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天行健 > 天行健第31部分阅读

天行健第31部分阅读

“殿下,等过几年,我必定向太子进言,让殿下坐坐这飞行机。”

    陈超航当初为了抓我的枪,被我的枪头割伤了手,现在看向我的目光却有了几分感激。小王子走时,居然还向我行了一礼,慌得我忙不迭还礼。等他们走后,薛文亦道:“还好你来了,不然我可真说不过这小王子。”

    我道:“他非要坐飞行机吧?”

    “是啊。这飞行机还太危险,小王子胡乱坐上,要是出点什么事,我可担当不起。楚将军,还好他还算服你,你到底做了什么让他服气?”

    小王子让武昭来教训我,但武昭也没能让我丢脸,这事武昭大概向他说过了。这小王子虽然有些不讲理,但他一旦听说我居然能和武昭斗个旗鼓相当,就马上对我颇为尊敬,倒很有几分可爱。我笑了笑道:“也没什么。你做这飞行机,可是帝君的意思么?”

    薛文亦道:“这是太子的意思。怎么了?”

    是太子的意思啊,我不禁微微一笑。这只怕也是文侯出的主意。二太子一心要立军功来压倒太子,但他没想到,帝君心目中,能在天寿节上博得他的欢心,只怕比在战场上立功更令帝君看重。

    文侯当真不放一事空啊。以前我就很佩服文侯心计,现在更是敬佩不已。

    一个名将,要有勇有谋,武侯如此,陆经渔也如此。如果我要成为名将的话,那文侯就是最好的老师了。

    和薛文亦谈了一阵,薛文亦留我在工部吃了顿饭,说起瞄准器的事,薛文亦说文侯相当看重,苑可珍也已破格调入工部,成为工部的正式成员。以他一个半大少年就进入工部,那也是没有前例的。说到明天试验瞄准器时,我对薛文亦说,一旦试验成功,便禀报文侯,说这本是吴万龄发现的。

    吃过晚饭,我向薛文亦告辞,出了工部。工部座落在帝都算是很不繁华的地方,但现在也有几分喜庆的气氛。帝君的天寿节,也算一个与民同乐的节日,连这儿的那些贫民也都有点过节的意思,这也算帝君的一项德政吧。

    我正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叫道:“楚将军!”我抬起头,不知是谁在叫我,看去,却见两个穿着便服的人在人群中向我招手,其中一个是前锋七营的百夫长钱文义。

    钱文义在前锋营时和我关系很好,我们都是平民出身的小军官,又是同僚。后来我离开前锋营后,也很少见到他,路恭行回来时,他并不是五人中的一个,我只道他已没于战阵,没想到竟然能在这里看到他。我欣喜若狂,挤开人群走到他边上,一边抓住他的肩道:“钱文义!你回来了,真是太好了。”

    钱文义却没有我这种欢喜,只是道:“我们昨天才回到帝都,一行只剩了两百人了。”

    他脸上满是风尘之色,一路上不知受过多少苦。我道:“前锋营还有人回来么?”

    “蒲安礼和邢铁风他们也回来了,我们这一批百夫长,逃回了七个。”

    前锋营二十个百夫长,除了在高鹫城中战死的,本来在城破时还有十四个,能逃回一半,已算很了不起了。我叹了口气道:“别去想他了。知道么,蛇人的先头部队已经攻到了东平城了。”

    钱文义道:“我是从西北一条路上来的,没过东平城。本来想找到西府军,可是走错了路,居然差到了朗月省。幸亏碰到朗月省的王镇总督,给我们几匹马,不然我们就算侥幸逃过战火,也要死在路上。”

    朗月省是最西的一个省份,地界很大,但人口只有七十万,当得上“地广人稀”,那儿的总督也是帝国十九行省中最无关紧要的一个,帝国西疆,其实还是靠成昧省总督褚闻中的两万狼兵守备。听说朗月省连一个大城也没有,因为土地太过贫瘠,连强盗也不大有,所以朗月省根本没有驻军,王镇只带了两百多个随身的护兵,只是为看管流放到那里的罪犯而设立的,而王镇这个总督自己也是因为忤了文侯才被派到那里当总督,近于半流放性质。那里地处高原,马匹并不太多,最多的是一种长毛牛,王镇能给他们两百匹马,实在是竭尽全力帮助他们了。

