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抗战往事 > 抗战往事第15部分阅读

抗战往事第15部分阅读

拿什么抵挡呢,恐怕连殖民地独立的运动都没办法阻止了。

    英国政府,美国政府此事都非常的后悔,他们相信,只要中国军队在前方打的狠一点,就像最初的那样,那么日军不会派人去印度送死,但是中国军队现在没有足够的弹药,所以进攻缓慢,日军现在明显就是想拖住中国军队,等印度大乱。

    英美不得不为自己的兴威负责,吞下这枚苦果,眼下他们不得不重新把目光转移到远征军身上,因为这事唯一一支可以解围的军队。

    很快英美就让他们驻中国大使讨论如何解围的事情,英美人文要是印度失守,那么在缅甸的中国军队就将被日军两面包围,另外中国军队也不会在得到物资了,所以中国政府肯定会答应帮忙的。

    英国政府虽然希望中国军队帮忙,但是他们是不能接受中国军队独立作战的,他们不想缅甸的事情在印度重演,所以英国政府严厉的告诉英国驻中国大使,中国军队踏入印度之后,必须接受英军的统帅和管辖。

    蒋介石没想到英美也有求自己的一天,本来想强硬起来,但是英美一分析,加上有许诺了大量的物资,还有一些不相干的技术,在威胁了一番,蒋介石还是妥协了,虽然蒋介石比历史上要强硬一些,但是长久被英美压迫的阴霾还停留在脑海中。

    最后双方敲定远征军抽调7-8万人由英军指挥,对在印度的日军作战。

    英美很开心的就离开想国内汇报去了,本来他们还以为很难呢,没想到这轻易的就搞定了,本来他们还高看蒋介石一眼,现在又鄙视起蒋介石来。

    英美国内本来还以为会很难办,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妥了,他们嘉奖了一下两国大使,然后三国一起向远征军发报,要求远征军组织一直7-8万人的军队准备开赴印度,期限是五天,物资不必带,英国出。

    同时美国还让史迪威监督,不过他们刚发出电报没多久,远征军就回复,远征军可以抽调两个师的兵力支援,再多就没有了。

    英美没想到蒋介石都答应了,远征军居然敢抗命,这简直难以想象,难道卫立煌疯了吗!当然不是。

    自从开战之后,王汉章就一直呆在曼德勒,怎么说也是参谋,打仗的时候是不能乱跑的,战局开始后,王汉章自然时刻关注日军的动向。

    日军居然拍了一支大军冒着全军覆灭的危险跑去印度,而且关键是居然如入无人之境,王汉章立马想到英国人最后肯定要求中国,这么好的机会,王汉章肯定不能错过,这次不狠狠的宰他一刀,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中国国内已经建立了更多的兵工厂,就算印度失守,王汉章认为中国可以支撑到美国登陆,王汉章可不认为美国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还会更日本讲和,要是美国没有核弹,中国又投降了,或许会,但是美国的核弹很快就要出来了,中国只要坚持住,就不会亡国。

    王汉章心中已经有完善的计划了,可以保证中国的安危,所以这次绝对要宰英美一刀,不能老师被英美牵着鼻子走,中国现在不怕他。

    要是英国人自甘亡国,那中国也只有认了,不过王汉章相信英国人没有那个魄力,谁希望自己亡国啊!

    美国人也不愿意看到那种局面的发生,王汉章只是希望要一点物资、技术,再不行王汉章绝对不会让远征军去送死,英国佬在后面啃着面包,喝着牛奶、咖啡看着远征军跟日本人拼命,怎么说也是后世来的,总的发挥点作用吧。

    第055章 远征军抗命

    远征军抗命不但英美震惊,就连重庆也震惊不已,蒋介石立即严令远征军调集兵力支援,否则严厉查办,要不是现在战争正在紧要关头,他们早就将卫立煌免职了。

    王汉章这次收到电报,没有直接说不行,而是分析了一下远征军无兵可派的原因。

    后世他人都认为日军的作战能力十分的强大,经常一个鬼子兵能打10个中国军队,并且拿出每次战斗的战损来说明,但是王汉章认为鬼子整体的战斗力量和单兵实力确实优于中国军队,不过国军并没有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弱,或者说日军没有大家认为的那样强。

