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福明 > 福明第19部分阅读

福明第19部分阅读

    自然是朱由崧,而老的就是徐光启了,在后面的则是他们徐光启的两个学生——孙元化和赵凤翼,孙元化中举之后,因为相同的信仰和兴趣,便跟随徐光启学习西学和火炮技术,赵凤翼却是进士出身,少年之时,金榜题名,原本也是一时人杰,但是因为为人木讷,不懂事故,在翰林院蹉跎十年,因为对西学的兴趣便随徐光启一同学习。

    但是因为福王之藩,与福王有联系的人,也纷纷被罢黜,东林党人如今在满朝文武的打击之下逐渐式微,不过对付福王的几个“余孽”还是很简单的,况且在这上面还有太子的意思,齐楚浙宣昆诸党,也不愿意阻挠,因此徐光启、高邦佐、宁永辉等人都已经被罢黜或是闲置。

    对此,朱由崧也不禁有些愧疚,说道:“徐先生,这次是我们拖累了你,对不住了!”

    徐光启摇摇头道:“无妨,这样没了那些朝中事务,我倒也能够专心完善我的学问,已经颇有小成,不过如今东林党人居然将以道贤弟和宁永辉也罢黜,以道原本是出我与王爷之外,对联合矿业的各种技术知道最多的官员,如今以道业已被黜,联合矿业的高炉半年内居然损坏了四座,如今还未曾修复,所谓的东林党,尽是这些不懂实物,亦不能容人的清谈之士,若是太子即位,重用这些人,必然废弛朝政。”

    朱由崧心想,联合矿业当中他留下的那些工匠,还是能够负担起联合矿业的正常运行的,不过原本的联合矿业那完全是商业模式,现在却变成了官有,官员的贪腐是任何朝代都没办法避免的,让他们看管联合矿业这个大金库,他们不伸手那才叫怪了,那几座高炉至今未曾修复,不过是想让朝廷调款,好让他们从中伸手而已。

    喟叹之后,徐光启问道:“王爷,不知道以道如今在什么地方?我曾经到他家乡寻访,想要让他跟我一起办个教授实学的书院,却听人说以道是被福王府的人请走了……”

    朱由崧笑道:“高邦佐啊,他现在已经在北海了,因为今年河南直隶和山东几个县府遭了旱灾,出现了不少流民,我便鼓励这些流民出海垦荒,正好前些日子,魏进忠这个家伙在东瀛之北发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大岛,大概有半个河南大,气候温和凉爽,西南沿岸气候温暖的的地方,可以种植冬小麦,而北方之地,种植一季春小麦也容易得很。高邦佐认为既然那个大岛是大明发现,便是朝廷的领地,他身为大明朝的进士,理应对那里的臣民负责,于是他自告奋勇,到北海帮助百姓,垦荒置业!”

    一说到这里,朱由崧便想起了当时的情况,高邦佐是那种极为死脑筋对大明朝死忠的人,原本朱由崧怎么说他都不会同意。

    最后朱由崧只能说,他打算在海外立国,号称海明王国,把那些流民都送到煤矿去挖煤。在遵化和永平府的时候,对于那些挖煤的女真人过的日子,高邦佐也是有所了解的,在矿井挖掘当中,因为此时的保护工作还远远不到位,各种瓦斯爆炸、矿坑坍塌时常发生,每次到井下,都是一次生死考验。

    当时高邦佐一听就急了,自己大明过敏怎么能跟那些女真野人一样成为煤黑子?他跟吃了枪药一样,红着眼跟朱由崧大叫:“你敢!”朱由崧却说了,要是你去,就让你带领他们垦荒,并且给他们提供棉衣、良种、耕马,以及水泥钢筋,并且帮助他们建设房屋!你要是不去,对不起,我就要把他们变成煤黑子。