    如果我那时没有到西府军驻地,也差到朗月省的话,大概她们不至于会被送进宫里吧。我一想到她,心头又是一阵疼痛。

    钱文义大概发现我脸色有异,道:“楚将军,你也别多想了。我们今天去国殇碑前祭奠君侯,你和我们一起去吧。”

    因为天寿节,祭仪全都押后,这些天民间连出殡都不许,但我们自己趁夜去祭总没关系吧。我有些脸红,回到帝都这么多天,我从来没想过要去祭奠一下死去的弟兄么。我道:“好吧,我们叫辆车,再买点酒去。”

    华表山在帝都城西郊。华表山孤峰兀立,顶上有郊天塔,塔下又有国殇碑,以前每隔两年的,驻守在帝都的三万禁军和外围的十二万驻军都要到国殇碑下进行祭祀。帝国征战数百年,国殇碑上刻着的阵亡将士名字就已经有数十万了,更不用说在连年征战中死去的无名士卒有多少。

    我们到国殇碑下时,天已是黄昏。山衔落日,映得半天俱红,连树叶也变成了紫色。我和钱文义他们在国殇碑下燃起一堆火,钱文义倒了几碗酒,我们一人端了一碗,钱文义对着石碑道:“君侯,您英灵不远,愿来世再为名将,保家卫国。”

    他把酒洒在碑前,我们在他身后也把酒洒在地上。我在洒酒时小声地道:“死去的弟兄们,你们也喝一口酒吧。”

    酒洒在地上,把泥土也湿了一块。一阵风吹来,扬起了落叶尘土,也似有阴魂在侧。有个弟兄在一边低声唱起了那支葬歌,我们也应和着。

    “身既死矣,归葬山阳。山何巍巍,天何苍苍。山有木兮国有殇。魂兮归来,以瞻家邦。”

    我们都不是什么善歌之人,唱得也似狼嚎。第一段唱完,远远地,从山下传来了一些人的歌声:

    “身紎乳|庖樱樵嵘桨1h松喽蹋暝迈沲伞i忻馑牢藓巍;曩夤槔矗哉吧胶印!?br />

    这支葬歌共有三段,第二段更为悲壮,山下那些沙哑的嗓子唱出来,更是一片苍茫,在黄昏中,如一阵阵闷雷滚过。我们都站直了,一起唱起了第三段。

    “身既没矣,归葬山麓。天何高高,风何肃肃。执干戈兮灵旗矗。魂兮归来,永守亲族。”

    这第三段改用了入韵,和一般葬歌的绵长大为不同,没什么凄婉,却浑然是一派激壮,唱到最后的“永守亲族”四字时,山下那队人已到了华表山脚,一时间山上山下的歌声混成一片,直上云霄,几至满山俱响,已压过了渐紧的风声。

    那庭天写的这首葬歌,最后却没有写“以卫家国”、“以卫君王”之类的话,一直为人垢病,因此平常在军中也唱第一段。这次把三段一起唱完,我只觉心头一阵酸楚。最后的“永守亲族”四字,以前从来也看不出有多大意思,现在突然间让我感到这短短四字中有那么多不尽之意。

    那庭天一生行伍,他生前有三子,这三子从他出征,有“将门三星”之目,但先后在战争中阵亡,这对那庭天的打击一定很大,他老来也拒绝大帝赐与他的美姬,独自在府中度过余生,写了一部《行军七要》。在《行军七要》中,尽管讲了许多战阵的攻守之策,但夹在里面的,更多是“以不战屈人之兵”,“不杀为上”之类的话。

    暮年的那庭天,也许也在悔恨上半生的杀伐吧。如果也许他在想着,与其在战场上建立不世功业,不如与妻儿老小相聚一堂,平平安安,又平庸无足道地过此一生。只是这世界如一道洪流,奔涌向前,再不容你回头。我几乎能从这四字里听到那庭天那无尽的悔恨。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懂得那庭天写这葬歌的真意,耳中,只是回绕着“永守亲族”四字,眼前,好象又出现了我已逝的父母,战死的朋友,还有,就是她。

    如果有朝一日我也能到达那庭天的地位,我会不会也如此悔恨?我实在不知道。

    这时从山上有人高声叫道:“山上的弟兄,你们是哪一军的?”

