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我意三国 > 我意三国第67部分阅读

我意三国第67部分阅读

道听途说的事情原本就是不能肯定的。”甘宁很清楚这一点,便也对自己怀疑有些动摇了。他将自己的目光重新摆到那些绘着战船模样的图纸上,眼神再次变得火热起来:“要是这些都是真的,那一切将会是多么美妙的啊。”他喃喃自语,心中已经有些略略会意过来:“主公想要把现在的舰队进行一次拆分,恐怕也是想在保证舰队战船的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提升舰队的战斗力吧。有如此好舰的出现,只怕现在所有的战舰都会显得过时了。”一想到自己很有可能会带领这样强大的舰队与敌人作战,甘宁那平静如水面容之下的火热之心一下子又变得激动起来。

    “中啊!”他眼下只怕最想喊得就是这个了。

    心中的激动过后,甘宁直接就比划这草图上的新舰直接向书记官询问起来。在此刻,心情激动的他根本就不理会书记官是否这些,这些又是为什么那些资料之中,而心想闹明白那些战船的具体情况。人都是有喜好之物的,而甘宁的喜好就在这水上。眼下这水还是江,但以后也未尝没有可能是海的。甘宁听说过,海比江来得更大。但无论是江还是海,能够承载自己梦想的也只有船。因此,甘宁对这船还是十分看重的。

    他仔细听着书记官的解说,眼睛随着书记官的手指而移到了那图纸上各个标着特殊记号的地方。什么“龙骨”、“隔水室”、“内置型大水轮”、“双船体结构”……,对于这些古古怪怪的名词,他可是从来也没有听说过的。不过,他却从书记官对于这些东西的大体描述中,明白了这些对于船的重要性。在书记官滔滔不绝的解说下,他一边听得津津有味,一边这不断对李晟的那种种“奇思妙想”佩服不已。

    “我的这个主公,真的……‘好强’。”终于掩卷而息了,甘宁感到疲惫的闭上了眼睛。他沉沉的睡去,心中只最终留下了这么一个念头。

    风卷 第九章 粮食风波(全)

    随着甘宁的到来,李晟军的编制逐渐的完善起来。不说,李晟手下那些负责政治方面的人才,但就说李晟所掌管的军队之中,陆上就有魏延、黄忠、赵云这样的大将,有诸如赵芸、周力、周睿、宋德这样的新一代崛起者,而水军方面也有甘宁、杨续、郑平这样的能征善战之辈统领。不说和那些拥有数州之力的大军阀相较,只说和诸如马腾、张鲁这样的小势力相比,李晟的手下可谓是人才出众。再加上荆州最有名的卧龙、凤雏二人的加入,以李晟军师的身份帮李晟参划军政,李晟这边依旧有无限壮大的可能。就连李晟自己也万分的肯定只要给自己一段安定的发展时间,自己就有可能以长沙为,席卷整个荆州,成为天下间有数的实力者。眼下,他正不断朝这个方向前进着。

    “和平与时间是我最需要的东西,但愿我能如意。”明确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时间可供挥霍的李晟总是异常的感到时间的紧迫。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获得发展的时间更令他心动的了。

    然而,麻烦的事情总是不断的找上他。随着时间进入建安七年六月的到来,一件记忆中似乎并存在的事情爆发了——武陵郡的山越族造反,近万的山越兵攻破了武陵郡城,将整个武陵郡洗劫一空,造成了武陵郡百姓的大量逃亡。其中有不少人来到的长沙,带来了山越族的下一个目标是长沙的谣言。

    于是,在难民人口急剧增加,并很有再次沦为战火燃烧之地的可能之下,长沙城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由于谣言是从那些难民口中说出的,而难民的数量又非常的多,李晟根本就无法禁止这些谣言的传播,只能坐视着那无止境的流言将整个长沙城的人心闹得慌乱。

    “头痛啊!”李晟皱着眉头拍了拍脑袋,一脸无奈的模样。在外头风言风语正盛的时候,李晟正和自己的手下以及长沙郡里一些愿意听他指挥的官员在太守府里商议着长沙城里正在发生的一切。

