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我意三国 > 我意三国第128部分阅读

我意三国第128部分阅读

。很显然,他是要拿你的家人问罪,很可惜却是让我抢先了一步啊。李晟摇头晃脑的说道:可能再过几天,我就会收到刘璋方面递过来的外交斥责吧。不过,我和刘璋没有统属关系,他又不敢因此而向我开战,区区一个外交斥责又算得上什么呢?

    你你好卑鄙。张任指着李晟的脸咬牙切齿道。

    谢谢。这或许可以算是你对我的称赞呢?李晟的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微笑:你也知道我对西川的野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和刘璋大人算是敌人。而兵者,诡道也!既然是敌对的关系,那么用上这么一点区区的小计策离间,是算不上什么的。而且我一向认为,敌人对我明面上咒骂,暗地里的哭泣乃是对我最好的赞扬。

    你到底想怎么样嗯?张任说不过李晟略有些泄气了,声音一下子低了下来。

    我想怎样你不是很清楚吗?虽然你就算真的不肯投靠我,我也不可能杀你,最多就是把你圈禁起来,但你今年还四十不到,正是壮年之时,你就愿意这么白白浪费自己二十几年的才干么?李晟平静的反问张任。

    这唉!张任叹息了。李晟话无疑是击中了他的心,像他这样有才华有本事的将军,原本就是一直想着要建功立业的,之所以不肯投靠李晟,除了他真的在坚持那所谓的忠诚不仕二主外,未尝也没有不认为他原来的主公刘璋会因为信任他而重用他的想法。可如今,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在李晟的计谋下化为乌有,原来的主公刘璋已然将他视为背叛者,根本就不可能再对他有任何的信任。若是不响应李晟要求,投靠李晟,恐怕也真自由,被强留在在长沙等着老死了。这是自己所希望的吗?张任重重的摇了揺头:绝不他无奈,却也意识到今日的事情只能按照李晟所说的去做了,除非自己真能耐得住平和。

    好吧,我答应投靠你!张任没有办法,这违背了内心的话,让他此刻的言语变得有些僵硬起来,但,我也有一个条件希望使君你能够答应。张任思索了一下,还是开口向李晟请求。

    说罢!我一概答应。李晟微笑着。在他看来能得到张任的投靠便足够了,至于张任所说的那些条件之类的事情,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都可以答应下来。

    我希望能留在长沙。因为我不想和自己以前的同僚作战。张任用低沉的语气轻声诉说这这个请求。

    没问题。李晟点头下来,原本我就希望你能在东面帮我独当一面的。我想任命你为衡东校尉,引两个营驻守汉阳。哪里是长沙郡的门户,我希望你能把那个大门给我守牢了。

    是主公!张任看着李晟,老半天了,却是很不愿意的终于把那两个字给喊了出来。

    哈哈!李晟满意的大笑起来。与他那笑颜做对比的却是张任那略带着些许苦涩的无奈表情。

    3a知3a音3a文3a学3a网3a

    西川 第十二章 入蜀

    李晟的大军出发了,堂堂十个营四万人马,于建安十六年十二月下旬从长沙誓师出兵,踏上了对蜀攻略的开始。本来李晟最初是想等到过完年之后再出兵的,但一想到曹操很有可能在过年之后进攻汉中,李晟便觉得时间紧迫,却是不能再等下去了。

    和李晟记忆中所采用的入蜀攻略有所不同,李晟所做的打算是先拿下汉中,然后再以汉中为基地进攻益州。由于汉中和益州一样都是一个多山的地带,故而李晟此次的兵马中山地兵占有了很大的比重,而其他的诸如整编步兵营和混编步兵营之类的,也同样接受了一定的山地作战训练。李晟相信以自己手下这些人如今的作战水平,即使是与蜀中最精锐的本地部队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山地营的战力,还要远远的超过蜀中的那些人。毕竟,他们才是从小就生活在山林里的山地兵么。

    李晟大军由夷陵出发,不走水路由秭归入巴东,而走山路由偃山、沙巢而入涪陵。刘璋在涪陵接待李晟。此刻已是元旦之后的第三天了,涪陵城里过节的气氛依旧十分浓郁,连带着长途跋涉而来的李晟军将士们的脸上都有着欣喜的笑容。所有的人到此都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他们实在是太累了,因为他们的主将李晟要求他们快行,过城而不入,以致整个建安十七年的元旦,他们都是在野外度过的,直到眼下。