    分析历次战役,即使按照最极端的战报数据来看,抗战期间国军与日军的损失比也不会超过1:10,而抗战时期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接近八成的国军都死于撤退途中,而战斗中伤亡的八成又都是由于飞机和大炮。换句话说,只要国军还在坚持战斗而没有崩溃,日军又没有使用重火力(尽管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日军与国军的伤亡比应该是差不多2:1(拼刺刀除外,国军这方面的训练一直不重视。),当然这也与国军都是防守、日军都是进攻有很大关系,进攻一方的伤亡总是会更大一些。但是至少能够证明国军还是不必日军差那么多的。

    而关于国军撤退导致巨大伤亡的问题,一是国军(尤其是中央军)不会撤退,一退就乱、一乱就垮,原因大概是他们此前甚少这样的经历;二是国军良莠不齐,而中国人的从众从上心理又强,只要有人(尤其是军官,这方面国军与日军的差距远较士兵更大,尤其是汤、刘等几个老蒋爱将。)一开始逃,大家也就跟着逃了,而日军普遍战斗意志较强(简单来说,就是国军的精锐并不弱于日军精锐,但国军里面的垃圾远远不如日军中的垃圾),又有严酷的军法与军官们的以身作则,所以溃败极少。

    综合起来说国军只要能顶住攻势,在武器装备相同的情况下,就算有从众的意外,中国军队也不会比日军弱多少,现在远征军的武器装备是要优于日军的,只是武器弹药并补充足,所以放不开手脚,从这近一个月的作战情况来看,士兵作战能力和意志十分的顽强,一直在进攻,如果停下来的话,或者远征军调走了三分之一,那么后方要是被日军插一刀,很可能导致远征军的溃败,这以溃败就没人能收拾的了。

    如果远征军溃败,那么山下奉文绝对不会留着这样一支部队返回后方重整再战,到时候丢的不仅仅是缅甸,同时还有三十万中国最精锐的将士。

    王汉章将自己的分析发给了蒋介石,同时让每个远征军都清楚的知道远征军的弱点,王汉章最后有两个建议。

    第一个方案,让英美支持更多的物资,如果物资够,那么远征军很快就能围歼东线的日军主力或者把日军赶下海,到时候远征军一部与日军隔着怒江(萨尔温江)对峙,保证东线的安全,在抽调一支至少12万人的军队进攻印度的日军,只要英美保证日军得不到大量的补给,解决应该不会有很大的问题,另外王汉章认为英军说日军有10万,王汉章认为夸大其词,一定是英国人被日军偷袭,不好意思承认,说以找了各种借口来掩饰自己,至少英国人那么爱面子,而且一直都市这样做的,因此英国人的话不可信。

    第二个方案,远征军抽调2个师,另外王汉章训练的5万新兵开赴印度,但是这些人除了远征军的两个师大不了仗,所以可以让他们留在因帕尔等地防御鬼子偷袭,在因帕尔的英军则全部移师越过恒河对日军主力作战,王汉章认为日军顶多5万人马,英军肯定是被印度人的响应和之前被日军吓破了胆,要是英军连五万日军还打不过,那就没办法了。

    另外王汉章劝告蒋介石,如果缅甸失守,不但三十万精锐损失殆尽,另外三十万的人员装备也会损失殆尽,还有就是英美许诺再多的东西,缅甸被占据,那么他们怎么给中国送过来呢,还有就是山下奉文要是突破了缅甸,定然不会坐视印度的日军存亡不理,山下奉文必然会全力挥军进攻印度,到时候日军就有十几万人,印度人早就想早英国人的反,要是有这么多日军帮忙,英国人就只有灰溜溜的撤离印度,英国人离开印度还可以去欧洲,非洲,美洲、澳大利亚,可是中国能去哪里。

    如果日军和德军会师中东,中国从哪里获得外援呢,苏俄可是跟鬼子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协议,苏俄绝对不会援助武器物资给中国。