    近一个月来,长沙城的政治形势越发的分明了,李晟和柯兴之间的矛盾,虽然在表面上还没有明朗起来,但在暗中,在那些下级官员的心里却也不再是什么隐晦的事情。长沙城的官方分成了两派,柯兴那边自然不会找李晟这边的人商讨事情,而李晟这边同样也不会去找柯兴那边的人。即使偶尔有需要大家齐聚一堂商讨的事情,两边互相之间也是吵闹不已,基本上就是你这边赞同的,我这边就反对,总之是商讨不出一个结果来,就连眼下这似乎要火烧眉毛的事情也不例外。

    “仲明,你那边可有什么情报么?”李晟责问自己的情报负责人。他那平静的话语中,隐含着有如乌云压城一般的怒火。

    对于在武陵郡发生的事情,李晟始终觉得奇怪:“怎么莫名其妙的就突然爆发叛乱呢?”武陵在长沙的西面,就水系而言当数长沙的上游,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一旦武陵郡发生了风吹草动什么事情很快就会传到长沙,更不要说是叛乱如此重大的事情了。虽然李晟刚来长沙不久,面向荆南的情报网络也才刚刚布置,但无论如何也不肯能一点消息也不曾听到啊?“简直是被人耍了。”李晟对此十分的恼火。

    “关于武陵的这次叛乱,我们事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叛乱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就成了燎原之势,就连武陵郡城本身也是在一日之间就被攻下的。因此我怀疑山越是在武陵郡蓄谋以久的,他们肯定早就控制了武陵郡的方方面面,只是到了此刻才发动而已。”罗照平静的说道。在他那沉静的表面之下,一点点愤怒的火焰在灼热着。对于李晟此刻的责问,罗照自己也有些委屈,但他不敢将恼火对着自己的主公,只有将目标转向别人了:那些发动叛乱的山越人无疑成为他眼下愤怒的对象。

    “是这样吗?”李晟反问了一句,随即认可了罗照的解释:“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眼下的一切啊。”他说着,下意识的压了压自己的怒气,又问道:“现在城里的情况如何?谣言还在流传吗?”

    “城里的情况不是太好。对于流言我已经让叶涛、颜虎他派人尽可能的去辟谣了,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辟谣的结果几乎是不行的。毕竟那些人的凄惨模样摆在那边,人们都比较相信他们所说的。眼下,我们所能做到的也就是,不断向他们保证我们能够击败敌人,不至于让山越人占领这里。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们可是不断拿主公您过往的战绩来说明呢。”罗照做事情还是很尽责的,他把李晟所要询问的东西全都答上了。

    “恩,那就好了。我们不必和流民对着,说他们讲的都是假话。只需要让他们相信我们的战力能够击败对方就可以了。稳定百姓的心思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这件事情,我只有交给仲明来办。你的担子颇重啊。”李晟语气深沉的说道,言语间多有托付的意思。

    “主公……”罗照感动了,他不再多说什么,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对了,仲明先生。你知道柯兴那边还有什么消息吗?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刻,我不希望我们在这样的时候还被某些人牵制着。若要与山越征战,长沙将会成为我们的后方,是千万不能乱的。”这时孔明突然开口问道。

    “柯兴那边?听叶涛说柯兴这几天在家里安坐,除了一些属于他们那边的官员频繁的出入他的府邸,议论此事之外并没有更多的举动。不过,叶涛怀疑武陵的叛乱很可能就是柯兴引起的。前几个月,主公刚来的时候,柯兴有派人去武陵找一个山越部落的首领阿塔尔一趟,而这阿塔尔则是眼下武陵叛乱的首谋。”罗照回想了一下,答道。

    “哦?柯兴这家伙和阿塔尔有联系?那这么说的话……”听罗照这么一讲,李晟、孔明、士元都对此抱有万分的兴趣来。他们互相的对视了一下,却是异口同声的说道:“只怕我们现在所遇到的一切都是柯兴这家伙算计好了的。”