    当然这堂堂四万人马是小小的涪陵城难以容纳下的。李晟和刘璋商议好,就将这军营建在涪陵城外,而李晟自己则带了一个营的士兵和直属于他自己的一千亲卫骑进入城内,参加刘璋举办的欢迎宴会。

    宴会是在涪陵城的太守府大堂类举行的。刘璋是中原人,刘璋的手下大都是蜀人,整个益州政权可以说是中原的来者和蜀中本地人的结合。尽管在刘璋的父亲刘焉当政时,刘焉和本地人的关系并不是太好,但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却还是在的。这种融合的风气自然也影响到了歌舞上头。展现在李晟眼前的这出歌舞,便是既拥有中原的那种含蓄风味,又有蜀中少数民族的那种大胆火辣的味道,还有那一丝丝潜藏在歌舞内涵中的巫术之风。这样精彩且带着异样气息的舞蹈,李晟可从来也没有见过。当然,他并不是一个喜欢享乐的人。

    宴会上的气氛是很热烈的。刘璋从刘备方面的关系说起,摆出一个长者的慈爱面容来对待李晟,直呼李晟为侄,却是把李晟当作一家人。这样的情况无疑是李晟喜欢见到的。虽然他的手下都觉着刘璋是把自己的主公看小了一辈,颇有些不乐意的样子,但对于李晟来说这却是很无所为的事情:一来,他确实年轻,没必要玩深沉去糊弄人家;二来,他也有意要做出一副与人无害的模样,以缓解蜀中的某些人对自己的不满;再三,他也希望通过与刘璋在称呼上的亲近,来获得刘璋对自己的好感。毕竟,他只是想获得蜀地而已,并没有存了把刘璋满门尽灭的想法。

    这是一次军阀和军阀的会面。眼见歌舞散去,宴会进入到了互赠称号的环节,李晟心底涌起了这样的想法。尽管这是很正确的认知,尽管李晟老早就知道自己从某个方面来说也确实算得上是军阀,但从来也没有向现在这样对这个名词有着如此强烈的认知。

    互赠称号本来是一种雅俗。可是这种雅俗,到了眼下,却变成一种多少令李晟觉得尴尬的事情。你见过把朝廷的官职那做当称号互相赠送的没有?虽然自己不鸟曹操,但不得不承认朝廷还是在曹操手上的,自己和刘璋这边互相赠送这个官职称号,可是怎么也不能得到朝廷承认的,可以说是一点合法性也没有,完全算是盗版。

    这样的盗版有意思吗?李晟不知道。他只明白刘璋压了一个大帽子给自己,以至于自己也必须会一个相当的帽子给刘璋。

    镇西大将军、益州牧。这便是李晟回给刘璋的称号。比起刘璋给李晟的那个所谓的大司马、司隶校尉的称号来说,李晟给刘璋的这个似乎更合实际一些。益州原本就是刘璋的地盘,而益州在大汉国土的西片,刘璋镇守与此地,说是镇西大将军怎么也算不上是过分。而李晟的司隶校尉,恐怕还要等上好几年才行。

    但,不管怎样,刘璋与李晟互相赠送的官职都是极大的。若放在平时,只怕多少也算得上是一种造反叛乱的行径,可在眼下,已经决定是和曹操作对的两人看来,这最多只能算是对曹操的一种藐视,多少带点意滛的味道,当然也有不服气。毕竟,曹操都已经是丞相了,那么和曹操作对的自己总也不能就这么比曹操低上一头吧。

    酒宴过半,众人肚腹之中便有了许多存货。作为刘璋之别驾的张松,在偷偷的甩了一个眼神给坐在自己对面的凤雏庞统之后,便起身告罪。他解手去了,而在他出去后好一会,庞统也向李晟告了罪。这两人一前一后,却把时间错得极开,却是一点也不曾引起他人怀疑。

