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 >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第77部分阅读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第77部分阅读


    虞允文笑道:“不仅仅如此,官家还将四周的淮西军、刘锜、李横三军调拨给相公支配。也既是说此仗相公是统帅十二万大军的大将。”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三十二章 旗开得胜

    第三十二章 旗开得胜

    听的此言,罗腾飞也是一惊,随即又是大喜。

    宋朝的公认主力部队分为五军,分别是居于西川的吴家军,襄汉的岳家军,淮南东路的韩家军,淮南西路的罗家军以及江东的张家军。

    这五支部队皆是宋王朝最为重要的正规军。

    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杂牌军,分别组扎在宋朝的各处要塞,比如说刘锜他领的八字军便属于其中之一。他们平时镇守要塞,防止敌人来攻,战时受朝廷指派,让他们听谁号令,谁就是他们的总指挥。

    如此也是为了防止军区大将的一家独大是宋朝压制武将的手段之一。

    刘光世的淮西军本属于宋王朝的正规军之一,但因为刘光世遭贬。岳飞、张浚的交恶,加上罗腾飞的不屑,使得这支军队无人接替。

    赵构不得已让军中第一大将王德来接管刘光世的位置。

    刘光世虽然无才,但毕竟拥有资历,是三朝大将,祖上也是将门世家,任何人都要给他三分薄面。可王德却是一小小兵卒出身,论战功不起眼,论资历也排不上号,谁也不买他的帐,致使淮西军由正规军变为了沦为附属的杂牌军。

    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淮西军此刻依旧拥有五万兵卒,统制官王德、郦琼、王师晟、靳赛、王照、王志、乔仲福、张景、王世忠、李进彦、副统制赵四臣、康渊等人下,各有官兵等若干人,已然具有自我运作的能力,实力不小。

    赵构将淮西军、八字军等杂牌军七万余众编入一口气交给罗腾飞统帅,同时还命襄汉的岳家军,淮南东路的韩家军从旁协助,这北伐伪齐的决心似乎不小。

    这让对于赵构鄙夷的罗腾飞感到不可思议,但也因赵构的知趣而欢喜。

    在一年前,在张浚等主战派的要求下,赵构也起了北伐之心。但因张浚的胡乱指挥,使得韩世忠大军无功而返,岳飞军虽然纵横伊洛,所向披靡,但也因得不到支援而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地,被迫撤退。

    为了不让赵构重蹈覆辙,罗腾飞在让虞允文上疏的时候特地让他写了自己的意见,方针,采取三路进攻,相互配合的战术方针,迫使伪齐不得不分兵而战,利用大宋的正规军来对于伪齐的临时签军。

    显然,赵构显然吸取了上次失利教训,明智的采纳了他的战术。

    罗腾飞暗自称奇,心道:“不知为何胆小怕事的赵构似乎开窍了。”

    罗腾飞不知造成如今这种局面的人正是他的明智抉择。

    历史上张浚为了打到赵鼎,扶植了秦桧作为后盾。但是秦桧之阴毒远在赵构、张浚、赵鼎之上,不但骗取了赵构的信任,而且还游走在张浚、赵鼎之间,将他们玩弄于鼓掌之中,最后两人皆被秦桧击败,赶出朝堂。

    紧接着是秦桧尊相,跟赵构一个鼻孔出气,使得主和派占据上风,最终商定议和,残害忠良。

    但罗腾飞做事果敢,恣意妄为,不管秦桧身份如何,先一步将他除去,令历史改向。

    秦桧是j细的身份大白以后,这给赵构敲响了警钟。

    赵构本有心扶持秦桧对抗主战派,未来的相位内定了是秦桧,但事实证明秦桧竟是金国的细作,这对于赵构的打击可想而知。

    赵构想想都觉害怕,若秦桧不死,他当了相国手握宋朝的军政大权,然后利用职权卖国,自己这皇位焉能保住?

