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我意三国 > 我意三国第27部分阅读

我意三国第27部分阅读

 “当然是出来了。”回答诸葛亮的人不是被他问到的崔浩,而是在一旁一直听着他们说话的徐庶:“袁术和公孙瓒被划掉了。现在英雄榜上的五个人物分别是:称霸河北的袁绍、威服中原的曹操、新领江东的孙策、风云待起的刘备以及我们的主君刘表大人。”

    “这可有些奇怪了。把新近领有江东的孙策放上去自然是没什么事。毕竟他的实力摆在那儿。但把刘备也放上是不是太早了一些,他现在还庇护于曹操之下呢。”诸葛亮皱起了眉头说道。因为平素里李晟经常在他的耳边说起刘备的缘故,诸葛亮也比一般人更关心刘备一些。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原来榜上的英雄都已经过去那么多了。眼下也应该有新英雄补上才是。”崔浩摇着头解释道:“刘备好歹有豫州牧的头衔,也可以被视为群雄之一。更关键的是,眼下风头正盛的曹操也对刘备看高不已。就此而言,刘备并不是没有争夺天下的能力,而是他暂时没有争夺天下的运道。时机还没有落到他的头上啊。”说着,崔浩也不禁为刘备而扼腕。

    “北边的大战就要开始了。曹操已经将他所能动用的所有兵力,都驻守于黄河边的官渡,意在压迫袁绍军。这让袁绍大人觉得有些头痛呢。毕竟曹操不比公孙瓒之流,并不是他袁绍可以一荡而尽的。”徐庶琢磨着说道。众人之间的话题逐渐延到了天下大势上头。

    “那袁绍大人对此没有什么举动吗?”诸葛亮问。连续几天都呆在家里,他的耳目略略的有些滞后了。

    “袁绍大人派使者来我们荆州了。他和刘表主君素有情意,便想借用这样的关系,希望刘表大人能在曹操的背后予以威吓。但刘表主君最终拒绝了这个提议,他一直想中立呢。‘荆州不可以卷入战争。’这就是他保持中立的理由。”徐庶解释折说明道。

    “原来如此。”诸葛亮明白过来之后却是轻轻的摇了摇头:“刘表主君似乎有些失算了。曹操和袁绍无论谁在北方取得了胜利最终都不会放过他的。到那时,荆州就惨了。”

    “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崔浩和徐庶都被诸葛亮的话吓着了。

    “是啊。”诸葛亮点着头看了看两位好友因此而变得紧张的脸,却又噗哧一声轻笑出来:“不用那么担心那。曹操和袁绍两支队伍,无论是谁要吃掉对方都要有好几年的功夫。天晓得到那个时候,天下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那是不好说的啊……”两人脸上的忧虑并没有因为诸葛亮的话而消散多少。一时间三人都沉默下来。话题总算稍稍的告一段落。

    良久之后,诸葛亮突然开了口:“我说二位……”

    “什么事?”徐庶右手搔着后脑。

    “你们今天的话不多,连带着一些话题都是匆匆而过。可不像平日里那般高谈阔论了喔!”诸葛亮很直接的就点出了他们今日的异常。

    “是啊!可能是因为孟建不在,谈话就不那么热闹了。”崔浩被这么一说也略略有些慌张起来。

    诸葛亮却是微笑的摇了摇头:“不是吧?二位应该有别的什么话要向我说明的罢?”

    “你怎么知道的?”徐庶吃惊的看着诸葛亮,右手还在搔着后脑。

    诸葛亮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绪说下去。“不知道我猜中没有。”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然后接着下去:“是不是关于那位高个子姑娘的事情?”他说着,还不禁调皮的朝徐庶眨了眨眼睛。

    “是啊!”突然被人说破,崔浩叫出声来。

    “你怎么猜的?”徐庶问他。

    “你们今天说的话有些怪异,话中有味哦。”诸葛亮古怪的笑了笑。

    “话中有味?”徐庶和崔浩两人对视了一眼,觉得有些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确切的说呢。你们话里有女人味。”对于两位好友的迟钝,诸葛亮翻了翻白眼直接点明这一点。

    “那为什么呢知道是关于黄家的千金?”崔浩追问道。

    “除了她之外,还有适合我的人吗?”看着两人对自己的话依旧保持着沉默,诸葛亮无可奈何地只好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其实我也正希望你们能替我多美言几句呢!嗯,要完成晟哥儿对我的要求,我现在就必须努力了。”

