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汉风1276 > 汉风1276第280部分阅读

汉风1276第280部分阅读

    本以为凭借强大的工商业实力,凭借畅通无阻的海上丝绸之路,大汉帝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叩开欧洲的大门,把布匹、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远销欧洲,促进国内经济繁荣,同时获取大笔资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宋末元初战争导致的人力资源不足,在如此强劲的经济需求带动下,完全可以转变为机器工业的突飞猛进。

    现在,大汉帝国采用赎买制度和减租减息,把农民从穷苦挣扎的境地解放出来变成工人,但同时大规模开发海外殖民地转移人口,国内本来因为战争导致人口数量减少,在此情况下工人数量不足、工资大幅提升也就完全顺理成章。

    如今帝国境内的工业主要利用的水力,比如宋朝就在江南出现的水转大纺车、在福建出现的水力锻锤,改进后作为纺织和钢铁工业的主力,这种动力模式也带动了水利工程的大发展,郭守敬的弟子走到哪里都是被当成财神爷对待的,到处都有富家巨室主动投资兴修水利、发展工业。

    但可以利用的河流是有限的,以水流为动力的工业模式不可能无限制扩大,人力充沛的情况下纺织工业的老板们可以用扩大规模,形成数千台、数万台规模的超大手工工场来解决问题,所谓的康乾盛世就是采用这种人均产值极低、技术含量极低的方式,当然美洲高产作物红薯玉米土豆的传入也是保证庞大人口数量不至于饿死的前提。

    楚风当然不准备复制那个用红薯土豆堆出来的所谓盛世,他要的是翻天覆地的工业,使华夏走向辉煌的顶峰。

    由实际条件看楚风也不能采取这种模式,蒙元的大屠杀令四川、湖北等地十室九空,至少数十年以内不可能恢复到宋朝的全盛水平,再加上开发大洋洲所需的人口、向藩属地区移民所需的人口,人力捉襟见肘。

    那么,当工业规模扩大导致人力不足时,只能用机器的力量来弥补,这是完全不需要朝廷推动,民间自发就能完成的革新。

    譬如故宋朝廷并没有特意推进海贸,沿海的商人自己就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并没有鼓励纺织,江南纺织业自己就使用了水转大纺车,楚风建设的钢铁厂,不也是由技术工人们自发设计制作了轨道马车用来运铁矿石?

    楚风甚至乐观的估计,不需要自己费太多心思,也许民间就能制造出原始的蒸汽机!为了这一目标,他还颇有私心的把亚历山大学派的一架风神轮弄到临安博物馆公开展出,希望能够激发有心人的灵感。

    风神轮是已知最早以蒸气转变成动力的机器,在公元一百年时由亚历山大学派的希罗发明。风神轮主要是由一个空心的球和一个装有水的密闭锅子以两个空心管子连接在一起,而在锅底加热使的水然后变成水蒸气然后由管子进入到球中,最后水蒸气会由球体的两旁喷出并使得球体转动。

    不过,风神轮只是单纯是一种新奇的玩物,并未予以任何实际应用。

    如果在动力缺乏的情况下,有心人看到这个用火加热就能飞快转动的机器,会不会激发他的灵感呢?

    亚历山大学派的尤努斯大师已经抵达了临安,以外籍院士身份进入皇家科学院任职,这位大师对天文学、数学都有非凡的造诣,在机械制造上也有着极高的天分,他制造的本轮均轮系统和郭守敬王恂的浑天仪象限仪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和留在临安的王恂见面之后,多半也会激发思想的火花吧!

    但楚风总是有点儿小小的私心,他总希望这种跨越时代的机器能够由正宗的炎黄子孙发明,所以把风神轮公开展出。

    “尤努斯看这玩意儿一辈子了,也没弄出蒸汽机,也许注定就该咱们中国人弄出来呢?以大汉强大的钢铁工业和金属加工技术,若干年之后差不多……”

    工业的内部条件满足了,可外部环境又出了问题,前些天李鹤轩得到来自罗马的快报:新教皇仆立法司得知楚风撕毁他亲笔信件之后大发雷霆,如果不是顾忌大汉重围之下的圣城耶路撒冷,他就要颁发圣战敕令了!

