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汉风1276 > 汉风1276第43部分阅读

汉风1276第43部分阅读

还是不出兵?

    平坝人与汉国民贸易往来。 更有许多人在各矿山做工,阿泰已是汉国事实上的宗藩,不救,经济、国威上受重大打击,城中居民一日三惊,更有离城较远地农户。 举家搬进了城里。

    发兵救援,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慎也。 山越人僻处高山密林之间,行走山岭来去如风,汉军装备虽好,和他们打难免有伤亡,为了保护平坝人,付出汉家子弟的鲜血生命,究竟划不划得来?

    汉王。 汉王若在就好了!

    楚兄若在。 他会怎么处理?“规则”、“震慑”,这些他说过地词儿。 从赵筠的脑袋里冒了出来。

    “出兵,一定要出兵!”赵筠觉得,冥冥中似乎楚风的声音在鼓励自己,“大汉制定了规则,就绝不允许任何人来破坏它!若是汉王在此,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出兵打这一场。 ”

    对,汉王最重视的就是规则,谁破坏规则,汉王定会要他付出代价。 琉球岛上的规则,只能是商业贸易,不可能是抢劫和屠杀。

    王大海和张广甫同时点头,“若汉王在,定会出兵!”

    好!出兵,楚兄的策略又会是什么呢?莽岳部落、亦思巴奚、陈家五虎、对汉j白狗儿及其母亲地处理……毫不留情的杀戮,震慑敌人,公布规则,重建秩序,差不多就是这几步吧?

    赵筠清澈如水的眸子里,显出一丝冷厉:“挑最凶狠的一个山越人村寨,全村屠完,老幼不留!然后将尸身悬在树上示众,通告山越村寨,今后再敢猎头,便是这般下场!”

    她硬着心肠说出这番话,胸口已有点发堵,勉强对王、张二位笑笑:“两位大人,这般处置可算妥当?”

    “妥当、妥当!”王大海在回答的时候,手心却在为敏儿捏把汗,将来汉王千万别偏心,否则……

    赵筠揉着心口退入后堂,想到许多土人被挂在树上,随风荡来荡去,筋肉任凭鸟兽啄食的场面,胃就有点发抽。

    楚兄啊楚兄,还不回府,你在做什么呢?

    “啊哈,射中了!”草丛间,可怜的小白兔身上插了支羽箭,楚风兴致勃勃捡起兔子,还在蹬腿呢!

    “本官的箭术如何?嗯,皮猴子?”

    侯德富哭笑不得,汉王地箭术之臭,真真是叫人难把个好字夸出口。 围猎到现在,上百汉军把兔子撵到他面前一丈远,还射了三箭才命中,每到汉王放箭的时候,他身前一百八十度范围的士兵都躲得远远的,生怕箭枝不长眼睛,把自己咬上一口。

    他不拍马屁,不代表别人不拍。

    “楚大人箭术之精,卑职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呐!弓如满月之圆,矢如流星之疾,犹如八幡大菩萨附体施展神威。 以卑职看,足可当得肥前第一弓取!”

    肥前代北条时茂入鎌仓幕府上奏,异国警固番役头足利家时留在此地负责联络汉人。 这群汉人并不上岸,把船停在伊岐岛的避风港里,每天留一半人在船上警戒,其余人有的下船到处乱逛、采买新鲜蔬菜,有地陪着这位天朝贵官打猎游玩。 足利怀着借势恢复将军职位的鬼胎,着意巴结讨好,无奈他们一个个嘴巴紧得很,整天陪着也掏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楚风故意憋着他,绷着脸保持天朝贵官的架子,听得一个“肥前第一弓取”,只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殊不知,拙劣的箭术更让足利暗自心惊,这位楚大人,必是那海外汉国的大人物!汉人礼法,贵族和掌权的文人不习武艺,再看看同船人虽然不下跪,却随时保持着毕恭毕敬的神态,便知他必是高门大族的出身,说不定,还是皇家亲贵呢!

    老大一个马屁拍下去,似乎他还不怎么满意,足利也不要脸了,续道:“不不、什么肥前一弓取?根本就是九州一弓取嘛!”

    “嗯?”

    老天,还不满意啊?这次连厚颜如足利家时,也不由得红了红脸:“卑职糊涂了,大人箭术,乃是天下第一弓取!”

