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 >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第115部分阅读

权倾天下之绝世悍将第115部分阅读

    已吵得不可开交了。

    最终在赵构的坚持下,派遣主和派的杨愿带着完颜亮一同北上商议议和事宜。

    此事传开天下哗然。

    尤其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大学士魏云的辩词随着议和一事,跟着传扬了开来。

    百姓可没有王庶所说的那种高深莫测的心思。他们只凭自己的想法来考虑事情:想起当年金兵南下时,金人给他们带来的迫害,想起北方受辱的先帝以及一干宋室嫔妃,想起宋朝历代帝王的遗骸给弃之荒野,矛头一并指向了赵构,指向了朝中的主和派。

    尤其是现在他们所居的地方是汴京,而不是临安,是中原大地,而不是南方的两浙路。

    汴京是当年金兵南下的重灾地,为了防止汴京落陷,当年汴京城内二十万百姓手无寸铁的跟攻城的金兵大干了起来,城破后汴京上下洗劫一空。

    随后南京路上下的百姓又受到了金国、伪齐多年惨无人道的统制,对于金人无不恨之入骨。

    好不容易因罗腾飞收复了中原,让他们重归赵宋统制,赵构也在这时还都汴京,身居前线,表示出了跟金国一战的勇气。可这一转眼,赵构立刻向金国妥协,重新开始了议和的决定。

    这让饱受欺凌的中原百姓情何以堪?

    反对之声,处处可闻,有的甚至在暗地里骂赵构不忠不孝,十之八九反对赵构这愚蠢的决定。

    尤其是中原一地的正好聚集了大多数的士人。

    这些士人其中不乏敢于直言且真知灼见之士,他们一个个上疏正义直言,反对议和。

    其中一人叫郑莰的言辞犀利,在上疏中暗自讥讽赵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但赵构显然已经铁了心了,命人将郑莰处斩,并且利用主和派的权势令掌管大理寺的勾龙如渊收集魏云罪行,将他贬至岭南为官。

    此事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宋太祖皇帝曾有遗训:不杀士大夫。于上书言事者。

    当年赵构为一己之私,擅杀太学生陈东和布衣士子欧阳澈已经引起了士人不满。此刻又杀郑莰,登时引起了一场政治舆论上的动乱。

    朝堂上无日不吵,几乎成了菜市场。

    这一切的一切,都通过各种手段传到罗腾飞等人的耳中。

    史浩急不可耐,怒道:“官家怎如此糊涂,这金国虎狼,又岂是一纸盟约可以限定的了的?还有我朝太祖有令:不杀士大夫,于上书言事者。在多年前官家已经破了一次规矩,为何如今还要如此?”

    史浩虽然加入罗家军,但是心却如虞允文当初一样,向着大宋,故而还不能归为真正的罗家军。

    听史浩如此抱怨,虞允文讥讽道:“官家这是想快刀斩乱麻,他想通过雷霆手段,镇压住不平者,让议和能够顺利经行。但他显然低估了此次事态的严重性,这关系到大宋的存亡,李相以及一干主战派是不允许此事发生的。”

    薛弼道:“相公,此刻你也应该表态了。”

    罗腾飞点了点头,沉声道:“明日我便上朝,力劝若官家收回成命。官家若还一意孤行的话,那老子便弃官不干了。这个位子。谁爱干谁干去。”

    罗腾飞心中也起了火,他早知因为杨瑛的缘故,赵构会将矛头指向于他,但他没有料到赵构竟然会再度提起议和一事。

    这议和,便意味着向金国妥协,议和便意味着将汉人的尊严丢弃在金人的面前,任由他们践踏。

    这是罗腾飞万万不想看到的局面,所以在多年前的议和时,罗腾飞会采取血腥手段来制止议和的发生。

    面对又一次的议和,罗腾飞已经受够了赵构的懦弱,若不能劝止赵构放弃议和。

    罗腾飞已然决定起兵造反。

    虽然他知道此时此刻并非起兵的时机。但是若等到汉人尊严受到践踏以后再行起兵,那又有何意?

    史浩惊诧的望着罗腾飞,叫了一声:“相公!”