    钱文义伸掌在嘴边,高声道:“我们是南征回来的士兵,你们是哪儿的?”

    钱文义一语出口,山下一阵乱,有个人尖声叫道:“你们也逃回来了?我等是南征残军,陆将军部下。”

    陆经渔的残部?我浑身都是一凛,高声道:“陆将军可安全?”

    山下一下静了下来,过了一会,有人才高声叫道:“陆将军,魂兮归来,我们回帝都了!”

    陆经渔死了?这时山下已是一片哭声。刚才这些人还在唱着那支悲壮的葬歌,现在却已判若两人。我心中一冷,钱文义道:“楚将军,我们下去看看吧。”

    我点了点头。这批人大约有五六千,今天才到,恐怕以后再没有人能逃回来了。南征军十万,逃出的,只剩这五六千,这一场战败之惨,实令人心寒。

    我们走下山,那批人还在山脚。一到山下,我才发现有些异样,这五六千人,大多是神情木然,只有队伍头上一两百人在抱头痛哭。我们一走过去,有个军官拍马过来,大声喝道:“几位将军,你们是什么人?”

    这人盔甲鲜明,神情有些高傲,怎么看也不象是南征败回来的。我和钱文义互相看了一眼,我道:“末将是下将军楚休红,这位是前锋营百夫长钱文义将军。请问将军,你们是哪一部份的?”

    这人听得我是下将军,倒收起了几分高傲之色,在马上向我行了一礼道:“禀楚将军,末将是褚爵爷麾下狼军左营都统解瑄,统本营四千,奉文侯大人火急征调令,日夜兼程,入都听令,失陪了。”

    他转身要走,我急道:“解将军,他们不是说是陆将军麾下么?”

    解瑄撇了撇嘴,道:“这一百二十七人为附在我营中的南征军残兵,楚将军,请你带这些人向文侯大人听令吧。”

    他一挥手道:“弟兄们,我们走。”

    永宁伯褚闻中,镇守成昧省首府石虎城。石虎城当年是西疆伽洛国国都,地处大江上游南岸,和处于大江中游南岸的符敦城、下游南岸的东平城合称为大江的三道门户。在大帝得国时,石虎城曾被屠成一座死城,几年前苍月公起事时,又攻破了一次,两万守军被活埋于城下。因为石虎城太过重要,虽然成昧省以西还有朗月省,但朗月省地势太过险恶,土地也太过贫瘠,无法驻扎大军,因此石虎城这座帝国本土境内最西的大城就成为帝国西部屏障。以往,石虎城依附于符敦城,受天水省节制,帝都对此也有些鞭长莫及,所以在被夺回来后,文侯怕此城再度有失,特意调攻破石虎城的永宁伯褚闻中为成昧守将。褚闻中原来被指派到乙支省开荒屯田,因为帝都位于三池、昌都、方阳三省交界处,昌都有青月公的七万军驻守,同样紧贴帝都的方阳省却只有长安伯屠方的一万兵驻守,中央一路,出北宁城向南直到大江都不再有驻军,未免太过单薄,文侯当初便倡议在乙支省筑城,由褚闻中在此屯田开府,这样便和符敦城的李湍府军、西府军、北宁城屠方守军守望相助,连成一个整体,不论敌人从南还是从北攻来,这四支军队都能互相接应。这本是个好计划,可惜李湍附和苍月公叛乱,将文侯这全盘计划打乱,而石虎城被攻回后,势必要有一支强兵驻扎,才能保障西部的安全,权衡之下,褚闻中便又被调往石虎城了。

    褚闻中这支军队因为辗转于数地,兵源很杂,前期军纪也很坏,被人称为“狼兵”。褚闻中对这支队伍大加约束,整编后,战斗力令人刮目相看,他自己倒很喜欢这个称谓,反正将“狼兵”作为他这两万人的正式绰号。武侯南征前,他受命夺回石虎城,苍月公攻破石虎城后,转战向东进发,在这里留下了两万兵,褚闻中同样两万人,但他攻城时简直如摧枯拉朽,五天急行军八百里,又仅仅用了一天时间便攻下石虎城。那次褚闻中报捷的消息传来,武侯还在帝都选南征军,听得褚闻中如此快便取得胜利,他大为后悔,说本该调褚闻中这两万人为后军,那南征的四支军队每一支都能独当一面了。