    “箭术再强,也赶不上火枪。 ”楚风轻轻念叨,想起新造成的深孔钻床,他就心痒难耐。

    什么?足利没有听明白,正在琢磨,就听得有人从海岸地方向跑来,“时茂、时茂老爷从鎌仓回来了!”

    “啊,楚大人请自便,下官去去就来。 ”

    等足利走远,楚风嘿嘿一笑,招呼帮自己撵兔子地士兵:“走,打点行礼,回家!小伙子们都买土特产了?漆器、折扇、珍珠、珊瑚很不错的,买回去孝敬丈母娘。 咱们该回国了,准备拉人来挖宝贝吧。 ”

    正对面有个傻呼呼地兵,还当楚风只和自己说话呢,脸红红的答道:“禀汉王,俺、俺还没有丈母娘。 ”

    侯德富打趣道:“没有?要不,在日本找一个?”一群兵轰的一下笑起来,这倭国的女人,高的到汉人下巴,矮的到胸口,一个个看上去就像长不大的老麻雀,看看就倒胃口。

    傻大兵被战友们笑着闹着推着往锚地走,侯德富故意落后一点,和楚风并肩。

    “汉王如何知道,北条时茂带来的定是好消息?都半个月才来的回信。 ”

    “你皮痒痒了,要找人来挠挠?”楚风一脚踢到他屁股上,“别和我装傻装天真。 鬼子除了割岛,还能有别的选择?”

    蒙元第一次入侵日本,博多湾之战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给幕府极大的压迫感。 而且,忽必烈一直在准备第二次入侵,如果自己没有引发蝴蝶效应,三年后,就有十四万元军跨海再次侵入!

    幕府受到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没有那场神风,说不定日本早亡国了。 那么,自己送上的,以及答应后续提供的武器盔甲,就是他们不得不吞下的鱼饵。

    日本和蒙古、高丽死掐,临安陷落对华贸易中断,日本的外贸可以说全面崩溃了。 农耕时代,就日本这点贫瘠的土地,要养活这么多人,要维持幕府手下的御家人、守护、地头,要供应天皇和朝廷那群不掌权干吃饭的文官,还要下“异国征伐令”,搞“异国警固番役”,幕府要在能拿出八十多万贯钱,也不至于拿不出钱来奖赏文永之役的功臣,闹出这许多恶党。

    既要武器,又拿不出钱,农耕时代佐渡岛确实是块鸡肋,不,纯粹是光骨头,一丝肉没有的光骨头,幕府执权北条时宗不割岛,难道割自己小jj?

    “嘿嘿”,侯德富不好意思的摸摸脖子,“卑职猜测,这半个月,他们派人去岛上勘察了。 ”

    “我怕他勘察!”楚风唾道:“三四百年间流放了无数人,都没发现,偏生我一要他就发现,那他不是倭人,他是牛人!”

    第161章 火枪火炮

    大汉军械厂,一人操作飞速转动的磨床,夹持一根高碳钢钻头,细细的研磨加工。 他身穿普通的工作服,上面还沾满了润滑用硫化鲸油的污渍,头发蓬乱,和厂里的老师傅没有任何区别。

    然而,最年轻的新工人,技术骨干张驴儿、沈炼,一直到军械厂、钢铁厂的厂长雷洪、冯火山,全都屏息静气的站在机床四周,目不转睛的盯着那根钻头,唯恐漏掉了一点加工步骤。

    像个老工人一样操作机床的,不是别人,正是大汉国的最高统治者汉王本人!

    我容易吗我,刚回琉球,还没来得及和几位妹妹亲热亲热,就被逮到了军械厂,深孔钻床造成,就是钻头问题没解决,用扁钻钻孔速度慢,用螺旋钻头吧,又老是钻偏——雷洪等人毕竟是宋代工匠,他们不明白,螺旋钻入物体内部时,产生一个向侧面的分力,极易导致钻歪。

    所以,堂堂汉王亲自上阵,站机床边上磨起了钻头。

    啊~终于完成了,楚风直起身子伸伸懒腰,将钻头递给雷洪:“给,按照这个做,另外,钻枪管的时候,硫化鲸油不太合适,那玩意润滑机床行,枪管勉强了,换菜油吧。 ”

    雷洪、冯火山好奇的看着钻头,前端切削部分三尖七刃,看上去就像一朵绽开的花。 汉王亲手做的钻头作为标准件,再由工人们按照这个磨制。 加工出的钻头才用于实际生产。 磨床只有两台,但愿意上来一试身手地人就多了,汉国所有工厂都贴着大幅标语“超过师傅是徒弟的光荣,被徒弟超过是师傅的光荣”,谁不想快点把手艺练好,升上三极技工、四级技工呢?

