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顶戴 > 顶戴第2部分阅读

顶戴第2部分阅读

总是过得十分短暂,转眼就到了沐风回家的日子,其他几人也都陆陆续续的也要回家,沐风作为第一个即将要上火车的兄弟,一个宿舍的哥们都到车站送行,大家都压郁这自己的情绪,早在送行之前大家就商量好,谁也不准哭,可是伤感的情绪都写在大家脸上。

    “风子,记着到家就写信”张浩提着沐风的包裹,把他放在月台上以后对着沐风说道。

    “风子,你小子要是不来信,别怪哥们从此和你绝交”张前进还是带着他的蛤蟆镜,嘴里叼着根烟,酷酷的说道。

    “风子,你的脾气回到地方以后要改改,不要那么冷,要多和身边的人接触”李建华虽然身材魁梧,可是心思细腻,说出的话也都有些道理。

    “风子,这是我买的酱肉,你带着路上吃”苏斌把一包油纸袋塞到沐风随身背着的行军包里。

    “风子,地址我留给你了,到了下海就联系我,来找我可是你说的,要是说话不算话可别怪哥们不客气”沐风和他说过,回家报到以后就到下海找他,杨学化也问过沐风,可是沐风神神秘秘的笑而不语,杨学化拿他也没有办法,可是沐风能去下海找他也让他心里高兴,这时说出这句只是想让沐风不要忘了。

    刘洋撑了撑挂在脸上的眼睛,挤了上来“风子,我明天回去,等我安置好了就到地南找你,走火车那么近,一天就到了,到时候你可招呼好我啊”。

    马国贤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嘟呜嘟”火车一声汽笛声,月台上也想起了叮铃铃铃铃的上车声,大家听到这个声音知道离别的时候到了,沐风不敢多说什么,怕一说就是止不住的眼泪。

    “到这里吧,我到家一定写信给你们”说完就头也不回的上了火车,要上车的那一刻,沐风被张前进抓住,塞了一个信封在他怀里,沐风左右手都提着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在身后其他乘客的拥挤下被挤上了车。

    沐风这次回家的票是张前进买的,本来他只打算买一张硬座的票,可是陪着买票的张前进帮他买了一张卧铺,这时候还没有软卧硬卧之分,有个卧铺就算不错的了,沐风找到自己的卧铺,这时可能其他乘客还没到这里,小小的卧铺空间里还没有人,沐风把东西放好,来到窗前,正在站台上的几个兄弟看到沐风纷纷围了上来,沐风将怀中的信封打开,里面是十多张大团结,现在是八四年,还流通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的。与第二套人民币比价相等,并在市场上与之混合流通。这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取消了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纸币中“中国人民银行”六字是由马文蔚先生所书写。票面上两方印章分别为“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纸币背面印有用汉语拼音、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壮文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起,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

    这10元面额的大团结可是这时候面额最高的货币,正面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图,象征人民参政议政,当家做主人,背面以红色牡丹花和彩带衬托天安门,象征伟大祖国的富强和团结;主色黑色,所以俗称“大团结”。

    沐风看着手里的这一小打钱,虽然只是一百多块,可是现在一个效益较好的单位员工一个月也才四十多元,这足是三四个月的工资总和,虽然平时张前进大手大脚,可是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张前进看到沐风表情丰富的看着自己,隔着车窗笑了笑“风子,这钱可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凑了凑,你好不容易回家,就带我们用这些钱买点东西孝敬一下你父母,这都是兄弟们的心意,可不是给你的”。

    沐风知道他这么说是怕伤了自己的自尊心,看着这七张熟悉的面孔,沐风心中暗想“有朝一日,我沐风必定十倍,百倍偿还”。

    这时火车动了,在车窗外的几个兄弟尾着火车走了起来,随后变成跑,隔着车窗谁都没有说话,可是在跑也跑不过火车,沐风猛地回头,不在看向车窗外面,眼角流出两行清泪,耳边响起一阵似有似无的声音。

    “风子,记着写信啊”。

    不知道过了多久,沐风抹了抹眼泪,心里沉甸甸的,转头看向窗外,火车已经开出了燕京站,周围都是低矮的民房和苏联式样的筒子楼,沐风站了一会,摸了摸裤兜,想抽上一支烟,可是兜里空空如也,才想起,现在的自己还不会抽烟,吸了吸鼻子,回到卧铺包厢,这时包厢里已经有了人,对面下床是一位身穿蓝色短袖寸衫,左胸的兜里别着支钢笔,下身穿着黑色西裤,皮带高高的系起,皮鞋岑亮,年纪差不多都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看就是外出公干的国企工作人员。

    自己下床坐着的是一位身穿军装,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随即废止55式军衔服装,全军干部、战士一律戴解放帽,佩带红五星帽徽和全红领章,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干扰,部队在1965年6月1日取消了军衔制。军衔服装随即废止,中国人民jie放军全体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缀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样式与55式常服相同。

    全军干部和战士、男军人和女军人服装和式样基本相同,人们只能从衣服口袋来区分干部和士兵,这三十多岁的军人穿着的正是78式军装,而且是四个兜的,知道是个干部,可不知道到底是多大的干部。

