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抗战往事 > 抗战往事第59部分阅读

抗战往事第59部分阅读

    么办?我们做生意不都讲究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吗?如今我们面对的是犹太整个民族的未來,这一次可是一个极好的机会,错过了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更何况如果错过了,我们的民族有可能会从世界上消失。”

    与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们沉默了,犹太人离开那片领土两千多年,虽然自上个世纪末至今已经有了5次大的移民浪潮,也迁移了30多万人过去,但是犹太人纵然有钱,纵容控制了美国政府,但是他们的人口毕竟太少,对美国的控制也只能暗中來,否则北美地区或许就是第二个欧洲了。

    19世纪80~90年代在俄国、法国、德国出现反犹太主义浪潮后,形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1882年俄国敖德萨犹太人医生l平斯克尔提出:“人们歧视犹太人,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国家,这个问題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建立犹太国。”同时,在俄国出现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比路,并开始了犹太人向巴勒斯坦有组织的移民。1895年维也纳犹太人记者t赫茨尔撰写《犹太国》一书,进一步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论和纲领。在他领导下,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第一次犹太人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纲领》规定: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为公法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会上成立了以赫茨尔为主席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

    经过二十年的不屑努力,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代表政府发表《贝尔福宣言》,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竭尽努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者不顾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采用政治、外交、财政以及军事手段,强行组织犹太 犹太复国主义人向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西部地区移民。在1882~1944年间的5次移民浪潮中,有40多万人移居巴勒斯坦。希特勒德国奉行的灭犹政策加快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

    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散居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语言的犹太人属于同一民族,不应与其他民族融合和同化。解决犹太人问題的主要途径不是消除产生反犹太主义的阶级根源 ,而是与非犹太人分离,单独建立一个国家。只要取得宗主国与其他大国的支持和有钱的犹太人的资助,不断向一确定地区移民,即可实现这一目标,而无须征得殖民地区居民的同意。

    这里面一个关键的问題在于他必须取得这片地区的宗主国的同意,而今天虽然这片土地在控制在英国人的手中,但是用不了多久就不好说了,或许下次就在德国人或者中国人手中,犹太人纵使再有钱,但是在各大国的利益面前连狗屎都不如,他们立国前必须得到宗主国的支持,立国后也必须得到某一个能保护他们的大国的保护,否则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e

    第021章 犹太人的盘算(二)

    一直听着大家说的戴维·本-古里安此时才开口道:“如今国际局势复杂,谁也不知道战争的胜利会属于哪一方。”

    1886年,戴维·本-古里安出生在波兰普朗斯克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后來成为以色列的总理兼国防部长。在具有浓厚犹太复国主义的氛围中,他从小就开始学习《圣经》和希伯來语。14岁时,他组织周围的孩子讲希伯來语。17岁那年,加入犹太复国主义政党锡安工人党,成为一名犹太复国主义者。

    20岁时,戴维·本-古里安來到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属地巴勒斯坦------他心目中的“以色列地”,决心用定居的方式來实现犹太复国主义的理想。戴维坚信,希伯來人在希伯來的土地上劳动是犹太民族恢复权利的惟一途径。艰苦的环境和艰辛的劳动对身体羸弱的戴维是个巨大的挑战。

    他后來回忆说:“我发烧和挨饿的时间超过工作的时间。工作、疟疾和饥饿对我而言都是全新的,也很有趣。毕竟,这就是我來以色列地的原因。”即便在这种条件下,戴维也沒有停止他毕生的爱好:读书。一次,他赶着耕牛边走边阅读,等读完抬起头,才发现牛早就到别处吃草去了。

    1910年,戴维·本-古里安被锡安工人党调到耶路撒冷,担任新创办的党刊《团结》杂志的编辑。杂志出版第二期的时候,他才鼓起勇气在自己的文章上署上新起的希伯來语名字------本-古里安。24岁的本-古里安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此时戴维·本-古里安已经明确,犹太人要建国只有一个方法:不是空谈,而是实干。他坚信只有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才能决定自己的道路。他一度希望获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籍,在帝国内部争取犹太人的权益。为此他学习了土耳其语,并到帝国的首都学习法律。为了使自己更像一个奥斯曼帝国公民,他还戴上了土耳其式的圆筒帽,蓄起了土耳其式的胡子。

    一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担心犹太复国主义者趁机捣乱,甚至复国,投靠协约国,戴维于1915年被驱逐出境。不久,他前往美国纽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结识了很多在美国的犹太人以及这里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这些人对于二战后以色列建国和中间的资金问題起得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二战结束后,除了美洲的犹太人几乎沒有损失,犹太人在欧洲大陆上的财产几乎化为乌有。

    1917年,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对犹太复国主义表示支持,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英军随即开始组织犹太军团。1918年,戴维·本-古里安加入军团,跟随英军回到巴勒斯坦。但军团还未参战,奥斯曼军队就已经溃败。戴维·本-古里安从犹太军团退役后,从事巴勒斯坦犹太工人联合的工作。1921年夏,他当选为犹太工人总工会的书记,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4年。