    就在这不曾引起他人怀疑的背景下,张松和庞统会面了。已经一心把李晟作为自己的主公,全力为李晟卖命的他,向庞统建议:刘璋不备,只引三万军于此,皆屯于西门,在城中只有区区的一千余人。与主公之精锐相比,大有不如。此诚良机也,不可失却。若能就此擒杀刘璋,则西蜀群龙无首,正可以一鼓而下。望先生切莫措施良机啊。

    这说实话,乍然听闻张松如此介绍眼下涪陵内外的情况,庞统还真有点心动。他是军师,是得到李晟信任而拥有便宜行事之权的军师。像这样好的机会放在自己面前,使得他实在有些不想放弃。然而就在他把就这么做的念头放在脑中想了想,与自己同李晟定下的方略着实对比了一下之后,他终究是摇了摇头:不可以这样。就这样杀了刘璋,夺了益州,我们会失去蜀中的人心,会让蜀地陷入混乱的。曹操已经在去年解决了马超,可以预见的是他会在今年扫平汉中。若是不能在曹操出兵之前将一切都搞定,恐怕我们这几万人就要死在蜀中了。

    那主公的意思是?张松并不知道李晟夺取益州的最终方案,因此他对于下一步该怎么做多少有些迷茫。

    先取汉中之张鲁,然后依托汉中的关卡抵御曹操的进攻,并迅速出兵解决刘璋。这便是主公和我定下的入蜀方略。在这个方略之下,对于蜀地我们应该用柔的手段,即以夺取人心为主。和原来一样,永年应该大力拉拢益州的士人,使他们产生对我军的好感。庞统微笑的说道。

    这我会去做的。不过张松略略的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主公想先取汉中,可是这汉中多关隘,且百姓多信奉五斗米道,可是比这益州要难对付得多了。我怕主公急切间下不了汉中,以至于被曹操所破。

    这件事,永年说得很有道理。当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主公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在一番争辩之下,即便是我也被主公说服了。庞统微笑的说道。

    哦?主公对于这件事的看法如何?张松微微的一愣,随即亮起了眼睛。

    主公认为,张鲁这个人在刘璋面前很强势,但在比他更加强势的人面前,却是不足一谈的。这从他一直以来都没有扩张自己汉中的领土就可以看得出来。因此对付张鲁要用一硬一软的两只手来对付他。在硬的方面,要好好的和张鲁打上几战,彻底的让张鲁惧怕我们的军队。而在软的方面,这要在一定的程度上维护张鲁的地位。张鲁可以继续当他的五斗米教教主,主公也打算公开的支持五斗米教这个道宗发展。但这个道宗必须在主公的手下得到控制。他可以弥补百姓的心,但绝对不能利用百姓的信仰而冲击世俗的政治。庞统严肃着脸对张松说道:简单的说,宗教可以成为神,但宗教不能成为皇。人有人来统治,神不能干涉人的生活。

    这这真是前所未闻啊。张松听了猛然呆了一呆,心底受到的冲击,那自是猛烈无比。好在他曾与李晟相处过一段时间,在李晟的可以拉拢下,也听闻不少稀奇古怪的想法,故而在此刻听庞统说得这些事情之后他多少还能保持住表面上的平静,并尽可能的对庞统所说的那些进行一番思考。这思考,当然是有道理,以张松的聪明,很快就意思到李晟这样做的一些目的:莫非主公是想让所有的百姓都他望着庞统,眼中有一丝恍然。

    没有信仰的民众是最混乱的主公是这么和我说的。庞统淡淡的笑着,朝天空望去的目光深邃而悠远。

    那主公就不怕那张鲁张松的话才问了一半,便卡住了。他看到庞统轻轻的摇了摇手。

    主公说一个政权想要存在下去,主要有两点:忠诚于政权的武装和能够在政权的统治下生存的百姓。只要百姓能够生存下去,他们便不会作乱;而武装力量牢牢的掌握在政权的手中,那么这个政权,那这个政权就可以用它来威胁其他人。而且主公为了对付张鲁,还准备创立另外一个宗教。只不过这个宗教的头头年纪还小,暂时还不能出来做事。庞统略有些神秘的说道:这些事情,你知道就好了。等国家的一整套确立起来还要好几年呢。到时我们再处理这些琐碎的事情也不迟。对于张鲁的担忧,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那么激烈的。