    虽然这么热的天气他仍然将风纪扣扣得死死地,可是仍然可以看见里面穿着墨绿色的衬衫,下身也是一条绿色军裤,虽然将领上的红牌取下,可看他那坐着的样子和身上散发出的气势,就是一位军人,而且是一位见过血的军人,沐风记得,这时候还是中越战争期间,现在是八四年大的战役已经打完,正是七大军区轮番参战训练部队的时期。地南正是和越南交战的最前线,在去地南的火车上坐着这么一位有杀气的军人也就不足为奇。

    上床的一人因为背对着沐风,看不仔细,只看到一双碎花袜子露在外面,显然是个女人,还是个年轻女人,下床的两个人一见沐风进来,楞了一下,可能两人都是见惯风雨,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惊讶,其中坐在沐风下铺的那位军人挪了挪身子,给沐风让了一位子,另外一人脸上含笑。

    “我就说,怎么会只见东西不见人,呵呵,正主来了”。

    沐风见这两人都十分客气,将沉重的心情一收,含蓄的笑了笑,刚才说话的那人有些自来熟,看了看沐风说道:

    “这位小同志一看就是学生,怎么放假回家?”。

    沐风见闲着也是闲着,坐到那让开位子的军人旁边,对着他笑着点点头回答道:

    “不是,我是毕业了,准备回家等待分配”。

    ‘哦”问话的那位中年人愣了一下,因为沐风的样子看上去就像刚上大学或者中专的学生,听沐风说毕业了,可是一想,也许是中专生,中专生这个年纪毕业了也差不多。

    “哦,毕业了,小同志在哪所中专毕业的”。

    沐风知道自己的外貌太有欺骗性了,也不计较,回答道:

    “国家地质大学,今年刚毕业”。

    “什么”那中年人一惊,国家地质大学可是重点大学,里面的学生实打实的是本科生,这么年轻就大学毕业,还是本科,不得不让他惊讶,就连那不怎么说话,眼睛看向窗外的军人都回过头打量了沐风一眼。

    对面上床也是窸窸窣窣的一阵乱动,探出一个脑袋好奇的看了沐风一眼,显然她虽然没动可是一直听着床下的几人对话,沐风抬头一看,真是个女的,还是个十分漂亮的女的,眼睛大大的,鼻子小小的,嘴巴翘翘的,光从外表看有些张扬,可是却是实打实的漂亮,那女的见沐风肆无忌惮的打量起她“哼”了一声又翻了个身,转了进去。

    沐风摸摸鼻子,自嘲的笑了笑。

    “想不到小同志这么年轻就是地质大学的毕业生,后生可畏啊,我叫郑见国,能和一位高材生同坐一车真是荣幸啊,呵呵”。

    沐风被他说得脸皮发热,笑着说道:

    “我叫沐风,郑大哥你年长,我就叫一声大哥吧,你不介意吧”。

    “不介意,不介意,呵呵,你把我叫年轻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呵呵”说完他就看向那位军人,那位军人冷冷的说道;

    “我叫胡国庆”说完这句就再没有什么话了,郑见国笑了两声摸出包烟,沐风一看,正经的大前门,估计价格不低,郑见国递了一支给沐风,沐风正愁没烟抽呢,连忙接过,随后他又递了一支给胡国庆,胡国庆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看到他中指和食指之间那发黄的皮肤,沐风知道这胡国庆也是杆大烟枪。

    有了这么一出,一下子几人的关系就拉近不少,沐风看到这些,心中暗想,怪不得中国会有香烟文话,送烟送酒,要是在外国,送烟就意味着送死亡,人家还不一脚把你踢出去,但是在中国,人已人之间,传上一支烟彼此的关系就能拉近不少,就算没话说,递上一支烟就有了说话的由头。

    第七章 有故事的人

    更新时间:2012-06-03

    三人就这样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吞云吐雾起来,不一会,小小的包厢就烟雾弥漫,上床的那位女孩咳嗽起来,听在沐风的耳中真是太假,三个男人尴尬的笑了笑将手上还剩半截的香烟按灭,胡国庆打开车窗让空气流动起来。

    “老胡,看你的样子是在边境上和越南佬干战的吧,怎么探亲完了回部队”郑见国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口茶问道,沐风没出声,因为他看到胡国庆的脸上出现一阵痛苦之色。

    “嗯,我老家在湖西,我是去看战友的父母”沐风一听这话就觉得不对味了,可郑见国没反应过来,接着话头说道:

    “想不到你们战友的感情还挺好的嘛,这大老远的特意跑去看人家父母”胡国庆没有回答,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沐风看到,他的拳头紧紧握住,虎口处都出现了白印,见胡国庆没有回答,郑见国也反应了过来,现在虽说是中越战争后期了,可是参战部队上阵亡的事情还是很多,支支吾吾半天才开口说道:

    “老胡,对不起啊,我也是无意的”。

    胡国庆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不过比不笑的时候难看多了“没事,我战友是为了救我才牺牲的,我去看一看是应该的”。

    “哎”郑见国一听,叹了口气“现在前线怎么样,前不久我见报纸上说已经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你有没有参加这些大战”。

