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仗剑诀 > 仗剑诀第99部分阅读

仗剑诀第99部分阅读

   两个华山派弟子去取了饭食,然后顺着山路一路而上,不过走的却不是很快,这天黑山险,就算是华山门下,亦是走的小心翼翼,尤其是这些武功不显的小辈。

    行云并没有一直跟在那二人的身后,华山一条山路,太易把守,行云只好由另外一侧,凭着自己超强的功力强行登上,只是每隔一段距离,回一次山路旁,来看看那二人的去向如何。

    不过这一看,到是让行云替那两个少年捏了一把汗,这上山之路在白日里就已是险极,此时天色早暗,更是难登,而且那两个少年的武功并不怎么高明。

    行云不禁心下暗到:“那个郑严对自己的弟子是不是太苛刻了?这要是万一失足,便就无救!哪有这样对待自己徒弟的人?”

    行云想到这里,再看那山路已是渐近峰顶,路上没了华山门下看守,当下便跟了其后,要是那两个少年有个闪失,便暗里伸手助他们一把。

    不过好在这一路总算是有惊无险,再走不多久,那悬空洞已是到了。

    行云当下跃了上一株巨树上隐起了身形,这华山上巨树颇多,行云到不虑没有藏身之处。

    “此处到峰顶已是不远,上山之路几已全无。”行云在树上眺望华山之险峻,不禁由衷的暗自赞叹。

    收了回目光,再看眼前,正是一面峭壁千丈,却是不见那悬空洞的影子。

    “悬空洞,顾名思义,那洞应是在半空之中的?”

    行云正自四下里张望,便见那两个华山少年寻了到一处木桩,然后取出绳索绑在上面,二人随即顺了那绳索往崖下跳去。

    行云见了,便知道自己猜的对了,心下暗到:“看来这悬空洞与安乐谷中的千星壁有异曲同工之妙,应都是在峭壁上的洞眼了。

    只不过千星壁上的洞眼离地数十丈,而这华山离地怕得有数百成千丈了。“

    既然知道了悬空洞的所在,行云自不再急,又是等了片刻,那两个少年爬了上来,手中的食盒已是没了,二人低语了两句,随后将绳索收了,望山下而去。

    那两个少年所说,行云听了到,是那二人担心垣晴之语,当下心到:“垣师兄看来在这华山年轻一辈中的口碑很好,有些与行剑师兄相似。”

    那两个少年已是走的远了,行云却没有立刻下去,到不是他担心这周围有人看守,行云方才已是暗里查过,这周围并无他人。想这一面是峭壁千丈,另一面只有一条下山之路,路上又是防守严密,华山根本便不用再派人来多此一举。

    行云此时不动,不过是想静一静,此番要如何做,有什么得失,行云都要先计算好了,绝不能卤莽。

    今日在大殿里,行云亲耳听到赵不忧占了上风,这虽然对自己有利,可那罗其星也非是一般人,谁也不知他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将这局面扭转过来,行云可不想见到这个结果。

    “那我如今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将垣师兄带走,这样一来,没了垣师兄这个人证,赵不忧便不会再有麻烦,也就不会被人知晓他与萧寿臣的关系。

    而且这也算是救了垣师兄一命,否则赵不忧如果胜了,那垣师兄的结果便可想而知。“

    行云想来想去,就觉得将垣晴带走是最好的办法。

    “不论是为我,还是为了垣师兄,都是将他带走的好,只不过在这之前,是否要先说服垣师兄。

    虽然我可以将他硬带了走,但那只能更加深他对我的误会。“

    赵不忧一心想置垣晴于死地,必然有什么机密之事被垣晴听了去,想来也和萧寿臣有关,只要能说服垣晴,那行云便能再知道些萧寿臣的布置,行云可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行云在那巨树上站了足有小半个时辰,将这想的清了,再看那当头明月渐正,时间已晚,不由得心到:“怎么说服垣师兄,那等见了他后再说,我非是口舌伶俐之人,实在说不动,也只好用强了。”

    “不论如何也不能让垣师兄留在华山!”