    僧多粥少,雷洪和冯火山当仁不让。 细细的看了钻头形状,一人霸占一台磨床。 开始大干起来。

    两位大师亲自操刀,无形中就成了龙争虎斗的局面。 雷银住、雷锁住站在父亲身边,又不敢说话,生怕打扰了他的工作;沈炼和白狗儿待在师傅机床边上,一会儿看看师傅的进度,一会儿伸长脖子望望雷洪那边。

    双雄会啊!普通工人们一下子激动起来。 农民尊重田头地老把式,士兵敬爱冲锋陷阵的将军。 工厂地工人,就服谁技术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技术好,咱竖起大拇指,心悦诚服的跟你干;技术不好,想外行管内行,我呸,回你姥姥家玩去吧!钢铁厂厂长冯火山、军械厂厂长雷洪。 那是汉国钢铁金属行业顶儿尖儿的人物,就是看看他们的手法动作,都能对自己很有好处呢!

    “行了。 ”冯火山说出这两个字,张驴儿一喜,朝雷洪那边看去,却见雷家两兄弟正帮父亲把钻头从机床上取下来哩。

    楚风看了也是一惊。 两个老家伙,比我还磨得快,估计这些日子,他们是泡在车间里的。

    把钻头装上钻床,加菜油润滑,热锻成型的低碳钢圆棍夹持好,启动水力,铁棍就高速旋转起来——钻杆细,转起来偏振大,所以让枪棍转。 钻头不转。

    切削进度飞快。 长长的钻杆一点一点地深入了枪棍里面,所有人的心脏咚咚咚咚的狂跳起来。

    枪棍钻通。 楚风迫不及待拿下来检查。

    成功了!枪管壁厚度均匀,中间的圆眼呈正圆形,至少肉眼看不出偏差,再放进一颗专用的小铅球,用钢钎轻轻一推,顺畅而略带粘滞的从另外一头滚了出来。 表现完美。

    这、这是什么钻头,这么快?就算亲手磨出钻头的雷洪、冯火山,都吃了一惊。

    群钻,又叫倪志福钻头。 在标准麻花钻的切削部分磨出两条对称地月牙槽,形成圆弧刃,并在横刃和钻心处经修磨形成两条内直刃,效率高、寿命长,在没有超硬高速钢和粉末冶金高速钢,没有枪钻、bta深孔钻、df深孔钻的年月,它是最好的钻枪孔工具了。 感谢倪主席!

    枪管的问题解决了,燧发枪就没有任何技术障碍。 扳机、护圈、刺刀卡座、击锤、推弹杆等等小部件,用冲压法一天能造上万件,只有带动击锤下落的簧片稍微麻烦一点,幸好不是螺旋弹簧,而是“v”字形的簧片,使用时v地两条腿扳开,扳机一扣,张开的两腿在弹力下合拢,带动击锤上的燧石打火花,引燃火药。 这玩意要往共析钢里加锰,好在软锰即二氧化锰很容易找,汉国的一角、一分硬币都用过,把软锰添进钢里,含量千分之五到八,就是上好的弹簧钢。

    枪用黑火药,在炮用推进药基础上,适当降低了硝的配比,增加了碳和硫,颗粒也比炮用药细得多。 敏儿母亲王李氏办缝纫工坊,已有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让她又办了一个弹药整装厂,招来一群妇女,用油纸卷成圆柱形纸弹壳,把冲压制成的圆球铅弹和火药包进去。

    枪托就更简单,船厂有的是木匠和堆积成山阴干好的木料,干脆成立一个独立核算地木器厂,造船木材和枪托用订货方式,富余时间允许他们接制造家具一类地民用活。

    火枪的产量达到了每天两百支。 它地身管长1米,口径155毫米,球形铅弹重20克,弹丸最大飞行距离300米,集火压制射击时有效射程200米,单兵对单兵的有效射程100米——暂时还没有膛线,铅弹在空中是翻着跟头飞,超过100米就只能概略射击了。