    最后高邦佐还给了朱由崧一个条件,那就是在合适的时机,让北海成为大明朝的一个海外府县,对此朱由崧自然应承,北海与大明朝距离不远,若是这里成了汉人的放牧耕种场所,让大明纳入版图,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几人都不是那种四体不勤的书生,边走边谈,已经沿河走了许久,这里算是洛阳西郊,只见面前一片山峦,人声喧哗不止,却不知其来源,经山间入口,进入才发现,那些山峦居然形成一个口袋,将一片浅谷囊括,而由入口进入便豁然开朗,这浅谷当中已是春花绚烂,因为此地向阳背风,池溪交错,各种花木远较谷外早开,此时外面杨柳不过刚刚抽绿,此地已然是桃花朵朵,柳丝依依。

    在这些花木之间,依稀可见,那残存的人工建筑痕迹,这里就是曾经的洛阳一绝,金谷春晴,而且因为绿袖和石崇之间的情爱故事,这里也成了诸多才子美女最喜欢的游览场所。

    赵凤翼是个进士,史学经学都是不错,面对此景不禁喟叹道:“早就听说洛阳金谷春晴,那是一绝,如今所见,古人诚不我欺,只是想那石崇之时,西晋一统三国,集结中原之人才物力,不知勤修甲兵,却攀豪斗富,将财富用在这些无用之地,以致五胡乱华,中原汉文明几乎断绝!”

    朱由崧笑道:“赵先生此言差矣,人家石崇的钱是他自己的,他自己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石崇虽然有钱,却没有权势,国家的衰亡,跟他没什么关系吧?”

    赵凤翼眼睛一瞪,要不是看在朱由崧小王爷的身份,恐怕已经开始怒斥了,说道:“天下之财,原有定数,将之用于争巧斗富,与国计民生甲兵修戈上自然就少了投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石崇怎么除外?”

    朱由崧摇了摇头,自己只是随意一说,赵凤翼居然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都提前喊出来了。

    “说得好!”只听一声清脆的叫好声,一个十六七岁的翩翩少年走上前来,这少年身形颀长,唇红齿白,倒是一副好相貌,而且不像其他人一样手拿纸扇,反而在腰间悬着一把镶玉的宝剑。

    朱由崧看着此人,心中不禁想道,这家伙居然比本少爷长得帅,不过身上没半两肉,像是个兔爷,还是本王有男子气概。

    那少年上前对赵凤翼鞠躬行礼,说道:“先生妙论,在下佩服之极,若是这天下之人都能有先生这样的认识,何愁大明不兴?”

    赵凤翼听到此言,得意洋洋,看了朱由崧一眼,心想:“看到没有,自己说得对,自然就有人来捧场!”

    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

    朱由崧不禁怒了,赵凤翼把他当成了顽童,而那个刚出来的兔爷,则一派怜悯目光,看来是把自己当成什么愚昧没觉悟的民众了!

    朱由崧不禁叫道:“老赵,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天下之财有定数,反倒不如说是朝廷岁入有定数,不休甲兵,不重兵事,原本就是朝廷的责任,与石崇这样的私人又有什么关系。”

    赵凤翼说道:“哼,那你倒是说说,若不是这些大户如此奢靡,西晋岂会灭亡?”

    朱由崧不禁笑了,自己虽然不精通历史,却也是经过现代文理综合教育的人才,对于西晋的灭亡,早有定论:“西晋灭亡,原因有三,第一是因为三国内耗,汉人数量和力量都大大减少,而草原民族却在征战当中形成了人口数量庞大的部落,并且有中原汉人带去了汉文化,国家的概念已经出现,敌我对比已经改变,第二是朝政混乱,晋惠帝登位,之后更是八王之乱,进一步损耗了汉人的力量,当然最重要的则是第三点清谈,士子清谈,大臣清谈,不重实务,负担不起拯救国家重任……”

    听到这里徐光启不禁点了点头,自己就是因为看不惯朝中风气这才外出,将自己实学的一些见解和理论整理出来,好教导自己的学生。

    那少年见朱由崧说得条理清晰,反倒是有些奇异,自己自幼跟随长兄熟读史书,却没想到在这里,还有一个年纪更小的人,居然也能够将历史说得头头是道。实际上古代的读书,基本上就是自学,可以请教塾师,但是别指望这些老师会手把手地教你们,一切都是靠你们自学,而在朱由崧接受教育的那个年代,一切都有标准答案,这些标准答案虽然是遏制“人性光辉”的“毒草”,不过也是许多人经验智慧总结出来的真理,有这些标准答案在,朱由崧自然能够说得头头是道。

    那少年不禁起了兴趣,问道:“那么按照这位小兄弟的说法,石崇骄奢滛逸对西晋的灭亡是毫无影响?”