    我明白。张松重重的点了点头:替我像主公问好。了解了一切张松,对庞统拱了拱手,随即当先一步走了出去,返回了宴席。

    庞统也返回了宴席,在歌舞再次上来的时候,他小声的借着歌舞的喧嚣将张松来找自己的这件事情给李晟说了。[知音

    嗯,士元,你这样做很好。我们确实不能在这里就和刘璋起冲突。眼下我们才入蜀中,恩信未立,几无立锥之地,在对待刘璋的问题上,我们应该以缓为主,以攻心为上。而且眼下我们和刘璋签订了协约确定了联盟,我们是断不能自己去破坏这个联盟的。李晟点头对庞统的作为表示肯定。

    在李晟和庞统的反对之下,李晟军中终于没有在涪陵直接对刘璋展开突袭,而是在一片十分友好的气氛中与刘璋分手,带着刘璋的命令,踏上了前往葭萌关的入城。此刻张鲁方面并没有对葭萌关进行威胁,按说李晟不应该显得这么急切才是,但李晟真切的知道,自己不急是不行的。眼下已经是正月了,或许别人对接下来的事情一无所知,可他李晟却清楚的明白,曹操将会在今年十月进兵东吴:十月出兵,翌年三月而回在江东强大的水军拱卫之下,曹操吞不下东吴,一时间也没有能力对其他地方进行征讨,只在建安二十年也就是三年之后,才起兵灭了张鲁,拿下汉中。

    不过从曹操拿下汉中所经历的战斗来看,张鲁军对于曹操的抵抗并不激烈。虽说这其中也有张鲁军并没有得力的大将,且身边还有一个叫杨松的小人的缘故,但从张鲁的表现来看,张鲁对于争霸天下并没有太大的念头,他之所以对蜀中如此的痛恨,总是时不时的攻打西川,恐怕不是为了拿下西川好以此为基业争霸天下,而单纯的只是为了自己死去的母亲报仇的缘故。

    恩,解决张鲁应该会比解决刘璋还要顺利吧。眼下马超还没投靠到张鲁那边,张鲁手中的能人也只有他弟弟张卫、将军杨柏和军师阎圃三人而已。比起蜀中人才多多的情况来看,似乎先拿下汉中似乎是最好的抉择。带着这样的想法,李晟到达葭萌关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令葭萌关的守将高沛、杨怀二人迅速的整顿好自己的兵马,准备配合自己出兵攻打张鲁。这正是建安十七年的二月初二,是那龙抬头的日子。李晟开始准备向北进兵了。

    还有两年的功夫!李晟这样对自己说道,他暗暗的告诫自己:必须在三年的时间里解决眼前的这一切。

    时间并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依旧不停的流逝着。虽说一只南美的蝴蝶轻轻的煽动翅膀很有可能造成北美的一场大雨,但对于李晟来说是晴天也好雨天也罢,整个天下大事的分和在他没有下大力气整顿,发挥自己影响的时候,却依旧是按照他原来的面目进行着。

    匆匆的半年,李晟的时间在不断的训练士卒,打探有关阳平关的情报中度过,当时间转到了十月的时候,曹操对东吴的攻击,确切的说是对淮南刘备和江东孙权发动的攻击开始了。曹操将兵马移于临淮,虎视眈眈的窥视着西、南两面的动静。

    曹操出动了他的水军哦。当着李晟和庞统以及西征军诸位将军们的面,罗照把这个最新消息汇报给了他们知晓。

    曹操的水军?他在邺城训练的部队?他是如何把水军带到临淮前线的?对于这个惊人的消息,李晟和庞统皆是一副错愕不已的模样。

    曹操从彭城开凿了一条运河到淮安,将淮水与洪泽联系在了一起,直接把在泗水河边上的任城所建造的水师战舰直接运到了洪泽,送到了临淮的背后。罗照解释说道。

    曹操为此动用了多少人力?庞统追问道。

    徐州方面屯兵二十余万。罗照回答。

    呵,好大的手笔啊。李晟吃了一惊,尽管早就知道曹操所领有的中原乃是全天下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但李晟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