    罗腾飞斩钉截铁的喝道:“我知你想说什么,但金狗在我大宋犯下累累罪行,罄竹难书。我罗腾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同意跟金狗议和。”

    史浩深深看了罗腾飞一眼,叹道:“若官家有相公这等气魄,何愁大事不成。”

    翌日朝会时,罗腾飞罕见的出现在了垂拱殿的偏房中。

    这垂拱殿是皇帝早朝之所,依照规定皇帝未达之前,文武百官不得进入垂拱殿。故而垂拱殿旁边设有一处偏房,专门用来给文武百官等候休息用的。

    随着罗腾飞的出现,主战派、主和派都各存心思。

    罗腾飞见李纲坐在右手方的椅子上闭目养神,大步走了过去,在他身旁坐了下来,低声道:“李相公,如今朝堂上的形势如何?”

    李纲见来人竟是罗腾飞,摇了摇头,长叹道:“形势堪忧,但太尉大人放心。我李纲纵然一死,也要制止此事发生。”李纲神情肃然,言语中竟然有一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概。

    这时传来了太监那鸭公嗓子的尖利叫声:“群臣早朝!”

    李纲长身而起与权知枢密院事沈与求、吏部尚书李光互望了一眼,各自点了点头。

    突然,李纲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低声道:“罗太尉,若我等今日有任何异样,还望您能够誓死卫我大宋边境,保我大宋不在受外寇欺凌。”

    罗腾飞惊愕的瞪大了双眼,在宋朝文武分家,向来不和。哪怕是同党之人,也不会有很深的交往。他跟李纲并无旧恶,但也无过多交往。

    如今李纲贵为当朝副相,却对他称以“您”这尊称,实在有些不寻常。

    他正欲询问,李纲已经走出了偏房走进了垂拱殿。

    罗腾飞只能将疑问留在心中,走进了垂拱殿。

    文武大臣依位站立,随即便是千篇一律的繁文缛节。

    赵构高居龙椅上。第一眼便瞧见了堂上的罗腾飞。

    罗腾飞本来身高就是鹤立鸡群,加上他官居一品太尉,站在第一排,文武百官之前,更是引人注意了。

    赵构指着右手旁一叠的奏折,肃然道:“这一些全部都是关于是否议和的奏章,此事朕早已说过,朕早已决定下来,诸卿无需再议了。”

    无需再议?

    罗腾飞想不到赵构如此坚决,他正欲开口李纲已经走了出来,跪伏在地,哭求道:“皇上,臣冒死直谏。我大宋至开国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以仁孝治国,面对外寇,积极迎战,取得了辉煌战果。盛极一时的大辽,因我真宗皇帝亲临澶州指挥作战大胜辽军,射杀敌大将萧挞凛,迫使辽圣宗耶律隆绪以及萧太后服输,认为我大宋兄,定下澶渊之盟。后西夏立国,虎视我关中一地,我大宋仁宗皇帝任用贤人命文正公挂帅,最终取得胜利,迫使西夏向我大宋称臣。我朝虽然强敌环绕,但却从来没有主动向贼寇妥协惯例,使我大宋成为各国仰慕的天朝大国。但这一切的一切,皆被金贼毁灭。金贼辱我帝王,杀的百姓,毁我家园,掘我朝祖宗灵位,种种恶行,无一不是奇耻大辱。如今形势正好,我朝数破贼寇以收复失地,正是扩大战果还我河山,血洗国耻之际。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命,以伐金为己任。”

    这时,权知枢密院事沈与求走了出来:“皇上,靖康一役,我大宋君王后妃受辱,这绝非一般的失败,而是国耻。是一个国家的耻辱,是一个民族的耻辱。国耻岂能忘却,国耻岂能不报?”

    吏部尚书李光也走了出来,悲求道:“皇上,金国残暴,同禽兽无异,这禽兽岂讲信义?与金国和谈,等同自取灭亡,请皇上三思啊!”

    三人见赵构不为所动,李纲突然叫道:“希望皇上能记我言,如此老臣九泉之下也瞑目了。”

    他突然怒目圆瞪“碰”的一声,一头撞向了垂拱殿内的盘龙柱上。

    异变突发!

