第六百一十八章王上大将军

    刘冯入城了,并在早一步,在部分范围内,展现了太子的身份。

    但毕竟许都城池中的大部分人还都不知道。

    此刻,许都城内,有荀彧,鲁肃等人出面维持秩序。城池的防御不用担心,但是城中却不免人心浮动。

    鲁肃入城,不仅是曹操走了,鲁肃来了。

    对于许都城内的很多文武百官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他们是否能继续做官。

    鲁肃是什么样的人,鲁肃是什么样的风格。这些都在许都城内掀起了风暴,就连一些九卿大臣们也不能免俗。

    反倒是后来天子刘协宣布,明日早朝的事情。没怎么让众文武们留意。

    这些人都是乱世之中,经历了无数苦难活下来的大臣。很清楚天下诸侯都是什么人,这去了曹操,来了鲁肃。

    别的都可能会改变,但是天子傀儡的身份,却是不会改变的。

    对此,有的大臣,可能会假惺惺的伤心一下。更多的大臣则是冷眼旁观。

    反正,汉室是没救了。

    早朝?恐怕是鲁肃炫耀权势的工具罢了,鲁肃帐下的那些文武都会得到封赏。

    刚才,刘协封赏鲁肃等人的旨意,却并没有传开。因此大臣们都不知道。

    反正,现在许都但很多大臣都是抱着如何抱住鲁肃的大腿,不管刘协死活的心思。

    就在这样的气氛之中,又一天过去了。

    这一日,天还蒙蒙亮。

    无数的大臣就聚集在了宫门的外边,其中为首的是太尉张震,以及太常杨彪,他们二人的后边才是九卿,百官。

    没有什么能比早朝的时候,消息最灵通的了。

    百官们忍不住窃窃私语。

    “杨兄啊,你打算怎么面对这鲁肃?”连张震都不能免俗,低声问杨彪道。

    “没怎么想过。因为老夫压根就没想到鲁肃会入城,曹操居然失败了。”杨彪如实的回答道。

    杨彪名扬海内,家世也很显赫。与袁氏的四世三公相提并论。只是杨氏没有出任何诸侯罢了。

    但就算如此,杨氏还是举足轻重的,为世人所重。

    “唉,我也没有想到啊,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张震叹息道。

    百官们如此肆无忌惮,正是因为荀彧,鲁肃等人不在。

    就在三公九卿,百官们都在议论纷纷的时候,宫门被打开了。

    “百官入朝。”

    有甲士的声音响起。

    百官们跟着杨彪,张震二人整理了一下衣衫,列队走了进去。一行人要去偏殿进行早朝,少不得要经过未央宫的“遗址”。

    刘协烧掉未央宫的疯狂举动,早就传入了百官的耳朵中了,但是现在才亲眼所见。

    现在的汉室,就如同这被烧毁的未央宫一般,死的不能再死了吧。

    百官们的心中想着。

    路过未央宫,百官们来到了偏殿。这许都城中的皇宫是曹操修建的,曹操那时候没多少钱财,修建的就有些“娇小”

    未央宫本也就凑合,这偏殿更是不堪入目。

    那矮小的偏殿,更加让大臣们觉得汉室已经死了。

    第156卷第1241节:第六百一十八章王上大将军(2)

    “百官入内。”

    当百官到达了偏殿外边后,中常侍陈广走了出来,尖细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百官这才低着头,走了进去。

    不过,百官们到达偏殿的时候,天子早已经坐在御座上了,刚才没见到的伏完,董承等人也赫然在列。

    百官们没有惊讶多久,而是纷纷转头四顾,谁是鲁肃?

    很快,百官们就发现了一个生面孔,而且颇有气势。顿时双目放光,这就是鲁肃了啊。

    “这,这是太子殿下?”

    直到有人发出了一声惊呼。

    百官才震惊无比的抬起头,看向了刚才他们忽略掉的一个娇小身影。冕服,冕冠,而且还如此熟悉的面孔。

    不是皇太子刘冯是谁?

    震惊了。百官们,包括杨彪,张震等人,都震惊了。紧接着,又觉得一团浆糊。

    本早已经死去,并且下葬了的太子刘冯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出现在如此重要的早朝之中?

    鲁肃入城,汉室老臣们反抗曹操,荀彧,董承这些人加入,皇太子尚存。

    机灵一点的人,从这些断断续续的线索之中,得出了惊人的结论。颤抖不已,颤抖不已啊。

    这,这,这难道是天子的谋划不成?难道汉室真的有死而复生的可能。

    但是这些人又回想了化作了废墟的未央宫,想起了现在整个天下的乱局。顿时,不敢做那样的猜测了。

    汉室死了,现在不过是还热乎罢了。

    很多人想到了一点什么,但又自己掐断了。

    但就在这时,天子刘协开口了。

    “记得两年多前,朕的皇太子才八岁,但是他跟朕说了楚庄王的名言。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当时,他说,他要赶走曹操,重振汉室。朕当然不相信,直到他为了朕,为了汉室处处与曹操为敌,装疯卖傻。获得了非常大的利益,终于在二年多前,金蝉脱壳出了许都。之后,你们也看见了,他在南方败了许多诸侯,获得了六个郡的力量,集结兵力,北伐许都。就在昨日,赶走了曹操。”

    二年多前的事情,从刘协的口中缓缓道出。

    刘协脸上的表情充满了自豪感,为他,为大汉朝有这样的皇太子而感觉到自豪。

    这一刻,刘协似乎不知道他的话对于这些大臣们来说如何的惊骇欲绝,他只是如同一个父亲,陈述着儿子的功绩。

    刘冯脸皮很厚,但是此刻仍然摸了摸头,觉得有点脸红。他起初也不是为了汉室,是为了他自己,才暴起与曹操做对的。

    “攻破许都后,皇太子跟朕说,首功为尚书令荀彧。当初朕点头赞同了。但是仔细琢磨后,朕却不答应了。因为朕觉得这首功,当为皇太子的。若无皇太子,汉室岂能有今日?”