    “说了半天,原来就是为了这个啊……”话未说完,三人放声大笑。

    然而在笑声未落之际,负责收集情报的管家甘海却是匆匆忙忙的跑进屋来。他有大事向自己的少爷汇报:“刘备已经逃出曹操阵营,召集人马,斩杀了曹操所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占领了徐州。他现在已经派遣使者前去觐见袁绍,请求和袁绍同盟。”

    “这是怎么回事?刘备在曹操的手下不是呆得好好的吗?曹操对他也算不错啊?”这样的消息绝对是出乎众人的预料之外,因此徐庶和崔浩都不禁站起身来关切的追问道。

    “那……那是因为……呼……”由于跑得急了,年龄不小的甘海显得有些气喘。

    “坐下来慢慢说吧。”对于这位一直都跟随着家族的老管家,诸葛亮总是对他十分尊敬。他请他坐下来,解释这个事件的原因。

    “皇帝已经无法忍受被曹操当作傀儡一般把持朝政的生活了。由于在他的身边基本上都是曹操的人属于不可让人信任的那种,于是他就下衣带血诏给车骑将军董承,要他联系其他人一起讨伐曹操。然而这样的密谋并没有逃脱曹操所布下密探的侦察。在曹操看来,宫中的密谋简直就是儿戏。在发现董承德图谋之后,曹操断然杀了董承,灭其三族,就连他那在宫中当贵人的女儿在皇帝的百般求情之下,仍然不能幸免。由于在董承德密谋中刘备有参与其中。因此刘备接到董承被杀的消息之后,就觉得自己十分危险。在消灭了袁术军之后,刘备并不退兵,反而占据了原来属于他自己领地的徐州。”稍稍平顺了气息的甘海向大家解释这件事情。

    “这真是……”这事情要怎么说呢?对于还没有进入仕途的徐庶和崔浩而言,这件事情简直就如同一团乱麻一般说不清楚究竟是谁对谁错。他们沉吟了半天,才无可奈何地吐出一个词来:“残酷!”出于乱局之外的他们,似乎到了此刻才明白,天下的纷争,无论是明面上的战争还是私下里的争斗,无不是那种血淋淋的残酷模样。

    “刘备摔了曹操一个狠狠的耳光,天晓得眼下正准备对付袁绍的曹操会作出怎样的抉择哪。”诸葛亮喃喃的说道。他又一次感受到了天下形势变化的迅速。也明白,时间对于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任何实力,却想在荆州崛起的晟哥儿来说是多么地宝贵。

    “嗯。我也得帮帮他才行了。”虽然李晟让诸葛亮在几年之后再去帮自己,但诸葛亮却觉得那太晚了。他认为自己眼下自己就必须帮助李晟。即使不直接进入他的帐下,那也应该能从其他地方给他一些帮助。比方说迅速敲定和黄家的婚事也是一样。因为怎么说黄家千金的姨夫就是现在荆州的主君刘表嘛。而且那样的话,对他自己并没有任何地不利。

    “这可是一箭双雕哦。”诸葛亮想着,决定让拜托自己的好友崔浩尽快和对方联系了。

    风渐 第十章 三喜临门

    黄家是与荆州主君刘表极有关系的门第。黄家的主人黄承彦娶了蔡家的大女儿为妻,而荆州的主君刘表则娶了蔡家的小女儿为妻。依靠着这样的关系黄承彦和刘表成了连襟。只是或许因为不看看好刘表前途的缘故,黄承彦并没有出仕于刘表。当然他不像鹿门山的庞德公一般隐居于乡下,而是在襄阳的北门一带建了一栋府邸居住。所谓大隐而隐于市,黄承彦倒是将这一点发挥的淋漓尽致。他算得上是隐居于城中名门。

    诸葛亮娶黄家千金的消息在当天晚上就由他自己告诉了李晟。相较于当事人的一脸平静不同,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李晟却是大呼小叫的一片忙乱起来。他在帮诸葛亮准备各种需要准备的东西,毕竟要去那种“高贵”的地方,人心里总是有些担心出什么错嘛。只是,李晟的这准备有些在帮倒忙的味道。一直折腾到深夜,事情没做好多少,麻烦倒是惹了一大堆。最后不得不被他惹毛的家里人强制勒令不得插手。