    从技术角度看,枪管锻压成型、钻制内膛光洁,使用了定装枪弹,这已经超过了明朝末年的铁皮卷制火枪,以及小日本幕府末年的“铁炮”,达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英国“褐贝丝”,法国1777的技术水平。

    训练场上,换装了大汉二年式步枪的士兵们,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射击训练。

    于小四用牙齿咬开圆柱形定装子弹,装火药那头的纸壳,把火药倒出一点到引药池,再把剩下的大部分火药从枪管口灌进去,然后倒过定装弹,包着铅弹的那头塞进枪口,用推弹杆把它推到膛底,有那层油纸的润滑,这个步骤不费事。

    扳开击锤,枪管后面的标尺翻到一百米的位置,上面的缺口和枪管前面的准星、百米外的稻草靶子…一线,扣动扳机,击锤夹着燧石敲下,砸起的火星溅到引药池,点燃了火药,哄的一下燃起来——多亏引药池开口特意偏右,并且有点斜,这样才不至于让火药烟雾熏到自己眼睛。

    火焰通过传火孔钻进了枪膛,里面的火药剧烈的燃烧,瞬间释放出自身体积四千倍的气体,推动弹丸沿着枪膛向前跑,此时,包裹弹丸的油纸又发挥了气密的作用,它把弹丸和枪管之间的空隙都塞住了,火药气体不得泄露,只能把绝大多数的能量作用在弹丸上。

    从扣下扳机,到弹丸飞出枪膛,也就一眨眼的功夫。 几乎同时,百米外的人形靶腾起一团石灰,表示它已被子弹命中。

    于小四开了十枪,竟有七枪命中,这在刚刚换装不到五天,才打了五十枪的部队来说,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只是装弹的动作还比较慢,每分钟也就能发射两三枪。 他昂首挺胸的走下射击位,两个月的新兵训练下来,于小四从一名普通农家子弟,成长为合格的士兵。

    这边是练习单兵设计,另外一片则是放排枪。 一个连的三个步兵排,在各排排长的口令下,齐射的枪声一阵又一阵的响起——当然不可能训练五天就搞出熟练的三段击,但三位排长的口令有先有后,三次齐射形成了类似三段击的效果,两百米外扎好的一群稻草人,就像被暴风雨袭击,稀里哗啦打烂一片。

    嗯,可以去排队枪毙蒙古鞑子和日本鬼子了。 楚风满意的点点头,职业化军队的效率,和士兵们训练起来哇哇叫的精气神,确实有那么股子天下强军的气势。

    更远一些的火炮训练场,利用卧式镗床,新造成的六斤炮正在发威。 负责炮兵训练的李家福,把直径96厘米、六斤重的大铁弹灌进炮口,瞄准三百米外模仿泉州城墙砌好的一段城墙发射。

    巨大的轰鸣中,炮身向后一缩,炮弹就携带者雷霆之威飞出炮口,直奔城墙而去。 城墙上砖石崩裂,沉闷的撞击声震得人脑袋发晕,再看看城墙,已被炮弹崩塌了最外面一层。

    “好!”楚风带着侯德富、陆猛,拍着手从后面走来,见李家福等人立正行礼,他回礼道:“别停,继续打,看多少炮能把这城墙崩塌。 再按打城墙上端、打下端、打中间,三百米打、五百米打,把效果全测出来。 泉州城墙是个代表啊,漳州汀州各处的,都和它差不多,只要测出来,咱们将来打城市,心头就有底了。 ”

    啊?上端下端中端,还分三百米、五百米,这要打多少炮啊?李家福扳着手指头,面露难色,一时都算不清了。

    楚风哈哈大笑着拍拍他肩膀:“泉州的拿六斤炮试过了,今后再按临安、大都的城墙形制修上这么一段,将来还要试十二斤炮哩。 ”

    临安、大都!侯德富和陆猛心有灵犀的对视一眼,两颗心就毕剥毕剥的狂跳起来。

    第162章 启航

    大汉二年三月初一,琉球港,十条剪式船、两条炮船组成的汉国史上最庞大船队,正要扬帆启航。 几百面洁白的船帆遮天蔽日,各船的水兵们解缆、起锚、升帆,号子声响成一片,离开家乡,他们并不留恋,万里碧波,就是大汉水师的通衢大道,水师航迹所在,便是大汉的领水海疆!

    船上?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