    圣战虽然没有爆发,教廷却裁判楚风为“异端”,禁止所有基督徒和异端做生意,购买异端的产品,和把东西出售给异端。

    那些和大汉帝国做生意往来的欧洲商人,楚风绝不怀疑他们的“虔诚“,这些虔诚的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只要代价足够高,他们可以继犹大之后把耶稣再出卖一次,和大汉贸易有足够的利益,他们绝不会理睬教皇的。

    麻烦的是那些把口袋里最后一个铜板扔进募捐箱,换回一张张赎罪券的农夫和工匠,这些人满脑子圣经的狂信徒,不比伊斯兰圣战者好对付,完全可以想象他们从今往后再不购买来自东方的呢绒和布匹,也不使用中国的瓷器和钢铁制品。

    这些东西都不是大汉独有的,热那亚等地也有不少手工纺织场,法国人也会烧瓷器,威尼斯人的玻璃镜子质量也不错,大汉商品凭借价廉物美和他们竞争,慢慢就能占据欧洲市场,迎来滚滚财源和国内繁荣,实现楚风的计划。

    但价廉物美四个字,在狂信徒心头是敌不过信仰之力的,那些农夫、工匠饿着肚皮都要把最后一枚铜板换成赎罪券,你能指望他们冒着下地狱的风险,购买使用来自异端的商品?

    还有丝绸、香料等奢侈品,主要消费人群是贵族领主和教士,欧洲的教士们都是很有钱的,一位主教为了竞选枢机主教可以花几十万金诺米斯马,他们是丝绸香料等商品的消费主力,而教廷令下,教士们自然不可能公然穿异端的丝绸用异端的香料了,贵族们也最喜欢在人前标榜自己的虔诚,同样会避免消费来自大汉的货物。

    如此一来,低端和高端的商品都很有可能出现滞销,那么大汉费尽力气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岂不是无用武之地?

    惟有阿片这种东东……

    “奶奶的,仆立法司这厮,要老子和他打一场鸦片战争?”楚风吃着小鲽鲛的时候想这事儿,不小行被鱼刺卡了下。

    “我呸!”

    第786章 再相遇

    “夫君为何神思不属?”塞里木淖尔温柔的帮楚风拍着脊背。波斯光明教高高在上的圣女,此刻带着无尽的温柔。

    楚风有些郁闷的道:“没什么。”

    雪瑶察言观色早已有了点计较,便问道:“新教皇仆立法司号召基督徒抵制大汉商品,可是为了此事?”

    楚风点点头,遍及欧洲各大城市和乡村的教堂可以把教皇的意志传达到每一个基督徒的心头,教廷的威胁不仅确凿无疑,而且迫在眉睫。

    雪瑶像小狐狸似的笑了起来,两只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楚呆子!他们可以禁绝机织布、丝绸和香料,难道连天堂之药也能禁绝了?我替你瞧了上个月东印度公司送来的报表,鸦片的销量比前一个月上涨了四成,并且还在持续不断的增加,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鸦片的利润就能超过机织布、瓷器和香料,你还发什么愁呢?

    哼,我看你呀,真是个呆子!”

    楚风苦笑,他才不是呆子,相反比谁都看的清楚。

    他非常清醒的认识到,鸦片这种东西固然可以获取暴利,起到踹开欧洲门户的作用,但这种腐朽的商业模式只能让极少数商人赚大钱,对国计民生毫无益处。

    譬如纺织业吧。大汉在云南、西域等地推广种植棉花,一方面给当地百姓带去了稳定的财源、提高了对中华天朝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另外也有使当地渔猎、游牧民族向定居农耕转变的非凡意义。

    你不能想象种植了上千亩棉田的某个回鹄部族,还会像游牧时代那样在马背上弯弓射雕吧!

    长此以往,不难实现民族融合,最终用夏变夷。

    在漠北地区兴办羊毛纺织业,在琼州推行拖网捕鱼,在贵州广开铜矿铅矿,都有类似的意义。

    这是对原料产地和初级生产者起到的拉动作用,还有加工、运输方面。

    仍以纺织为例,最先进的纺织技术和娴熟的纺织工都在中原开封、蜀中成都、江南苏松常一带,而棉花的主产区却在西北、西南,长途贩运就必然带动了沿途各大城市的商业繁荣,促进了运输业的进步,也许,大汉帝国的第一列火车就是满载着棉花从长安驶向开封?