    经此一事,赵构不敢再胡乱用人,生怕在出现第二个秦桧。

    因秦桧一事的警戒。

    故而在一时之间,赵构也不敢扶持主和派。

    主战派虽跟赵构政见不同,想法不一,但却能够保证他们对宋王朝的忠心。

    权宜之下,赵构只能一改往常风格,继续任用主战派维持朝政。

    面对罗腾飞的请战,面对岳飞的请战,面对兵部尚书王庶的请战,面对首相张浚的请战,面对参知政事沈与求的请战,面对枢密使李纲的请战,赵构也不得不下定决定于伪齐一战。

    当然,这些罗腾飞自然无从知晓,但历史却因他的抉择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罗腾飞霍然站起,高声道:“不管其他,但毫无疑问。我大宋三路大军北上,正是收复中原,覆灭伪齐的大好机会。”

    虞允文道:“相公说的不错!只要覆灭伪齐,消灭了宋金之间的缓冲地带,我大宋便将于金国相邻,日后寻求决战也将方便的多。”

    罗腾飞眼中闪过一丝炽热,跟伪齐作战非他所愿。罗腾飞真正的所求,正是在战场上击破金国,让金国为他们所犯下的累累罪行付出相应的代价。

    正如虞允文所说,只要灭了伪齐,意味着更金国的决战即将来临。

    为了这一刻,他已经等待许久了。

    罗腾飞心道:“这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不过,他随即一笑,对付伪齐,这一战,似乎没有失败的借口和理由。

    在一年前,岳飞区区一军,便所向无敌,更何况这一次大手笔,一口气动用了二十余万大军。以及最为精锐了罗家军、岳家军以及老牌劲旅韩家军。这种阵容,即便是对上金国也可完全无惧。

    虞允文说道:“相公,需不需要选了良辰吉时出兵?”

    罗腾飞知道古人迷信,即便是文士书生也不例外,干什么事情都要向天祈求,以求顺利,尤其是出阵这等大事,更加需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但作为后世人,罗腾飞完全不吃这一套,大笑道:“免了吧,先生还不知道我?什么狗屁良辰吉时,老子我从来在乎这些。”顿了一顿,他肃然道:“行军作战靠的是本事,而不是什么老天的庇佑。传令下去,准备好一切,立刻出战。”

    谈起此事,罗腾飞心中一动,道:“这也许是个战机也不一定,我们对外宣称于良辰吉时向天祈求,然后出兵,打他们一个出其不意。”

    虞允文眼中一亮,喜道:“却是一个办法。”但随即也是一怔,道:“相公不打算等大军集齐?”

    罗腾飞不屑笑道:“不等了,我从来也没有指望那些淮西军能干什么事情,便让他们在后面运送粮草吧。前线没有他们什么事情。”对于刘光世遗留下来的淮西军,罗腾飞打心底的鄙视,虽然他们人数众多,但罗腾飞从来没将他们看在心上,更加没有打算重用。

    虞允文也知罗腾飞的脾气,当即也不强求,沉吟片刻道:“淮西军战力却是不强,但现任的都统制王德却是一员难得的悍将。王夜叉之名,曾威震西军。当年金兵南下,王德誓死拼杀,时人盛传‘宁见阎王爷,莫见夜叉颜’。论及神勇,绝对不下于我军中的王胜、王俊。”

    罗腾飞更是露出嘲讽之色,道:“得了吧!王德以前或许很强,但如此他只是一个胆小怕事的窝囊废而已,不值一提。”

    对于弱者,罗腾飞向来报以同情心态,但对于王德这种强者,因为受到利益的鼓动而成为一个重利无胆的弱者,内心充满了鄙视。

    虞允文脸露惊愕之色。

    罗腾飞粗略的将自己知道的情况一说,虞允文也暗叫可惜的退了下去。

    三日后,即是绍兴八年六月三日,粮草齐备。

    罗腾飞对外宣称七月一日祭天出征,暗地里却吩咐郾蔡经略使刘锜北上攻打伪齐军事重镇陈州,随即又命朱奕、王胜领奇兵疾行,攻打伪齐颍川。

    刘锜得到将令,连夜出兵,八字兵日夜兼程用三日时间走完五日路程,抵达陈州城下。

    正如罗腾飞预料中的一般,得知罗腾飞七月一日出兵,伪齐上下皆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战前准备,以运送物资为主,丝毫不料刘锜军来的如此迅速,大吃一惊,赶忙四处调兵救援。