    朱由崧摇摇头说道:“当然不是毫无影响,石崇大修园林,铺张浪费,其他人也有样学样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虽然经过三国内耗,西晋的人口仍然是在北方异族之上,将大量的国家战略资源用在建豪宅修园子,自然会对国家产生影响!”

    “战略资源?”几个人不禁有些疑惑。

    朱由崧说道:“所谓战略资源,就是能够在国家的博弈或是战争当中,对国家实力和战争局势产生影响的重要资源,比如人力、粮食当然还包括钢铁武器等等!”

    徐光启笑道:“这个战略资源说得好,事关战争全局的资源,对于我们而言,马匹、茶叶都算是真正的战略资源!”

    那少年也连连点头,喜笑颜开,吹弹可破的一张脸上,这一笑居然还露出两个酒窝,显得十分“美艳”,看得朱由崧恶寒不已,这少年已经俊美得不像话了,这一笑更是让人心醉神迷,没想到洛阳不但是洛神之乡,而且还盛产“洛妖”,全称是洛水人妖!

    (我可不是在黑洛水大神,这完全是巧合,是一个巧合!)

    那少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双灵动的眸子闪着慧光,说道:“若是在战争时期,政府利用一些手段,将这些资源集中到一起,是不是就能够将整个国家的力量集中起来,若是我泱泱大明,能够集中这些战略资源,不知道天下还有谁能当?”

    徐光启等人听到此言,都不禁一怔,若是能够集合整个大明的力量,的确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但是此时大明朝的政治制度,朝廷的力量也就是能够伸到府县一级,至于更下面的乡村,只能靠乡绅维持,那些人力物力都控制在缙绅手中,想要集中全国的战略资源,谈何容易?

    朱由崧却没想到,这个少年居然还是个狂热的大明拥护者,不过现在明朝的现状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徐光启摇摇头说道:“后生可畏!只是此言虽妙,以当今大明现状,却不可能达到做到这一点!”

    那少年却看了看朱由崧,抿嘴而笑,说道:“既然这位小先生,说出了战略资源的名词,自然对此有所了解,不知道小先生对此有何高论?”

    朱由崧看着如此“妩媚动人”的“洛妖”,不禁打了个激灵,连连说道:“先生什么的,不敢当!”心想,要是自己给你当先生,岂不是要折寿几十载?

    赵凤翼却道:“殿……朱小哥,你真知道怎么集中战略资源?”

    朱由崧看着几个人好奇渴求的目光,也不禁有些得意,说道:“战略资源,分为多种,先说这人力资源,想要集中人力资源,拉壮丁那是最笨的法子,最好的办法还是立法加教育,立法,就是让服兵役成为一种人人都要负的责任,任何适龄之人都要服兵役,建立基本的预备兵役体系,教育,除了教导民众知识之外,也要影响他们的观念,强化他们国家民族意识,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实际上现在的兵户制度是将保卫大明的责任压在一批人的头上,是非常不公平的。”

    “至于其他的人工资源和自然资源,我们也能够建立国家战时机制,建立一个统一的战时机构,以国家来调控经济生产,让民用的工场转而生产军用品,同时扩大军工,来保证国家战时需要!像石崇那样的家伙,若是敢在建立战时机制的时候,大修园子,骄奢滛逸,无论是法律手段还是舆论手段,都能把他打得永世不能翻身。”

    “说得好!”那少年听到妙处,不禁大声叫好,说道:“小先生果然大才,小生朱清得闻妙论,真是三生有幸啊!若是能够经常聆听先生教诲,那该多好!”

    随着那少年的靠近,不是还有一阵阵幽香传来,熏朱由崧都有些心猿意马了,他说道:“你叫朱清啊,原来你姓朱啊,正好我也姓朱,叫做朱松!若兄台没什么事,在下就不送了!”

    要是这人再不走,朱由崧都感觉自己的性取向都要改变了。

    朱清脸色颇为难堪,狠狠跺了一下脚,说道:“既然小先生不欢迎我,在下便告辞了!”