    赵构、罗腾飞以及满朝文武一个个都呆立当场。

    任谁也没有想到李纲会选择如此极端的一条路。

    还未等他们反应过来,沈与求、李光也一起道:“希望皇上能够近贤臣,远小人,任用贤相,选择能将,以收复故土,血洗国耻为己任,如此我等死也瞑目。”

    他们不由分说,竟也一同撞在了盘龙柱上。

    罗腾飞欲上前阻拦,但他心神都在李纲身上,全然不察沈与求、李光的意图,待发觉时为时已晚,仅仅只是抓下了李光的一块衣袖。

    罗腾飞呆呆的看着手中破碎的衣袖:这是官服用的是上等的布匹,如今却撕裂了。可见李光这一撞用上了所有的力量,不然以他的力气是没有可能拉不住李光的。

    静,静,静!

    垂拱殿内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听不见了。

    刺鼻的血腥味逐渐飘散,李纲、沈与求、李光三人的尸体四周已经被鲜血染红,三人的血汇集在了一起,向四处蔓延。

    赵构呆呆的看着这一幕,脸色苍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王次翁等主和派的人物也是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主战派的人物也是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罗腾飞见惯了沙场上的生死,是他们之中最先反应过来的人。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李纲那句话的含义,李纲、沈与求、李光他们三人今日上朝便压根没有想过能够活着离开这垂拱殿。

    虽然他们三人是老顽固,但这份报国、爱国之心,却是天地可鉴。

    罗腾飞最敬重的便是这些拥有铮铮傲骨的文人,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对着三人深深一拜。

    第四部 雄鹰展翅 第十七章 臣有计,可杀罗腾飞

    第十七章 臣有计,可杀罗腾飞

    李纲、沈与求、李光三人冒死直谏。最后撞死于垂拱殿上,以死明志。

    此事如晴天中的霹雳,震响四方。

    宋朝最让人值得称赞的便是对于文臣的宽松,对于言事者的放任。即便是平民百姓也可当街议论国事,且不会受到任何的责难,更加别说是谏官以及各类大臣。

    有一些刚直不阿的大臣甚至将唾沫星子喷射到皇帝的脸上,皇帝也不敢制止大臣闭嘴。

    可是这一切到了赵构这里,立刻便了摸样。

    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为人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在意自己的贫寒低贱。蔡京、王黼当时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陈东无所隐讳忌讳,公开叱责他们j佞误国,后来以贡士进入太学。

    宋钦宗即位后,陈东上书除六贼,言道:“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此举得到所有官员认同,为祸大宋的六贼,五死一贬,陈东也因此而名扬天下。