    到时候日军就真的能集中力量进攻中国,那个时候日军只要大量的武装印度人进攻西藏甚至直接来缅甸进攻中国,中国怎么办,恐怕只有投降一条路了,因此保住缅甸,不但能保住印度,更能保住中国,上面两个方案,英国人只能从中选择一个,要想远征军在没有打不败缅甸日军主力之前抽调大部兵力去给他们打仗,没门,那还不如直接把军队撤回国内更加的安全。

    王汉章不但把电报发给了蒋介石和军政部,另外直接转告给史迪威,英美怎么选择都无所谓,如果中国注定要亡国,那么也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选择,王汉章还直接挑明英美要是当初能全力支援物资给远征军,那么日军肯定不会冒险派兵偷袭印度。

    山下奉文定然是认为印度是英军必救之地,所以在印度来一刀,想让英国人迫使中国军队救援印度,从而突破缅甸,再挥师入印,这种小把戏骗骗三岁小孩可以,但是想骗远征军是不可能的……

    王汉章和史迪威说了一个小时,但是表达的意思很清楚,远征军不会放弃打败缅甸日军的,如果要是英美断绝物资,远征军就直接撤回中国。

    史迪威也来不及细想,他现在立马得把情况报告白宫,自从上次袒护英军,欺骗远征军之后,史迪威完全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顾问了,中国没有人听他的,除了他的那个警卫连之外。

    蒋介石很快就收到了王汉章发回的电报,细看王汉章的分析,确实非常的有道理,远征军三十万人马才能对日军占据优势,士兵的心理上也认为自己有三十万人马,鬼子才十万人马,我们的武器还要先进些,要是军队一下子少了7、8万,那么防御会出现很大的漏洞,如君要是穿插一下,就会彻底打乱远征军额部署,那远征军就会直接溃败了,细想历次会战莫不是如此。

    还有就是缅甸要是真的失守了,英美的许诺还真的是空口白话,靠飞机能运送多少呢!另外王汉章分析缅甸失守后,印度不保,蒋介石也局的很有道理。

    日军已经有一支在印度,又有印度人帮忙,要是缅甸失守印度的英军就会遭到夹击,到时候英国人必然守不住,到时候英美许诺的物资,恐怕连飞机都运不过来了,难道米国的飞机能从美国直接运过来吗!

    细想还是保住缅甸更为重要,就算保不住,远征军的精锐之师和武器装备还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蒋介石感觉自己被英美忽悠了,同时不得不佩服王汉章确实很聪明。

    蒋介石立即召见了英美大使,将远征军的顾虑告诉两国大使,并告诉远征军拒绝接受救援任务,除非缅甸的日军被击败,否则就算现在这个时候,蒋介石也没办法了,又不能在这紧要关头撤换将领,要处置抗命的人也饿等战争结束之后。

    英美没想到突然来了这么一档子事情,好好的计划被破坏了,但是远征军拒绝接受救援,现在谁也没办法了,威胁也威胁不了,远征军一直被英国人设计陷害,早就怀恨在心了,能答应救援已经很不错了,尽管两个方案差强人意。

    第一个方案,谁知道远征军什么时候能够打败仰光的日军,十天还是半个月呢,第二个那跟没有中国军队有什么区别,还白白的把中国军队请过来,管吃管住,到时候要请走恐怕优势一大笔花费,没准还请不走。

    两国领导人对远征军恨之露骨,特别是对王汉章、卫立煌等几个高级将领,实在太无耻了,居然在这个时候拆台。

    不过他们也没想想,这叫拆台吗,明明是他们一直在拆远征军的台,他们要是不拆台,远征军何至于这么被动,日军也许根本不可能进攻到印度,缅甸要是稳定,日军要横跨东印度洋进攻印度无疑是自寻死路,不过这个时候其实也差不多,山下奉文也够狠的,动一下就是几万人的大手笔,王汉章稍稍有些佩服。