    原料到了生产地就得加工,人力资源的不足带来人工成本高涨,全行业必然走向用机械辅助乃至取代人力的道路,宋代江南出现的水转大纺车就充分说明了这点,那么纺织工业的革新就顺理成章。

    纺织机器要求升级,又必然催动机械加工和冶金技术的提升;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效率,工场主有把技术进步继续升级的冲动;工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增多,在人力不足前提下工资增长也是必然,普通家庭维持温饱以外可以有更多剩余金钱投入较高层次的需求,儿童教育普及、文化艺术繁盛……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十三世纪,发展纺织、瓷器、钢铁等工业给国家民族带来无尽的好处。影响之深远绝非数十年间可以看清。

    而鸦片呢,这种东西的主产区在印度和呼罗珊波斯北部高原(阿富汗),虽然国内西北云南等地也可以种植,但为了严格控制,楚风是不大可能允许国内种植的,那么原料主产区就只能是印度,初级生产这一块主要就被德里苏丹治下的阿三们赚去了。

    运输,从印度走海路运往红海过苏伊士入地中海,这条路比较近且不说,鸦片的单位重量价值很高,每年有那么十来艘船运往欧洲就尽够了,一个大船队满载的瓷器、布匹和钢铁制品还满足不了君士坦丁堡一座城市的需求,但这个船队如果全装着鸦片,一次服下的话可以把整个欧洲的人都给毒死,所以对运输的拉动也很小。

    加工,熬煮鸦片的技术含量极低,几乎什么都带动不了,而且任何商人都不会蠢到把罂粟弄回汉地加工,肯定就在印度当地熬了,连加工费也主要是阿三赚……

    当然这不是说楚风就没得赚了,事实上东印度公司给阿三的价钱相对较低。卖往欧洲则是高价,中间赚的差价就非常可观了。

    不过,鸦片贸易整个产业链几乎没有汉地百姓参与,对国计民生毫无益处,最多只能起到筹集大笔军费的作用,和钢铁、纺织等工业相比,实在居于末流。

    楚风把诸般原因细细讲了,雪瑶恍然大悟之余不禁粉脸微红:“如果我说什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好像是邀宠似的,可幼年义父亲自教导,妾身肚里经史子集也装了不少,这经世致用的学问嘛,和夫君一比就连三岁幼儿都不及呢!”

    陈淑桢和塞里木淖尔同时笑了起来,女元帅伸指在雪瑶秀挺的鼻梁上轻轻一刮:“还说不邀宠,你看看楚呆子都快飘起来了。”

    楚风真的“漂”了起来,雪瑶吃惊的捂住了嘴巴,然后才发现他只是猛的站了起来,有些兴奋的看着西边海天相交处。

    与此同时,楚风座舰的少将舰长张德彪也送来了瞭望手刚刚发现的情况:“十二艘拜占庭双层三桅军舰,追逐一艘西西里快船,根据船型判断,就是前不久曾在塞浦路斯西部海域和我们遭遇的西西里海盗。”

    楚风笑了起来,右手紧紧的握成了拳头。

    上次俘虏拜占庭军舰,弄到了神秘而可怕的希腊火,研究发现这是种由石油提炼而得、添加硫磺等多种助燃物的燃烧剂。

    因为化学水平达不到定量分析,无法得知准确的配方,询问被俘的拜占庭舰长也得不到详细答案,拜占庭皇室把希腊火当作国家利器,它的配方被执行最严格的保密措施。就算前线的海军将士也只是按部就班的使用,并不知道详尽原理。

    利用缴获的希腊火做了实验,楚风发现大汉海军利用煅烧菱镁矿制成的阻燃剂,对这种沾染性很大的油性燃烧剂效果并不明显。

    高压下的油滴呈气溶胶状态,可以在空气和水面上剧烈燃烧,大汉军舰的船身能够抵抗普通的火箭,却对这种油性燃烧剂有些怵头,实验中不到半分钟就被烧透了表面涂刷阻燃剂的防护层,像普通木材那样燃烧起来,而在阻燃剂中浸泡过的帆具索具更是可怜,希腊火很快就能把它们点燃。