    “真是的,我也只是忍不住想帮忙嘛!”面对着一直都没能插上手的诸葛亮李晟嘟起了嘴。他已经二十了,是要出去办事的。平时在别人面前总是保持着一份少年老成的模样让他觉得很累。他只有在自己的家里,在自己的亲朋好友们面前,他才能稍稍的放松一些,做一些调皮的举动。

    “呵呵。”对于李晟的抱怨,诸葛亮轻轻的笑了,他伸手拍拍比自己矮了半个头的李晟,略略有些感动的说道:“晟哥儿,谢谢你了。”

    “说什么谢嘛。”李晟呵呵的笑着:“我们难道不是兄弟吗?”

    “是啊!兄弟!”诸葛亮重重的点了点头。

    家里的事情由铛儿为首的“内务组”进行准备,外边的事情则由年轻的媒人崔浩进行联系。他与黄家的关系比较密切一些,自然很容易便见到了黄家的家长。一席长谈下来,黄承彦几乎笑得眯起了眼睛同意了下来。

    这可是一场门当户对的天作之合啊。黄承彦在襄阳被视为一流名士,其社会地位自然不俗。而诸葛亮虽然眼下还是普通的白身,没有任何官位职务,但他却是司马徽合庞德公的高徒,前景也是被人看好。而且诸葛家是琅琊名族,与襄阳之地也有十分重要的地缘关系,其以过世的叔父诸葛玄还任过豫章太守,在家系上也不算很差。因此,决不会有诸葛亮配不上对方的说法。

    两边的当事人暂时没有直接会面,而由媒人崔浩在两边奔波着活动。在经过了近两个月的商谈之后。黄家终于允许诸葛亮上门拜访,正式向黄家提亲。同时,他们也十分大度的应允了诸葛家所提出的另外一个在眼下来说并不合礼制的要求:在婚前让两个年轻人互相见面一下,令他们有所了解。

    名门的千金总是深锁闺中,绝少在众人面前露脸。因此黄家的这个答应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于是诸葛亮在崔浩的陪伴下去黄家,在黄府的一件屋内和黄家的千金黄绶见面。

    虽然他们两人是第一次见到对方。但对于对方的过往,他们却互相了解。在这个时代,一聚集就实在对人评头论足。上自争霸天下的英雄排行榜,下自鞋匠技艺的孰优孰劣,人们关心的可以锁几乎都是人与人的比较。因此,诸葛亮自然在以前就听说过黄绶的种种,而黄绶自然也明白世人是怎样平价这个年轻人的。

    见面的小屋内空无一人,显然黄绶还没到。诸葛亮静静的坐在那儿等待。过了好一会他才看到一个高挑婀娜的身影慢慢的朝自己这边走来

    “好高,几乎赶得上自己了。”诸葛亮是第一次看到有这样高得女子,心中得那份激动自然是不必说了。直到现在他依旧没有忘记,当年他向叔父提出自己的择偶标准。

    黄绶终于出现在诸葛亮的面前。她纯真可爱的面容让诸葛亮看得一呆,脸上一红,这才回过神来。眼下是他第一次同铛儿和姐姐以外的年轻女子见面,他不晓得该作怎样的出场白。他卡在那儿,思索了一下,终于说出了这么一句鬼使神差的话来:“关于姑娘的事,在下从崔浩他们那儿多所悉之。”

    “哦。”黄绶轻轻的点了点头,可爱的脸蛋上绽放出一丝微笑:“家父也向奴家提过公子的大名。”这话,她是顺着诸葛亮的话说的,声音轻柔而温和根本与她的身材不太相符。

    既然对方听说自己,那诸葛亮就少不得依据礼仪自我谦逊一番:“小生不才,请多包涵。”他无疑是很满意黄绶的,因此在面对她的时候,他总是显得那样恭谨。他认为这是对她的一种尊敬。

    然而这样的恭谨的表现很快就被人打破了。因为在他面前的黄绶说了一句让他错愕不已的话来:“家父未曾提及公子有才、无才的事,只说公子的个头稍高。”

    “哦……”这一个意料之外的回答,让他僵在那儿愣住了。

    看着诸葛亮那近乎呆若木鸡的模样,黄绶不禁露齿一笑,显得更加可爱起来。“家父不会向奴家提不才男子的姓名,只不过提到身高的事情。奴家心想对方必定一表人才,所以也乐得拜会。”黄绶这话说得直接。她似乎不想让自己面前的这名高大的青年完全变成傻瓜。

    “原来如此。看来她对我还算是满意。”这样想着,一丝雀跃的欢喜在诸葛亮的心中冒起,他偷眼看了看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的黄绶,小心翼翼的试探道:“隆中的寒舍可是在乡下,略略有些简陋哦!”

