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满城尽是黄巾军 > 满城尽是黄巾军第31部分阅读

满城尽是黄巾军第31部分阅读

说馆陶,咱们想要重建家园都是难事,年轻的,有把子力气的,都别愣着,赶紧帮忙。”一个年长的老汉望着徐峰等人埋头拼命的模样,大受感动,急忙转过身来冲楞在岸边的围观百姓大声怒喝起来。

    “就是,徐将军可是为了馆陶数十万百姓,都别愣着了,别忘了,徐将军还答应每人每户给我们五千文的补偿,咱们岂能袖手旁观。”

    “就是,算我一个。”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也上。”

    “你们不上,老子可得上,他娘的,我叔父全家就在馆陶,到时候若知道我见死不救,不砸死我才怪。”

    岸边的数万百姓,一时间群情激奋,很多人纷纷挽起袖子上前帮忙。

    “轰”的一声,在众人出手相助之下,巨大的云梯总算彻底扎进了巨口之中。因为云梯足够巨大,一时间承受的冲力也是惊人,就算两旁众人不住的拉拽绳索,云梯仍旧不断的被洪水冲的剧烈摇晃,甚至云梯中间那些竹子林木受不了洪水的猛烈冲击,咔咔咔,不断的传来碎裂折断的声响。

    “还愣着干什么,将马车全部拉过来。”因为徐峰事先早有准备,生怕一时堵不住决口,徐峰足足准备了几十辆马车。

    “主公,马车来了。”

    “全部丢下去…一个不留。”指了指汹涌澎湃的河堤之水,徐峰面色冷峻的说道。(未完待续。。)

    ps:  很多朋友觉得徐峰不够狠辣,投身黄巾,徐峰唯一的底牌就是善待百姓,不喜欢的,逍遥不想勉强,继续支持的,逍遥这厢有礼了。

    第一百五四章节、鬼才出山(求订阅)第一20

    “让开…”见几个兵卒费力的正在抬一辆马车,典韦怒喝一声,大步上前,虎腰一弯,两手一探,蒲扇大的大手稳稳的抓住马车的车辕,随着一声大吼“起”数百斤重的马车轻松的被典韦举了起来,举着马车阔步走到决口之处,扭腰借力,嗖的一声,马车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扑通一声落入洪水之中。

    “嗖嗖嗖…”一辆又一辆马车,被典韦一个接着一个,极为轻松的丢到水中,眨眼之间,被剧烈冲撞的巨大云梯又多了一道屏障。

    “翼德…你怎么才来。”刚刚将最后一辆马车丢入水中,抬头正好瞧见张飞一脸y霾的迈步走来,典韦顿时一愣。

    “张飞,关羽死了没有?”一个不知情有的兵卒好奇的问了一句,因为当初张飞孤身一人留下来跟关羽对决,很多兵卒都知道这个事情,自然对关羽的下场有些期待。

    “滚你娘的。”张飞心中憋闷,当即爆了粗口。

    “现在什么时候,还有心思在这啰嗦,赶紧将岸上的土石巨木丢到决口处。”徐峰瞥了一眼张飞,见张飞脸sè不悦,也能猜到个大概,别说他,自己都把董卓刘备放走了,何况张飞重情,就算关羽败在他的枪下,他岂能忍心下手,真要毫不留情的将关羽杀掉,他就不是张翼德了。

    “诺”紧急时刻,谁也没有心思理会其他,众人纷纷拿起岸边的土石丢入决口之处,可是。就算有云梯阻隔,洪水仍旧势头凶猛,大自然的威力。岂能小觑,这些丢进决口之处的土石,宛如丢在汪洋之中的一小粒石子一般,短时内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

    “太慢了…”看着一筐筐土石丢入决口,丝毫作用不起,徐峰无奈的摆了摆手,愁容满面的在四周一扫。周围的林木几乎已经砍伐殆尽,马车也悉数丢了下去,能抵挡洪水的东西。当然越大越好,小小的土石,如牛身上的毛发一般,沧海一粟。能起多大作用。

    “咦……”目光扫了一周。最后落在远处那些马匹身上,徐峰眉头微微皱了几下,最终还是咬牙脱口道“将那些马屁杀掉,用绳索捆起来丢进决口中。”

    “啊…主公,不可啊,那可是五百匹战马啊…若是杀了…ri后打仗如何是好?”薛城忙劝道。

    徐峰瞪了一眼薛城,语气不容质疑的道。“管不了那么多了,战马死了可以再弄。人死了,便永远没有机会了。去。都给我牵过来杀掉。”