    说到最后,刘协的声音蓦然拔高。

    “来人,宣旨。”

    “皇太子冯厚德……,于国有功,特封为王上大将军,节制天下兵马,准其拥有一营亲兵,驻扎许都,为汉室矛戈,横扫逆贼。”

    陈广当众宣布了刘协的旨意。

    这一下,所有人都惊呆了

    王上大将军?

    第156卷第1242节:第六百一十九章袭向天下的风暴(1)

    第六百一十九章袭向天下的风暴

    王上大将军。文武百官们还处在震惊之中,为天子刘协缓缓道来的话语而震惊。这许都之变的内部,居然潜藏着如此深厚的内幕。

    八岁的皇太子与天子谋,定下了今日的变故。

    定下了今日汉室得以重生的时机,土壤。并最终成功了。

    没错,此刻百官们已经渐渐的相信,汉室已经由死转生了。因为事实摆在眼前,容不得他们不相信。

    太子刘冯在南方见礼起了六郡的势力,兵力多达数万。继而攻占了许都,大败了曹操数万大军。

    这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汉室的势力已经跻身为天下第一列了。天下只有曹操,袁绍等人才能与汉室持平。

    如此英明的皇太子,再加上手握重兵,帐下汇聚了一大批的文臣武将。汉室难道不是由死转生了吗?

    震惊,除了震惊,有很多的大臣忽然升起了一些窃喜。

    不管他们是不是墙头草,但是他们名义上还是汉室的文武百官。不管是曹操,或是袁绍建立了势力。

    他们都没有份的。

    因为这些诸侯,必将见礼起自己的文武百官。他们这些汉室的臣,必定会消亡的。

    不管是投靠谁,也都没有比汉室重新振奋的好啊。

    百官们,觉得美好的未来在向他们招手了。

    当然,脑子反应很快,窃喜的人很少。震惊的人更多一些。但更震惊的却是天子的这个旨意啊。

    大将军,王上大将军。

    百官都相信,这个天下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个封号的大将军,更没有出现过皇太子做大将军的先例。

    而且还是拥有一营兵权,亲自驻扎在许都,节制天下兵马的大将军。

    这,这样的储君简直就是强势的无边无际了。一边震惊汉室的起死回生,一边又要接受如此强势的储君。

    很多的文武都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以后汉室会走向什么样的情况呢?

    只有天知道了吧。

    很多文武的心中,呻吟了一声。

    别说文武百官了,就算是刘冯都呆住了。为了汉室,他已经尽力了。他不想继续放手,但是皇太子的身份却是一个不小的障碍。

    他不想给人以一种,强势到要夺去刘协地位的印象。

    做一个乖乖的皇太子,然后出谋划策,平定天下,再接九五之尊的权势,似乎也不错。

    刘冯是这么自我安慰自己的,但是他没想到,这个父皇居然会封他做大将军。

    王上大将军?

    刘冯觉得感动无比,什么天家无情亲的,这个父皇没有任何的一点迟疑,就把权势交给了他啊。

    众文武震惊了,但是刘协却发出了开心的笑容。

    王上大将军的封号可是他苦思冥想出来的,刘冯身为皇太子位在诸侯王之上,但实际上是差不多的。

    而臣拜见诸侯王,要称一声王上。

    太子大将军太难听了,王上大将军不错。

    刘协就是这么一拍脑门决定的。

    “继续宣读旨意。”刘协眼神示意陈广道。

    第156卷第1243节:第六百一十九章袭向天下的风暴(2)

    陈广会意,重新取出了一张诏书,朗读道:“尚书令荀彧,忠贞无双,百忍成金,终于完成大志。于国有功,特封颍川侯,食邑千户,领尚书令如故,但持假节钺。”

    这又是一个重磅炸弹,假节钺,那等于是后世尚方宝剑的作用,对于两千石一下官员,拥有生杀大权的权势啊。

    但是百官们仔细一琢磨,这跟先前的王上大将军一笔,当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王上大将军啊,百官们再次发出了一声呻吟。

    接下来,一张张的旨意,被宣读了。

    进伏完为司空。以孟建为荆州刺史,石韬为别驾。召太子洗马伊籍,蒋琬,太子率更令田丰,入朝。

    命董盖为召集精兵六千,为王上大将军亲兵。

    命刘晔为王上大将军左军师,命贾诩为王上大将军右军师,领太子少傅如故。

    征寿春太守刘勋为横野将军,寿春侯,入朝为将。

    命沮授为偏将军,入寿春,接收刘勋的军权。

    命镇南将军鲁肃迅速回防新野,以防宵小作乱。

    这大部分都是刘协与刘冯商量的结果,其中刘勋那边,更是刘冯所得意的。这个诸侯,可是早就投靠他了。

    现在汉室重振了,就立刻有刘勋投奔,那是相当据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

    但是百官们又是不一样,这一道道的旨意出来,让百官们的脑袋更加的浆糊了。

    许都刚被夺回来,百废待兴没错。但也不用一下子下这么多道旨意啊。

    但是百官们不知道的是,不仅仅是这些旨意。刘冯甚至连征讨天下先?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