    “奴家什么地方都住得惯。”黄绶坚定的回答道。

    这一席简单的对话算是求婚和定情。之后的事情就不是诸葛亮自己可以决定的了,因为那都是需要符合礼制的事情。在从黄家出来返回隆中的半个月后,李晟带着诸葛亮再次拜访了黄家。这一次是去纳征请期,即是代表诸葛家的家长李晟向黄家献上男方的聘礼和商议成亲的日期。

    这一次诸葛亮没有和黄绶见面。他和李晟一起呆在前堂与黄家的家长黄承彦在一起瞪大了眼睛看着一箱又一箱的聘礼从泗水居开来的马车上卸下抬进了黄家的大门。

    “什么东西那么多?晟哥儿,你究竟准备了什么啊?”诸葛亮看着最终摆在几人面前的箱子不由得吃惊的问道。他们两人是空空手从隆中来到襄阳的,并没有随身携带聘礼之类的东西。因为李晟说他早已在襄阳的泗水居后院中准备好了。尽管早已明白泗水居在襄阳城里发展的很不错,尽管明白李晟绝不会让自己在纳征上显得难堪,可真正见到李晟开来转载聘礼的马车,诸葛亮还是觉得吃惊:“好家伙。居然将聘礼装了十二个箱子,四辆马车。这虽然算不上是什么空前绝后,却也是十分丰厚的吧。想当初,燕姐和铃姐结婚的时候,男方也没有送来这么多聘礼呢!”

    “一些首饰、一些丝绸、一些珍宝还有就是你的心意。”李晟微笑的望着诸葛亮,“放心这里花不了多少钱的。”

    “嗯?”诸葛亮依旧有些迷糊:“首饰、丝绸、珍宝我都明白。但你说我的心意,那是指什么东西?”

    “你记得书房的第二间吗?”李晟问他。

    “记得,那不是我放以前功课的地方。”诸葛亮点点头,他脑中一个念头闪过,突然会意了什么过来:“难道……?”

    “是的。”李晟微笑着点头:“你的那些课业以及你平素所说过的那些真知灼见,我都帮你放到这些箱子里去了。你还没有出仕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东西,如果金银出得太多,只怕人家就会说我们摆显。黄家是名门,他们看中的不是那些金银财宝之类的东西,而是直接看中了你这个人。送他们太多的金银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多送一些你自己的心血确实一件很好的事情。也许你的文章功课在黄承彦先生那儿是不值一谈,但这样的表现却是让人家以为我们是真诚。这是很关键的一点。”李晟轻轻的在诸葛亮的耳边说道。他从年初就开始在外头跑了。比起坐在家里念书的诸葛亮,他眼下的活动能力似乎高了不止一筹。他接人带物的水平渐渐变得圆润起来。

    “是这样啊。”诸葛亮憨憨地抓了抓后脑,原本聪慧的脸上竟露出有如白痴一般的表情来。他不得不承认李晟帮他想的周全。

    箱子打开了,在黄承彦的面前一样一样的聘礼被搬了出来放到了外面:

    第一个箱被打开了。里头放的是那些黄金打造的首饰,虽然金灿灿的让人总有些迷糊的感觉,但却始终吸引不了黄承彦的注意。毕竟这些东西似乎只是由一般的金店打造的,做功并不算精致。

    第二个箱被打开了。十五匹上好的蜀锦被拿了出来。黄家的人看得微微有些动容。因为在眼下上好的蜀锦是等同于铜钱一般的存在。是货币,而且还是那种很值钱的货币。

    第三个箱子被打开了。白花花的珍珠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这也是少见的东西,众人都明白它的珍贵。看到诸葛家竟能拿出?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