    “主公…”一旁的典韦也跟着劝阻,徐峰没有说话,脸sè瞬间y寒下来,冷冷的扫了众人一眼才道:

    “救人要紧,不管多大的代价,我徐峰都不在乎,就算搭上老子这条命,只要能让数十万百姓免受洪水之苦,本帅也甘愿。”

    “诺”徐峰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众人还能反驳什么,薛城急忙带人跑向了岸边的那些战马。

    本来还想将战马牵到决口之处,可是这些战马,早就被猛烈的黄河之水吓的躁动不已,就算兵卒生拖硬拽,战马硬是赖着不走,薛城脸sè一沉,眼中寒光一闪,咬了咬牙,最终还是冷冷的冲身旁的兵卒道“杀”

    “噗噗噗…”场面很血腥,过程很残忍,可是,所有的将士,全都心中一阵剧痛,这些坐骑,有典韦的,有张飞的,更有徐峰的,也有虎卫的,为了堵住决口,徐峰算是彻底豁出去了,很多兵卒几乎都是流着泪将战马死尸抬着丢进滚滚洪流之中。

    当最后一匹战马抬到徐峰近前的时候,薛城声音哽咽的冲徐峰喊了一声“主公…”

    徐峰转过身来,顿时表情有些僵硬,是自己是战马,是当初周仓送给自己的乌骓马,虽然陪伴自己的时ri不多,但是,这一年,自己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多少次血战,都是由它陪伴,杀敌斩将,并不只是武将兵卒自身的功劳,也少不了战马良驹的贡献。

    人都是有感情的,徐峰更是如此,当初为了一块饼,自己都能时刻铭记,见自己战马被杀,徐峰并没有责怪薛城,薛城跟随自己最久,对自己的脾气最是了解,徐峰跟兵卒将士一向同甘共苦,兄弟相称,若杀战马,徐峰自然身先士卒,绝不例外。

    见徐峰眼角发红,面容略显呆滞,薛城摆了摆手,让兵卒将徐峰的战马放在岸边,薛城无奈的叹了口气起,转身带着几个兵卒继续加固堤坝。

    虽然很心痛,很不舍,但是,徐峰并不是婆婆妈妈之人,男儿立于天地间,当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拿得起,就得放得下。

    “周仓大哥,今ri我徐峰对不住你,希望你的在天之灵,能够体谅兄弟的苦衷。”说完徐峰冲一旁的典韦摆了摆手,典韦无奈的点了点头,迈步上前,弯腰托起徐峰的战马,嗖的一下,丢进了水势变缓的决口之中。

    经过多番努力,水势终于变缓,如今正是加固堤坝,装填土石之时,土石丢入水中,极易被水流冲走,为了更快的将堤坝彻底堵上,徐峰亲自带领两千兵卒,众人腰间绳索相连,手挽手,肩靠肩,一起下水,用人墙彻底将决口堵住。

    “快点装填,不可怠慢。”

    剩余的那些兵卒还有百姓,所有人全都被徐峰的举动震惊了,纷纷上前往决口装填土石,二千兵卒加上数万百姓,众人齐心协力之下,人定胜天的一幕,终于完美谢幕。

    “主公,决口堵住了……决口堵住了…”身旁的典韦兴奋的大叫起来,所有将士,岸边百姓,全都欢呼不已。

    掌声喝彩声,惊呼声,纷纷响起,久久不绝。

    “现在还不是松懈的时候,继续加固堤坝,将装填的土石彻底给我夯实打严不可怠慢。”爬上岸头的徐峰望着阳平方向的一片汪洋,心中五味翻腾,不知该高兴还是该追悔。水淹阳平,不费一兵一卒,轻松剿灭董卓四万西凉jg兵,如此大胜,乃是徐峰率领黄巾征战以来最经典的完胜,可是,后果却远远超出自己想象,若不及时修堵堤坝,数十万百姓就得葬身洪水之中。

    “波才”

    “末将在。”

    “命你率领二千兵卒火速赶往凌云渡,无论如何,都要将凌云渡口给我堵上。做不到,提头来见。”形势万分紧急,不容懈怠,徐峰的表情仍旧一脸的铁血无情。

    “诺,主公放心,末将死也要与管亥将凌云渡堵住。”

    “薛城”

    “在”

    “你率领一千兵卒继续在此稳固堤坝,不得有误。”

    “诺”

