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134部分阅读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134部分阅读

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不过,也正如荀彧所说,只要能够巩固汉室,这些算得了什么啊。

    “父皇。”刘冯转过头看着刘协。

    “好,放手施为吧。”刘协也力挺道。

    “诺。”刘冯闻言彻底松了一口气,大声应诺道。

    大汉朝效仿战国时期,名将吴起建造汉武卒的事情,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统帅是徐庶,而董盖则跟在徐庶后边,学习掌管军队。配置是甲胄,诸葛连弩,陌刀,长剑。真真正正的骑兵杀手。

    用无数的钱粮堆积出来的骑兵杀手。

    次日,天子下诏。令王上大将军刘冯,效仿魏武卒,全权招募一万二千的汉武卒,命朝中要害衙门,全力配合。

    许都哗然。

    在现在汉室如此艰难的时刻,居然要效仿魏武卒,用无数的钱粮堆积出来汉武卒,这实在是,实在是有点疯狂。

    所有人都知道,这肯定是刘冯的主意。也就是刘冯,才能做出如此疯狂的事情。但文武百官,却都是沉默了。上一次,太常杨彪,太尉张震一起合力,反抗刘冯。

    第173卷第1380节:第六百九十章汉武卒选拔(2)

    接过,张震被贬为大鸿胪。这可是前车之鉴。没人敢反驳。但也有不少人是在幸灾乐祸。

    太常府,大厅内。

    杨彪与张震分主次坐着。张震的脸上露出了冷笑,说道:“按照现在豫州的千疮百孔,朝廷不知道要从襄阳那边拉拢多少粮食,才能填补这窟窿。即使是荀彧大才,恐怕,嘿嘿。”

    话没有说完,但是其意不言而喻。

    “其实,对方出错招了,就成了我们的机会。”杨彪沉默了片刻后,却是深意一笑,说道。

    “怎么说?”张震闻言精神一振,连忙问道。

    他最最期待的就是机会啊。上一次的惨败,让他们这一系的势力,实在是沉寂太久了。

    “若是朝廷财政紧缺,应该怎么做?”杨彪笑着问道。

    “开源节流。”张震也不是个政治白痴,是有相当丰富的经验的政客,闻言不假思索的说道。

    “节流简单,但是开源却是不易。如当初的曹操一般,他若除了战争进行掠夺以外,也没有太大的办法。最终,若是财政吃紧,他会向我们借粮。”

    杨彪露骨道。

    “对啊。若是朝廷的财政紧缺,也得向我们伸手。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要想要我们的粮食,就要拿出响应的代价来。”张震闻言大喜过望,说道。

    机会,这就是机会啊。

    “呵呵,所以说,就让他去折腾吧,等他实在是难以收拾残局了。就我们上,把他一脚踢开。世家大族就能重新掌握朝廷的话语权。”杨彪呵呵一笑,说道。

    面上笑容,但是眼神中却是森寒一片。

    这是一个为了权势,而不择手段的人。

    。……

    有人取笑,唱衰,甚至是阴谋。但是更多的人,却是欢天喜地。

    那就是豫州的数十万百姓,这批百姓被曹军揉搓,对曹军恨之入骨。加上家无余粮,身无长物。恰恰朝廷又承诺,若是选上汉武卒,就给予田宅,粮食。

    即有口粮,补贴家用。又能与曹军厮杀,报了仇恨。

    这对于一些即有勇力,又有血性的壮汉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于是,天子诏书一出,豫州各地的百姓,从者云集。当然,更远的荆州,也有一些刘冯的死忠百姓响应。

    由各地的太守,初步选拔后,大批大批的壮丁涌入许都,足有数万人。

    由荀彧,伏完为首的官员们,负责全面照料这些壮丁,进行选拔。

    一时间,整个许都空前的热闹了起来。

    终于,是到达挑选汉武卒的时候了。

    这一日,许都城外的大营内,数万的壮丁聚集在了校场内,有文聘亲自率领大军进行警戒,维持秩序,以等待王上大将军前来挑选汉武卒。

    “汉武卒啊。连我都有些羡慕了。”

    文聘率领士卒巡视营地,看了一眼校场内,那强壮有力的数万壮丁,心中说不出的羡慕。

    现在看起来这群人都是新丁,但若是按照武卒的训练方法训练,必定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兵。能统帅这样的强兵,乃是将军的一大快事。