    “主公,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就直接把柯兴这家伙给宰了再说。”一听李晟等人说得如此肯定,个性略有些冲动的宋德一下子腾的站起身来虎虎生威的说道:“只要给我一千人马,我保证能那柯兴的人头回来覆命。”虽然他的举动在别人的眼里是有些浮躁,但就他自己的感觉而言,却依旧认为自己是小心的。他知道情报,明白柯兴的家里有两千家丁。他没见过这些家丁的水平如何,却自主的认为这些人的水平并不高。在他看来以一千的士兵去对付他们已经是“杀鸡用牛刀”了。

    “不可。”宋德这边的话语才刚刚落下,那边的李晟便皱起了眉头连连摆手否定:“柯兴这家伙再怎么也是朝廷命官,我们是不能随便处置他的。说起地位,你宋德只是一个小小的都尉,而柯兴则是堂堂的长史,两相比较你也不怕人骂你一下犯上么?我明白你的好心,但我却不能这么做啊。”

    “为什么?”宋德不解。

    “因为我们没有证据,因为我们还是刘表大人的手下。”李晟无奈的说道。

    “这是什么原因。”宋德白了白眼睛,无法可想的巴望着李晟。“还要证据做什么?我们直接把他们宰了不就行了吗?老大是不是有点发昏了啊?”他心中暗自腹诽着。

    看到了宋德那依旧不明白的眼神,李晟不得已叹了一口气明明白白的将不能对柯兴动手的原因说开来:“柯兴与阿塔尔勾结的事情,我们只是凭叶韬的一句话进行推断而已。虽然我们感保证这是一个事实,但这一切对于别人来说却是不能理解的。在没有更多佐证的情况下,这个推断我们也只能放在暗地里。柯兴是长史,等级只在我之下,名义上是刘表大人的亲信。对于这么一个人物,在他没有完全暴露出来的时候,我们是绝不能先动手的。因为先动手很有可能引起刘表大人对我们的戒心。到时,我们将会被认为是反叛——而我们并没有能够对付刘表大人镇压军的手段。”

    “明白了。”宋德低下头去。李晟如此明了清晰的话语深深的震动着他的心房。对于这些他要是在听不明白,那只有真的找一块豆腐撞死了。

    宋德闭上了嘴,整个话题便顺着前面所说的继续下去。其实,李晟所召开的会议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那就是:审问、分析、想办法。

    所谓审问就是审问罗照。作为李晟手下情报总管,他就像是一个活动的知识库一般,不断在李晟还有其他人的追问下,将自己所听到想到的说出来。虽然这样可能也有不大不小的问题,但在李晟想出更好的可以执行的办法之前,罗照的任务始终也不会有如何变化的。

    至于分析,自然就是从分析从罗照那边所获取的各种情报了。关于这一方面的事情,有的是由罗照自己负责的,有的则又李晟或是诸葛亮、庞统等人负责。总之,就是将那些零散的东西,整理出一个规律来,让人可以窥破其中奥妙。在李晟的会议上,从这里开始就是各人七嘴八舌开始议论的时候。在李晟强力的要求下,每个人都是不允许沉默的。他们总是被要求着说出自己对于这些看法,哪怕这些看法是多么的幼稚。

    通过审问和分析,事情的条理到了这个时候,大体都已经整理清楚了,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大都明白的放在大家的面前。由于各人所擅长的方面不同,各人的智力也有高低,所以在这个时候李晟不在强制他们发言。对于李晟来说,你要真的什么也想出在这个时候沉默也是可以,但如果你真的还有什么办法,那你也是可以直接说出的。不管有效无效,只要能得到任意一个人的认可,那么就可以作为一个数字记录在功劳薄上,作为以后评定军功的依据。

    这也是李晟“发明”的一种方法,他学足了以前游戏里的那一套,用数字来记录各人军功的多少。虽然这个办法在军功的计算上还有一些出入的地方,但多少还是比以往的那一套要准确多了,明显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叶韬既然知道柯兴与阿塔尔的联系,那他一定还知道对方下一步将会怎样。对于这些你有再详细的了解一番吗?”孔明开口问道。他还需要更多的资料。

    “我有问过。不过,叶韬对这事情也不是非常清楚,他是一个憨人,其他的事情也没多问。只是听说柯兴还有和林顶林子元有来往,当时说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柯兴还吩咐林子元要把手中的粮店攥好,说会有一个大买卖到来。”罗照回想着说道。

    “大买卖?”庞统和孔明先是错愕了一下,无法理解的摇了摇头:“柯兴究竟想干什么?难道他只是想挣钱吗?怎么前头派人和阿塔尔商量,现在又和商人说话?”