    “其余众将士随我去附近州郡火速救援。”既然凌云渡已经决口,附近百姓肯定有不少遭殃的,虽然乱世命如蝼蚁,但是,徐峰的唯一底牌,就是百姓,若被人知道自己决堤淹死了数十万百姓,谁还跟你混黄巾啊。

    “诺”所有兵卒再次乘上木筏分赴各地,徐峰刚刚跳上木筏,没等出发,于禁提着大刀跳了上来。

    “于禁…你找死不成。”没等徐峰开口,一旁的典韦双手戟猛然举起,直接抵在于禁的脖颈之上。

    “你上来作甚?”徐峰厉声喝道。

    “徐将军,文则之前多有得罪,还请徐将军不要计较,听闻将军要去馆陶救人,文则愿往。”面对典韦的冷血出手,于禁还真有些吃不消,急忙抱拳冲徐峰说明来意。

    “也罢,既然是去救人,人多自然是好事。”徐峰点了点头,冲典韦打了个眼sè,示意典韦住手。

    “哼…若是你敢有不轨的念头,典某手中的铁戟可不饶你。”狠狠的瞪了于禁一眼,典韦怒喝道。

    “出发…”见众人准备妥当,徐峰一摆手,乘坐木筏的黄巾水上大军,宛如鲨鱼迁徙一般,同时电shè而出,平静的水面之上,留下朵朵翻滚的浪花。

    河堤之上的数万百姓望着徐峰等人远去的背影,心里都明白,先前冀州那伙到处劫掠无辜、残害百姓的黄巾军绝对不是徐峰等人,因为,徐峰绝不会弃百姓于不顾。

    弃百姓不顾,徐峰的确做不到,曹cāo刘备等人皆是乱世枭雄,徐峰只是一个后世穿越者,他没有那么心狠,数十万百姓,那不单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啊,人命再不值钱,也是人命。

    ……“嘉公子,前面这座山,就是呼啸山了,翻过这座山,就是阳平地界了。”说话的是个身形魁梧,冷峻壮硕的汉子,此人额骨高突,二目如电,单凭这股令人生畏的一身煞气,就知道绝不是无名小辈。

    “郭战,派出的探马可曾回来?”说话的是个面容俊朗,身形清瘦的青衫公子,约莫十六七左右,剑眉星目,面如冠玉,一身儒雅,手拿一把jg致的折扇,衣衫瓢摆,纸扇轻摇,配上那俊朗的相貌,颇有一股天然风流的风采。

    说话的不是旁人,正是颍川郭府的郭嘉郭奉孝。

    郭战摇了摇头,刚要回禀,远处一阵马踏銮铃之声响起,“报,公子,阳平急报。”

    “哦?发生何事?”

    “刘备ri前假冒黄巾,到处劫掠,荼毒百姓,不料却在阳平,中了主公埋伏,就连随后赶来的董卓四万大军,也悉数被杀。”探宝来到郭嘉近前,很是恭敬的翻身下马弯腰单腿点地冲郭嘉回禀道。。)

    ps:  支持逍遥的朋友们,逍遥在此给各位还礼了。很感谢你们一路以来的支持。

    第一百五十五章,郭嘉出手

    “咦?徐将军帐下不过几千残兵,就算有通天彻底的本领,又怎能旦夕之间,连灭刘备董卓四万大军,简直一派胡言。”郭嘉闻听之后,大吃一惊,不过转念一想,顿时否定了心中的疑虑,徐峰四五千残兵败将,竟有如此大的本领,诛杀刘备董卓数万人,断然不可能。

    “公子,主公…掘开了黄河之水,引水倒灌阳平,如今整个阳平早已一片汪洋,村庄田地…全都被水淹了,到处都是水,白茫茫一片,可吓人了。”报信的兵卒回想起自己先前的所见所闻,仍旧心有余悸,说话都不住的牙齿打颤。

    “嘶…果真如此?”郭嘉听罢,先是一惊,随机脸sè一阵舒展,嘴角竟然多了一丝邪魅的笑容。

    徐峰?我倒还以为你会顾念百姓,想不到为了大业,你竟然如此心狠手辣,如此心机,果然难得。

    何为明主?一是仁义之主,让人敬仰,厚待百姓,行仁义之道。二是乱世霸主,让人敬畏,狠辣果断,行王者之道。

    先前跟徐峰多次相谈,郭嘉觉得徐峰虽然人称鬼狐,杀人不眨眼,行事果断,但是还是心肠太软,甚至在百姓面前,没有丝毫上位者的气势,这一点,郭嘉很不认同,乱世争霸,只有雄主枭雄方可立足,徐峰,还不够狠。