    第173卷第1381节:第六百九十一章大丈夫(1)

    第六百九十一章大丈夫

    “大将军到。”

    “大将军到。”

    忽然,有士卒的声音响起。文聘连忙抬起头看向了远方,只见在里一个个士卒把守的道路上。一队士卒簇拥着一个少年走了过来,这少年虽然尊崇无匹。

    但是近日却是穿着甲胄,带着头盔,一派威严。

    少年正是皇太子,王上大将军刘冯。

    随着刘冯的一步步走来,两旁的士卒纷纷大声道了一声,而后纷纷低下头,以示尊崇。

    文聘也迈出脚步,往前方而去。

    “末将见过大将军。”来到刘冯身前后,文聘双手抱拳,弯身行礼道。

    “免礼。”

    刘冯点了点头,说道。

    今日可不是来与文聘叙旧的,而是为了他的亲兵,未来可以匹敌骑兵而胜之的大汉武卒而来。因此道了一声后,刘冯就把目光投向了远方的校场内。

    数万人的身影,立刻映入了刘冯的眼中。

    这边实在是看不出来,他的汉武卒彪壮以否。于是,刘冯收回了目光,对着文聘,随行的董盖,董喜等人下令道:“走,我们去近处看看。”

    “诺。”文聘等应诺了一声,与刘冯一起走向了校场。

    很快,刘冯以及身后的文聘,董盖等一众护卫,就站在了点将台下,数万壮丁的身前。

    刘冯,各人特征实在是太明显了。年幼,但却位高权重。而今身着甲胄,群星拱卫。身份,自然是不言而喻。

    看到刘冯,这数万壮丁顿时一阵马蚤动了起来。

    随着汉室的渐渐崛起,刘冯的名声也早已经传遍了天下,隐忍且有雄才。知韬略,懂征伐。乃是一手导致汉室中兴的储君。

    即使是在平民百姓的心中,刘冯也是光芒万丈,乃是天大一般的人物。

    这些壮丁有来自豫州,有荆州,也有益州,有扬州,都是各地抬手从无数万的壮丁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扬州,益州的姑且不论,这豫州的壮丁与曹军有很大的仇恨,而众所周知,汉室与曹军是死敌。而能匹敌曹操的,唯有眼前的这位王上大将军。

    因此,见到刘冯的时候,这些豫州部分的壮丁,激动不已,因而引发了马蚤动。

    其次就是荆州的壮丁了,这些来自新野,南乡,襄阳,上庸等地区的壮丁们,早已经在刘冯的治下生活数年了。以前认为鲁肃为主公,而今方知,他们跟随的乃是当今的皇太子,王上大将军刘冯。

    都觉得无比的自豪。此刻见刘冯真容也是非常的激动。

    在一双双激动的目光注视下,刘冯缓缓的扫过了这数万壮丁们。第一个感觉就是强壮,非常非常的强壮。

    乱世之中,虽然说人命如草芥。但是残酷的生存环境,却是非常的磨砺人。只有最强壮的男丁才能存活下来,而这些是更进一步精挑细选出来的汉武卒的后备人选。

    看到这数万壮丁的时候,刘冯的心中就不由自主的升起了一股渴望。想把这群壮丁留在许都。

    不一定要当兵,还可以充斥帝都附近的人口。等有朝一日,天子还都洛阳,这群壮丁也可以迁徙过去。

    第173卷第1382节:第六百九十一章大丈夫(2)

    一瞬间,刘冯心中就闪过这个念头,并有了决定。

    “这一群壮丁共计多少人?”刘冯转过头低声问文聘道。

    “共计三万八千零四十人。”文聘回答道。

    “嗯。”

    刘冯点头道,心中有数了。

    随即,刘冯转过头开,看向了这数万壮丁。

    “孤知道,你们来许都投入汉武卒,乃是为大汉朝平定天下,克定祸乱。但是。”这群壮丁来的目的多种多样,但大半都不是为了帮助汉室克定祸乱的。

    但刘冯就这么说了,因为话要说的漂亮。说到但是后,刘冯顿了顿,抬起头看向这数万壮丁。

    不少人露出羞愧,但也有不少人挺起了胸膛。

    不管是羞愧,还是挺起了胸膛的壮丁,刘冯都知道,他已经在这群壮丁的心中,直入了平定天下,克定祸乱的目标。让壮丁们知道,帮助汉室是对的。

    当然,这些显然是不够的。

    “但是,孤却也知道。有功不赏,有过不罚,非名将所为。所以,天子的诏书中,才阐明了,若是选入汉武卒,则全家迁入许都附近,给予田宅,赏赐钱粮,并且免税三年。让你们毫无顾忌的拿起刀刃,克定祸乱,建功立业。”