    在金兵南下时,陈东再次上书要求赵构罢免黄潜善、汪伯彦,不图进取的将领予以治罪,来振作士气。但赵构不敢抗金,又怕陈东招集士人反他,将陈东与欧阳澈一起斩杀于集市上。

    此举首次破了宋太祖赵匡胤不杀士人,不杀上书言事者的规矩。

    此事当时便引起了一阵动乱,但因金兵南下在即,以逃难为上,此事事态并未扩大。后来也因时间流逝而不了了之。

    可如今赵构议和信念坚定,又杀不服言事者郑莰,使得旧事重提。这一件事还没有了结,李纲、沈与求、李光三人撞死垂拱殿以死明志之事又度发生。

    以死明志,此事莫说是在政令宽松的宋朝,即便是法令严苛的秦朝,即便是华夏千百年的历史中也为数不多。

    他们三人之死,更是将士人的情绪推向了巅峰,造成了大宋有史以来第一次文人暴动。

    数千名士人学子聚集在皇宫门口,展开了规模盛大的游行示威。

    赵宋王朝的颜面已经随着赵构的愚蠢而消失殆尽了。

    事态发展至今日这个地步,谁也无法预料。

    赵构给这些士人学子搞得焦头烂额,虽然他贵为皇帝。但是在这种形势下面对一个个情绪激动的士人学子,他是赶不得,也杀不得,只能急在心头。

    王次翁、勾龙如渊等等主和派的大臣如今压根不敢走出皇宫,生怕给一个个群情激奋的士人学子个给活剥生吞了。

    当然面对这种情况的发生,高兴者自然是有的。

    罗腾飞便是其中之一,对于他来说这大宋越乱,越失民心,他起义成功的机会也将越大。

    虽然在这种形势之下,但赵构依旧坚持最后一道防线,坚决议和。

    罗腾飞在虞允文的意见一下,上书辞官:“在奏章上直言不讳道:‘臣为大宋血战百场,一心所想只为血洗国耻,收复河山,让我千万大宋百姓能够挺起胸膛做人,不受外寇欺凌。如今天子,无视国耻,不念北地受难父母兄弟,安于现状。臣痛心疾首,誓死不从。若皇上不知悔改,臣将弃官北上。加入北方义军,誓于金贼对抗到底。’”

    若是以往,罗腾飞这一番话可视为叛国。

    因为赵构一只以来都不承认北方义军是他大宋的义军,但这时是非常之刻,罗腾飞这份奏章正好体现了他那坚定的抗金决心以及意志,那种不畏强权,一心为大宋雪耻的无畏作风,跟赵构的懦弱胆小,又一次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事尚未完结,在罗腾飞之后,岳飞也上疏力劝赵构放弃议和,也在信中表示若赵构一意孤行,他亦将弃官不干。又过不久,韩世忠也上书官家。此刻他一改以往软弱,愿意跟随罗腾飞、岳飞共同进退。

    与此同时,响应的还有镇守四川的吴璘

    面对这一切,赵构终于坐不住了。

    如今议和未成,掌握大宋七成兵马的四员镇边大将却都表达了辞职的意思,事态的愈发严重。

    见赵构神态动摇,王次翁苦求道:“皇上,你且看看。这一个个大将都嚣张成什么样子了?他们尽然联合起来同时向皇上发难,逼迫威胁皇上,此风不可长啊!”

    赵构怒道:“朕何尝不知?若有可能,朕此时此刻便想收了他们的兵权。可如今大局未定,失去了罗、韩、岳、吴四将,金兵复来朕又如何抵挡。”

    王次翁无言以对。

    赵构怒道:“这都怨你,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使得那些学子士人怨朕不说,连诸大将也对朕有了怨言。”

    王次翁满腔委屈。却也无从哭诉。更知赵构喜怒无常,此刻反驳更会另他动怒,只能唯唯应诺。

    其实他们心思不可谓不妙,但惟独算漏了李纲等人会采用这种极端的方法来劝说赵构,使得事态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赵构也知动怒无异,平复了心情,道:“为今之计只有退一步了,先稳住诸将以及那些文人的情绪。看看金国那边的反应再说吧!”

    赵构的妥协在意料之中,但罗腾飞知道事情不会这么快就过去。

    赵构以退为进,罗腾飞却不打算放过这次机会。

    天下人都是健忘的,只要这阵风过去,赵构的蠢事将会无人再提,理当乘这个时候实施他们的计划。

    罗腾飞找来虞允文、薛弼商议。

    虞允文道:“相公担忧不无道理,但属下还是觉得有些操之过急。要想成功,必须做到…:其一、以迅雷之势占领南京路,将赵构掌控在手。其二、名正言顺,拥有大义。其三、具有威慑岳飞、韩世忠的力量。这…至关重要,不能有任何马虎。”

    罗腾飞点头表示明白,说道:“如今驻守南京路的有三支军队,其中张俊的神武右军人数在六万之间,杨沂中的殿前护卫军在两万五千之间,而我罗家军却有八万四千之众,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之下我有九成把握在三天之内击破张俊的神武右军以及杨沂中的殿前护卫军。这短短的三天时间。远在洛阳、彭城的岳飞、韩世忠即便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也无济于事。”

    “至于威慑岳飞、韩世忠的实力,只凭我罗家军本就已经足够。何况我们还有北方义军的支持,虽然那些义军绝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但那二十五万的数量,列起阵来还是挺吓人的。那个时候赵构在我手上,岳飞、韩世忠除了听从我的号令以外,是不敢跟我们动手了。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一但开战,必然是两败俱伤之局,便宜的只会是金国。”

    罗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