    楚风看过之后暗暗心惊,虽说现在拜占庭帝国与大汉非敌非友,可谁知道安娜帕列奥丽娜就一定能夺取皇位?要是她那位叔叔上台,也许拜占庭和大汉之间就会重演教廷的一幕,变成彻底的敌人。

    就算安娜公主成功上位,楚风也决不会把战略大计寄托在她一个人的身上,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昔日的盟友今后的死敌,这种事情实在不新鲜。

    拜占庭军舰的速度并不比大汉海军快,希腊火的射程又近,面对面的决战楚风绝不担心失利,可地中海岛屿港湾河汊极多,像博斯普鲁斯海峡这种狭窄海面上。要是拜占庭突然打个埋伏,大汉海军就有可能步波斯萨拉米湾海战的后尘。(波斯皇帝薛西斯入侵希腊,波斯巨舰被引诱进入狭窄的萨拉米湾,为船型较小、战力较低却灵活机动的希腊海军击败)

    楚风不希望自己的舰队变成燃烧的火炬,所以他必须弄到一份尽可能详尽的海图,而不管威尼斯商船还是拜占庭军舰,他们的海图都不会比海盗手中的更好。

    原因很简单,商船做的是贸易,走最宽广最平静那些广为人知船来船往的海路就得了,没事儿朝暴风海峡、鲨鱼礁之类险恶的地方钻,吃饱了撑的。怕勾不来海盗?

    军舰,出动之际浩浩荡荡一大队,武力强悍,就算昔年威尼斯海军封锁拜占庭,也是堵住爱琴海要冲,并不会往河湾里钻,护商走的是几条固定的海路,围城登陆夺取海港也是就近上岸。

    海盗就不同了,他们要在各国海军的夹缝中生存,要往繁忙海路上朝商船一击得手,然后又得远远逃走甩开追兵,哪里的礁盘可以抛锚,哪里的港湾可以避风,哪里的小岛可以补充淡水,只有海盗最清楚。

    那七海之花索菲娅手上有其父以海盗霸主身份令地中海大小数百股海盗复制呈缴的七海制霸之图,要知道每股海盗势力对自己独占的海域之熟悉,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纹一样,这几百幅海图汇总起来,以大汉海军的实力控制地中海,岂不是如同掌上观纹?

    从俘获的拜占庭舰长华洛士口中得知这幅海图的存在,楚风就命令李鹤轩督率情报司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弄到七海制霸之图,无奈海盗们行踪飘忽,大海上的事情又和陆地截然不同,加之大汉帝国情报司是最近一段时间才把谍报网撒向地中海,种种原因导致始终没有头绪。

    谁知新教皇仆立法司与大汉反目之时,寻找七海制霸之图的事情竟然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楚风用高倍望远镜看着西西里公主号,脸上的表情非常“”,高兴之下嘴里还在滛笑:“小宝贝,这次可不能让你再溜了!”

    陈淑桢、雪瑶等恶寒,对楚风此时的表情她们万分鄙视:猥琐,非常猥琐!

    ~~~

    西西里公主号苗条颀长的船身像海豚一样充满了动感,在海面上轻捷的行驶着,而他们身后的十二条拜占庭军舰就如同嗜血的鲨鱼,紧咬不放。

    七海之花索菲娅正在海盗船的船头,她一条浑圆有力的长腿跨在台阶上。镇定自若的指挥着海盗们。

    她的声音依然充满了自信,她的嬉笑怒骂仍旧轻松无比,海盗们尽管在优势敌人的追击之下,也为她的举动所感染,训练有素的调整着帆索系,转动舵盘,让西西里公主号踩着轻捷的舞步,老鼠戏猫似的逗弄着拜占庭军舰。

    至不济,咱们还有七海制霸之图,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穿越急流险滩礁盘海峡,远远的把追兵甩在身后呢!

    海盗们都这么想着。

    只有最熟悉这位女海盗的黑杰克才能从索菲娅的声音中发现难言的疲惫。

    这些天,拜占庭海军像发了疯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