    刘冯微笑着继续说道,声音并不响亮。但是在而今寂静一片的校场中,却是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这些壮丁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报仇,或是效忠,或是渴望建功立业。都有一股迫切的目的,那就是想过的更好。

    天子诏书里边的这个条件,才是大部分人愿意加入汉武卒的根本原因。

    “但是孤现在改变主意了。”就在壮丁们眼睛大亮的时候,刘冯忽然笑着说道。

    一瞬间,壮丁们的呼吸为之一顿,双目圆睁,都是不可置信的看着刘冯。就算是刘冯身后的文聘,董盖也都是如此。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

    “哈哈哈。”面对一群人的瞪眼,刘冯忽然发出了哈哈大笑声。笑声爽朗,且豪气。

    “因为孤决定,不管你们有没有选上汉武卒,都会提供给你们田地,可以免税一年,以及各种朝廷的补给,优惠。你们大可以迁徙家小,进入许都,从而生存的更好。”

    笑过之后,刘冯忽然说道。

    顿时,这些壮丁们又惊又喜。大道理他们不懂,但是小道理却是懂的。若是朝廷供给田地,并免税一年,他们会活的更好。

    若是选不上,就得回家去过穷苦日子。壮丁们在此之前,都有这个担心。但是现在这个担心顿时一扫而空。

    “当然,只有汉武卒才是最棒的。一万二千人,选上后免税三年,还能有田宅,钱粮,最重要的是,这是大汉朝未来最强大的步卒,建功立业的机会很多,随时都可以挣一份二十等爵位,传承后嗣。大丈夫当提三尺青锋,横扫逆寇,建立不世之功,此才不枉在人世间走上一回,你等觉得然否?”

    说到最后,刘冯忽然提高了声音,声音中充满了滚滚的诱惑,激励人热血。

    赐给没有选上汉武卒的壮丁以田地,免税一年,那只是要让这些壮丁没了后顾之忧。而刘冯也确实是需要数万壮丁,以及各自的家小,齐聚帝都,为进一步的中兴汉室,巩固天下,做准备。

    但是,刘冯却也知道,安逸会让人懒惰。这最后一句话,就是刘冯激发这些壮丁加入汉武卒的决心,而特别说的。

    大丈夫当提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此才不枉在人世间走上一回,你等觉得然否。壮丁们被这一句话刺激到了。

    “然。”

    数万壮丁,齐齐大吼道。

    声音滚滚,仿佛要刺穿整个苍穹。

    威武霸气。

    “这就是大汉朝未来的汉武卒啊。”刘冯含笑而立,心中热血也是了起来。

    第173卷第1383节:第六百九十二章奔走(1)

    第六百九十二章奔走

    “好。那就开始选拔。”刘冯叫好了一声,随即,转过头对着文聘点了点头。

    文聘立刻会意,对着身后的一亲兵下令道:“命人去把东西拉上来。”

    “诺。”

    亲兵应了一声,立刻下去了。

    不久后,一车车大车,一队队士卒来到了校场附近。车上都是甲胄,长矛,以及弓,弩,箭矢。

    按照刘冯的命令,文聘准备好了可以供给这批壮丁所用的选拔装备。甲胄,长矛,箭矢都是三万八千多份。因为没有太多的弩,用弓代替了先。

    矛和弩,弓也都是代替品,因为陌刀,诸葛连弩都还没有被完全造出来。

    至于甲胄还是刘冯东拼西凑凑出来的,其中有新近锻造的,有从襄阳运过来的,也有从各个军中暂时借来的,还有就是以前曹军的武库里边的。

    硬生生的凑出了三万多份甲胄。

    刘冯要把这一次汉武卒的选拔,弄的声势无二。所有参加的壮丁,都一定要有完整的甲胄,装备。

    “一个个跟着士卒学习穿甲胄,并互相帮忙穿戴起来。”文聘,董盖亲自出马,下去进行指挥。

    “诺。”壮丁们都应诺了一声,开始学习。不久后,部分人学会了,在互相帮助的情况下,穿戴起了甲胄。然后,再帮助更多的人。三万八千多人,花费了一个多时辰,才完美的装备了起来。