    想到这里,行云从那树上跃了下来,到了那木桩处,往下看了看,便见那下面约莫十来丈处,隐隐有些亮光传来,应是那囚禁垣晴之所了。

    行云当下也不再耽搁,往前一跨,身形便是直落了下去。

    ……

    悬空洞中,一盏油灯如豆,正是行云方才看到的那点亮光,垣晴坐了在洞里眉头深锁,身前的食盒里的饭菜到是不错,郑严并没有苛待了他,可他此时一点的胃口都没有。

    望着眼前三指粗细的精铁栅栏,垣晴暗到:“师父他竟然和万剑宗做那密谋,我若不说出来,自然保的住师父的性命,可华山又会如何?这江湖又有多少人会死去?但我要是说出,那师父的性命便立刻不保。”

    垣晴正想了到这里,就觉得洞前黑影一闪,竟是落下一人!

    垣晴虽然经脉被锁,但眼力未退,可他却仍看不清这人的动作,便只觉得眼前一闪,那人已是走了到栅栏之前。

    “垣师兄。”

    行云并没有蒙面,他已是下了决心,无论说动与否,都要将这垣晴带走,根本不做什么掩饰。

    行云由那山上寻了灯光而下,正是落在悬空洞前的一点凸出之上,便见这洞口一丈来阔,迎面一道精铁栅栏拦了去路,里面则是宽敞许多,而那垣晴,此时正抬头望着自己。

    “原来是万剑宗的宗主来了,垣晴哪敢当得这师兄的称呼,还望宗主不要折杀了在下。”

    垣晴言语之中大有嘲讽之意,面上却是一无表情。

    行云听了也不以为意,他知道垣晴这不过是对自己有了误解而已。

    行云只是微微一笑,铁剑轻弹出鞘,只一闪间,那三指粗细的精铁栅栏竟是如泥而断,连半点的声息都未留下。

    垣晴虽是惊讶行云的武功,可仍是讥到:“宗主果然是神功盖世,莫非此来是专门炫耀不成?”

    行云闻言摇了摇头,进了去,盘膝坐在垣晴的对面言到:“垣师兄莫再出言讥讽,行云说过,垣师兄定是误会了。”

    垣晴看着行云,并不说话。

    行云并非是口舌伶俐之人,此时垣晴一言不发,他到也找不出什么好说的。

    便在此时,一阵山风袭来,洞里的油灯忽闪,直映的垣晴颜面更是憔悴,行云想到他与自己初见时的样子,与现在相比,虽不是判若两人,可也差了许多。

    正想到与垣晴的初遇,行云突然心念一闪,言到:“我见过德皇前辈了。”

    行云这话说的似乎没头没尾,可垣晴闻言却是一怔,那一直不变的面色终是动了。

    行云看在眼里,心到:“这果然是个办法,我第一次见到垣师兄的时候,垣师兄便对德皇前辈最是推崇,既然我与他说不通,那便只好由旁处下手了。”

    垣晴虽是面色一动,可随即冷到:“德皇前辈何等身份,就算你是万剑宗的宗主,也未必能见的到他老人家。”

    行云闻言不禁摇头苦笑,自己说的话,垣晴到都不信了,当下只好言到:“行云并非是用言语来诳垣师兄。

    德皇前辈,行云见过两次,一次是太原你我分手,我被明非先生邀了去剑竹岛,第二次则是在青城之围后,这二次,垣师兄不会全无耳闻吧?“

    行云的这两次登岛,江湖上确实你是全无风声,那第一次,行云和明非先生还有慧剑被武当一路尾随到登州,看到的人并不少,而第二次更是有飘渺天宫主人宣布支持万剑宗做为明证,垣晴方才不过是气话而已。

    见行云仍是那副诚恳模样,垣晴也不禁有些个犹豫,想起与行云两次联手共战马家兄弟,垣晴的神色终是缓和了些,当下言到:“就算你见了德皇前辈,那又如何?你不要想来说服我,师父于我有养育之恩,我是不会害他的。”

    行云见垣晴的神色已缓,当下也不在意他对赵不忧的态度,只是微笑到:“那行云便先不提其他,我们只说德皇前辈,当初我第一次遇到德皇前辈的时候,他老人家给我讲了些江湖道理,行云听了,本不太信,可在这江湖越久,越是觉得引人深思。