    帝国的本有驻军十二万,分驻帝都四周,武侯的十万南征军便是从这十二万人中选的。剩下的二万军在我和路恭行回来后就随二太子出征了,现在虽然也有一些补充,但帝都驻军只剩了一万多,真可以说守备空虚。如果全部征用新兵,那战力实在不能保证,我记得武昭说过,要让军校的毕业班提前毕业,那大概也是为了补充下级军官的不足吧。而解瑄这四千营只怕也是武侯紧急调来勤王的,恐怕,西面的青月公、东北的红月公也将分兵回帝都助阵。红月公距帝都最远,青月公驻军的西靖城其实比石虎城离帝都还近,反是狼军先来。

    这时解瑄已带人走远了,远远望去,长长一条火把光象河水般流动,丝毫不乱,只这么一会功夫,便已在一里外了。

    狼兵真是快啊。我不禁叹了口气,以前在前锋营以为天下强兵前锋营为最,后来到龙鳞军发现龙鳞军其实并不弱于前锋营,现在看看狼军,实在也强悍得令人吃惊。以前,我也实在是坐井观天,未睹天下英雄。

    那些残兵此时已止住了哭声,列成一队。他们是陆经渔带出来的兵,自非弱者,但狼军一路急行军,恐怕也觉得他们是个累赘。我问了问他们,发现他们都是些下级军官和士兵。这次南征军一败,高级军官几乎尽数战死,逃出来的人中,路恭行算是官职最高的了,对帝国军的打击,实在不仅仅是一军的战败而已。

    顺便把架构的帝国十九行省和各省驻军写在这里,帮我注意我有什么驴唇不对马嘴的地方吧,写得多了,不自觉就会忘记。

    南九北十十九行省:

    南九:

    中西四省:天水(符敦城,原一千万,现人口三百万,西府军驻兵五万,原还有李湍驻军六万)、成昧(石虎城,褚闻中居城,人口一百二十万,驻兵两万)、秉德(人口九十万,无兵)、朗月(人口七十万,总督王镇无兵);

    东南五省:海靖(东部大岛,入道城,孙琢之居城,人口六十万,驻兵两万)、广阳(五羊城,人口原二百万,现二百五十万,五羊城主私兵两万)、南宁(高鹫城,苍月公居城,原有五百万,人口七十万,无兵)、闽榕(南安城,人口原一百二十万,现一百万,无兵)、之江(东平城,人口原一百万,现九十万,驻兵四万)。

    北十:

    西北三省:昌都(西靖城,青月公居城人口九十万,驻兵七万)、乙支(人口二十万)、汲昂(人口二十万);

    北部三省:方阳(北宁城,人口八十万,屠方居城,驻兵一万)、祈连(人口十三万)、扶龙(人口十九万);

    东北四省:铁当(神威城,红月公居城,人口一百七十万,驻兵七万)、三池(雄关城,人口八十万,常驻兵一万,原为帝都外围军驻地)、乐浪(人口二十万)、建徐(人口十三万)。

    首都:雾云城,地处三池、昌都、方阳三省交界处,人口五十万,禁军三万,外围驻军十二万,南征军主力,现余二万。

    帝国境内,原有人口二千八百七十五万,现有人口一千七百六十万。

    总兵力:

    原:禁军三万,外围驻军十二万,屠方一万,孙琢之两万,褚闻中两万。青月公兵力七万,红月公兵力七万,苍月公八万,西府军五万,李湍六万,东平城四万,雄关城一万,共五十八万,五羊城不计。

    现:禁军三万,外围驻军两万,屠方一万,孙琢之两万,褚闻中两万。青月公兵力七万,红月公兵力七万,西府军五万,东平城四万,雄关城一万,共三十四万,五羊城不计。

    第十章 尔虞我诈

    带着败军回到城里,天已黑了。到了文侯府门口,正好看见解瑄从里面走出来。我向他打了声招呼,他爱理不理地向我点点头道:“我跟文侯大人说起你们了,你进去吧。”

    他这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实在让我不舒服。狼兵虽然厉害,我也不信他们能比以前的前锋营或龙鳞军强多少。帝国的军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