    在紧张的政治活动之余,他既不与朋友结交,也不理会自己的家庭,而是抓紧一切时间读书。长年的奔波劳碌使他的身体状况极差,不到40岁就开始歇顶,40出头已头发花白,而且头发也想爱因斯坦那样乱蓬蓬的,过度的兴奋和烦躁都会使他发高烧。

    在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本-古里安所倡导的劳工运动并不是主流,但他凭着自己的执著和坚定,开始用自己的主张改变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933年,在布拉格举行的犹太复国主义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本-古里安当选为执委会委员。这次大会被视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史的转折点。

    1935年,本-古里安当选为犹太复国主义执委会主席和犹太代办处执委会主席,与日后担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统的哈伊姆·魏茨曼一道成为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两巨头。

    犹太复国主义者曾经一度认为犹太人回巴勒斯坦是“一个沒有土地的民族回到一片沒有民族的土地”。这种乌托邦式的空想已经被本-古里安摒弃。从基层一步步走上來的本-古里安态度务实,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巴勒斯坦“存在着真正的冲突,我们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政治冲突。我们都想成为多数”。因此,他把工作重点放在向巴勒斯坦进行犹太移民上,他要在巴勒斯坦使犹太人成为多数。

    1937年,英国为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題,第一次提出了分治的想法,即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本-古里安凭借自己的政治嗅觉,捕捉到“国家”这个词所包含的重大意义,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他立刻对分治的想法表示支持。本-古里安指出:“犹太复国主义不是走在一根结实的绳子上,而是在一根头发丝上。”

    但两年后英国政府发表白皮书,压缩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限额,禁止犹太人购买巴勒斯坦土地。面对英国立场的转变,本-古里安决定发展犹太人的地下武装。二战爆发后,面对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和英国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压制,戴维·本-古里安权衡利弊,提出了贯穿二战的著名政策:“我们将帮助战争中的英国,就像沒有白皮书一样;我们将反对白皮书,就像沒有战争一样。”

    1940年夏天,本-古里安在伦敦度过。英国人在纳粹德国的狂轰滥炸之下所表现出來的毅力和勇气给他以强烈的震撼。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二战将摧毁旧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在战争结束时,西方世界的领导权将从英国转到美国,而犹太人也需要把美国变成自己新的庇护人。

    1941年11月12日,本-古里安來到了纽约,得到美国犹太社团的广泛支持。1942年5月,在纽约比尔特莫尔饭店召开的犹太人会议接受了他的主张,通过了八点纲领,宣告“巴勒斯坦将作为一个犹太国而并入民主的新世界”。

    戴维·本-古里安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尽管他一直追随英国人,但是英国人屡次将犹太人耍的团团装,一次又一次的出卖犹太人的利益,戴维·本-古里安和所有的犹太人一样只有生气的份,或者借助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手小小的用经济手段收拾一下英国人,除此之外他拿英国人也沒有法子,但是这样更加刺激了他要建立属于犹太人国家的信念,只有有了自己的国家,犹太人才不会流离失所,不会在世界各地各国各族排斥,甚至屠杀。

    戴维·本-古里安十分愿意选择相信同样是白人的英国人和美国人……但是实际上伤害犹太人最深的就是这些同为白种人的欧美人,德国血腥的大屠杀不用说了,但是在之前的两千年里,欧洲各国屠杀的犹太人还少吗,犹太人勤奋、会赚钱,所以欧洲的贵族们一缺钱就找犹太人,这可不是单纯的借了不还,而是直接罗列罪名屠杀犹太人侵吞犹太人的财产。

    之前选择相信不是因为他们想相信英美这些欧洲人而是沒有办法的事情,如今中国这个从來不排犹的国家突然强大起來,而且对犹太还有特别的好感,不过有些人说中国人是看中了欧洲犹太人的技术还是怎么样的,在戴维看來至少中国人的行动挽救了数十万犹太人,英美什么的可沒有这么做过。

    当然他更加看中的是里面的机遇,一个有好的国家愿意帮助犹太人建国,而且这个国家现在一对一几乎沒有那个国家可以打得赢,如果犹太人真的能够得到这样的国家的支持,建国指日可待。

    “您的意思是?”哈伊姆·魏茨曼,后世第一任以色列总统。

    “我看,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英国人或者美国人的手中,这么多年他们欺骗了我们多少次了,我需要授权,我要去中国一趟,也许那里是我们的希望。”

    哈伊姆·魏茨曼想了想,点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沒办法现在中国控制的领土应该是世界第一了,英国人直接控制的领土可不多,至少不必中国人多。

    那庞大的人口数量就足以吓死任何对手,特备是中队这两年來在战场上的表现简直让人惊为天人。

    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这事多么恐怖的人口数量,被一个国家控制了,这个国家就算不能征服整个世界,控制半个世界是沒有问題的,更别说控制一个亚洲大陆了,而犹太人所向往的那片领土就在亚洲大陆之上,无论如何跟中国方面搞好关系是不可避免的,就算现在立国了,总是犹太人有钱,如果中国人看不顺眼犹太人,随时也能灭了犹太人,比捏死一只蚂蚁还容易。

    “你需要什么授权?”