    “这很简单。”庞统和孔明不能理解这些,但眼界更为开阔的李晟却是一下子就看出了这里的奥妙:“柯兴并不想真让山越人攻来这里。他派人去找阿塔尔只是为了造势,造出一种长沙危急的形势。他真正的杀手锏是城里的那些粮食商人。我想我们过几天就会听到长沙粮食涨价的消息。”

    “难道说柯兴是想囤积粮食,让我们长沙陷入无娘的状态?”听李晟这么一说,孔明和士元微微的一想,便认为这很有可能:“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我们又不知道的话,那长沙是绝对守不住的。毕竟,军无粮,则军心乱。到时,柯兴自然能用他那两千家丁轻松的将我们攻破。真是好手段啊。”在身冒冷汗的同时,两人也不得不佩服柯兴这个敌人的狠辣。

    既然眼下敌人最大行动的可能已经被分析出来,那么如何阻止这种可能对自己造成极大的伤害,并利用这个可能所造成的机会消灭柯兴这个家伙,就成了众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宽敞的大厅之中,李晟和他手下的几个亲信人物紧紧的圈围在一起,很小声互相交流了一下各自的意见,定下了对柯兴的最后任务。虽然李晟认为武陵那边的叛军不太可能发兵来攻打自己,但作为一个谨慎的统帅,他却是不想犯那个低估敌人的毛病。他将所有的部队都派到了长沙西边的益阳,摆出了一副全力防守山越军的模样,同时让甘宁的水军由洞庭湖逆阮水而上监视汉寿方面的动静。眼下,在长沙城里留下的只有刚够维持城防的基本战力。

    “看来,我们的太守大人是把精力全都放在了对武陵那边的防御上了?”安坐在家中,摆出一副不理世事模样的柯兴在听到了由下边送上来的这份情报不由得轻轻的扬了扬眉头:“果然是年轻人啊。在得到了几次小小的胜利之后居然就把‘兵战凶危’的事情给忘了,自顾自的跑上前线。真是冲动啊。”对于这情报里的描述,柯兴给了这样的一个评语。

    李晟去了益阳,同他一起过去的还有黄忠、赵芸、庞统、周力、周睿几个。可以说李晟军中的大部分都前往了前线,留在长沙的也只有诸葛亮、宋德、马良等并不出众的人物。虽然李晟把自己手下战力最为强大的亲卫队留了下来,可就是这样的亲卫和另外一千的城防军对柯兴来说却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对象。在他想来,处于有心算无心的自己只要,出击的机会掌握的好,那也应该可以轻松的拿下这些人才是——哪有吃饱了的军队打不过一群饿汉呢?

    “长沙啊,长沙,你终究是我的。”柯兴想着同时派人替自己传命令给林顶:“可以开始了,我希望从今天起长沙城再也买不到一粒粮食。”

    随着柯兴的命令下达,长沙城的百姓惊恐的发现城里的一家家米店都不再开张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派人上前去叫门询问,所得到的回答却是冰冷冷的门板。虽然还有人想冲门进去,但这些人几乎清一色的被叶韬的人马所阻挡。叶韬归顺李晟的事情只是在暗中。在李晟那边作出了决定之后,为了让柯兴摔得更惨一些,叶韬被要求尽可能的配合柯兴进行这“愚蠢”的行为。

    第一天过去了,长沙的人们隐约觉得有点不对劲,哪有全城的米店都关门的呢?

    第二天,这份不安被扩大了……

    第三天,人们的心中已经有了阴影……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