    垣师兄极推崇德皇前辈,所以行云便想转述些个给垣师兄听。“

    行云说完,见垣晴的神情又有松动,便知自己的话是说的对了,不禁心下暗到:“如果我此时能将垣师兄说动,那是最好的结果,可要比强带他离开华山好上许多。”

    想到这里,行云微微一笑。

    第452章 千仞太华虽是险(三)

    垣晴既然能听的进去,行云当下便将德皇对自己所说的那些,拣重要的讲了一番。

    当然,涉及到万剑宗的隐秘,行云自然不会说出来。

    那些言语之中,大多是德皇对这江湖大势的看法,行云在旁细细的说了,垣晴却是越听越惊。

    当听到德皇竟然可以为江湖大势牺牲小派,甚至是九辅之时,插口断言到:“不可能!德皇前辈为了困住天命,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生!这样的前辈怎会是你说的那种人?怎么可能罔顾他人性命?”

    垣晴言下之意,自是全然不信。

    行云闻言,也不恼他,心下只是暗到:“垣师兄只要能与我说话便好,先不管他信与不信,只要不再沉默,便万事都可商量。”

    垣晴此前不是沉默便是冷嘲热讽,行云根本便无从下手,尤其是自一路到华山大殿,根本就是一语不发,好似心死的模样,那个样子,行云如何才能说服的了?而此时他有了关心之事,不论态度如何,总是有了不同。

    至于垣晴不信自己所言,行云并不觉得意外,就是他自己在那剑竹岛时,骤听德皇如此说来,也是不信万人景仰的德皇竟会有如此想法。

    “那垣师兄认为应是如何呢?”行云看着垣晴,突然反问到。

    垣晴本是张口欲言,可却又是冷到:“你莫非是要挑我说话,才故意编造不成?”

    行云摇了摇头,暗到垣晴对自己当真是多疑了。

    便见行云满面的诚恳,言到:“垣师兄,虽然不知你究竟是为什么误会我,可行云方才的那番话确是实言,都是德皇前辈所讲。”

    说到这里,行云微笑到:“我要真的来诳师兄,也不会用这样的话来骗你不是?”

    垣晴闻言心到:“他这话也对,真要骗我,自然不会说出这样有悖常理的话来,莫非他说的是真的?”

    见垣晴神色松动,行云言到:“这个江湖不需善恶分明,只需秩序,这才是公道,想来这是德皇前辈的本意了。”

    垣晴闻言不禁问到:“那你觉得这是对的?”

    垣晴这一问,行云却是一怔,随即沉思起来。

    这些年,他除了练功,便是到处奔走,随后更是被萧寿臣的阴谋压的喘不过气来,德皇当初的一席话,行云虽是有些领悟,可却没有时间去细想,直到了今天再被垣晴提将起来,可这一时半刻的,又会有什么答案?

    沉思片刻,行云只好言到:“对与不对,我也还没有答案,只不过略有些所得而已。”

    行云又是想了想,言到:“德皇前辈的道理并不难明,可这道理是对是错,却要看如何看待。

    想那些被牺牲的小派自是不愿且也无辜,可因此避过大乱,这江湖被救的人却是多数。“

    顿了一顿,行云沉声到:“万事没有绝对,便要看如何取舍,德皇前辈所言,便是舍小利趋大利,这道理人人皆是明白,可谁也不愿意成那被舍的一方。”

    行云说到这,微皱了皱眉头到:“比如说我,如果当真要舍弃青城而成全这江湖安定,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拼了这全力,我也会去阻止。

    而依德皇前辈所言,莫要说小门小派,就算是九大门派,只要牺牲的那些比所挽救的损失要小,德皇前辈都不在意。“

    垣晴的眉头亦是深皱,显然行云口中的德皇,与他多年所想的德皇有着太大不同。

    便听行云继续言到:“虽然这对与不对,我并没有答案,可有一点,却不能不承认。”

    垣晴猛的抬头看着行云,便见行云却没有看着他,而似在自语到:“不在其位,便不知其中的难处,虽然垣师兄比我年长,可却地位不显。这不是行云在取笑垣师兄,而是自从我做了这万剑宗的掌门后,所看到的,所要做到的,都与此前截然不同。

