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满城尽是黄巾军 > 满城尽是黄巾军第123部分阅读

满城尽是黄巾军第123部分阅读

完美的娇躯之上,徐峰终于憋不出笑了。

    “你…”两人这才恍然大悟,竟然被徐峰给骗了。

    “我正好有一首诗要送给你们。”见二乔要发飙,徐峰赶忙转移话题。

    “你还会作诗?”两人顿时一惊。

    “怎么?不信,别忘了当初我在常山的时候可曾做过一首,那时你们兴许还在爹娘的怀里撒娇呢。”徐峰笑道。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随着一首杜十娘的《金缕衣》徐峰身形洒脱的走出了二人的闺房。

    “他这是何意?”两人都是文采不乏之人,自然一下就能猜透其中的深意。

    “呵呵,妹妹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了。难道这样不好吗?快去准备一下,今晚可就要洞房了。”大乔一阵娇笑道。

    “我怎么感觉自己掉进了徐峰的陷阱里了,他是不是早有所图,这个大坏人,刚刚还装出一副全天下最委屈的模样,说什么自己是顾家好男人。有原则,哼…他就是十足的大骗子。”小乔回想起徐峰刚刚演技十足的表情一阵气恼。

    “那你干嘛还逼着人家娶你啊?就算人家是大灰狼。你也是自己投怀送抱啊。”大乔忍不住笑道。

    “哼…我们的便宜都被他占了,我是不想便宜他。想拍屁股走人,休想。”小乔紧握粉拳气呼呼的挥舞道。

    “嘎…”大乔嘴巴顿时成了o型,这下成了人家的女人,以后的便宜还不是人家想怎么占就怎么占吗?

    当马超回兵之后,郭嘉庞统等人都建议徐峰迁都关中,毕竟那里是帝都,自古以来,就是得关中者得天下。

    毕竟整个南方几乎都成了徐峰的地盘,再呆在西川实在非常掣肘,单单兵马粮草的运输往来,就非常不方便,如今徐峰麾下有了汉室大半的领土,再龟缩在西川显然不合时宜。

    徐峰并没有点头答应迁往关中。

    “诸位,西川的确再作为大本营非常不合时宜,也不利于我黄巾霸业的发展,我觉得暂时应该迁往襄阳。”

    “啊?迁往襄阳,主公这是为何?”庞统有些不解。

    “荆州乃是中原腹地,与曹操根基紧紧相连,土地肥沃,粮产丰盈,又有长江襄江纵横交错,正好利于发挥我水军的优势,一旦来日与曹贼交战,诸位以为,曹操会在何处与我等决战?”

    “不外乎关中荆州两地。”郭嘉笑道。

    “在关中,我黄巾水师根本无法发挥助力,而在荆州,水师就可以威慑曹贼,挫动曹兵的锐气,何况荆襄之地,百姓大都迁往了西川,江东孙权又没有及时治理,大量的良田总不能置之不顾吧,所以,迁往襄阳有百利无一害,一来可以引百姓前来屯田鼓励粮产,二来毗邻北方可以震慑曹贼,三来不惜一切手段要引曹操与我等在荆襄决战,如是去往关中,甘宁的八万水师便只能作壁上观了。”徐峰笑着解释道。

    众谋臣听后频频点头,荆襄乃是中原腹地,单单大片的良田荒废就不可原谅,眼下正是整顿治理的良机。

    何况曹操若是跟徐峰决战,必定选择速战速决,徐峰在哪里,曹操就发兵哪里,毕竟谁都明白擒贼擒王的道理。

    徐峰当即传令张燕、张辽、张唷17欧筛髯粤毂煌蛏ㄆ浇希切┟挥泄槿胱约毫斓氐牡胤揭灰簧ㄆ剑镏荩v荩抟焕猓磕扇膑庀拢豸硪阉溃锶ㄒ裁涣耍崛≌庑┝斓囟孕旆謇此涤倘缣侥胰∥铩?