    看印度人那股得瑟劲,山下奉文是赌对了,幸亏这个时代有自己,要不然中国必然上当,到时候之前的一切都可能毁于一旦。

    第056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

    远征军公然抗命使得英美的计划落空,他们不得不跟蒋介石沟通,再跟远征军沟通,其实就是跟王汉章沟通了,因为王汉章就代表了远征军,卫立煌自知自己不是搞政治的料,所以只管打仗就好,有事跟他沟通就可以了。

    王汉章一口要定要物资,打败缅甸的日军,将日军赶到怒江西边去,否则就没办法,远征军好不容易占据优势,要是不趁着现在把日军赶出缅甸,那局势很可能恶化,甚至丢掉缅甸。

    王汉章考虑的不止三十万远征军,和自己那十万新兵和未来的局势,还有在缅甸的几百万中国百姓,虽说他们没有王汉章救,大部分都已经死了,但是不能这样就抛弃他们吧,现在又不是非要放弃他们,有选择为什么要那么做呢!

    英美没有浪费时间找人来谈,而是直接授权给史迪威,中国政府的话已经不管用了,他们之前还找何应钦等人用过很多不文明的方式,不过王汉章不吃那一套。

    王汉章已经能够打算明年立国了,又有十万大军,虽然孩子啊训练阶段,军官也不够,不过王汉章有办法解决。

    史迪威跟王汉章谈了很多次,每次都说印度多么多么的重要,要是印度失守,那么中国就得不到外援。

    王汉章并不跟他争辩什么,只是一口要那两个方案,英美自己选一个,远征军不计较他们屡次陷害已经仁至义尽了,何况丢了缅甸,那日军就会有数十万大军杀向印度,跟印度的军队会师,史迪威也明白,难道日军会放弃在印度的那写日军吗,何况形势对日军那么有利。

    史迪威道:“王将军,你认为远征军什么时候可以打下仰光、勃固等地,消灭盘踞在那里的日军呢?”

    王汉章道:“不知道,这要看你们支援多少物资了,武器弹药够,半个月应该够了,要是你们还想耍什么花样,那就不好说了,一个月、两个月是少的了。”

    史迪威道:“就算物资足够,半个月也太久了,恐怕那个时候,印度已经失守了!”

    王汉章道:“拿到未必,只要英军想守自然不会,我们主力先在这边继续进攻,而抽调两个师和一部分新军去帮英国人守因帕尔等地,英军主力则去进攻日军,后者防御,只要坚持半个月,远征军就可以回师印度,消灭那些日军,只要日军一倒,印度土著不足为虑,我想这也是最好的办法了。”

    王汉章额想法里英美下给他的命令相差甚远,英美还是希望保存英军的实力,消耗远征军,这样两个威胁都消耗了,英军则坐收渔人之利,但是现在呢,这么做的话,坐收渔人之利的就是中国了。

    史迪威虽然很不满王汉章,但是又无可奈何,史迪威脸色凝重的道:“王将军,如果英军在对日作战中损失惨重,就算贵军后来帮助消灭了日军,那印度人遭此造反的话,英国拿什么来保卫印度呢!”

    王汉章才不管这些呢,王汉章道:“此言差矣,我早就说过,日军兵力绝对没有十万,估计也就五万而已,你们也不想想,日本人如何一夜之间把十万人运送到印度的呢,茫茫大海之上,要是运输时被发现,那么十万人就会葬身大海,日军在印度洋没有大规模的舰队,所以他们肯定不是由舰队护送,而是用伪装船送过去,不可能有十万人。”

    “我认为英军完全可以自己解决,难道英军的战斗力已经退化到十万人打不过五万人吗,而且日军的武器装备比英军差得远了,重武器不多,又没有飞机,别跟我说英国人对付不了,除非你们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难道你们不想远征军在缅甸打败日军,难道你们已经跟日本有密约,把缅甸和中国给日本,你们何谈?”王汉章一句比一句更触目惊心。

    史迪威没想到王汉章居然会这么想,连忙道:“不不……王将军,我们是盟友,我们不会那么做的,我以上帝的名义发誓,我们绝对不会跟该死的日本猴子何谈。”

    王汉章微微点头道:“但愿如此,不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