    “好,排列整齐。准备往东方奔行一百里。”也在这时,文聘下达了命令。

    壮丁们也在士卒们的帮助下,排列了整齐。

    此刻的壮丁们已经完全变样了,一个个身着甲胄,手持长矛,持着弓弩,五十支箭矢,外加三日的粮食。绝对是武装到了牙齿。虽然还没有经过精选,以及系统的训练。

    但是他们强壮的体格,以及武装到了牙齿的装备,让这一支还未成型的汉武卒已经有了几分声势。

    这个过程中,刘冯一直看着,直到此刻,脸上才露出了几分笑容。朝着文聘,董盖点了点头,翻身跨坐上了御马,下令道:“擂鼓。”

    “诺。”

    文聘应诺了一声,传令下去。

    “咚咚咚。”

    不久后,空中传出了一阵阵的擂鼓声。轰鸣不绝,如惊雷。

    擂鼓声,让壮丁们随之一振,这就是战场的声音啊。或血染沙场,或建功立业,都能听到这个声音。

    他们紧绷着身躯,以等待出发的命令。

    “规矩你们都知道了,负重奔行百里者,三个时辰后,到达者为中试。但是现在人数众多,就加上一条,三个时辰后奔行百里,前一万二千人为中试,其余不中。”

    刘冯回过头解释了一声,随即手中马鞭一挥,下令道:“出发。”

    “吼。”

    无数壮丁怒吼了一声,迈开了脚步,往东方而去。

    三万八千人,齐齐穿着甲胄,手持长矛,弓弩,背负箭矢,干粮。齐齐怒吼奔行,这场面当真是非常的壮观。

    刘冯抬眼凝视了片刻,才驾驭着战马,随行向前。

    第173卷第1384节:第六百九十二章奔走(2)

    他要亲眼看着大汉朝的武卒被一一的挑选出来,并开始成军。随着队伍开始奔行,一开始的时候,壮丁们都非常的迅速。都是卯足了力气,前后追赶。但是随着时间的持续,这刚开始的锐气就泄掉了。

    速度慢慢下降,毕竟不管是甲胄,长矛,弓弩,箭矢,干粮的份量都不轻,加在一起的重量,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就算是再强壮的壮丁,也难以在背负如此重量的情况下,奔行的。

    所有人都从高速奔跑,变成了急速步行。

    刘冯一直在前方与壮丁们一起前行,他知道这还只是初期,到后期,就又是一翻景象。

    就如同刘冯所想的,大约五十里之后,壮丁们就被离开了。分成了三四个队伍,前方的是体力充沛,更加强壮的。落后的次之,更落后的则更次之。

    但是这不会是最终结果,因为可能有些壮丁更加耐力惊人,现在只是不显罢了。

    又走了三十里,壮丁们的速度已经非常缓慢了。有壮丁已经被淘汰了,都是中途掉队,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弃了的。剩下的不足半数,也一个个全部气喘如牛,大汗盈盈。

    不少人都陷入了绝望,打算放弃了。也不知道走了多少里了,一百里又还剩下多少。这种未知的绝望,让人胆寒。

    “前方还剩下二十里,冲过去,就是大汉武卒。机会只有一次,冲啊。”

    就在这时,刘冯驾驭起了战马,在整个长长的队伍边上,奔跑了起来,并大吼道。

    刘冯知道,这个时候要给予这些壮丁一个希望,否则恐怕还凑不下这一万二千人。因此,扯着嗓子,大吼连连。即使是声带撕裂,声音沙哑,也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一支铁军,是可以在没有战马,不能建造骑兵的情况下,唯一对付骑兵的手段。手持陌刀,诸葛连弩的汉武卒。

    “前方还剩下二十里,冲过去,就是大汉武卒。机会只有一次,冲啊。”

    “前方还剩下二十里,冲过去,就是大汉武卒。机会只有一次,冲啊。”

    刘冯都拼命了,文聘,董盖等人都没有理由闲着,一众人率领所有的宿卫,亲兵纷纷策马奔走,在壮丁们的身旁大吼,给予他们继续前进的希望。

    在这一刻,刘冯先前的铺垫爆发了。

    冲过去,就是汉武卒,不仅有田宅,还有爵位,赏赐,而且免税三年。不仅如此,还能杀敌立功,封妻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