    为了严防曹操选在关中决战,徐峰传令徐庶提前修筑城池打造守城器械,时刻监视北方曹兵的动向,做到万无一失。(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三章 ,徐峰称王

    决定好迁都之事,徐峰便直接率领众文武进驻襄阳,大乔小乔最近几日一阵忐忑不安,还真怕徐峰晚上突然闯进他们的闺房,可徐峰却并没有猴急的被美色迷魂的头,两人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可是随着时间越来越长,两人心中渐渐不安起来,好像被某人无视了,这让他们心中反而更加忐忑。

    难道凭自己姐妹的绝色身姿,他竟毫不动心吗?女人的心理往往就是这么奇妙,越是猴急的上赶着,反而越让人讨厌,越是不理不睬,对方反而比你还着急。

    进驻襄阳之后,徐峰犒赏三军,分封众文武,尤其是对江东归降的鲁肃陆逊等人也格外器重,封鲁肃为襄阳太守,陆逊为南阳太守,诸葛瑾为南郡太守…此战功劳最大的甘宁徐峰更是赞赏有佳,钦封甘宁为麾下虎将之一,甘宁乃水中蛟龙,又是锦帆统领,徐峰封甘宁为蛟虎大将,与典韦等人并列为自己麾下七虎将。

    恶虎典韦,统领虎卫;猛虎张飞,统领烈火铁骑;熊虎张辽,统领无当飞军;飞虎赵云,统领白马义从;蛟虎甘宁,统领锦帆水师;锦虎马超,疯虎太史慈各自领一方雄狮。

    徐峰白手起家,鼎盛之时五虎威震虎牢,雄踞京师,自管亥被斩之后,五虎始终四缺一,如今更是暴增至七员虎将,兵强马壮,更胜以往,眼下敌人也仅仅只剩下西凉韩遂与北方曹操,不但众文武兵将一个个扬眉吐气,意气风发,徐峰也很是欣慰。心中豪情万丈,壮志雄雄。

    虽然百姓大都迁往了西川,但是荆襄之地本来就是三国有名的重镇,城池丝毫没有半分破旧之感,反而比西川之地更加巍峨雄峻。襄阳更是整个中原的腹地,不但濒临北方曹操的地盘,距离京师洛阳、颍川、西川、江东都非常便捷,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

    之前在牂牁之时,徐峰单单出兵关中。仅仅来回路上就耽搁了足足大半年,西川又多山川丘陵,道路不便,而襄阳周边,不但有长江水道。更有平坦通途的平原,可直达任何一地,就算与曹兵交战,也利于骑兵冲阵厮杀,水旱两路兵马都可以得到施展。

    迁都比较繁杂,幸好徐峰只是暂时驻扎襄阳,若以后平定天下,襄阳就有些不合适宜了。相比长安与洛阳,襄阳少了很多帝王之气,别说徐峰不同意。身边的文武也不会同意。

    命令马超徐晃等人负责迁移之事,牂牁很多追随徐峰多年的百姓听说徐峰要搬往襄阳,竟然也要搬家,大伙都觉得跟徐峰在一起,心里踏实,徐峰也不反对。正好荆州几郡百姓少的可怜,大片田地都闲置在一旁。有百姓愿意过来也是一件好事。

    “主公,如今整个南方尽归主公之手。西凉韩遂也不足为惧,只需派遣一能征惯战之将统精兵几万便可一举荡平,眼下汉室早已衰亡,主公劲敌也只剩下区区一个曹操,为了主公霸业,为了追随主公多年的这些文武,也为了安定天下百姓之心,还望主公早日登基称帝。”

    这一日众文武聚集在一起,徐峰刚一进入议事厅,郭嘉便第一个直言不讳的劝说起来。

    “这…”徐峰一下愣住了,自己一直以来一直是领兵冲杀,不断的扫平各路诸侯,还从来没这么早考虑登基当皇上的事情,事情来的太过突然,徐峰还真有些接受不了。

    “还望主公以大局为重,主公登基有百利无一害,更可以让天下黎庶安心,也可让追随主公的将士安心,更能让众文武安心。”庞统赶忙附和道。

    一时间大伙好像商量好似的,一个接着一个,纷纷站起来劝说起来。

    徐峰知道大伙说的很有道理,这些文武兵将,一个个忠心耿耿追随自己,谁不希望建功立业?谁不希望自己追随的主公能够平定天下登上皇位?虽然这么说,有些过于名利,但是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从来没有过只知道一味埋头打天下,然后什么都不图,什么不要的事情出现,大家都不是圣人,虽然有点俗,但是俗的让人无法反驳。

    天下的百姓也希望徐峰早日扫平天下,徐峰称帝百姓心里自然更加觉得有希望,心里更踏实。

    “眼下我等才只占了汉室一半的领地,此时称帝,难免被人耻笑,此事还是稍后再议吧。”徐峰犹豫了一会,委婉的回道。

    郭嘉听后两眼一亮,心中也感到欣慰不少,稍后再议,看来主公是答应了,并非拒绝,只是怕落人口实难安天下之心罢了。

    “奉孝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郭嘉眼珠子微微一转,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再次开口回道。