    戴维·本-古里安笑了一下,“全权,能够跟中国人达成任何协议的全权。”

    一众人倒吸了一口气,这个对它们來说是很难的,中国那边,不,确切的说是秦国那边放出话來,他们需要大量的金钱,而且数量不会少,一个那么大的国家要的钱再怎么少对于他们來说也是一笔巨款。

    犹太人有钱不假,但是那都是私人的,他们是无权调动的,最有钱的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了,据说大战前有至少30万亿美国的资产,但是那只是传说。

    s

    第022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有多少钱

    “戴维,中国人早就放出风來,他们要钱,似乎对于他们來说,他们需要的也紧紧是钱,但是对于我们來说最缺的恰恰是钱,如果你要这个我们就沒有办法了。”

    “哈伊姆,我们号称控制了整个美国,而美国控制了整个美洲,相当于我们控制了整个美洲,说的不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经济势力吗,难道让他们出一点钱支持犹太复国都不行吗?”

    戴维·本-古里安这话其实是说给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代表听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代表笑了笑,他道:“戴维阁下,我很理解您的想法,一直以來我们家族也是不予余力的支持复国,这点在做的诸位读可以证明,我们出钱是最多的,至于以后我们还会拿出更多的钱去支持犹太复国,就算复国了,我们也会支持国家建设。”

    戴维·本-古里安被他这么一说很不好意思,本來想要刺激一下对方,沒想到对付却不接招,反而顺着自己的话说,但是这话说了又跟沒说一样,他只能道:“那你们是愿意出钱了!”

    代表道:“只要是为了犹太人复国,就算倾家荡产,我本人也在所不惜,但是家族的东西我无权做主。”

    “那我去见见你们的家族族长吧!”戴维·本-古里安平静的说道。

    老罗斯柴尔德主要在德意志联邦经营古董和古钱币生意。1780年,三子内森前往英国曼彻斯特,罗斯柴尔德家族开始经营纺织品进出口生意。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和欧洲大陆贸易中断,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竞争中打败巴林兄弟接受了英国政府委托,负责运送货币给在欧陆同法国作战的威灵顿元帅,开始涉足银行业和债券业。罗斯柴尔德家族凭借遍布欧洲各地的信息收集网络,建立了国际债券交易市场,并且提前一整天得知了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的消息,在交易市场上控制了英格兰银行,进而迫使英国将货币发行权交由私人银行家控制。 战争之后,罗斯柴尔德家族以贷款人的身份,先后控制了英国、法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的金融市场,成为“犹太人之王”。现在巴勒斯坦犹太集结地还有为数众多的以罗斯柴尔德为名的街道和城镇。

    1850年左右,罗斯柴尔德家族总共积累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财富。鼎盛时期,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政府几乎都曾向他们家族贷款,到了20世纪初的时候,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家族所控制,罗斯柴尔德家族总共累积了相当于50万亿美元的财富。

    尽管这些数据不是很确切,尽管戴维·本-古里安也知道犹太家族在欧洲的财产,特别是欧洲大陆的财产随着德军的进攻而化为乌有,但是戴维·本-古里安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资产主要在英国,连英国的货币都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行,罗斯柴尔德家族肯定能支付的其那笔复国费。

    英国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一的领土,还在其他地方有各种利益,英国每年的税收几乎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收入囊中,他不相信罗斯柴尔德家族沒钱。

    至于美国虽然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一家独大,但是也差不多了,1865年,罗斯柴尔德家族认为美国经济不会大幅度发展,于是把它在美国的分行都撤销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致命失误,也直接导致了摩根家族的兴起。自此,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欧洲大陆和北美澳洲的全部金融机构和资产全军覆沒,仅依赖在英国和瑞士幸存的少量金融机构艰难恢复,但是这只是一时的。

    1895年,美国已经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大国,犹如后世的中国,不过它有着一个致命的弱点--黄金极度匮乏。四年前,美国政府遭遇了严峻的黄金挤兑危机,财政部的黄金储备仅剩下4000万美元,而且每天还在以200万美元的速度流失。

    就在这个时候,当时全球金融中心伦敦私人银行家中的沙皇--罗斯柴尔德家族出场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纽约的代表小奥古斯特·贝尔蒙和家族在美国扶持的金融寡头--摩根乘坐火车來到华盛顿,要求与总统克利夫兰谈判。在谈判过程中,一位职员进來告诉财政部长--政府的黄金储备仅余90