    陈州乃是伪齐军的前沿阵地,乃是汴京的门户之一,城中储蓄了大量的用来对抗大宋的军事物资,陈州告急,四方支援。

    伪齐附近城镇纷纷得到刘豫的命令,带兵支援。

    颍川也是一般,颍川守将张傲听闻陈州告急,立刻分兵支援陈州。

    如此正中罗腾飞的战术算计,颍川也是军事重镇,属于淮北防线的门户,本事守备森严,本难攻下,但因分兵支援陈州,使得守备力量不足。

    朱奕、王胜轻骑突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打下了颍川。

    六月十三日,罗腾飞领五万大军抵达颍川,这屁股尚未坐热,便听捷报传来。

    陈州虽然守备不住,但经过伪齐常年修葺,难以攻克。

    刘锜心知此番道理,采取了围点打援的计策,不攻陈州,将目标放于四方来援的伪齐援兵。

    刘锜以以逸待劳之师,战敌远来疲乏之旅,三战三捷,破敌万余,胜得轻松漂亮。

    罗腾飞得到战报,哈哈大笑,看着刘锜取得的战果似乎比他自己打胜还有兴奋。

    薛弼赞叹道:“相公这位二哥确实有非凡之才,审时度势,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果然非同一般。”

    这时,外头传来刘锜急报。

    罗腾飞一愣,忙令使者入内。

    接过急报,却是一封信,竟是一封由完颜亮写给陈州知州的书信。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三十三章 决策定计

    第三十三章 决策定计

    罗腾飞将完颜亮写给陈州知州的书信,揉成一团,随手丢在了地上。

    颍川府衙除罗腾飞、薛弼外,还有虞允文、马扩。

    完颜亮乃是金国主战派的二号人物,在军中的声望地位仅次于完颜兀术,论干略丝毫不在完颜兀术之下。他的亲笔书信定是非常重要的情报。

    虞、薛、马三人均在暗自猜测信中内容,见罗腾飞将书信弃之余地,各自惊诧的望着他,不知他为何有此举动。

    马扩奇道:“四弟,这信中写的是什么?”

    罗腾飞淡淡一笑道:“没有什么事情,完颜亮在提醒陈州知州,让他死守陈州,说我军约定出兵的时日有假。这消息传出之日,便是我军出兵之时。”

    薛弼动容道:“这完颜亮果然非一般人,竟然看破我们的计划。”他是在讨伐杨么时加入罗家军的,并未参与当年的淮西之战,是以对于完颜亮并不熟悉。

    虞允文笑道:“完颜亮乃是金国不亚于完颜兀术的上将,依他的机智能够看破我们这计并不奇怪。真正令人在意的是完颜亮为什么会在这第一时间将讯息通报给陈州知州,这背后又说明了什么?”

    马扩眼中一亮,若有所悟道:“这表示完颜亮一直注视着我大宋的动向,我军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眼内。他在第一时间里得到消息,然后第一时间修书给陈州知州,让他做好一切防备。”

    罗腾飞也听出了弦外之音,大喜道:“如此说来,金国虽然打算放弃伪齐,但并不打算放弃这中原一地,绝对不会眼看伪齐被我军攻下。”

    他双手一合,大笑道:“太好了,原先还觉得跟伪齐打无趣,现在金狗一来,变得有意思了。近年来的休养生息,老子的龙刀早已生锈,此番正好借助金狗的脖子磨磨。”

    他将手掌做刀状在胸前一划,做砍人状。

    见罗腾飞如此高兴,虞允文、薛弼相视苦笑。

    马扩却是一脸激动,常人俱金如虎,而罗腾飞却巴不得跟金人交锋,将金人视如草芥。这种渴望上阵杀敌和藐视一切敌人的斗志和豪情,正是激励罗家军前进的根源所在。

    马扩较之虞允文、薛弼除了罗腾飞的部下以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罗腾飞的大哥。

    马扩历经人世百态,拥有罗腾飞无法比及的人生阅历,而且为人谨慎,处事圆滑,能够在一旁时刻的提醒罗腾飞在性格上的不足。

    此番见罗腾飞将金国视为草芥,激动之余,也未忘尽因尽的责任,肃然道:“自古以来,这中原从三皇五帝起到靖康之耻前,均是我长期是我华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在地。这里地势平坦,最适合金国骑兵突驰。当年金兵能够在转瞬间攻占我大宋,迫使大宋南迁,这地形的便利便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罗腾飞点头道:“这个大哥放心,金国以骑兵为主,我罗家军也是以骑兵为主要战力,我罗家军的骑兵绝不逊色金骑。”

    他来回渡了两步,道:“现在放在我军面前有两个选择,其一、主动出击,其二、以逸待劳,等候金兵到来。这两个选择有利有弊,你们有什么看法!”