    “奉孝不必客套,有话但说无妨。”

    “如今主公统一南方,扫平各路诸侯,再顶着一个小小的黄巾首领的名头实在有些不合时宜,就算主公觉得称帝太过急促,不如退一步,先称王,缓称帝。”

    徐峰微微一笑,怎么感觉跟朱升劝说朱元璋有些相像,朱升提的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至于高筑墙广积粮,徐峰一直从未懈怠过,不但后防城池稳固,粮草多年来更是准备的不计其数。

    见徐峰点头,众人忙纷纷跪倒,一个个激动不已,尤其是典韦张飞这些追随徐峰多年的武将,更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公元198年元月一日,徐峰在襄阳称王,因为徐峰高举义旗,替天行道,吊民伐罪,为天下百姓谋夺太平盛世,所以徐峰自称义王。

    封郭嘉为丞相,领荆州牧,

    贾诩为尚书令,兼任三军参赞

    陈到为永安太守,征西将军。

    陈群领交州刺史,

    杨锋领南中太守,镇南将军。

    徐庶长安太守,折中将军。

    庞统等人也都一一封赏,人数太多,就不一一赘述。

    几位夫人,徐峰也都一一封赏,尤其是张宁更是被徐峰追封为昭仪皇后,可见徐峰对张宁始终心存深深的思念之情。

    唯一让众人不解的是,徐峰并没有立嗣,众文武有些不解,徐峰只说了一句,众人便哑口无言“我现在年纪轻轻,急着立嗣莫非诸位觉得我不久于人世不成?”

    众人顿时哑口无言,徐峰正是而立之年,龙精虎猛,壮硕矫健,的确没有必要急于立嗣。(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四章 ,出征西凉

    徐峰称王,黄巾文武将士一片欢腾,各地百姓也是欢呼雀跃,欣喜不已,一时间整个南方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曹操得知消息之后,长叹一声“徐峰啊徐峰,想不到短短几年不见,你都敢称王了,野心果真不小。”

    见徐峰称王,曹操身边的谋士也不甘落后,纷纷劝谏曹操称帝,曹操也跟徐峰一样,选择了称王,自称魏王,加上扫平了冀州袁术,平白得了数十万降兵,加上兖州各地招募的兵卒,曹操兵马不下六十余万,不过曹操并没有太过得意,他此时最担心的就是这些降兵,投降时间太短,根本比不上自己的嫡系精锐,所以曹操很担心徐峰突然出兵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曹操将众文武召集到一处,决定派人前往襄阳查看一下徐峰兵马粮草的虚实。

    “不知何人愿意前往襄阳,为老夫分忧?”曹操扫视着帐下文武,等了好大一会,堂中鸦雀无声,众文武一个个垂头耷拉脑的没有一个敢领命去的。

    徐峰那是谁?那可是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大伙身上全都一阵冷汗狂冒,这差事一点也不好办,去倒是容易,关键是能回得来吗?万一到那徐峰二话不说直接把自己宰了,那可如何是好?上次蒋干去了之后什么事都没办成,被人家灌醉之后直接丢在了荒山野地里差点被野狼给吃了。

    有蒋干这个前车之鉴在,谁也不敢领命。

    见无人领命,曹操顿时一阵泄气,就在曹操愁眉不展的时候。蒋干再次抢步出列,“主公,字义不才,愿前往敌营打探徐峰的虚实。”

    众文武见蒋干挺着鸡胸脯再次讨令,差点笑出声来。心说,你还讨令呢?上次被人家徐峰灌的烂醉如泥,大半夜的丟到荒山野岭里差点把小命交代在牂牁,还敢讨令?