    “我战友就是在八里河东山牺牲的,为了救我,被敌人的十六毫米高平两用机枪打成两截,话都没有说出一句就走了”胡国庆脸有些赤红,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战场。

    整个包厢静悄悄的,谁都没有说话。

    胡国庆深沉的声音再次响起,他诉说起了整个战斗的过程,大家都静静的听着,他的话虽然平平淡淡,可是让在场的人都听得入迷,沐风的神思也越飘越远。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狭义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中越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其中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中方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中国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中国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期间双方参战兵力于两百万,中方一共出动56万人。

    后世中国的伤亡人数一直是一个谜,直到《高山下的花环》这本书面世才解开了这道谜团,具作者披露阵亡7814人失踪717人伤员两万1千多人,可是后世许多军迷一直怀疑,因为高山下的花环一书的作者具有官方背景,网友统计中方的伤亡人数在作者所报的基础上在翻三番,沐风自己也倾向于后者。

    越南方面自己报的是伤亡63000余人,当然这也是有水分的,保守估计确实的伤亡人数是20余万人,因为沐风的老家就在地南,是主战场,刚开始发生战争的时候因为边境地区多是热带丛林瘴气丛生,北方兵水土不服,部队的兵员多由南方人组成,沐风家邻村一个村一共有十二人参军,活着回来的只有八个人,还有三个伤残,可见战斗的激烈。

    在没打战之前,越南号称继美苏之后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虽然有些夸大,可是真实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视,当时越南的武器装备比中国的武器装备不逞多让,有些方面比中国的还要好,他的武器中有缴获美国的,有苏联援助的,更多的是中国在美越战争期间援助的。

    可是由于wen革刚刚结束,中国方面的武器装备由于军工生产单位受到wen革的影响,大量武器出现问题,步枪卡壳,走火司空见惯,炸膛也屡见不鲜,沐风后世看到一份报道,因为弹药在wen革期间保管不当,再一次炮火覆盖掩护步兵冲锋的战斗中一共发射了1200枚炮弹,可是只有三百多枚爆炸,其他的全是哑弹,中国军人是靠自己的血肉同敌人搏斗夺下阵地的。

    就是今年,整场战争将转入战略僵持阶段,因为双反阵地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阵地上的步兵全都窝在步兵防炮洞中,就是后世俗称的“猫耳洞”。因为边境地区雨水多,空气湿度大,再加上在洞中见不到阳光,大多一线部队都是赤身捰体不穿衣服,因为一穿衣服当你脱衣服的时候因为皮肤溃烂的原因必定会扯下一层皮来

    还有就是因为双方阵地较近,不能外出活动,大家都窝在洞中,吃喝拉撒睡全挤在小小的猫耳朵中,小便好说,可是大便却难解决,只好瞄准了,解决在空的罐头盒中,日积月累之下,有的猫耳洞竟然存积了几百个这样的大便罐头,可见条件多么艰苦,在这艰苦的条件下,中国军队依然坚守阵地,将祖国的防线牢牢守住,不得不令人佩服。

    胡国庆说完了,沐风深吸了一口气,胸口里就像燃烧了一团火,一抬头,那对面上铺的女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伸出头,这时眼睛红红的,沐风看了看,真是很漂亮,年纪估计也就二十多岁和自己差不多。

    “哎,想不到前线的战况这么激烈,这么苦啊,郑见国掏出烟想点上一支,可是看到上铺的女孩子,不好意思的收了回去,不过听完胡国庆的故事以后,下铺的三个男人关系也拉进不少,又胡天海地的吹了起来,大多都是郑见国再说,胡国庆在听,沐风时不时的回句嘴。

    从谈话中沐风也知道郑见国是京钢的采购员,这次是去地南谈矿石收购的事情,他也是个老采购了,天南地北都去过,吹起牛来也是一套一套的,什么白龙江火车一样大的鱼,北疆磨盘大的哈密瓜,有什么吹什么,说的东西虽然不真,可是风土人情却谈的有几分味道,到最后就连上铺那位也伸出头来,津津有味的听着。

    谈了个把小时郑见国也谈累了,看到上铺的女孩,大着胆子也问道:

    “小同志,你怕也是毕业生吧”。

    上铺那位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被郑见国问了一句,点点头。

    “我叫江水水,国家财经大学毕业的,分配到春城报社,去报道”说完得意的看了沐风一眼,沐风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得罪他了,对着她笑了笑,江水水却别过头去。

    “哦,不得了,不得了,老胡,我们有福气了,这个车厢可是有两个大学生,以后又有得吹了,呵呵”。

    胡建国笑了笑,郑见国估计是烟瘾犯了,拿着水杯走了出去,胡建国一见舔了舔了嘴唇,也跟着出去了,沐风现在还没什么烟瘾,就脱下鞋子,准备爬上上铺自己的床位休息,一脱下那双翻毛皮鞋,一股死耗子味道飘出,沐风闻了闻,自己的脚怎么有味道了,睡在上铺的江水水也闻到这股味道,瞅了沐风一眼,转过身去,沐风看到她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