    薛弼先是一怔,随即恍然道:“主动出击是要在金兵到来之前,击溃伪齐主力,占据有利地势然后在于金兵角逐。如此一来,可以取得战局的先机。另外,此刻是夏季,不利于金人决战,能够很好的钳制金兵的进攻。但面对伪齐的据城死守,我们不可避免的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同时还可以避免战线拉长,以及对于地形的不知。”

    虽然中原也是大宋原来的土地,但失陷已久,地形以及各种防御设施都有了改变,在不熟知地形地势的情况之下,贸然深入,正是兵家之大忌。

    罗腾飞深以为然。

    马扩也道:“这以逸待劳正好于前者相反,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缩短战线,更加重要的是此次北伐并非只有我军出战,而是三路齐攻,相互补足依持。若在这种情况下孤军深入,这便等于亲自截断友军的联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军。不过,如此一来,我军将面对金国、伪齐的合力抵御,此外,以逸待劳很可能将时间由盛夏拖延至深秋。这秋高气爽,正是人状马肥之际,大大提升了金兵的战力。”

    智囊的定义正是合理的分析当前的情况,战局,然后给出战局认为合理有效的方案,但最终的决策权终究在罗腾飞的手上。

    罗腾飞权衡利弊,心中偏向于主动出击,这正是他打仗的风格之一,但也未急下定论。这行军作战,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差池,便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罗腾飞以非当年那个猛杀猛打的愣头青,虽然在战场上依旧猛如狮虎,但在战前他却是一个出色的猎手。

    略作沉吟,罗腾飞道:“虞先生,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虞允文淡笑道:“此两种打法,各有千秋。但依照当前的形势来看主动出击,采取前者是最佳之法。但相公曾经说过战机是需要最佳创造,而非傻傻等候。这一点属下深以为然,于是结合伪齐动向,国情,认为还是以逸待劳,更加符合当前形势。”

    罗腾飞神色微动,忙道:“先生别在这里拐弯抹角的,快快说来!”

    虞允文微微行礼道:“最近属下反复研究伪齐国情,发现伪齐军有一致命弱点,他们犯了跟杨么一般的错误,而且更加恶劣!”

    罗腾飞略微一想,大悟高声道:“是生态失衡!”

    “不错!”虞允文微笑道:“众所周知,这伪齐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是要使他们成为金与宋之间的一道屏障,保证金朝对北方的占领和统治,因此发动对宋的战争是他们生存的保障。短短数年,我大宋与伪齐之间打了四场大规模的战役。分别得江南血战、克复襄汉之战,以及两次淮西之战。这四场大战每一场均已伪齐失利而告终,使得伪齐损失惨重。为了补充兵力,他们只有不断地募集签军,将壮丁收编成军。如此虽然壮大伪齐的军事力量,但却造成田地荒芜的代价。如此,正是我军可趁之机。”

    虞允文说道这里,眼中闪过一丝厉芒,沉声道:“如今正是盛夏,离秋收尚有数月。我们可以效仿当年我军困杨么时的战略方针,趁金兵未至之际,以骑兵破坏伪齐庄稼,使得伪齐本就荒芜的田地颗粒无收,使之大军粮草不济。”

    马扩敬服道:“果然好计,据我所知。金齐联军,金国粮草向由伪齐供应,虞先生如此战术不但有效的压制伪齐的粮草,同时也让金兵失去了粮草供应的渠道,迫使他们由北方运粮。我们按军不动,正好可以拉长他们的战线,在粮食上取得先机,迫使他们于我军一战。”

    罗腾飞也叹服道:“虞先生永?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