    面对众人讽刺与讥笑的目光,蒋干毫不在意,向前紧走几步。蒋干冲曹操深施一礼,“启禀主公,上次字义前往牂牁,不但没有完成主公交代的任务,还被徐峰灌醉。多蒙主公不怪,蒋干承蒙主公厚恩,这次前往徐峰大营,一定能替主公探得消息,若是办不到,请主公到时候砍下蒋干的项上人头。”

    曹操打量了蒋干两眼,手捻长髯,沉吟半晌。过了一会,曹操抬起头来,冲蒋干赞道“字义愿往。我心安矣。”

    为何曹操会让蒋干再次前往徐峰大营,一来曹操知人善用,二来手下确实无人可用,除了蒋干,别人都不敢讨令,曹操也是无奈之举。

    加上曹操知道虽然蒋干平日里喜欢出些风头。但是对自己却是一片忠心,敢孤身前往徐峰那边这份胆气的确让人欣慰。

    就这样蒋干再次出使徐峰大营。

    曹操担心徐峰出兵。徐峰此时此刻,心里也有些担忧。自己身后还有西凉韩遂,一旦跟曹操交战,万一韩遂从后方偷袭,也不得不防,若是出兵讨伐韩遂,西凉路途遥远,一旦曹操挥兵前来,自己将会陷入两线作战之中,虽然徐峰不惧怕曹操,但是还是想各个击破,以一敌二显然不智。

    马超三番五次讨令出战韩遂,都被徐峰暂时给压下了。

    听说蒋干再次前来,郭嘉等人全都乐了,“主公,此时可以派兵攻打韩遂了,蒋干此行,定是前来打探我军的虚实。”

    再次将蒋干请进厅堂,见到蒋干,徐峰好一阵抱怨“字义,枉我召集诸位文武陪你吃酒,你怎么能这样?好端端的竟然不辞而别,害的我好一番苦寻,哎…”

    蒋干差点没气的吐血,心说徐峰这人真厉害,明明是你把我灌醉了给丟了出去,还反过来埋怨我不辞而别,虽然很想争辩,可这是人家的地盘,徐峰的恶名蒋干早就如雷贯耳,他可不敢招惹,就算明知道徐峰是故意在说笑,也只能点头应承。

    “都是字义的不是,还望义王莫要怪罪。”

    “我怎么会怪罪你呢,来来来,摆酒设宴,我要与字义痛饮一番。”

    “噗通…”蒋干直接瘫倒在地上,心说,还喝啊?

    这次徐峰并没有故意灌醉蒋干,酒席之上,蒋干旁敲侧击,询问徐峰下一步的动向。

    “不知徐将军接下来有何打算?”

    “宰了曹操。”徐峰脸色一变,咬牙切齿的灌了一口酒说道。

    “我的妈呀…”蒋干差点吓的摔倒地上。

    “哎,虽然孤王很想早日扫清北方,可也有心无力啊,赤壁一战,我虽然兵马数倍于江东,可也损伤严重,长沙城被周瑜一把火烧死十万之多,赤壁又连连折损兵将,眼下的确是有心无力啊,真是天助操也。”徐峰说着垂头一阵叹气。

    郭嘉差点没笑出声来,主公还真能说大话,明明长沙被烧死五万,偏偏说成十万,赤壁也几乎没什么损伤,哪里来的什么损兵折将啊。

    当然郭嘉也明白,这不过是迷惑蒋干罢了。

    蒋干听后顿时心中窃喜不已,“我家主公刚刚扫平冀州袁术,如今兵强马壮,麾下兵马不下八十万之多,不过我家主公乃是信义之人,昔日曾与义王有过盟约,双方南北决战,逐鹿中原,曹公知道义王刚刚经历一番苦战,所以绝不会乘人之危,我家主公打算北征乌桓,然后再与义王决战。”

    听蒋干对曹操一番吹嘘,徐峰也差点乐了,八十万精兵,水分太大了,何况大都是些招降不久的降兵,不足为虑。

    既然曹操不打算南争,自己就可以放心的南征西凉了。

    为了怕蒋干不信,徐峰又带着蒋干巡视了一番兵营,襄阳徐峰刚刚进驻不久,兵马驻扎的并不多,甚至很多地方并不完善,蒋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心中暗暗得意,自己这次不虚此行,回头一定能得曹操赏赐一番。

    送走蒋干之后,第二日早晨,徐峰当即传令马超为主帅,领兵十五万南征西凉,(至于说南征西凉,乃是以南北中轴线来区分的,大家也可以理解为西征。)

    马超为主帅,庞德徐天赐为先锋,马岱沮授庞统太史慈兀突骨随行。

    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兵出荆州,由关中补给粮草后直逼西凉。(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五章 ,发明炸药

    马超为主帅,庞德徐天赐为先锋,马岱沮授庞统太史慈兀突骨随行。

    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兵出荆州,由关中补给粮草后直逼西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