    这次徐峰的果断出手,虽然郭嘉不明真相,心里还是很赞同徐峰的神来之笔,够果断。够狠啦,天时地利,皆掌握的恰到好处。

    不但借了董卓的手。除掉刘备,更能借助地利,不费一兵一卒弹指间灭掉董卓四万西凉大军,徐峰,果然高明。

    “继续向阳平进发,不可怠慢。”郭嘉沉思良久,心中还是担心徐峰等人的安危。急忙吩咐身边的家将继续赶路。

    这一次郭嘉足足带了两千人马,虽然没有真正出山相助,但是。既然徐峰送给郭府如此一份厚礼,自己怎么也得有所表示,就算投桃报李也是应当。

    “公子,不好。前方山脚下发现西凉残兵。”刚刚翻过呼啸山。走在前头的家将急忙跑到郭嘉近前禀告。

    “西凉残兵?有多少人?”郭嘉吃了一惊。

    “人数两百多人,打着西凉刺史董卓的旗号。”

    “啊…呀…徐三光啊徐三光,你糊涂啊,灭了对方四万多兵卒,为什么不把董卓等人一并除掉,董卓一旦回到西凉,弹指间就能聚拢数十万jg兵猛将,灭再多的西凉兵。也不如干掉董卓永绝后患啊,徐峰。你果真糊涂。”郭嘉捶胸顿足,不住长叹,刚刚对徐峰水淹七军的好印象,瞬间化为乌有。

    他对徐峰,确实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徐峰连番举动,确实让他震惊,但是,一旦对他期于厚望,他又能让你大跌眼镜。

    “郭战听令。”

    “公子有何吩咐。”

    “既然董卓的残兵被我等遇上,我郭嘉就为主公除掉这个祸根,帮他永绝后患,传令兵卒,火速追击,将这些董卓残兵,就地格杀,一个不留。”虽然郭嘉一身儒雅,看似文质彬彬,但是,说话的语气,惊人的气度,可丝毫让人不敢小觑半分,郭战闻听之后,当即重重的点头“公子放心,郭战必定不负公子所托。”

    “来啊,随我下山,诛杀董卓。”郭战当即大手一挥带领一千多名jg壮家兵向前疯扑过去。

    ……“文优,阳平之行,真是凶险万分,若不是徐峰仓促撤军,吾命休矣。”好不容易从附近村庄抢了一头瘦驴,董卓骑在驴背之上心有余悸的冲身旁的李儒道。

    “文优也不知何故,如此天纵良机,徐峰竟然撤军而走,一路之上,也未曾听说有何援军到来,不知究竟出了何事?能让徐峰将唾手可得的完胜于不顾,看来主公洪福齐天,承蒙上天眷顾,古语有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主公ri后必定声望ri隆,霸业有望。”李儒苦思良久,纵然机智过人,也不明白徐峰撤军之缘由。

    “嚯哈哈,文优此言,本公甚是欣慰,借你吉言,看来ri后老夫霸业有望啊。”虽然此行狼狈不堪,甚至九死一生,但是,只要回到西凉,董卓便可瞬间聚众数十万大军,何况自己有剿灭匪首张角的不世之功,朝廷必定会厚待自己。

    “此行确实凶险,未出阳平地界,主公不可大意,文优始终觉得贾诩此人…”李儒一脸严肃的劝慰道,听李儒提到贾诩,刚刚心情变好的董卓顿时大怒。

    “贾诩贾文和,若不是他,本刺史何至落到今ri之境地,说什么逆贼徐峰正在阳平,全是胡扯,让他搜集情报,竟敢如此懈怠,敌我不分,情报不明,害得老夫四万大军全军覆灭,可恶的贾诩,老夫誓要将他碎尸万段,不然难消心头之恨。”

    董卓暴怒不已,两只大牛眼瞬间气的充满血光,本来就丑陋难免的面目,暴怒之下,更先狰狞。

    李儒一边缓步前行,一边低头沉思,如此惊天筹谋,难道真是徐峰所为,可是,的确是刘备假冒了黄巾,就算贾诩情报有误,罪责也不在贾诩。

    李儒有一件事一直心中不明,阳平之战,时间地点天时地利,徐峰如何掐算的如此jg准?可是李儒转念一想,虽然贾诩留在冀州搜集情报,可是此人并无过人之处,就算是他,也未必能够做出如此完美的布局。李儒是越想越不明白,不过对贾诩,他心里还是有?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