    江湖不能乱,江湖乱了,小门小派固然难以自保,可大派更在风口浪尖,一个不好,下场更惨也说不一定。“

    万剑宗中,不论是郭,秦二人还是焉清涵,甚或张松山四人,这些人虽与行云的关系密切,可行云却无法与他们吐露,行君则是远遁,行踪不定,今日面对这垣晴,行云反是尽吐心事。

    垣晴在旁默默的看着行云,心下知道行云不是在做作,不禁暗到:“莫非我当真是误会了他?虽然他如今的武功身份都不同了,可这为人却与以前并无什么区别,这一番言语,显然心下仍是良善,也无虚伪。”

    垣晴本就对德皇推崇万分,方才骤听行云的转述,心下只是不信,可如今再是细想,又有行云所言,不禁大是改观,当下言到:“德皇前辈如果只是牺牲他人来达到他对这江湖的看法,那还另说,可他如今却是连自己一起牺牲,困住天命便是明证。”

    行云见垣晴似是赞同,便在旁应和到:“德皇前辈确实没有存了私心,他那唯一弟子,明非先生,更是慎行慎言。”

    垣晴点头到:“所以我更是佩服他老人家,不错,这江湖确不能乱,也正因为他老人家要这江湖不乱,才会有人坐不住!想千方百计的搅乱这江湖!”

    行云闻言,心下一动,暗到:“垣师兄所言的‘有人’,难道是指萧寿臣?”

    行云想到这里,可却不去追问,此时还不到时机,当下只是随着垣晴的话说到:“江湖不乱,这是大德。

    德皇前辈曾言大德小德,救一人一派不过是小德,只有把江湖归一秩序不成乱世,才是大德,想来确有道理。“

    说到这里,行云却是一顿,摇了摇头。

    垣晴见了疑到:“你摇头做什么?”

    行云叹到:“但这只是道理,道理虽是明显,可真要去做,面对那些无辜之人、无辜之派,为了那大德去牺牲他们,这我也难下手,要是再牺牲我身旁之人,我更是不会愿意。

    这人在世上皆有感情,若只凭道理行事,也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了。“

    垣晴听到这里,好似想到什么,片刻之后才是缓缓言到:“大圣非人!”

    第453章 千仞太华虽是险(四)

    “大圣非人?”

    行云一怔,有些个不解,不过垣晴也没让行云多等。

    便听垣晴在旁言到:“四年之前,我刚是晋了魂级境界,有幸被师父带了去听本门太师祖的教诲,他老人家当时品评这江湖中人,在谈论到德皇前辈时,曾言他是大圣大智慧。”

    行云闻言心到:“垣师兄对他那太师祖似是很崇敬,想来他那么推崇德皇前辈,也与这有不少的关系。”

    行云正想了到这里,就听垣晴继续言到:“不过那时的太师祖曾在这评语之后加了一句话,那便是凡大圣者非人!”

    垣晴说到这里,顿了一顿,言到:“这大圣非人我当时并不很懂,可如今看来,当是与那大德有些关系。

    太师祖曾是言到德皇前辈超脱凡俗,既然脱俗,也自没了凡俗之想,这江湖大势在他眼中,只有道理而没了私情,至于那些被牺牲的人或门派是否无辜,便不重要了,只要公道还在便可。“

    “好个公道!”

    行云听了垣晴之言,心下暗到:“公道,公道,这个公字,往日里并未仔细注意过,可此时看来却是大有深意,没了私利,才是公,可是人皆为私利,能舍了私利,也确实非人了。”

    想到这里,行云暗点了点头,言到:“垣师兄的那位太师祖如此眼光,定也是位高人吧?不知名讳是?”

    垣晴闻言却是摇头到:“他老人家在江湖中名声不显,全因不擅武功,也未曾在江湖上行走过,所以别派中人并不清楚他老人家的事迹。”

    不过垣晴随即又是言到:“可华山上下却都是知道他老人家的智慧,所以地位超卓,只可惜太师祖他三年前就已过世了。”

    行云见状自不再去细问,虽?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