    那少年身形连晃几下,已经无影无踪,看来他佩剑倒也不是花架子,少年走后,徐光启不禁连连可惜,说道:“秀色可餐啊,殿下,虽然你要跟我们说些正事,不过也不用把她赶走吧!”

    朱由崧嘿嘿笑道:“秀色可餐,那也得是美女才行啊,都说大明娈童盛行,难道徐先生也有这等龙阳之好?”

    徐光启哈哈笑道:“小王爷,这你可看走眼了,那位朱清丰胸细腰,长腿翘臀,耳垂金环,颈无喉结,正是实打实的二八佳人,我老徐虽然没有龙阳之好,不过当年也是风流倜傥的才子,对于这样的二八佳人,正是我老徐最喜欢的类型!”

    朱由崧大为懊悔,不禁叫道:“原来她是女人啊,哎呀,早知道我就不敢她走了!可惜了,连她家住哪里都不知道!”

    想想自己当年也是阅女无数,当然是在电脑上,不过在宫里呆得时间长了,接触的不是宫女就是太监,居然连性别判断能力都下降了,不过朱由崧却没想到这老徐的眼睛如此厉害,想想自己两世加起来都没徐光启的年纪大,想到这里倒也明白了。

    徐光启笑道:“殿下不用懊悔,反正殿下在洛阳的时日还长,慢慢寻找总能够碰得到,既然殿下把那位佳人赶走,想必是有什么事情要对我们说,不知道究竟何事?”

    说到正事,朱由崧也严肃起来,说道:“其实就是北海的事情,徐先生也知道,如今是北海垦荒第二年了,北海那里是我施政的一个实验地点,若是能够行得通,那么在大明自然也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在以前就已经讨论过我们怎么实现大明的中兴,得出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教育,此时在北海,有三千名从全国各地弄来的七八岁到十四五岁的孤儿,我打算让这些孩子成为新式教育的!”

    徐光启满脸兴奋,三千名学生,都赶上国子监了,他说道:“其实这些日子我也一直都在想这件事情,只是不知道应该设立什么科目,而国家民族意识又是怎么培养?”

    朱由崧笑道:“其实国家民族意识不用刻意培养,只要他们学过历史都应明白我们民族的光辉和荣耀,岳飞抗金,荣耀千古,秦桧赵构,卖国求安,遗臭万年!至于说是科目,从五岁开始到十岁,算是小学或是蒙学,只教国文和数学就行了,也不用太过艰难,浅显一点就行,从十多岁开始,智力增长算是最快的一个阶段,这就是中学阶段,国文和数学还要教,其他的中国史学、外国史学,天文地理学、经典物理学和化学基础都要学习,因为学业负担重,所以中学阶段应该在六年或是七年,若是徐先生想要更长时间也可以,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些都要看徐先生怎么安排了!当然中学阶段的知识也不必太过精深,但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眼界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

    徐光启点了点头,向朱由崧说道:“这样的话,大学就是专业的研究型学校了?每个人都精研自己的专业学问?”

    朱由崧笑道:“那也不行,专业的研究型学校,虽然有助于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不过我们的社会可不是一副精密机器那么简单,办大学就要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专业知识出众的人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同时,还要注重人文教育。教育,可不仅仅是为学生解惑,让他们掌握知识!”

    研究型大学,最典型的就是德国人,以柏林洪堡大学为典型,有人说,若是没有柏林洪堡大学,就没有如今的德意志,这句话没错,柏林洪堡大学开启了现代大学的历史,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但是也让整个德国民族涂上了自己的色彩,严谨而有序,长于小节,而缺少大局意识,以至于在两次世界大战当中一败再败。

    中国人几千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几千年的战争史,这让中国文人官员养成了好的大局观,在大略上一般不会犯什么错误,只是因为眼高手低,或是左右掣肘,有好的方略,却无法执行而已。

    徐光启不禁心情激动,说道:“殿下所言甚是,只是不知道我合适启程,徐某已经迫不及待了!”

    朱由崧笑道:“自然是越快越好,北海那边,高以道已经将校舍和各种器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